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辛丑条约》大清国赔偿四亿五千两白银, 为何日后列强纷纷放弃?

zasdff2010


西方国家在近代史中对我国的侵略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忽视的,虽然义和团运动在反抗列强的过程中所代表的意义很积极,但是这并不能否认义和团不好的本质。


义和团在当时做了什么呢?他们口口声声地说要杀洋人,但是他们面对有着枪支保护的洋人使馆却根本不敢下手,所杀的大多是手无寸铁的外国宗教人员以及怀揣着各种目的来到我国的外国百姓。

而当时他们杀的不仅仅是外国人,还有更多自己人,这里面有一大部分是信仰基督教的我国教徒,另一部分是完全无辜、因为使用外国物品而被义和团看到的人。

从当时他们不分敌我的打砸抢烧来说,义和团运动绝对是一件完全正义的活动,无论再怎么披上反侵略外衣,他们趁机对自己人下毒手的事情都是不容我们忽略的。


庚子赔款的11个债权国

正是因为义和团的暴动以及慈禧的纵容,这才导致了八国联军的到来,在八国联军攻占下北京之后,他们最终迫使清政府同意了向他们的赔款。

这笔赔款就是著名的庚子赔款,庚子赔款的总赔偿金额是4.5亿两白银。

因为清朝根本没有能力一时间偿还的原因,所以这笔赔款是分39年时间慢慢赔还的,在39年过去后,4.5亿两白银加上相应的利息,到时候清政府应当赔给他们9亿多两白银。

在这里有必要说一下的是,虽然1900年的时候只有八个国家向清朝派出了军队。

但是因为其他国家也在北京受到了相应损失的原因,所以在签订赔款条约的时候,有三个国家也趁机在这里捞了一份好处。

使得清政府的债务国增加了三个,成为了11个国家。

美国同意退还庚子赔偿款的过程

在这所有国家中,美国是第一个宣布退还我国赔款的国家,他们之所以宣布退还赔款,主要跟一件机缘巧合的事情有关。

当时我国派了一个使节到美国去商谈相应的问题,在这位使节和美国商谈问题的时候,他从美国的国务卿口中无意间得知了我国赔偿金有点过于虚高的信息。

在听到这个信息后,他马上察觉到了不对,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他就在美国各个可以了解到相应信息的途径了解到了美国在1990年义和团暴动中的损失。

然后他通过在美国找到的损失数据对比了美国向清政府提供的损失数据,发现美国提供的数据有着很重大的问题,明显是有意夸张了很多。

各大列强们为了在名义上说得过去,所以在庚子赔款中,他们是按照各自的损失向清政府讨要赔偿的。

美国当时索要的赔偿大概有3000多万两白银左右,换算成美元就是2000多万美元。

如果从美国国内自己记载的损失比例来看,清政府赔给美国的钱应该只有200多万美元,绝对没有2000多万美元那么多。

在得知这点的情况下,清朝使节就和美国政府进行了多次激烈商谈,因为美国本身又怀揣着某种目的的原因,因此他们就同意了返还1000多万美元的赔偿款。

美国退还赔偿款培养亲美人才的意向

不过这个返还并不是他们直接不要了这笔钱,这笔钱该如何划分还是要听他们调派的。

他们当时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在返还这笔钱的前四年,清政府每年要派100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到美国留学,四年过后,每年要派50个人到美国留学。

除此之外,其他的钱则被拿来建造了学校和医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协和医院就是拿美国的退还赔款建造的。


从这方面我们也可以明显感受到美国返还赔款的原因,那就是他们想培养亲美的人才,想通过过吸收我国的人才到他们国家留学而在这些人内心种下亲美的种子,在这些人从美国留学归国后,再继续通过他们向我国传播他们美国的文化精神以及理念。

这是美国很擅用的一个手段。

美国当时同意向我国返还赔偿金的总统是老罗斯福总统,(老罗斯福并不是二战时期的罗斯福)美国方面就保留下了一份美国某大学教授写给老罗斯福总统的信。


在里面就写到了一点:在商业和文化精神方面使清朝人屈服远比用军队把清朝人打服要来的有意义。

这就是他们向我们返还赔偿金的原因。

后来纷纷停止索要庚子赔款的国家

清朝是1912年灭亡的,而在清朝灭亡后,取而代之的就是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是一个很广大的概念,它既包括了民国早期的各大北洋军阀,也包括了民国后期的国民政府各大军阀。


民国出现后,主导民国的各大中央军阀们都没有直接撕毁各种不平等条约的能力和胆魄,于是最终他们只能默默承担起了清政府留下的烂摊子和债款。

美国的做法收获到了很好的效果,给其他国家看到了一个很不错的方向。

于是接下来包括英国、法国等几个国家在内,他们都效仿了美国的做法,通过返还赔偿款的方法在我国境内建设了不少医院和各类设施。

其中有必要说的是八国联军中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德国和奥匈帝国是一战的元凶,同时他们也是一战的失败者。


在一战失败后,他们主动废除了向民国索要的赔偿款,与其他国家细水长流的返还有很大的区别。

在1924年的时候,苏联和广州实力薄弱的孙中山展开了合作,他们当时帮孙中山建造了黄埔军校、给孙中山的国民政府提供了很多武器以及专业的军事师资力量。

他们当时的想法是想借国民政府的力量在我国实现颜色化,因此也就是在那一年,他们完全废除了庚子赔偿款。

所以到了最后,除了日本之外,其他所有国家都分别以“完全废除”和“返还”等名义停止了向我国要钱。

虽然加上利息,庚子赔款一共要还9亿多两白银,但是实际所还的白银只有5亿多两。

抗日战争中对日本的庚子赔款仍在持续

日本在20世纪早期的时候虽然进入了工业时代,但是他们资源、国土的贫瘠导致了他们国力的微薄,因此就使得他们不可能像其他国家那么大气。

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各大民国掌权政府都因为担心得罪日本政府而不敢停止这场赔款。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也因为诚信的需要,在前两个月仍旧给日本支付赔偿款。


在抗日战争爆发两个月之后,虽然蒋介石因为怕给日本人增强实力没再直接给日本支付赔偿款,但是他仍旧没有完全撕毁庚子赔款的底气。

蒋介石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的十几个月时间里,一直陆陆续续地向欧洲银行拔付赔款,想把这些钱先存在欧洲银行里,在中日战争结束后,再通过欧洲银行的手还给日本人。

这笔赔款一直持续到了1939年,在完全还够了日本的钱之后,庚子赔款这份屈辱的协定才消失在了历史中,成为了昨日黄花一般的过去。

所以说这就是列强们纷纷放弃庚子赔款的原因,除了有两个国家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完全废除之外,其他大多数退还赔偿金的国家大都打着自己的主意,他们的主意就是打算培养倾向他们的人员,好借这些人员的手影响我国对它们的态度,当然这所有国家中日本人除外。


孤客生


清朝《辛丑条约》赔款是最多的,可见清政府当时无能到何种程度!搞史人和大家讲讲这款条约是如何签订的:(《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辛丑条约》是空前绝后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条约共有十二款,另有19个附件。条约主要内容:

1、军事控制清政府;

2、勒索空前巨额赔款,清政府和推派地方赔款合计10亿两白银,相当清政府当时年财政总收入的12倍多。中国的社会经济陷于崩溃的边象,外债永无还清之日,中国人民更深地陷入被奴役被剥削的苦难深渊;

3、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4、把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5、清政府向侵略者“谢罪”等等。(美军攻占直隶)

以下《辛丑条约》的签订过程(1900年9月-1901年9月7日正式签订):

慈禧太后逃到西安后,一面催促李鸿章迅速北上,授以卖国的全权,一面加派庆亲王奕劻商办议和事项,一面下令镇压义和团。

9月17日,慈禧太后发布“上谕”说:“所有的祸端,都源自于义和团,务必全力铲除团名”。通令清朝官兵对义和团要“严行查办,务净根株”。

公然以义和团的头颅作为向帝国主义投降的觐见礼。李鸿章甚至“将中国兵队之防线形势,制成报告"给侵略军头目,这群卖国贼对外奴颜婢膝,对内凶神恶杀,指示清军配合侵略军大肆屠杀义和团。(李鸿章也是无奈啊)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天津后,立即分区占领,实现殖民统治。联军在天津成立都统衙门,由俄、英、日三国军官头子,统治天津、静海、宁河等广大地区。联军在北京成立“北京管理委员会”,镇压和盘剥北京人民。(一切不平等条约,源于慈禧太后)

帝国主义为了扩大侵略,勒索更多特权,继续增兵,京津八国联军多达10多万人。

为了协调侵略步骤,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沙俄的支持下,由德皇威廉二世建议,经各国同意,由德国元帅瓦德西任联军总司令,八国联军分兵四处攻掠。

1900年9月末,俄德两国合兵攻占芦台,接着俄军进犯山海关,英军从大沽口乘军舰径取山海关炮台和火车站,德军占领秦皇岛。

10月20日,又夺得北塘,致使津榆全线落入魔掌,同时,英、法、德、意4国侵略军沿芦保铁路向南推进,矛头直指保定。

此后,联军北侵张家口,西侵娘子关、固关威胁太原。联军所至,无不得到清军的配合。瓦德西十分赞赏李鸿章、奕劻,表示“深信李鸿章及庆亲王均欲用其全力,来镇压义和团运动。”

中外反对派共同血腥镇压义和团,他们都打着尊孔的幌子,一个尊孔卖国、一个尊孔侵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以孔子的“正名”说教,证明义和团是 “邪教”, “邪教乱国,治之以国典"。

八国联军一面侵略中国,一面向清政府建议“熟筹安内和安外之策”。他们还指责中国爆发义和团运动是“违背万国公法,并与仁义教化之道抵触"。 伴随帝国主义尊孔而来的是血腥的大屠杀。(联军入侵中国)

八国联军烧杀抢掠,庄王府1700多人被活生生烧死!

八国联军所到之处,疯狂地烧杀抢掠,犯下滔天罪行。在京、津之间,沙俄把塘沽烧成平地,把北塘万户人家杀伤大半。

在天津城内但见死尸满地,房屋无存。在北京凡是义和团设堂之处,都被焚烧。法国侵略军把群众逼至死胡同里,然后用枪射,直至全部杀死为止。庄王府被烧时,当场被活活烧死1700多人。

帝国主义侵略军奉命“在作战中,只要碰着中国人,无论男、女、老、幼概格杀勿论”。

联军统帅瓦德西供认:联军所到的地方,到处都是废墟,没有一间房屋是完整的,至少有50万人,变成无屋可居。

侵略军攻占北京后,曾公开命令全体官兵抢劫3天,事实上,直至联军撤出北京,抢劫始终未曾停止。从公使、各级军官、传教士,到士兵,无例外地参与了抢劫活动。

从皇宫、颐和园、各级官衡、王公府邸直至居民,同样无一例外地遭到了抢劫。

皇宫、颐和园所藏大量珍贵的文物、金银财宝,包括《永乐大典》等数万册珍本图书,均被抢劫一空。日军从户部抢劫300万两银子后,立即放火烧房,毁灭罪证。

北堂主教樊国梁,从奕山家里一次就抢走100万两银子的财物。烧杀抢劫之外,侵略军还到处奸淫妇女,令人发指。

对于这些罄竹难书的暴行,瓦德西也无法完全否认,他说:

“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因抢劫时所发生之强奸妇女,残忍行为,随意杀人,无故放火等事,为数极属不少”。

这些可恶可耻的暴行,揭穿了帝国主义的“文明”、“理性”是什么东西!他们攻击漫骂义和团“野蛮”、“残暴”、“杀人放火”事实胜于雄辩。真正野蛮、残暴、杀人放火的正是强盗自己。(联军)

帝国主义出兵镇压义和团时,各怀鬼胎,企图在争霸中国的竞赛中,扩大自己的特权,抢占更大的地盘,以英俄两个霸主争夺中国为中心的错综复杂的斗争中日趋激化。沙俄除参加联军外,还单独出兵17万余军队侵占东北,并向清政府统治中心直隶扩张。

美国图谋向直隶(今河北省)、浙江和福建扩张。德国除侵占山东外、极力向长江流域发展。

日本企图吞并福建,并对德国占领山东不满。

法国企图吞并云南,反对英国在两广的扩张。

各国对俄占东北持反对态度。英、俄在争霸中,互相争夺控制清政府的大权。各国出兵 “保护”使馆后,沙俄企图利用出兵便利的条件,向清政府兜揽租借俄兵“以平祸乱”的主张。

英国在长江流域和两广搞分裂,主张尽快占领北京支持光绪复辟,不同意李鸿章任议和大臣。

最后英、日向俄、法作了妥协,承认“皇太后为合例”,并接受李鸿章为议和大臣,交换条件是清政府接受各国的全部条件。

1900年10月,为了防止中国人民的反抗和帝国主义分脏不均,从而造成的列强间的武装冲突,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接受了美国的第二次 “门户开放政策”。

12月底,他们依据这个政策拟定了《议和大纲》十二条,强迫清政府接受。慈禧太后见帝国主义仍保持她的地位, 不胜感激!立即下令“所有十二条大纲,应即照允"。

1901年9月7日,亲王奕劻和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同英、俄、美、法、德、意、奥、西、比、荷11国代表,在北京签订了《辛丑条约》。(晚清重臣李鸿章,也是很无奈啊)

搞史人总结:清政府就是在这种软弱无能的境遇下,慈禧为了保全自己的太后地位,和西方侵略者合谋,签订《辛丑条约》。



搞史人


自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完全暴露在其他列强面前,中国这条巨龙的虚弱仿佛被整个世界都知道了,每一个人都想来分一杯羹,又苦于没有借口!

而狂妄自大的慈禧太后也早就对对外国势力不爽了,恰逢自称“刀枪不入”的义和团运动正轰轰烈烈的进行,慈禧就仗着这些“刀枪不入”的义和团,个人下旨贸然对十一个国家宣战,亲手把借口送了出去。八国联军侵华,从天津港登入,之后可以说一路上都没有遇到多大的的阻力,轻易的就进入了北京城。诺大的一个清朝,竟然这么轻易的送出了自己的首都!


《辛丑条约》是签订的赔款最多、最耻辱的条约。

清政府被八国联军吊打,眼看北京沦陷,下旨宣战全世界的慈禧被吓得一路西逃,慌忙下令要李鸿章想办法让列强离开。然而,国家羸弱,举目无兵,就算是李鸿章又能做什么?最终都是洋人们讨论怎么瓜分中国,他也只是代表政府签了个字。

《辛丑条约》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赔款,共计4亿5千万两白银,更加屈辱的是,赔款大概是按国民一人赔一两折算的。而清政府一时也无力偿还,于是经列强商议后,让清政府分39年还清,按4厘息计算,本息共为9.8亿。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匈、西班牙、荷兰、比利时这十一个国家与清朝签订了《辛丑条约》,高额的赔款让生活在腐败动荡的清政府下的百姓不堪重负。驻美大使梁诚多次与美国交涉,不断游说下要求降低赔偿,再加上传教士明恩溥等人向美国总统建议,中国作为一个疆域大国,用武力征服,远不如在精神上征服们更长久,因此许多精英阶层的人都被说动,包括做主返还一定赔偿的总统老罗斯福!

在1908年,老罗斯福返还给当时的清一千万多白银,不过这笔钱被要求作为教育基金,资助那些成绩优异的留学生。更是建立了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毫无疑问,美国的这一次投资是成功的,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每年都会派上100个优秀的学生赴美留学。


英国见到美国的做法后,迅速明白了美国的想法,在1920年也表示愿意返还部分赔款,规定用这笔钱发展中国的银行事业,同时也对教育做出一定的支持。借此希望中国能派优秀的留学生能到英国留学。

在当时的巨头美英带头下,其他国家自然就坐不住了,而且当时清朝已经灭亡,军阀混乱,多个政权并立,而各个国家也期望中国的优秀人才去他们那留学, 所以法、意、比利时和荷兰也纷纷效仿在中国办起了小学、初中等


不过有一个国家,一直到国民政府时期都还在向他赔款,那就是日本,日本用这笔赔款发展教育、军事,反过来又来侵略中国,无耻之尤!直到后来新中国成立了,毛主席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中国人头上的乌云才散去几分!


谈笑历史间


清政府腐败无能,而慈禧太后又狂妄自大,贸然对十一国宣战,导致八国联军侵华发生。八国联军从天津登入,一路向北京进攻。沿路并没有受到多大抵抗,便进入了北京城。可笑大清偌大一个帝国,就这么轻轻松松丢了首都。


慈禧太后带着皇亲贵族仓皇出逃,一路西逃至西安,只留下几个王爷应付列强,其实就是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此时北京城都被列强占领了,还拿什么和别人谈判,只能是列强说什么清政府照做罢了。

最后的商议结果就是签订了《辛丑条约》,条约中规定大清总共需要赔付四亿两白银,当时中国四亿人口,就是说全中国人每人给一两白银给列强,这简直是奇耻大辱。因为当时大清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只能分期赔款,其中要赔付利息,加上利息,中国要赔款九亿两白银。

如此巨款令中国风雨交加,列强中还是有不少有良心的人认为《辛丑条约》对中国过于苛刻。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先生就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说过这话,中国驻美大使梁成抓住了这一点,他便多次接触海约翰并成功说服了他为减少中国赔款去做努力。之后在多方努力下,美国国会答应退回赔款,但是要是这笔赔款只能用于中国教育,清华大学便是在这时候建立起来。

有了美国退款前例,其余合国也或多或少退还了赔款给中国。例如英国通过国会决议,也将赔款退还中国,同美国一样,英国也要求这笔钱只能用作教育。法国退还赔款,作为中国银行发展费用。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为了让世界其余各国承认其合法地位,也将赔款退还中国。



因为种种原因,各国列强赔款都被取消。值得一说的是日本一分钱都没有退还中国,并且日本拿赔款大力发展本国军事力量,1931年日军入侵了中国东北,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


传奇历史观


目的不同呗。打个比方,有的养牛是为了耕地挤奶,有的养牛是为了杀了吃肉!

列强第一阵营

两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英美为代表的与中国不接壤且很远的列强国家。这类国家主要是希望通过贸易手段赚取暴利,牛奶要喝,细水长流!所以不论是鸦片战争还是后来的几次冲突,最后谈判桌上的核心诉求就是开放口岸、开放通商!至于租地、赔款什么的,次要一些。

列强第二阵营

另一类是以日俄为代表的与中国接壤的列强国家,这类就是想要杀牛吃肉的那种,茹毛饮血,吃人不吐骨头。由于吃相太难看,吃着吃着,在东北还打了起来!这就是在中国土地上发生的无比屈辱的日俄战争。这类国家是来者不拒,钱、土地都要,把中国逼死最好,省着动手了!

矛盾妥协的结果

所以在《辛丑条约》时,两队列强由于对养牛目的的不同出现了矛盾,一方面英美阵营怕赔款太多,真把中国逼死了,以后就没牛奶喝了,剩下的牛肉只能便宜了日俄,所以主动降低了赔款。好在当时日俄势力小些,虽然很想给中国抹脖子直接送屠宰场,但还是不得不妥协,让中国继续当帝国主义奶牛。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地利益,国家之间,尤甚】


船夫聊名著


爱国没有错,但冲动妄为的爱国就是误国了。众所周知,《辛丑条约》的屈辱,责任全在拳匪(义和团),因为义和团的愚昧、迷信、妄为,最终损人害己误国殃民!以至于列强迫使清政府向十四个以上的国家赔付四亿五千两白银。还账有点像今天的按揭,期限是39年,还到1940年,年息4厘,共计982238150两白银,以海关、盐政税金等做抵押。

这还不完,还有地方赔偿22272708两白银。详情见上图。这十四个国家秒记分别是:何(荷兰)必(比利时)呢(挪威),濮(葡萄牙)瑞(瑞典)喜(西班牙),饿(俄国)的(德国)话(法国)每(美国)日(日本)熬(奥匈帝国)一(意大利)鹰(英国)。其中索要赔款俄国最多,占总赔款数的28.97%,计130371120两白银。最少的是瑞典、挪威占0.01%,计62820两。详情见上图。

那为什么美国放弃赔款了呢?

这里需要感谢一个人,他乃清华之父,时任驻美利坚合众国大使梁诚(原名丕旭1864.11.30-1917.2.3)。当时参与签订条约的八国代表,以胜利者的姿态漫天要价,老李(李鸿章)老了,砍价也砍不动了。曾国藩曾说美国人厚道,其实美国人的厚道也跟他的实力较弱以及民主制度有关。当时的驻华公使康格以及谈判全权代表柔克义都觉的美国政府过分,其国内的民众也对清朝同情。

1905年因为金价上涨,列强要金还是要银并不统一,但因为金价涨了,自然要得越多越好。作为清朝则能少点是一点,执意赔银。梁诚在美得知美国漫天要价为民间不满,也就从舆论入手,再对美国上层表明国内困难,促成此事。

后来美国总统老罗斯福,也就同意让出多要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哦。并问梁诚退还款项准备干啥用?梁诚说这个俺们的内政,柔克义说不是总统管得多,总统总得对议会交代理由吧。作为曾是美国留学生的梁诚,深知科教兴国,就提出用于开办学校,赴美留学以及其他惠民兴邦使用。

1909年,美国退还了1078万5286元1角2分,这些钱一部分用于建设清华大学,一部分用于立宪改革,此外用于每四年送100名留学生赴美开销。福垊需要说明的是在赴美生中,不分男女,当然女生还是非主流。

有人说让清朝、民国才俊赴美留学,是美国的洗脑。然而福垊想要告诉你们的是,你们不知道的是留学生80%学的都是理工科,学成之后不少回归。福垊倒认为美国包括其他列强,用退款吸引留学生,主要还是为了让我们的才俊留在他们国。而不是洗脑,要知道梁诚也是留美学生。1924年底美国第二次退还庚子赔款,为的还是教育、留学,培养人才。

那为什么德、奥、苏放弃赔款了呢?

一战爆发后,英法拉拢中国,中国支持协约国,宣布对同盟国作战。作战归作战,还钱归还钱,老段还是很仗义的。可战后同盟国战败,德国、奥匈帝国宣布放弃赔款。可福垊想不通的是为什么意大利不放弃呢?意大利打仗又不行,不过很快了。一战后,俄国战败,新成立的而又弱小的苏联为了赢得国际上的支持,也就宣布放弃赔款了。

那为什么英、意放弃赔款了呢?

1925年后,列英、意学习美国好榜样,纷纷以留学、办学校、办医院等形式,实行退款。

那为什么日本放弃赔款了呢?

1937年中日战争,因为战争中国放弃了赔付。早在1925年后,日本也曾效仿列强,但效果不太好。

那为什么法国放弃赔款了呢?

法国只到1933年还让我们支持庚子赔款,后来见大家都仗义,自己不仗义也挺不好意思的。

福垊需要说明的是

在1922年到1924年时,法、比、意三国在条约规定兑换成法郎支付。然而一战后法郎大规模地贬值,他们要求改成美元或英镑偿付。北洋政府不同意,但英、美、日坚持下,在1925年同意对法、比、意实施美元支付。意味着我们增加七千万两白银的负担。

庚款留学生的名流

留美的有后的清华大学终身校长梅贻琦,中国现代物理学奠基者之一胡刚复,学贯中西的大师胡适,此外还有金岳霖、吴宓、龚祖同、顾功叙、赵九章、张青莲、陈省身、钱学森、马大猷、杨振宁等等。

留英的公费留学生有193人。留比利时的留学生有童第周、钱令希、汪德昭等。


福垊


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清政府同日、俄、英、德、法、美、奥、意、西、荷、比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赔偿列强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亿两。也就是说这笔巨额赔款原本是要一直赔到1940年的,然而在这39年内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最终促使了列强放弃赔款的客观事实。

1909年起美国将所摊浮溢部分本利退回,充作留美学习基金,到1924年6月退回余款本利1250余万美元作为中国教育文化基金。美国如此大力扶植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难道是良心发现了?其实我们不妨看看这一时期的国际形势:美国返还赔款的时间正好是一战前后,这一时期欧洲列强正闹得不可开交,都顾不上中国的事了。同一时期的美国却正处于国力飞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美国正大力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扩张势力,然而和欧洲列强所不同的是:美国一般较少通过直接的武力侵略的模式进行对外扩张,而更多使用经济文化手段进行渗透。这一时期的美国通过对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扶植在中国政界、商界培养了一大批亲美人物,这就使其具有同欧洲列强和日本在中国争夺势力范围的资本。

1917年12月起因中国加入协约国参加一战,因此宣布停止对德、奥赔款,协约国方面的赔款则暂缓5年支付。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沙俄白军残部和外国干涉势力的双重威胁,迫切需要改善外交局面,因此1924年5月底苏联政府声明放弃索要昔日沙皇俄国得自中国的赔款。1925年法、英、比、意、荷等国都对赔款数额进行了一定减免。这一时期的日本始终拒绝像其他列强一样减免中国的赔款数额,甚至直到九一八事变和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仍能从国民政府手中获得赔款,然后再利用这些赔款支撑其侵华战争。直到日军偷袭珍珠港导致美国对日宣战后国民政府见日本战败已成定局,这才跟着美国对日宣战并宣布终止对日赔款。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中国的近代史,就是我们民族的屈辱史,也是我们民族的奋斗史,在清朝末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赔款的数额最多的一次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主权也遭到了严重的践踏。


1900年,由于列强历来的各种打压以及清朝统治内部的阶级矛盾的激化。激起了人们的反抗,当时清朝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也对洋人的所作所为大为不满,她下令向西方列强宣战。八国联军以打击义和团的名义入侵我国,这就是八国联军侵华事件起因的大致。

不过当时的清政府却败得一踏涂地,见形势不妙,就调转矛头帮八国联军打压义和团。在战争开始的第二年,也就是1901年的中旬。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这个条约规定让当时的清政府赔偿四亿五千万两白银,你想想看啊!这么多的白银啊!多么的庞大的数目啊!这个数目对于当时的清政府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开支。


但是怎么还呢?最后清政府只能是向又向列强们借钱来还,算了一下连本带息一共要还9.8亿两的白银。并且还要在39年内还清。

于是清朝在还了几年以后列强就放弃了向清政府索要赔款。因为要来的钱好像都被借回去了,他们也意识到清政府是还不起了。再者就是各方人士的努力以及列强们的斟酌,最终部分列强良心的放弃了,并且还要把以前的退给清政府。不过退回的这些钱只能用于教育方面的。

有人会问那列强们反悔提怎办呢?在这里我告诉你1911的辛亥革命就结束清朝的统治时代了。对于一个新的朝代来说,谁会去承认这种不平等的条约呢?


悦读038


现在为八国联军侵华洗白的洋奴越来越多,我就想问一句,你们还有良心在吗?你们还有资格做一个中国人吗?

庚子大赔款,规定中国要赔偿十一国4.5亿两白银,连本带利算下来,就是9.8亿两白银,要知道当时世界的超级大国英国GDP才有100亿白银!这个赔款,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天天文数字,更何况是积贫积弱的中国!

没错,美国相比其他的侵略者,吃相更加优雅一点。但是美国到底退了多少钱呢?听知事给你好好说说

近10亿的庚子赔款中,各国的分配率是这样的俄国28.97%,德20.02%,法15.75%,英11.25%,日7.73%,美7.32%,意5.91%,比1.89%,其余都不足1%。粗略计算一下,美国获得的赔款是7000万两白银。

美国退还多少呢?1909年到1924年美国总共退回余款本利1250余万美元。

说白了,美国退回来六分之一的赔款,多乎哉不多也!


可是,这六分之一的退还足以让人忘记美国人在八国联军侵华中的贡献原因有二——

1,退还的庚款实际上由美国人或者亲美中国人支配,用以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说白了就是改造中国人,让中国人心甘情愿当洋奴呗!美国人创办的清华大学,“清华”二字如何理解?不就是清教徒华人的意思吗?

2,在美国人以及亲美华人的宣传中,永远只宣传退赔的那一部分,不会强调已经拿走的那部分。退回了1250万,还有5000多万的大头拿走了啊!还有,美国人在战领北京天津期间,在抢劫中的获利,不会少于这个数吧!

美国是吃相最好看的侵略者,确实比其他侵略者强太多,尤其比俄罗斯日本强太多,但并不是说美国就是中国的救世主。


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庚款,列强会不会支持中国办教育?

当然会!

因为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侵略中国最积极的国家,是日本,同时去日本留学的中国人,也是最多的。14年抗日战争,中国将领都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或者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的徒子徒孙们,日本人对这些人门清!难怪毫无招架之力!

同时,日本已经把中国留学生当成一门大生意,当时有志于去日本留学的中国人,大量进入日本预科学校,再加上正式就读时间,没有十年八年根本无法完成学业。当然所谓的学业,主要是两门课,一门在妓院,一门在酒馆。日本留学,实际上培养的不是人才,而是亲近日本文化的“革命家”。

说回美国,早在退还庚款之前,就已经在中国大量创办教会大学了。到清末,教会大学已经创办了16所,其中新教就有13所,大部分是美国领衔创办的。

(清华大学的名字,好好琢磨一下)

没有庚款,美国也是热心中国教育的“慈善家”,但这个慈善家,始终带着侵略中国奴役中国的目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精美分子,给美国侵略者洗白的行动,可以停止了!


历史知事


----------------------------------

外国列强无奈之下,只得抛下瓜分我大中国的狂热,冷静下来,还是实际一点,研究研究怎样处理战后事宜吧。让那个所谓的大天朝,承担战争罪责,接受战争处罚,其中惩治战犯,赔偿精神及财富巨额损失,是少不得的了!这也是对战败国,少不了的惩罚。

然而,就这个“战败国”问题,我们大清那个“云中鹤”李鸿章,也还是施展出了,作为大清唯一对外高手的浑身解数,凭着“东南互保”这一通过“崇洋媚外”,获得的洋鬼子好感的老脸,来胡搅蛮缠扯了,非要说这不是交战,而是“维和”,并以光绪帝写给麦金莱总统的求援信为证,说慈禧那个《对万国宣战诏书》,实在是个误会,岂有一国,去向万国宣战的道理呢?说出来就不能叫人相信!这不过是个“矫诏”而己,是我们老佛爷,在受到乱臣贼子的绑架胁迫下,作的一个无奈之举罢了,这,老夫可是早早声明过了:“此乃乱命,粤不奉诏!”何况,你们没一个国家,出来“应战”,如何谈得上“战败国”呢?竟硬是为了逃脱战争罪责,替老佛爷洗白,以逃避“战争犯”惩治,天晓得,赶时髦颠倒黑白,把人家“侵略”,说成是“国际维和”!把我们义和团,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反帝运动”,置于何?!而把侵略者,如瓦德西、威尔逊、连纳维奇、福岛安正诸强盗,不觉捧做,帮助大清保家卫国的“戈登将军”了,把我们中国人民,直至今天都痛恨不已的八国强盗,誉作帮助中国治安的维和“正义”部队了,更要让今日我们那些爱国志士,情何以堪?李鸿章还大破钱财,大搞离间之计:对俄暗中交涉,软硬兼施智斗求全;对美、法曲求调解,并呈匾送锦,乱题什么“万国咸喜”、“祝效华封”,为其吹捧传誉;对德国俯首至歉,且给克林德建碑立传,撰文纪念,以乞怜求谅;对日本动以种族情感相召,对英则以长江商业利益之保护为诱(很搞笑,今日很有人说列强为获益,争相讨好李二,李二就此竟反客为主,坐等外夷求见,俨然成了颐指气使的主子,外国列强,则成了乞怜的奴才,呵呵,只自己聪明,人家都是蠢蛋?)………,在李合肥上下左右忽悠通关节,这一套中国特色架数施展下,外国列强,还真只能大事化小,按“维和”结论。

不过,“维和”是一回事,这一笔“维和”费用,又是一回事,这些吃了美帝“门户开放”政策大亏的强盗,自然非要大宰一刀不可了!特别像胃口巨大的北极熊,瓜分中国“不热心”,抢夺中国财富,那是没一个国家,比得了!经过核算,各国的“维和”费用,加上“动乱”时遭受到的损失,合计,竟达到了惊人的七万万两银子之巨!这些强盗,真要想方设法,整死我们中华民族!所以尽管那个“最阴险最狡滑”的美国鬼子,良心发现,或者说,为了“讨好”我可怜国人,一再宣称,经调查,中国其财政,最大限度,只能偿付白银二亿两,说过份榨取,会把这只可拔毛的肥羊,给弄死,把人家的经济给搞崩溃,得不偿失!那个美谴华专使罗克西尔(又译柔克义,后替代康格成驻华美国公使。),甚至还一再要求,赔款要经过海牙国际法庭,来明白栽决,以实际的损失,公正索赔,以示公道!然而孤掌难鸣,美国佬的“阴恶”用心,如何会得到用心不那么险恶,象沙俄这般的强盗支持呢?列强,没一个再肯退让了!长辩子支那人,如此愚顽不化,人人该当挨罚,不打掉那个摆惯了的大天朝面谱,不切身感觉疼痛,不能引为教训。而且常常长好创疤忘了痛,非得狠狠教训一番不可,就使美国佬再狡诈,再会玩伎量,也不能轻饶了这个狂妄无知的泱泱天朝上国,所有臣民,按人头计算,每人一两,以此羞辱之,总四万万五千万两,一文不可少也!就这样,在除了“最狡诈、最阴险”的美帝之外,外国列强,包括英大帝国,“团结一致”的强烈坚持之下,以及我们的那个慈禧老佛爷,和李中堂大人等,擦着冷汗惊呼好险,而有惊无险的庆幸声中,“卖国贼”李鸿章,施展中国特有的闪转腾挪太极功夫,与列强签下了《辛丑条约》--------中文名,全称为:《中国为一九〇〇年的动乱事件与十一国最后的议定书》。一九零一年的八月八日,列强撤出了京城,并在八国联军侵略我们中国一年零三个月之后,全部撤兵回国,皆大欢喜,算是了结了这个惊天动地的“庚子国难”。

然而,其中令今人都要气愤的是,在这个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错综复杂的博弈过程中,腐败没落的满清皇朝,见了列强只索要赔款,却不占国土,更罪不及太后、皇帝,竟愉然若得,欢天喜地!那个慈禧老佛爷,更是喜出望外,不但对美国佬限制赔款的动议,不屑一顾,不置一辞,欣欣然接受这个四万万五千万两银子的巨额赔款,反把美国佬的这一善意,视作狼心狗肺,并遗至今日依然--------大天朝人,一惯的德性乎?

-----------------------------

因为四万万五千万两的银子,大大地超出了列强的实际损失,其中不实冒领,便成了“浮溢"之数。原就想限制赔款数额的美国佬,虽然按分摊,在其中得到了,其实并不算多的赔款,然而也冒领了许许多多,伪君子的美国佬,心虚了!加上当时那些“扒粪作家",如马克-吐温一类,发文痛批,引得国内,议论纷纷,其中骂政府无耻不道德的,也比比皆是。就此被大天朝外交家的梁诚,抓住”把柄",并据理力争,遂而迫使美国佬,把虚报冒领部分,给还出来--------------诸位,这里可要整明白,人家还的,压根不是什么“庚子赔款",只是”浮溢"部分!

而别看当时的美国佬,在英、法、德、俄等大帝眼里,还只是个乡巴佬,似乎美国牧童,只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小伙计罢了,但它的力量,摆在哪儿,站出来,就是个准黑老大!所以迫于其压力,在美国佬的敦促下,列强便只能羞答答地,开始把”浮溢"部分,也络络续续给还出来--------至于实际多吞了多少,其实也还是由美国佬,在说三道四,天朝人,自问,哪里有那个本事,去查实!

而且,随着后来一战、二战的出现,各国性命相搏,生死悠关,所谓的赔款,也就一笔勾消了。这样,这巨额的庚子赔款,随着各国的站队,拉帮结派,就或放弃,或了断,我国趁此机会,完全把这事给了结了。

所以,那些犹嫌列强还得不够的,或者人家还出来是应该的,或者说人家先抢再还道理的,这种凭着自己臆想说的道理,就得了吧!

只是,如今的人们,似乎大多都不清楚,这里面的真实情形,却只管凭着自己的个人认知,在不着边际胡扯,有的甚至,还发明出了什么“阴谋论"呢,岂不怪哉!

愚人说道,个性代表真实,人云亦云只是走肉,愚以一以贯之的一家之言,谬误失实难免,欢迎方家质疑、批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