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裕容龄作为慈禧最宠信官女,为何晚年被打断双腿?

华文雨


人在那个时代的命运真是不可主宰,即便作为贵族,成长于西方,生活优渥,晚景也无比凄凉,需要说明的是裕容龄的腿不是慈禧让人打断的,而是在那一次浩劫当中的不幸遭遇,因为她是一位舞者。 先说一说裕容龄的身世吧,裕容龄、裕德龄姐妹生于满清一品大员裕庚之家,那个时候裕庚可以说是满清的一位资深外交家了,担任过驻日本公使和驻法国巴黎公使。

年轻的两位小姐妹自幼就跟随父亲生活在国外,对于西方文化的耳濡目染,自然与国内保守的封建贵族女性不同,这也为她们个性的成长提供了方便。 裕容龄、裕德龄姐妹回国后,这时她们已在国外生活了近八年,期间裕容龄将自身的舞蹈天赋发扬光大,不仅在日本长崎学会日本舞和古典舞,在法国还学习芭蕾舞,并且还登台表演,演出了众多剧目,如《玫瑰与蝴蝶》等,被誉为东方的蝴蝶芭蕾。

此时,慈禧作为大清的最高统治者,已经是垂垂暮年,作为一个深宫中的老妪,缺乏对外界的了解,为此特地把二姐妹作为女官招进宫中。 不过宫闱之中,神秘又变幻莫测,可能是裕容龄、裕德龄姐妹与光绪帝走的亲近了,犯了忌讳,引起了慈禧的反感,在1907年就被开缺出宫。

在此不得不说的一件事就是追求个性与解放的裕容龄在宫中还与太监小德张谈起了恋爱,引起了巨大的风波。

出宫后,裕容龄嫁给了民国政府总理唐绍仪的侄子,但是过得并不幸福,此后一直活到了建国后的1971年。

特邀嘉宾:一枚蜻蜓


秦右史


裕容龄是满清的旗人,家人多位满清官员,她出生后不久就跟随父亲去了日本。父亲是驻日的大使,所以和日本方面的关系不错,从小她就接触到了日本文化。在舞蹈方面,她跟随日本的舞人学习过一段时间的日舞。后来他又随着父亲去了法国,在那里接触到了现代的舞蹈,还学过其他著名的舞蹈。这些经历让她的舞蹈水平有了极大的进步,回国后受到了老佛爷的喜爱。



其实,她在国外的时候,不但学了许多舞蹈技艺,她还学习了许多文化知识,所以她是一个极有才华的女子。回国后因为她很有才,所以被慈禧封为了女官,而且还被授予了郡主的爵位。虽然满清不缺郡主,但是她这样的年龄、不是非常显赫的家势,却得到了这样的封号,也是难得。入宫的时候她才20岁,但是不久她就创作了许多舞蹈,在此后的三年的时间里,她给老佛爷带来了很多的快乐。


除了在舞蹈方面极有天赋和才能外,她还是一个非常有善心的女子。在满清灭亡后,为了帮助更多的穷人,她经常在各地演出,筹集到的钱经常就去救助其穷苦的百姓。此时的她虽然已经年过40,但是舞蹈的水平却没有落下,依然和当年一样拥有极高的水平。在建国以后,她去了国务院任职,这再一次证明了她的才能。当时她在文史馆工作,别看她只是一个小小的馆员,但是她却凭借着自己过去的经历,做了许多贡献。

首先她把过去清宫的生活,凭借着自己的记忆写了下来,出了几本书,把过去的生活做了一个总结。其次,她对我国的舞蹈事业的发展也做了很大的贡献,在她的舞姿里,既有日本扇舞的东西,也有法国的浪漫的元素,更有清宫里面舞蹈的味道,多种元素结合起来以后,形成了她独特的舞蹈。这样的技艺经过她的糅合和传播后,不但带动了我国舞蹈的发展,也促进了各国之间舞蹈的交流,更成就她第一人的名头。


但是这样优秀的一位人才,在那段特殊的时候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因为她是满人,家族有都是官员,她本人又是郡主,自然就受到了很多嫉妒和仇恨。而且这样有身份的人,又如此又学识、有才华,所以在这场特殊的斗争中,她就遭到了很多人的迫害。因为她是当时舞蹈行业的第一人,所以一些恶人自然就把主意打在了她的腿上。

于是,在这场残酷的斗争中,她的双腿被折断,从此不能行走。在她最困难的时候,她曾经写信给总理,并在不久后收到了一些补助。但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即便是遭到了这么大的不幸,她都没人来伺候。

晚年的裕容龄生活是非常不幸的,失去了健康,又没人帮助,所以最后她根本没法坚持下去,仅仅过了三年,这个曾经舞姿绝艳的女子,就失去了生命。


小镇月明


慈禧死的时候是1908年,那时候裕容龄才20岁。

大清国完蛋的时候,是1912年,那时裕容龄才24岁。

而她断腿的时候,是1966年以后的事了。那时候,就算是慈禧来了,也会被打断腿。而且,在那十年里,无端受难的也不是她一个人。

裕容龄和她的亲姐姐裕德龄都是慈禧身边的红人。

两人是裕庚的女儿,相差只有3岁。因为裕庚曾官拜大清驻西洋特使,出使过法国和日本。因此,德龄和容龄都是接受过西方教育的。不过,两人所长不同。

德龄是文笔好,精通八国外语,长得又漂亮,是慈禧身边的御用翻译。容龄长得也很漂亮,擅长舞蹈。她也是第一个学习欧美和日本舞蹈的中国人。1903年,两人回国以后,就被慈禧看上了,充作“御前女官”。一直到1907年,两人才出宫。现在流传的慈禧生活照中,站立在慈禧太后两侧的那两个宫女,就是她们姐妹二人。

容龄非常热爱跳舞,在她入宫前一年,还被巴黎观众誉为东方的"蝴蝶舞后"。入宫后,她曾多次为慈禧表演舞蹈。在其入宫期间,容龄一直忙着舞蹈创作。大清国亡了以后,容龄经常参加公益演出。

容龄在宫中的时候,差点和状元郎刘春霖定亲。当时,说媒的是清末直隶总督杨士骧。对于这门亲事,容龄是非常喜欢的。刘春霖曾给慈禧抄过经书,容龄很喜欢他的才华。可是,刘春霖自认出身寒门,不敢高攀裕家,断然拒绝了这门亲事。后来,1912年,容龄嫁给了唐宝潮将军(唐绍仪的堂兄弟),两人在法国巴黎结婚。

容龄和德龄虽然两人是姐妹,但两人关系却不好。可能因为德龄嫉妒容龄在慈禧面前受宠吧。晚年的时候,容龄谈到德龄,也是很冷漠。但是,容龄年轻时的性格的确要比大姐德龄开朗许多。所以,容龄更讨慈禧喜欢,被慈禧封为“山寿郡主”。而德龄却没有受封记录,虽然德龄自称是“德龄公主”。但是,没有官方封赏记录,“德龄公主”只是她的笔名罢了。

裕容龄因为跳芭蕾被打断双腿。

建国以后,容龄在周总理的安排下,被聘为国务院文史馆馆员。她在1957年出版了一本书《清宫琐记》,讲述宫中的琐事。

1966年以后,造反派看不惯裕容龄的“仙女气质”。当时,社会风气就是流行朴素,德龄的日常着装很讲究。而且,裕容龄还是一个“跳过芭蕾舞”的资本家。于是,裕容龄的双腿被打断了。这对于一个舞蹈家来说,绝对是噩梦。

1973年1月16日,裕容龄逝世。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性格决定命运,中国近代史上被称作慈禧太后晚年最宠幸女官的容龄公主便是如此,倘不是因为清高、孤傲,她的命运即便不是另一副景象,也断不会落到双腿折断的下场。

容龄公主生于1889年,出身汉人正白旗家庭,本名裕容龄。她身份尊贵且与慈禧情同母女,却在妙龄爱上了慈禧身边的太监小德张。

她还是现代舞创始人邓肯的弟子,也是中国芭蕾舞第一人。

1902年,裕容龄随巴黎歌剧院在巴黎公开登台表演了《希腊舞》《玫瑰与蝴蝶》,被观众誉为东方的"蝴蝶舞后"。

容龄公主与德龄公主裕德龄是同胞姐妹,原本她们应是“格格”,但因为深受慈禧宠爱加之她们一生经历传奇,世人皆尊称她们为“公主”。

容龄公主的父亲裕庚是晚清一品大员,曾出任驻日本公使。因着这层缘由,容龄公主与德龄公主自幼便接触了日本文化。居日期间,容龄还学习了日本舞,到了巴黎后,她还拜邓肯为师学习了现代舞。

在晚清时期,现代舞简直是“非一般”的存在,别的不说,光是光脚、散发上台表演就足够让一众遗老遗少惊掉下巴。但这些,在自幼接触新思想的容龄眼里,从来不算什么。

回国后,容龄和德龄在国外的经历引起了慈禧太后的极大兴趣。这位被洋人折腾了无数次的最高统治者迫切地想知道“洋人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容龄与德龄自然成了为慈禧打开窗口看洋人的关键所在。

德龄与容龄

1903年,容龄与德龄奉命进入皇宫后,不负慈禧所望地将洋人的生活告诉了慈禧。容龄甚至还像慈禧展示了现代舞,而慈禧对于这看起来“有伤风化”的现代舞不仅未表现出任何不适,反而大加赞赏。

慈禧的这一表现被很多人认为是慈禧不排斥新事物的象征,但也有人认为,慈禧之所以能接受这一切,关键还是在与容龄的受宠。

容龄的受宠,一方面与她出色姣好的容貌有关,一方面则与她的聪慧和开朗性情也有一定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在慈禧身边,容龄扮演的还是御前女官(相当于女伴)兼涉外翻译官的角色。慈禧接见各国公使夫人时,裕容龄便是御前翻译官,为四品宜人。

一个赏心悦目且能解闷、开阔眼界还能充当翻译的人物,慈禧怎会不喜欢。

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容龄和德龄都可以称得上是慈禧孤独晚年的慰藉。

在陪伴慈禧的四年多里,因为频繁出入皇宫,正值妙龄的容龄还恋上了风度翩翩的太监小德张。

当时的小德张是御膳房掌案,时年年仅二十多岁,他长着一张娃娃脸,眉清目秀,办事敏捷果断,精力过人。

小德张几乎拥有了一切男子都为之羡慕的条件:面容俊秀、高大魁梧,他戴着三品顶戴花翎,身着官衣出没时,很是仪表堂堂。

在几次接触后,容龄对小德张有了特殊的情愫,恋爱中的女人多半是感性的,陷入热恋后的容龄根本就没想过“根”的问题。在容龄眼里,只要相爱,有没有根又有何妨。

热恋中的容龄可以不管不顾可她的父亲、母亲却不乐意了,这也难怪,谁会愿意自己的女儿一辈子守活寡呢?!根据小德张后来的回忆,两人是曾有过私定终身的。

偷偷热恋期间,两人的脚印印在了御花园、三大殿、中南海船上、颐和园长廊上、昆明湖畔....

小德张自己回忆说:

“有一次给慈禧太后装水烟,慈禧见我带着一只金表,表链上有一个鸡心,她觉得挺好玩,就要过去仔细地看了看,用手摆弄半天,万幸没有打开。”

小德张之所以说“万幸没打开”,是因为,这个鸡心里装着的正是两人的合影小照。

按照当时的律法,这要是被慈禧发现,他定是要被交散差(宫中专门收拾犯错太监的地方)不可。

二人的这段感情终究被“雨打风吹去”了,因为容龄的父亲是绝不容许女儿嫁给太监的。

1907年,容龄父亲裕庚病重后,她也随父亲去了上海,她与他便从此不了了之了。

出宫后,裕容龄被嫁给了民国政府总理唐绍仪的侄子。

也是从这以后,容龄与德龄姐妹两便鲜少踏进紫禁城了。

裕容龄出宫后和唐绍仪的侄子结婚了,后来去了美国。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的1955年,裕容龄和后来的末代皇帝溥仪一样被聘为了中央文史馆馆员。说来真是令人感慨,大清的容龄公主和末代皇帝竟最终成了同事。

1957年,容龄出版了《清宫琐记》,这本书记叙的也是自己在皇宫的种种。

容龄没想到的是,因为这本书,她竟遭受了批判。1966年,她更是因为曾留学日本、在国外学习舞蹈的缘故遭到了批判。

当时大清虽已灭亡多时,但再怎样,容龄也曾是高贵的公主一般的人物,她怎能经受批判、侮辱。清高的她在想不通之际竟亲手将自己的双腿打断了。

容龄打断自己双腿的行为,无疑是为别人对她的侮辱的不满的表现。说来,这是典型的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清高孤傲的她除了这种法子可以维持尊严,还有它法吗?

在容龄看来,绝没有。她可以承受任何苦痛,却独独不能承受侮辱,这只与容龄的性子有关......

1973年,容龄终带着满满的遗憾辞别了人世,从此,世间便再无“胡蝶皇后”。


记者李满


如果不知道裕容龄的人,看到这个题目,以为又是要揭露清朝宫廷里的黑暗和残暴的事。然而,恰恰相反,慈禧晚年是非常喜欢这个贴身宫女的,而且,裕容龄的腿是自己折断的。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她是跳舞的。能被悟空问答选中的人,必然是不平凡的,而裕容龄何止不平凡,她在中国近现代舞蹈史上简直就是神的存在。因为她是第一个学习欧美和日本舞蹈的中国人,也是唯一一个曾亲自向现代舞鼻祖伊莎多拉·邓肯学习过舞蹈的中国人。

她为什么这么牛,因为她有一个好爸爸裕庚。1895年裕庚出任大清朝驻日本公使,裕容龄母女随行。在一次宴会上,一位著名日本舞伎表演的日本古典舞,震惊了只有7岁的容龄。也许觉得好玩,从那以后,容龄开始偷偷地让一位能歌善舞的女仆教她日本舞。容龄非常有天赋,她很快就掌握了日本舞的风格韵律和技法。但是,当时跳舞在大清时期那是下九流的行当,像裕容龄这样出身高贵的女孩子是不允许跳舞的。一天,家里来了日本客人,也许是孩子的表现欲,容龄趁大人不注意,偷偷地穿上和服,为客人表演了一段日本古典舞,受到客人的连连赞美。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客人走后,容龄受到父母的严厉斥责。但倔强的容龄据理力争,父母必定还是宽容的。但规定,学舞蹈只是消遣,不能登台表演。接着请了红叶馆一位著名的舞师来教容龄跳日本舞,同时还学习英文、日文等课程。四年后,裕庚调任驻法国公使,裕容龄随父亲到法国巴黎。巴黎是浪漫之都,上流社会以培养孩子多才多艺为美德,这多少改变了裕夫人以舞为耻的旧观念。当时,美国依沙多拉·邓肯正在巴黎教舞蹈,在别人的劝说下,裕夫人同意了容龄向这位大师学习。初次见面时,裕容龄当即为邓肯即兴表演了几个舞蹈。邓肯看后,大叫着不可思议,说“这个中国姑娘是个少见的舞蹈天才,我不收她的学费”。从此以后,裕容龄在舞蹈方面一发不可收拾,并向法国国立歌剧院的著名教授萨那大尼学习芭蕾,并登台表演,成为中国芭蕾舞的第一人。慈禧晚年,被外国人收拾了几次之后,老佛爷也开始蒙生要了解西方世界的欲望。为此,她专门召来曾留学法国的裕容龄,成为她的御前女官。闲暇时,就让裕容龄跳上一段,久而久之,这个宫女成了慈禧太后的宝贝,钟爱有加。慈禧赐裕容龄为山寿郡主。

清王朝覆灭以后,裕容龄参加公益义演,受到了大家的喜爱。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裕容龄被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由于长年从事舞蹈工作,裕容龄的气质高雅,处处显露着大家风范。1957年,她出版了《清宫琐记》,有些不合事宜,受到批判。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以裕容龄的身世背景,更是在劫难逃。她在法国跳过芭蕾舞,也成了罪状,受到批斗,一气之下她将自己的腿砸断,彻底与舞蹈决裂。一代大家被埋没在历史的大潮中。


东白启明


裕容龄年轻时骄傲的事情,却成为十年大浩劫中被打断双腿的原因。

原因一、在日本和法国跳过舞

裕容龄的父亲裕庚为了让女儿不用进宫,将裕容龄两姐妹偷偷藏了起来,后来在出使日本和巴黎的时间也将两姐妹一同带去。

裕容龄从小就十分热爱舞蹈,也有极高的天赋。她在日本得到了很好的舞蹈训练,打下了坚实的舞蹈基础。等到她随着父亲来到巴黎时,更是得到了现代舞第一人邓肯的指导,舞艺突飞猛进,不仅仅多次登台演出,更是以《玫瑰与蝴蝶》惊艳巴黎,被称为东方的“蝴蝶舞后”。

原因二、成为清朝的御前女官

裕容龄姐妹俩回到京城后,马上被慈禧传召入宫。裕容龄因为生性单纯,善于跳舞,瞬间成为了慈禧身边的红人,也因此被封为“山寿郡主”。

在日本和巴黎跳过舞、成为御前女官算得上裕容龄一生中最为重要的经历。在清朝覆灭后,她依然坚持义演,坚持跳舞。1949年被聘为文史馆馆员,裕容龄喜欢在闲暇时光写写当年在皇宫里面发生的琐事,并且出版了一本书《清宫琐记》,万万没想到,一本用来记录琐事的书,成为了裕容龄悲惨遭遇的导火索。

出生于晚清贵族,在日本和巴黎跳过舞,在清朝当过官,如此家庭背景,如此人生经历,裕容龄被红卫兵盯上,抄家不算什么,红卫兵因为认为裕容龄总是在跳“伤风败俗”的西方舞蹈,居然用木棍将她的双腿生生敲断,将她一生最引以为傲的东西打碎。

裕容龄在十年浩劫中受尽凌辱,晚年生活相当惨淡,只能与病榻相伴。即使蝴蝶舞后再也没有办法跳舞了,但是她的骨子里依然是美的。


大脚姑娘碎碎念


裕容龄是中国近现代第一位女舞蹈家,她也是唯一一位跟随现代舞鼻祖邓肯学习过舞蹈的中国人。年轻时的容龄和姐姐德龄都是慈禧的御前女官,她14岁入宫,18岁出宫,在80岁时被打断双腿,84岁那年病逝。

裕容龄生于官宦之家,是满族正白旗汉军旗人。父亲裕庚晚清的外交一品大员,曾先后出任驻日本及法国的公使。裕容龄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随父亲游历各国,不但开阔了视野,还师从名家学习现代舞蹈。

按照清宫制度,容龄与姐姐德龄在出生后,就要向内务府进行登记,以备选妃之用。但裕庚并没有这样做,他知道女儿容龄从小喜爱跳舞,不想毁了她的前程。裕庚任驻日公使时,七岁的容龄与母亲相随而去。

容龄很快被日本舞妓的舞蹈所折服,她每天都要模仿舞妓的舞姿,天资颇高的她还受到众人的表扬。后来容龄随父亲来到法国,她便拜当时的大师邓肯学习舞蹈,经过邓肯三年的调教,裕容龄已具有大家风范。

邓肯在传授裕容龄舞技的同时,还要求她养成追求个性,崇尚自由的性格。父亲裕庚还曾一度反对她太过张扬,但随着裕容龄的坚持便不了了之。后来裕容龄向法国歌剧院教授学习芭蕾,又到巴黎音乐学院深造。

1902年,13岁的容龄在巴黎公开登台演出,博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被巴黎观众誉为东方的“蝴蝶舞后”。第二年,裕容龄一家回国,一年后,裕容龄与姐姐裕德龄入宫成为慈禧的御前女官,慈禧封其山寿郡主。

在入宫的四年间,裕容龄将西洋舞蹈带入深宫,这一时期也是她舞蹈创作的巅峰期。在宫中给裕容龄感触最大的,就是繁文缛节的规矩及丝毫不能错乱的尊卑关系。她在宫中的礼节全是庆亲王的几位福晋所授。

在觐见完慈禧后,慈禧给她们每人赏了一件蟒袍和绣花旗袍。慈禧知道她喜欢舞蹈,特地准许她在宫里研习舞蹈。裕容龄除了每日的请安、排班侍候及担任翻译外,一有闲暇时间她就编练一些传统形式的舞蹈。

1907年,裕容龄母女三人出宫。关于她们出宫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一说是其父亲裕庚有病在身,她们出宫陪同裕庚前往上海医治。但很多人很难接受这个解释,还有一说是她们三人在宫中很难安分守己。

这个说法主要是来自一些太监的回忆,裕容龄年龄小爱贪玩,在宫中对管事太监的约束置之不理。而裕夫人则是贪图小利,经常对宫中的小物件顺手牵羊。年龄稍大的姐姐裕德龄,将目光偷偷的投向光绪皇帝。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光绪就曾向裕德龄悄悄打听过康梁二人的消息,德龄为讨好光绪,透露了二人在海外的一些活动。这些早被李莲英洞察,在李莲英的告密下,慈禧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随着康有为海外活动的加剧,慈禧愈发愤怒。于是李莲英设下圈套,在裕夫人正准备偷拿怀表时,被太监们当场擒获。慈禧闻讯后,将裕容龄母女三人一起逐出宫,随后她们举家迁往上海,此事真实性有待考证。

清朝覆灭后,裕容龄时常参加一些义演,39岁时还曾登台义演。裕容龄出宫后有过一段恋情和一段婚姻,她与清末状元刘春霖有过爱情故事。裕容龄对刘春霖是一见钟情,当刘春霖却以自己出身低为由拒绝了婚事。

裕容龄之后与唐宝潮有过一段婚姻,唐宝潮是唐绍仪的堂侄,曾经在法国陆军学校读过书,二人婚后的事情很少被人所知。解放后,66岁的裕德龄由总理提名,担任文史馆馆员,研究清宫的舞蹈及近现代舞蹈史。

裕容龄在担任馆员期间,写下了《清宫琐记》一书,书中记述了清宫演戏,民间戏班入宫表演等情况,以及她在清宫的舞蹈活动等。随着特殊时期的到来,裕容龄的悲惨结局也随之而来,起因就她写的《清宫琐记》。

这本书被认为是封建余孽,在数次批斗之下,裕容龄已经身心俱疲。她家中的值钱东西全部的捣毁,随后一群年轻人将她拖出屋子,打断双腿。由于她没有子女,晚年的生活非常悲惨,当时裕容龄已经80多岁了。

对于一个舞蹈家来说,腿比生命还重要。然而行动不便的裕容龄并没有向生活低头,无论多难,她都要细致的梳洗穿戴,说话谈吐依然是高雅幽默,让每一个见到她的人由衷佩服。1973年,裕容龄病逝,享年84岁。


野史也是史




曾经的裕容龄惊艳了整个法国,那段时间在欧洲的街头,几乎所有人都在议论这位来自东方的“蝴蝶舞后”。 裕容龄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名媛,她接受过西方先进教育,精通8国语言。


裕容龄是中国近代舞蹈史上第一个学习欧美和日本舞的中国人,也是现代舞蹈鼻祖伊莎多拉·邓肯唯一的一个中国学生,是第一个会跳芭蕾舞的中国人。

01

将舞蹈融入了生命的女孩裕容龄。

(1)裕容龄出生满清贵族,满族正白旗汉军旗人。1889年出生于天津,清朝一品大员裕庚最小的女儿,备受家人宠爱。



裕容龄从小对跳舞有着独特的天赋,父亲请来的音律老师弹奏乐曲,她就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即兴舞蹈,老师也很是惊诧,建议裕庚重点培养。

(2)1895年其父裕庚被大清朝廷派驻日本公使,7岁的裕容龄和姐姐随父母前往日本。

在日本,容龄深深的被日本古典舞吸引,因为出生满清贵族,父母只允许她将舞蹈当做业余爱好,她只好找人偷偷的学习。

她曾向红叶馆舞师学习日本舞,并向日本大礼官长崎学习外交礼节和音乐、古典舞、美术插花。

(3)4年后,裕庚又被从日本召回,出任法国公使,11岁的容龄又和姐姐随父亲到了法国巴黎。

在这里她有了奇遇,因为她遇到了现代舞蹈鼻祖伊莎多拉·邓肯。为了向邓肯学习舞蹈,裕容龄即兴表演了几个舞蹈,邓肯发现这个小姑娘具有非凡的舞蹈天分。

容龄成为邓肯唯一的来自东方的学生。跟着邓肯学习了3年,进步飞跃,同时邓肯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的舞蹈精神深深的影响了裕容龄。



(4)在法国的时候,裕容龄作为邓肯的得意门生,出演了邓肯创作的《希腊舞》《玫瑰与蝴蝶》《奥菲利亚》《水仙女》《西班牙舞》等舞剧,担任主角,被激动的法国观众誉为东方的“蝴蝶舞后”,那时她才13岁。

02

慈禧最宠信的御前女官裕容龄。

(1)1903年,裕庚回国,裕容龄和姐姐德龄奉召入宫成为慈禧的御前女官,慈禧非常喜欢她,将不是皇族宗室的裕容龄赐封为“山寿郡主”。

裕容龄受过良好的舞蹈教育,对我国戏曲艺术颇有研究,善于广纳博采,将中国的民间舞与京剧舞蹈相结合。

她创作表演的《扇子舞》、《荷花仙子舞》、《观音舞》、《菩萨舞》、《如意舞》融合了中国民间舞韵和戏曲元素,深得慈禧和光绪皇帝的喜爱,《西班牙舞》、 《希腊舞》动作奔放,技术纯熟,轰动了整个大清宫廷。



裕容龄从入宫到1907年出宫,这3年时间,是她一生中从事舞蹈创作表演最频繁的时期。她除了表演舞蹈,还充当慈禧和光绪的翻译工作,因为她会8国语言。

(2)裕容龄虽得慈禧的宠信,但她和姐姐德龄自小接受欧式教育,见多识广,行为大胆,与满清贵族的礼数格格不入,在许多人眼中就是另类。

裕容龄的姐姐德龄有心计,慈禧有意把德龄许给荣禄的儿子,但是德龄却想嫁给光绪当妃子,宫中暗潮涌动。

正在这时,裕容龄的父亲病重,裕家人借机请离宫。1907年裕庚病逝,1908年光绪和慈禧相继离世,裕家姐妹再也没有回皇宫。

03

裕容龄后来的幸与不幸。

(1)裕容龄虽然在性生活开放的日本生活了4年,又到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法国巴黎生活了3年,但骨子里还是保留了中国人的传统。



在豆蔻年华也只有她对舞蹈、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少有风花雪夜的浪漫。

初时与法国著名文学家圣琼.佩斯相知相识,关系密切,后来却没有了后来。1912年,裕容龄与时任总统府军事参议,有着少将军衔的唐宝潮在法国巴黎结婚,婚后去了美国定居。

大清王朝灭亡后的日子里,裕容龄积极参加公益义演,获得很高的评价,不仅展现了她有颗善良的心,而且当时她已经40多岁,其深厚的舞蹈功底可见一斑。

(2)1949年新中国成立,应周总理邀请,裕容龄被聘为国务院文史馆官员, 其与丈夫居住在北京老胡同一间四合院里。

除了工作,每日深入简出。裕容龄还是将大量的时间用在练跳舞上,闲暇时写写自己当年在大清皇宫中所见所闻。



1957年, 裕容龄撰写了一本书《清宫琐记》,将那些年在皇宫中的旧时光, 再次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反响。

以这本书为引子,灾祸向裕容龄袭来。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那场持续了10年,席卷全国的“文化革命”中, 因为“是在旧社会出生,又在封建皇庭生活过,又写清庭旧事怀念……”, 裕容龄被划为“封建残余”。



裕容龄有过国外生活历史, 身上保留着西方的一些生活习惯, 某些人就看她不惯,羡慕嫉妒恨,编排她许多事情,添油加醋的向上举报, 从而引来一群“革命小将”冲进她家反“封建、反资本主义”。

许多带有大清皇室风格的家具、摆件、字画被抄家搬走或毁坏。经历了多次抄家之后, 裕容龄显得格外平静: “我也想通了, 保存那么多财物有什么用? 我每晚只能睡一张床, 多的床也无用,随他们拿吧。”

若是毁掉的仅仅是家具、字画也就罢了,但那些人毁掉的却是一个舞魂用来翩翩起舞的“双腿”!

因为有人看不惯裕容龄跳的那些“伤风败俗”的“资本主义倾向”舞, 有人竟用棍子将她的双腿打断了, 使这双曾经赢满国际的“蝴蝶的翅膀” 折断了,终究是再也舞不起来了……

裕容龄一辈子的舞蹈梦被打碎了,接着她的家又被占了,她被赶到一间小厢房里,里面什么家具也没有,就连睡觉的床铺, 都是后来她写信给周总理, 才得来的。



时已70多岁的裕容龄丈夫已经去世, 二人也无子女, 断了双腿的裕容龄生活相当困难。曾经集万千宠爱与一身的“东方舞后”, 几乎成了一个“废人”。

那位中国第一个会跳芭蕾舞的“蝴蝶舞后”的美丽翅膀折了,裕容龄再也不能抬起美丽的双腿跳舞了。她把当时在巴黎演出的舞照和演出服,偷偷藏在床头的小箱子里,时常拿出来看看。

尽管处境如此艰难,裕容龄还是精致的一丝不苟,满头银发还是像曾经那样盘成发髻, 柔美的鹅蛋脸, 挺直的鼻梁, 面容虽然有一些憔悴消瘦,眼睛却总是炯炯有神。

除了站不起来的双腿,她浑身洋溢着生活的激情,她还是那么端庄优雅。也许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她还是怀念她的舞蹈。

1973年1月16日, 裕容龄病逝了,终年84岁。

04

结束语。

那个曾经在日本偷学舞技的小女孩,那个轰动欧洲街头巷尾的“蝴蝶舞后”,那个邓肯的得意学生,那个大清皇宫的女官红人,那个在北京四合院里跳舞的身影,她不在了……



裕容龄的一生大起大落,但是“迟暮依旧美人, 末路仍是贵族”,任何挫折都改不了她对舞蹈艺术的追求,骨子里依然美。

“生活总是会让人遍体鳞伤, 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 终将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妖百慧1


裕容龄被誉为“中国芭蕾舞第一人”,1889年出生于一个满清贵族家庭,后来他的父亲裕庚被派驻日本担任驻日公使,她和姐姐裕德龄也因此随父去了日本。

裕庚到了日本没过多久,清政府又让他去了法国,裕德龄、裕容龄姐妹俩自然也一起去了。

不论是在日本也好,是在法国也罢,裕容龄都享受到了在国内所享受不到的教育环境,她尤其热爱舞蹈,她也因为这份热爱成了舞蹈界的传奇,后来更是成为了慈禧宠信的女官。

但是,让人惊奇的却是晚年的容龄为何被打断了双腿,她究竟经历了什么?

1903年,裕容龄和姐姐裕德龄跟着父亲回了国,当时慈禧一听裕庚的两个女儿模样长得漂亮,又是喝“洋墨水”长大的姑娘,所以特别好奇,想要见一见这对姐妹花,便让人将他们召入了宫。

稍微熟悉晚清历史的人或许会知道,当时知名的历史人物留下的照片并不多,光绪皇帝更是一张也没留下,可是慈禧却留下了很多照片。

慈禧在1903年所拍下的第一张照片便是看到了德龄的照片之后,又好奇又羡慕,所以特意让德龄的哥哥勋龄入宫为她拍照,勋龄也因此成为了慈禧的御用摄影师,如今我们所见到的慈禧的照片便全部出自勋龄之手。

后来,慈禧又发现德龄、容龄姐妹俩总能说出一些听着奇奇怪怪却又很有趣的事,所以让她们留在了自己身边,她们也就因此成了慈禧的女官,风光一时。

当然,说的好听是女官,可说到底也只是伺候慈禧的“宫女”而已。

慈禧这个老女人虽然长得不怎么样,可却很爱美,所以容龄和姐姐在宫中的最重要的工作便是给慈禧化妆打扮,为慈禧美容。

容龄和德龄毕竟自幼生活于国外,她们懂得的美容手法和化妆技巧岂是宫中的宫女所能懂的?被容龄、德龄一捯饬,慈禧再一照镜子,哎哟,这也太好看了,好像又年轻了10岁呀,这两个小丫头可真厉害。

所以,容龄和德龄在宫中的时候很得慈禧的喜欢。

1907年,裕庚病重将逝,慈禧这才让容龄出宫回家见裕庚最后一面,但在容龄临走前,慈禧却又说了句:“等裕庚病好后,你们还会回来。”

只可惜,慈禧已经注定等不到容龄和德龄姐妹俩了。

德龄于1907年在上海一个美国人结了婚,后随他的美国丈夫去了美国定居,容龄较之德龄,经历则更显曲折坎坷,或者说心酸。

德龄的丈夫曾是美国驻沪副领事,婚后回到美国当了记者,德龄则以在宫中服侍慈禧的那几年的经历为素材进行写作,她的书只能说三分真七分假,但生活过得还算滋润,1944年死于一场车祸。

容龄在1912年和唐绍仪的堂侄唐宝潮结婚,后来在北京政府任职,1928年北京政府垮台之后才卸任,所以这段时期的容龄的生活也不错。

后来华北沦陷,容龄的生活也就开始变得一团糟了。

1949年后,容龄为了找一份工作特意给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章士钊写信,章士钊得知容龄有意来研究馆工作之后便约她见了一面,然后让她入职。

容龄成为了文史研究馆馆员之后的工作是什么呢?是将她在清宫任职时的所见所听所闻写成材料,以作为研究那段时期的历史的参考资料。

所以,容龄花了几年的时间,写下了她在清宫时所知道的事,于1956年成书,也就是《清宫琐记》。

然而时间很快来到了1966年,曾经作为慈禧的女官的容龄又如何躲得过这场风波?她也在这场风波中失去了双腿。

容龄在被批斗的过程中被人狠狠地打了一顿,随后双腿更是被人踢断,腿被踢断了,可是却不被允许送去医院资料,所以她的腿也就因此落下来终生的残疾。

容龄的家也遭受了一场洗劫,家具也被人搬空了,无奈之下,她只好给周总理写了一封信,周总理闻知她的境遇之后让人给她送来了床、桌和沙发等家具,她这才得以艰难度日。

1973年,容龄孤独地死在了家中。


宁糊涂


“一入宫门深似海”,在皇宫中没有几乎没有可以安然度过一生的,一旦进入皇宫就意味着陷入宫中的各种斗争。即便是无辜的人,也会被牵扯进冲突的漩涡。晚清时,慈禧太后是实际统治者,她是从后宫中走出来的女人,她对其余女人几乎没有什么好感,身边亲近的奴才都是太监,能得到慈禧青睐宠信的女子没有几个,裕容龄算一个。

裕容龄,清光绪十五年(1889)出生于满族正白旗。她的父亲是裕庚,贵为清廷一品大员,所以她也是名门望族之后。早期,裕庚是个外交官,曾出任欧洲各国公使。裕容龄也曾数次随父亲出访欧洲,有国外生活经历,还受过西方教育,精通多种外语。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她的父亲裕庚出任驻日本公使,裕容龄母女随行。在日本,当时年仅7岁的裕容龄向日本舞师学习日本舞,还学习了日本的音乐、古典舞以及美术插花。后来,裕庚离开日本,调任法国公使。17岁的裕容龄跟随父亲定居巴黎就读于巴黎女子圣心学校。

在巴黎期间,裕容龄向现代舞蹈家鼻祖伊莎多拉·邓肯学习现代舞蹈。她的舞蹈才华得到了邓肯的赞赏,并且在邓肯的舞剧中扮演重要角色。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仅13岁的裕容龄在巴黎登台表演了《水仙女》、《玫瑰与蝴蝶》等舞剧,好评如潮,被巴黎观众誉为东方的“蝴蝶舞后”。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跟父亲回到中国,被推荐给喜欢听曲赏舞的慈禧太后那边表演西洋舞蹈,容许她留在身边做御前女官、留在宫中为皇家成员表演。

裕容龄因为长得好,也会说话而得到慈禧的宠信,她在紫禁城了待了四年,太后的宠信和御前女官的身份既让她不低人一等,又让她不用陷入后宫纷争。她以翻译官和舞蹈表演者的角色陪伴了慈禧四年。期间在这期间,她为慈禧太后创作表演了《如意舞》、《菩萨舞》、《荷花仙子舞》等宫廷舞蹈,他多次登台演出,好评如潮,不仅是御前最美女官,更是中国芭蕾第一人。

裕容龄在宫中的时候和一个小太监有过一段时间的缘分,他们互相爱慕,可她的贵族身份和小德张的太监身份注定这是一场没有结果的恋爱。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裕容龄因父亲病重而离宫,结束了自己御前女官的职业生涯。随后,她去上海侍奉生病的父亲,并且遇到了她的伴侣——同样有留法经历的唐宝潮少将。此后,她一直致力于舞蹈创作和表演,还积极参加公益义演。结婚后定居美国。

新中国成立后,她回到国内,被邀请进入中央文史馆工作,和溥仪是同事。1957年,她出版了一本《清宫琐记》,里面的讲述的都是曾经皇宫的种种琐事,后来因为这本书使她受到了批判,更是牵扯出她曾经在国外的生活,作为为艺术事业奉献终生的优秀舞者加之她高贵的出身、不凡的经历,怎能忍受这般屈辱,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处罚下,裕容龄受到极大“冲击”,导致双腿被折断......

出身高贵、经历不凡、一生奉献给艺术事业的优秀舞者,一位传奇女子晚年生活贫苦、受到身体病痛方面的折磨,悲惨离世,令人叹惋,也警醒我们后人更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尊重艺术,尊重艺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