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第二篇】浅析诗词创作十大艺术手法

闲来无趣赋新诗,笔墨萦怀欲语迟。

长向书中寻锦句,人间风月两相知。

上一篇,情书阐述了写诗词如何立意,如果说意境是诗词的灵魂,那么艺术手法便是它的躯体。诗词就如同人一般,深邃的内涵加上华美的外表,自然会更加引人注目。

情书下面就简单介绍几种创作诗词常用的艺术手法:

一、直抒胸臆

不需要铺垫和渲染,直白的表达情感,这种方式应当是初学者最常用的。它的优点在于简单明了,不绕弯子,浅显易懂。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过于直白,缺乏艺术感,读之无味。在某些特定的情景,这种表现手法却有它的独到之处,运用得当,也能为诗词增彩。比如大家熟悉的那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虽然直白,但却写出了雄浑的气势,也不失为好句。

二、借景抒情

诗人喜欢将情感寄托于景象,温婉含蓄的表达心中所想。稍微有点诗词文学功底的人都会这种手法。它的优劣在于你所选择的意象和要表达的情感是否得当。比如李白那句“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杨花”落尽点明了时间,“子规”啼,不如归,离别之意跃然于纸上。

【第二篇】浅析诗词创作十大艺术手法

三、托物言志

古代诗人大多壮志难酬,仕途显赫的太少。都说文人自带三分傲骨,不为五斗米折腰,他们在表达志向的时候也比较委婉,善于借助外物的特性烘托自身的理想或志向。诗词创作者我可以借鉴这类方法,比如那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借用了石灰的特质,以物喻人,不畏艰辛,清清白白。

四、动静结合

有一定诗词积累,创作娴熟的人,惯用这类手法。以静衬动,以动衬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它最大的优点便是能激发读者无穷想象,生动有趣的点缀情感。比如那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就是典型的以静写动,寂静的空山,远处传来人说话的声音,描绘的很清晰形象。又比如那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动衬静。月光洒向山林,鸟儿惊醒,这应该是一幅多么宁静的画面。学会这类表现手法,会为你的诗词增色不少。

【第二篇】浅析诗词创作十大艺术手法

五、虚实结合

世间情感无非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怎样将情感在诗句中完美的呈现?必须要学会以实衬虚,以虚写实的技巧。“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句词就用了以虚衬实的手法,以乐景写哀,更显其哀。又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将“愁”化为具体的意象“江水”,滔滔不绝,连绵不断,更显得愁思婉转。

六、妙用问答

自问自答或者问而不答,都会留给读者遐想的空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句诗就巧妙的运用了问答形式,上句设问,下句应答,搭配的十分巧妙。用心的读者不难看出,这句诗还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春风”比作“剪刀”,正好呼应了前句的提问。所以说好的诗句通常都不止采用单一的手法,都是融会贯通,交相辉映。一个好的诗人,也应当熟悉运用这类手法。

【第二篇】浅析诗词创作十大艺术手法

七、一语双关

这个手法特别巧妙,通常运用谐音字来表达,别有一番风味。比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诗中“晴”字同音“情”,读者便会不由自主的联想。这类手法比较难以掌控,构思有一定的难度。

八、巧用夸张

诗词需要一些张力,夸张并不是所谓的夸夸其谈,需要张弛有度。“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采用夸张的手法,渲染出愁思连绵不绝。

【第二篇】浅析诗词创作十大艺术手法

九、巧用对比

把两种相对的事物进行比较,让形象更加鲜明,加强意象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句诗就是采用对比的手法,突出梅花的超凡脱俗。

十、白描

白描是情书特别欣赏的一种表现手法。用最朴素的字词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面,不加修饰,看似平凡却意境深远。其实诗词创作切忌用生僻字,读起来拗口,读者很难理解作者的心意。例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用最简单的字词却勾勒出这么形象的意境。

【第二篇】浅析诗词创作十大艺术手法

当然,诗词的表现手法还有很多,比如化用典故、开门见山、首尾呼应等等。要想写好诗词,会这些技巧还远远不够,下一篇情书再来陪大家聊聊诗词创作中的炼字技巧,也就是所谓的“诗眼”,持续更新中~

【第二篇】浅析诗词创作十大艺术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