04.17 你總是情緒不受控制?在“躁”與“鬱”之間轉換嗎

在精神科門診中,常見到這樣一些患者:他們的情緒總是不受控制地在“躁”與“鬱”之間轉換、擺盪,像搭乘雲霄飛車般忽高忽低,又像坐在翹翹板忽上忽下,病人常常處於不正常的躁狂激動狀態,或昏睡、或頹廢、抑鬱。其實,他們所患的是嚴重精神紊亂一種形式----雙相情感障礙,俗稱“躁鬱症”。

你總是情緒不受控制?在“躁”與“鬱”之間轉換嗎

1

躁鬱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躁鬱症,是指既有躁狂或輕躁狂發作,又有抑鬱發作的一類心境障礙。它是一種以情感的異常高漲或低落為特徵的精神障礙性疾病,通常在15~24歲發病,其病因尚不明確。躁鬱症臨床症狀複雜,發作形式多樣,兼有躁狂狀態和抑鬱狀態兩種主要表現,可在同一病人間歇交替反覆發作,也可以一種狀態為主反覆發作,具有周期性和可緩解性,間歇期病人精神活動完全正常,一般不表現人格缺損。

你總是情緒不受控制?在“躁”與“鬱”之間轉換嗎

躁鬱症並不是一種罕見的疾病,但我們對它的認識和了解還太少。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香港地區及臺灣地區的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躁鬱症的終身患病率為1.6%。躁鬱症與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是終身性疾病。

1996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把躁鬱症(雙相情感障礙)列為第六位致殘性最高的疾病。躁鬱症患者一生的19%都處在不同的情緒波動中,複發率高,幾乎90%以上的患者在一生中都會復發,自殺率高,最終有10%-20%患者死於自殺。

2

一旦患了躁鬱症該怎麼辦?

早期識別、早期確診是治療躁鬱症的關鍵。由於躁鬱症患者在輕躁狂發作時情感高漲、精力充沛、自我感覺良好,一般不會主動就醫;而到了抑鬱發作就診時又容易忽略之前的躁狂症狀,因此這部分患者常被漏診或被誤診。

你總是情緒不受控制?在“躁”與“鬱”之間轉換嗎

雙相情感障礙的複雜性和隱蔽性,使得其在最終獲得確診之前往往會被誤診為單相抑鬱症、焦慮障礙、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礙、物質濫用等。有三分之一的躁鬱症患者從發病到最終確診,大約要經歷10年的時間,美國平均是8.8年。

躁鬱症主要採取綜合治療,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心理社會干預和危機干預,以提高療效,改善治療依從性,預防自傷自殺,提高社會功能。

如果沒有進行有效的治療和維持治療,複發率高,長期反覆發作造成疾病發作越來越頻繁,正常間歇期縮短,快速循環,難以治療,殘留症狀,慢性狀態,人格改變,社會功能損害,可以嚴重影響患者的家庭和工作,並引發各類社會問題,例如酗酒、藥物濫用和自殺等。因此,需樹立長期治療的理念、綜合治療的治療理念,防止病情復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