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辛丑條約》大清國賠償四億五千兩白銀, 為何日後列強紛紛放棄?

zasdff2010


西方國家在近代史中對我國的侵略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忽視的,雖然義和團運動在反抗列強的過程中所代表的意義很積極,但是這並不能否認義和團不好的本質。


義和團在當時做了什麼呢?他們口口聲聲地說要殺洋人,但是他們面對有著槍支保護的洋人使館卻根本不敢下手,所殺的大多是手無寸鐵的外國宗教人員以及懷揣著各種目的來到我國的外國百姓。

而當時他們殺的不僅僅是外國人,還有更多自己人,這裡面有一大部分是信仰基督教的我國教徒,另一部分是完全無辜、因為使用外國物品而被義和團看到的人。

從當時他們不分敵我的打砸搶燒來說,義和團運動絕對是一件完全正義的活動,無論再怎麼披上反侵略外衣,他們趁機對自己人下毒手的事情都是不容我們忽略的。


庚子賠款的11個債權國

正是因為義和團的暴動以及慈禧的縱容,這才導致了八國聯軍的到來,在八國聯軍攻佔下北京之後,他們最終迫使清政府同意了向他們的賠款。

這筆賠款就是著名的庚子賠款,庚子賠款的總賠償金額是4.5億兩白銀。

因為清朝根本沒有能力一時間償還的原因,所以這筆賠款是分39年時間慢慢賠還的,在39年過去後,4.5億兩白銀加上相應的利息,到時候清政府應當賠給他們9億多兩白銀。

在這裡有必要說一下的是,雖然1900年的時候只有八個國家向清朝派出了軍隊。

但是因為其他國家也在北京受到了相應損失的原因,所以在簽訂賠款條約的時候,有三個國家也趁機在這裡撈了一份好處。

使得清政府的債務國增加了三個,成為了11個國家。

美國同意退還庚子賠償款的過程

在這所有國家中,美國是第一個宣佈退還我國賠款的國家,他們之所以宣佈退還賠款,主要跟一件機緣巧合的事情有關。

當時我國派了一個使節到美國去商談相應的問題,在這位使節和美國商談問題的時候,他從美國的國務卿口中無意間得知了我國賠償金有點過於虛高的信息。

在聽到這個信息後,他馬上察覺到了不對,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他就在美國各個可以瞭解到相應信息的途徑瞭解到了美國在1990年義和團暴動中的損失。

然後他通過在美國找到的損失數據對比了美國向清政府提供的損失數據,發現美國提供的數據有著很重大的問題,明顯是有意誇張了很多。

各大列強們為了在名義上說得過去,所以在庚子賠款中,他們是按照各自的損失向清政府討要賠償的。

美國當時索要的賠償大概有3000多萬兩白銀左右,換算成美元就是2000多萬美元。

如果從美國國內自己記載的損失比例來看,清政府賠給美國的錢應該只有200多萬美元,絕對沒有2000多萬美元那麼多。

在得知這點的情況下,清朝使節就和美國政府進行了多次激烈商談,因為美國本身又懷揣著某種目的的原因,因此他們就同意了返還1000多萬美元的賠償款。

美國退還賠償款培養親美人才的意向

不過這個返還並不是他們直接不要了這筆錢,這筆錢該如何劃分還是要聽他們調派的。

他們當時提出了一個條件,那就是在返還這筆錢的前四年,清政府每年要派100個品學兼優的學生到美國留學,四年過後,每年要派50個人到美國留學。

除此之外,其他的錢則被拿來建造了學校和醫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協和醫院就是拿美國的退還賠款建造的。


從這方面我們也可以明顯感受到美國返還賠款的原因,那就是他們想培養親美的人才,想通過過吸收我國的人才到他們國家留學而在這些人內心種下親美的種子,在這些人從美國留學歸國後,再繼續通過他們向我國傳播他們美國的文化精神以及理念。

這是美國很擅用的一個手段。

美國當時同意向我國返還賠償金的總統是老羅斯福總統,(老羅斯福並不是二戰時期的羅斯福)美國方面就保留下了一份美國某大學教授寫給老羅斯福總統的信。


在裡面就寫到了一點:在商業和文化精神方面使清朝人屈服遠比用軍隊把清朝人打服要來的有意義。

這就是他們向我們返還賠償金的原因。

後來紛紛停止索要庚子賠款的國家

清朝是1912年滅亡的,而在清朝滅亡後,取而代之的就是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一個很廣大的概念,它既包括了民國早期的各大北洋軍閥,也包括了民國後期的國民政府各大軍閥。


民國出現後,主導民國的各大中央軍閥們都沒有直接撕毀各種不平等條約的能力和膽魄,於是最終他們只能默默承擔起了清政府留下的爛攤子和債款。

美國的做法收穫到了很好的效果,給其他國家看到了一個很不錯的方向。

於是接下來包括英國、法國等幾個國家在內,他們都效仿了美國的做法,通過返還賠償款的方法在我國境內建設了不少醫院和各類設施。

其中有必要說的是八國聯軍中的德國和奧匈帝國,德國和奧匈帝國是一戰的元兇,同時他們也是一戰的失敗者。


在一戰失敗後,他們主動廢除了向民國索要的賠償款,與其他國家細水長流的返還有很大的區別。

在1924年的時候,蘇聯和廣州實力薄弱的孫中山展開了合作,他們當時幫孫中山建造了黃埔軍校、給孫中山的國民政府提供了很多武器以及專業的軍事師資力量。

他們當時的想法是想借國民政府的力量在我國實現顏色化,因此也就是在那一年,他們完全廢除了庚子賠償款。

所以到了最後,除了日本之外,其他所有國家都分別以“完全廢除”和“返還”等名義停止了向我國要錢。

雖然加上利息,庚子賠款一共要還9億多兩白銀,但是實際所還的白銀只有5億多兩。

抗日戰爭中對日本的庚子賠款仍在持續

日本在20世紀早期的時候雖然進入了工業時代,但是他們資源、國土的貧瘠導致了他們國力的微薄,因此就使得他們不可能像其他國家那麼大氣。

在抗日戰爭爆發之前,各大民國掌權政府都因為擔心得罪日本政府而不敢停止這場賠款。

在抗日戰爭爆發後,蔣介石也因為誠信的需要,在前兩個月仍舊給日本支付賠償款。


在抗日戰爭爆發兩個月之後,雖然蔣介石因為怕給日本人增強實力沒再直接給日本支付賠償款,但是他仍舊沒有完全撕毀庚子賠款的底氣。

蔣介石在抗日戰爭爆發後的十幾個月時間裡,一直陸陸續續地向歐洲銀行拔付賠款,想把這些錢先存在歐洲銀行裡,在中日戰爭結束後,再通過歐洲銀行的手還給日本人。

這筆賠款一直持續到了1939年,在完全還夠了日本的錢之後,庚子賠款這份屈辱的協定才消失在了歷史中,成為了昨日黃花一般的過去。

所以說這就是列強們紛紛放棄庚子賠款的原因,除了有兩個國家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完全廢除之外,其他大多數退還賠償金的國家大都打著自己的主意,他們的主意就是打算培養傾向他們的人員,好借這些人員的手影響我國對它們的態度,當然這所有國家中日本人除外。


孤客生


清朝《辛丑條約》賠款是最多的,可見清政府當時無能到何種程度!搞史人和大家講講這款條約是如何簽訂的:(《辛丑條約》簽訂現場)

《辛丑條約》是空前絕後的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條約共有十二款,另有19個附件。條約主要內容:

1、軍事控制清政府;

2、勒索空前鉅額賠款,清政府和推派地方賠款合計10億兩白銀,相當清政府當時年財政總收入的12倍多。中國的社會經濟陷於崩潰的邊象,外債永無還清之日,中國人民更深地陷入被奴役被剝削的苦難深淵;

3、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鬥爭;

4、把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首;

5、清政府向侵略者“謝罪”等等。(美軍攻佔直隸)

以下《辛丑條約》的簽訂過程(1900年9月-1901年9月7日正式簽訂):

慈禧太后逃到西安後,一面催促李鴻章迅速北上,授以賣國的全權,一面加派慶親王奕劻商辦議和事項,一面下令鎮壓義和團。

9月17日,慈禧太后發佈“上諭”說:“所有的禍端,都源自於義和團,務必全力剷除團名”。通令清朝官兵對義和團要“嚴行查辦,務淨根株”。

公然以義和團的頭顱作為向帝國主義投降的覲見禮。李鴻章甚至“將中國兵隊之防線形勢,製成報告"給侵略軍頭目,這群賣國賊對外奴顏婢膝,對內凶神惡殺,指示清軍配合侵略軍大肆屠殺義和團。(李鴻章也是無奈啊)

八國聯軍佔領北京、天津後,立即分區佔領,實現殖民統治。聯軍在天津成立都統衙門,由俄、英、日三國軍官頭子,統治天津、靜海、寧河等廣大地區。聯軍在北京成立“北京管理委員會”,鎮壓和盤剝北京人民。(一切不平等條約,源於慈禧太后)

帝國主義為了擴大侵略,勒索更多特權,繼續增兵,京津八國聯軍多達10多萬人。

為了協調侵略步驟,達到預期的目的,在沙俄的支持下,由德皇威廉二世建議,經各國同意,由德國元帥瓦德西任聯軍總司令,八國聯軍分兵四處攻掠。

1900年9月末,俄德兩國合兵攻佔蘆臺,接著俄軍進犯山海關,英軍從大沽口乘軍艦徑取山海關炮臺和火車站,德軍佔領秦皇島。

10月20日,又奪得北塘,致使津榆全線落入魔掌,同時,英、法、德、意4國侵略軍沿蘆保鐵路向南推進,矛頭直指保定。

此後,聯軍北侵張家口,西侵娘子關、固關威脅太原。聯軍所至,無不得到清軍的配合。瓦德西十分讚賞李鴻章、奕劻,表示“深信李鴻章及慶親王均欲用其全力,來鎮壓義和團運動。”

中外反對派共同血腥鎮壓義和團,他們都打著尊孔的幌子,一個尊孔賣國、一個尊孔侵華。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清政府以孔子的“正名”說教,證明義和團是 “邪教”, “邪教亂國,治之以國典"。

八國聯軍一面侵略中國,一面向清政府建議“熟籌安內和安外之策”。他們還指責中國爆發義和團運動是“違背萬國公法,並與仁義教化之道牴觸"。 伴隨帝國主義尊孔而來的是血腥的大屠殺。(聯軍入侵中國)

八國聯軍燒殺搶掠,莊王府1700多人被活生生燒死!

八國聯軍所到之處,瘋狂地燒殺搶掠,犯下滔天罪行。在京、津之間,沙俄把塘沽燒成平地,把北塘萬戶人家殺傷大半。

在天津城內但見死屍滿地,房屋無存。在北京凡是義和團設堂之處,都被焚燒。法國侵略軍把群眾逼至死衚衕裡,然後用槍射,直至全部殺死為止。莊王府被燒時,當場被活活燒死1700多人。

帝國主義侵略軍奉命“在作戰中,只要碰著中國人,無論男、女、老、幼概格殺勿論”。

聯軍統帥瓦德西供認:聯軍所到的地方,到處都是廢墟,沒有一間房屋是完整的,至少有50萬人,變成無屋可居。

侵略軍攻佔北京後,曾公開命令全體官兵搶劫3天,事實上,直至聯軍撤出北京,搶劫始終未曾停止。從公使、各級軍官、傳教士,到士兵,無例外地參與了搶劫活動。

從皇宮、頤和園、各級官衡、王公府邸直至居民,同樣無一例外地遭到了搶劫。

皇宮、頤和園所藏大量珍貴的文物、金銀財寶,包括《永樂大典》等數萬冊珍本圖書,均被搶劫一空。日軍從戶部搶劫300萬兩銀子後,立即放火燒房,毀滅罪證。

北堂主教樊國樑,從奕山家裡一次就搶走100萬兩銀子的財物。燒殺搶劫之外,侵略軍還到處姦淫婦女,令人髮指。

對於這些罄竹難書的暴行,瓦德西也無法完全否認,他說:

“所有中國此次所受毀損及搶劫之損失,其詳數永遠不能查出,但為數必極重大無疑。因搶劫時所發生之強姦婦女,殘忍行為,隨意殺人,無故放火等事,為數極屬不少”。

這些可惡可恥的暴行,揭穿了帝國主義的“文明”、“理性”是什麼東西!他們攻擊漫罵義和團“野蠻”、“殘暴”、“殺人放火”事實勝於雄辯。真正野蠻、殘暴、殺人放火的正是強盜自己。(聯軍)

帝國主義出兵鎮壓義和團時,各懷鬼胎,企圖在爭霸中國的競賽中,擴大自己的特權,搶佔更大的地盤,以英俄兩個霸主爭奪中國為中心的錯綜複雜的鬥爭中日趨激化。沙俄除參加聯軍外,還單獨出兵17萬餘軍隊侵佔東北,並向清政府統治中心直隸擴張。

美國圖謀向直隸(今河北省)、浙江和福建擴張。德國除侵佔山東外、極力向長江流域發展。

日本企圖吞併福建,並對德國佔領山東不滿。

法國企圖吞併雲南,反對英國在兩廣的擴張。

各國對俄佔東北持反對態度。英、俄在爭霸中,互相爭奪控制清政府的大權。各國出兵 “保護”使館後,沙俄企圖利用出兵便利的條件,向清政府兜攬租借俄兵“以平禍亂”的主張。

英國在長江流域和兩廣搞分裂,主張儘快佔領北京支持光緒復辟,不同意李鴻章任議和大臣。

最後英、日向俄、法作了妥協,承認“皇太后為合例”,並接受李鴻章為議和大臣,交換條件是清政府接受各國的全部條件。

1900年10月,為了防止中國人民的反抗和帝國主義分髒不均,從而造成的列強間的武裝衝突,其他帝國主義國家接受了美國的第二次 “門戶開放政策”。

12月底,他們依據這個政策擬定了《議和大綱》十二條,強迫清政府接受。慈禧太后見帝國主義仍保持她的地位, 不勝感激!立即下令“所有十二條大綱,應即照允"。

1901年9月7日,親王奕劻和李鴻章代表清政府,同英、俄、美、法、德、意、奧、西、比、荷11國代表,在北京簽訂了《辛丑條約》。(晚清重臣李鴻章,也是很無奈啊)

搞史人總結:清政府就是在這種軟弱無能的境遇下,慈禧為了保全自己的太后地位,和西方侵略者合謀,簽訂《辛丑條約》。



搞史人


自鴉片戰爭後,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完全暴露在其他列強面前,中國這條巨龍的虛弱彷彿被整個世界都知道了,每一個人都想來分一杯羹,又苦於沒有藉口!

而狂妄自大的慈禧太后也早就對對外國勢力不爽了,恰逢自稱“刀槍不入”的義和團運動正轟轟烈烈的進行,慈禧就仗著這些“刀槍不入”的義和團,個人下旨貿然對十一個國家宣戰,親手把藉口送了出去。八國聯軍侵華,從天津港登入,之後可以說一路上都沒有遇到多大的的阻力,輕易的就進入了北京城。諾大的一個清朝,竟然這麼輕易的送出了自己的首都!


《辛丑條約》是簽訂的賠款最多、最恥辱的條約。

清政府被八國聯軍吊打,眼看北京淪陷,下旨宣戰全世界的慈禧被嚇得一路西逃,慌忙下令要李鴻章想辦法讓列強離開。然而,國家羸弱,舉目無兵,就算是李鴻章又能做什麼?最終都是洋人們討論怎麼瓜分中國,他也只是代表政府簽了個字。

《辛丑條約》是中國歷史上最高的賠款,共計4億5千萬兩白銀,更加屈辱的是,賠款大概是按國民一人賠一兩折算的。而清政府一時也無力償還,於是經列強商議後,讓清政府分39年還清,按4釐息計算,本息共為9.8億。

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匈、西班牙、荷蘭、比利時這十一個國家與清朝簽訂了《辛丑條約》,高額的賠款讓生活在腐敗動盪的清政府下的百姓不堪重負。駐美大使梁誠多次與美國交涉,不斷遊說下要求降低賠償,再加上傳教士明恩溥等人向美國總統建議,中國作為一個疆域大國,用武力征服,遠不如在精神上征服們更長久,因此許多精英階層的人都被說動,包括做主返還一定賠償的總統老羅斯福!

在1908年,老羅斯福返還給當時的清一千萬多白銀,不過這筆錢被要求作為教育基金,資助那些成績優異的留學生。更是建立了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毫無疑問,美國的這一次投資是成功的,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每年都會派上100個優秀的學生赴美留學。


英國見到美國的做法後,迅速明白了美國的想法,在1920年也表示願意返還部分賠款,規定用這筆錢發展中國的銀行事業,同時也對教育做出一定的支持。藉此希望中國能派優秀的留學生能到英國留學。

在當時的巨頭美英帶頭下,其他國家自然就坐不住了,而且當時清朝已經滅亡,軍閥混亂,多個政權並立,而各個國家也期望中國的優秀人才去他們那留學, 所以法、意、比利時和荷蘭也紛紛效仿在中國辦起了小學、初中等


不過有一個國家,一直到國民政府時期都還在向他賠款,那就是日本,日本用這筆賠款發展教育、軍事,反過來又來侵略中國,無恥之尤!直到後來新中國成立了,毛主席宣佈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中國人頭上的烏雲才散去幾分!


談笑歷史間


清政府腐敗無能,而慈禧太后又狂妄自大,貿然對十一國宣戰,導致八國聯軍侵華髮生。八國聯軍從天津登入,一路向北京進攻。沿路並沒有受到多大抵抗,便進入了北京城。可笑大清偌大一個帝國,就這麼輕輕鬆鬆丟了首都。


慈禧太后帶著皇親貴族倉皇出逃,一路西逃至西安,只留下幾個王爺應付列強,其實就是與列強簽訂不平等條約。此時北京城都被列強佔領了,還拿什麼和別人談判,只能是列強說什麼清政府照做罷了。

最後的商議結果就是簽訂了《辛丑條約》,條約中規定大清總共需要賠付四億兩白銀,當時中國四億人口,就是說全中國人每人給一兩白銀給列強,這簡直是奇恥大辱。因為當時大清一時拿不出這麼多錢,只能分期賠款,其中要賠付利息,加上利息,中國要賠款九億兩白銀。

如此鉅款令中國風雨交加,列強中還是有不少有良心的人認為《辛丑條約》對中國過於苛刻。美國國務卿海約翰先生就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說過這話,中國駐美大使梁成抓住了這一點,他便多次接觸海約翰併成功說服了他為減少中國賠款去做努力。之後在多方努力下,美國國會答應退回賠款,但是要是這筆賠款只能用於中國教育,清華大學便是在這時候建立起來。

有了美國退款前例,其餘合國也或多或少退還了賠款給中國。例如英國通過國會決議,也將賠款退還中國,同美國一樣,英國也要求這筆錢只能用作教育。法國退還賠款,作為中國銀行發展費用。俄國爆發十月革命,為了讓世界其餘各國承認其合法地位,也將賠款退還中國。



因為種種原因,各國列強賠款都被取消。值得一說的是日本一分錢都沒有退還中國,並且日本拿賠款大力發展本國軍事力量,1931年日軍入侵了中國東北,1937年日軍全面侵華。


傳奇歷史觀


目的不同唄。打個比方,有的養牛是為了耕地擠奶,有的養牛是為了殺了吃肉!

列強第一陣營

兩強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英美為代表的與中國不接壤且很遠的列強國家。這類國家主要是希望通過貿易手段賺取暴利,牛奶要喝,細水長流!所以不論是鴉片戰爭還是後來的幾次衝突,最後談判桌上的核心訴求就是開放口岸、開放通商!至於租地、賠款什麼的,次要一些。

列強第二陣營

另一類是以日俄為代表的與中國接壤的列強國家,這類就是想要殺牛吃肉的那種,茹毛飲血,吃人不吐骨頭。由於吃相太難看,吃著吃著,在東北還打了起來!這就是在中國土地上發生的無比屈辱的日俄戰爭。這類國家是來者不拒,錢、土地都要,把中國逼死最好,省著動手了!

矛盾妥協的結果

所以在《辛丑條約》時,兩隊列強由於對養牛目的的不同出現了矛盾,一方面英美陣營怕賠款太多,真把中國逼死了,以後就沒牛奶喝了,剩下的牛肉只能便宜了日俄,所以主動降低了賠款。好在當時日俄勢力小些,雖然很想給中國抹脖子直接送屠宰場,但還是不得不妥協,讓中國繼續當帝國主義奶牛。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地利益,國家之間,尤甚】


船伕聊名著


愛國沒有錯,但衝動妄為的愛國就是誤國了。眾所周知,《辛丑條約》的屈辱,責任全在拳匪(義和團),因為義和團的愚昧、迷信、妄為,最終損人害己誤國殃民!以至於列強迫使清政府向十四個以上的國家賠付四億五千兩白銀。還賬有點像今天的按揭,期限是39年,還到1940年,年息4釐,共計982238150兩白銀,以海關、鹽政稅金等做抵押。

這還不完,還有地方賠償22272708兩白銀。詳情見上圖。這十四個國家秒記分別是:何(荷蘭)必(比利時)呢(挪威),濮(葡萄牙)瑞(瑞典)喜(西班牙),餓(俄國)的(德國)話(法國)每(美國)日(日本)熬(奧匈帝國)一(意大利)鷹(英國)。其中索要賠款俄國最多,佔總賠款數的28.97%,計130371120兩白銀。最少的是瑞典、挪威佔0.01%,計62820兩。詳情見上圖。

那為什麼美國放棄賠款了呢?

這裡需要感謝一個人,他乃清華之父,時任駐美利堅合眾國大使梁誠(原名丕旭1864.11.30-1917.2.3)。當時參與簽訂條約的八國代表,以勝利者的姿態漫天要價,老李(李鴻章)老了,砍價也砍不動了。曾國藩曾說美國人厚道,其實美國人的厚道也跟他的實力較弱以及民主制度有關。當時的駐華公使康格以及談判全權代表柔克義都覺的美國政府過分,其國內的民眾也對清朝同情。

1905年因為金價上漲,列強要金還是要銀並不統一,但因為金價漲了,自然要得越多越好。作為清朝則能少點是一點,執意賠銀。梁誠在美得知美國漫天要價為民間不滿,也就從輿論入手,再對美國上層表明國內困難,促成此事。

後來美國總統老羅斯福,也就同意讓出多要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哦。並問梁誠退還款項準備幹啥用?梁誠說這個俺們的內政,柔克義說不是總統管得多,總統總得對議會交代理由吧。作為曾是美國留學生的梁誠,深知科教興國,就提出用於開辦學校,赴美留學以及其他惠民興邦使用。

1909年,美國退還了1078萬5286元1角2分,這些錢一部分用於建設清華大學,一部分用於立憲改革,此外用於每四年送100名留學生赴美開銷。福垊需要說明的是在赴美生中,不分男女,當然女生還是非主流。

有人說讓清朝、民國才俊赴美留學,是美國的洗腦。然而福垊想要告訴你們的是,你們不知道的是留學生80%學的都是理工科,學成之後不少迴歸。福垊倒認為美國包括其他列強,用退款吸引留學生,主要還是為了讓我們的才俊留在他們國。而不是洗腦,要知道梁誠也是留美學生。1924年底美國第二次退還庚子賠款,為的還是教育、留學,培養人才。

那為什麼德、奧、蘇放棄賠款了呢?

一戰爆發後,英法拉攏中國,中國支持協約國,宣佈對同盟國作戰。作戰歸作戰,還錢歸還錢,老段還是很仗義的。可戰後同盟國戰敗,德國、奧匈帝國宣佈放棄賠款。可福垊想不通的是為什麼意大利不放棄呢?意大利打仗又不行,不過很快了。一戰後,俄國戰敗,新成立的而又弱小的蘇聯為了贏得國際上的支持,也就宣佈放棄賠款了。

那為什麼英、意放棄賠款了呢?

1925年後,列英、意學習美國好榜樣,紛紛以留學、辦學校、辦醫院等形式,實行退款。

那為什麼日本放棄賠款了呢?

1937年中日戰爭,因為戰爭中國放棄了賠付。早在1925年後,日本也曾效仿列強,但效果不太好。

那為什麼法國放棄賠款了呢?

法國只到1933年還讓我們支持庚子賠款,後來見大家都仗義,自己不仗義也挺不好意思的。

福垊需要說明的是

在1922年到1924年時,法、比、意三國在條約規定兌換成法郎支付。然而一戰後法郎大規模地貶值,他們要求改成美元或英鎊償付。北洋政府不同意,但英、美、日堅持下,在1925年同意對法、比、意實施美元支付。意味著我們增加七千萬兩白銀的負擔。

庚款留學生的名流

留美的有後的清華大學終身校長梅貽琦,中國現代物理學奠基者之一胡剛復,學貫中西的大師胡適,此外還有金嶽霖、吳宓、龔祖同、顧功敘、趙九章、張青蓮、陳省身、錢學森、馬大猷、楊振寧等等。

留英的公費留學生有193人。留比利時的留學生有童第周、錢令希、汪德昭等。


福垊


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清政府同日、俄、英、德、法、美、奧、意、西、荷、比十一國簽訂《辛丑條約》:賠償列強4.5億兩白銀,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約9.8億兩。也就是說這筆鉅額賠款原本是要一直賠到1940年的,然而在這39年內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最終促使了列強放棄賠款的客觀事實。

1909年起美國將所攤浮溢部分本利退回,充作留美學習基金,到1924年6月退回餘款本利1250餘萬美元作為中國教育文化基金。美國如此大力扶植中國的文化教育事業難道是良心發現了?其實我們不妨看看這一時期的國際形勢:美國返還賠款的時間正好是一戰前後,這一時期歐洲列強正鬧得不可開交,都顧不上中國的事了。同一時期的美國卻正處於國力飛速發展的時期,這一時期的美國正大力向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地區擴張勢力,然而和歐洲列強所不同的是:美國一般較少通過直接的武力侵略的模式進行對外擴張,而更多使用經濟文化手段進行滲透。這一時期的美國通過對中國文化教育事業的扶植在中國政界、商界培養了一大批親美人物,這就使其具有同歐洲列強和日本在中國爭奪勢力範圍的資本。

1917年12月起因中國加入協約國參加一戰,因此宣佈停止對德、奧賠款,協約國方面的賠款則暫緩5年支付。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俄國爆發十月革命,新生的蘇維埃政權面臨國內沙俄白軍殘部和外國干涉勢力的雙重威脅,迫切需要改善外交局面,因此1924年5月底蘇聯政府聲明放棄索要昔日沙皇俄國得自中國的賠款。1925年法、英、比、意、荷等國都對賠款數額進行了一定減免。這一時期的日本始終拒絕像其他列強一樣減免中國的賠款數額,甚至直到九一八事變和七七盧溝橋事變後日本仍能從國民政府手中獲得賠款,然後再利用這些賠款支撐其侵華戰爭。直到日軍偷襲珍珠港導致美國對日宣戰後國民政府見日本戰敗已成定局,這才跟著美國對日宣戰並宣佈終止對日賠款。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中國的近代史,就是我們民族的屈辱史,也是我們民族的奮鬥史,在清朝末年簽訂的《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歷史上賠款的數額最多的一次不平等條約。中國的領土主權也遭到了嚴重的踐踏。


1900年,由於列強歷來的各種打壓以及清朝統治內部的階級矛盾的激化。激起了人們的反抗,當時清朝的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也對洋人的所作所為大為不滿,她下令向西方列強宣戰。八國聯軍以打擊義和團的名義入侵我國,這就是八國聯軍侵華事件起因的大致。

不過當時的清政府卻敗得一踏塗地,見形勢不妙,就調轉矛頭幫八國聯軍打壓義和團。在戰爭開始的第二年,也就是1901年的中旬。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這個條約規定讓當時的清政府賠償四億五千萬兩白銀,你想想看啊!這麼多的白銀啊!多麼的龐大的數目啊!這個數目對於當時的清政府也是一個非常大的開支。


但是怎麼還呢?最後清政府只能是向又向列強們借錢來還,算了一下連本帶息一共要還9.8億兩的白銀。並且還要在39年內還清。

於是清朝在還了幾年以後列強就放棄了向清政府索要賠款。因為要來的錢好像都被借回去了,他們也意識到清政府是還不起了。再者就是各方人士的努力以及列強們的斟酌,最終部分列強良心的放棄了,並且還要把以前的退給清政府。不過退回的這些錢只能用於教育方面的。

有人會問那列強們反悔提怎辦呢?在這裡我告訴你1911的辛亥革命就結束清朝的統治時代了。對於一個新的朝代來說,誰會去承認這種不平等的條約呢?


悅讀038


現在為八國聯軍侵華洗白的洋奴越來越多,我就想問一句,你們還有良心在嗎?你們還有資格做一箇中國人嗎?

庚子大賠款,規定中國要賠償十一國4.5億兩白銀,連本帶利算下來,就是9.8億兩白銀,要知道當時世界的超級大國英國GDP才有100億白銀!這個賠款,對任何國家來說,都是一天天文數字,更何況是積貧積弱的中國!

沒錯,美國相比其他的侵略者,吃相更加優雅一點。但是美國到底退了多少錢呢?聽知事給你好好說說

近10億的庚子賠款中,各國的分配率是這樣的俄國28.97%,德20.02%,法15.75%,英11.25%,日7.73%,美7.32%,意5.91%,比1.89%,其餘都不足1%。粗略計算一下,美國獲得的賠款是7000萬兩白銀。

美國退還多少呢?1909年到1924年美國總共退回餘款本利1250餘萬美元。

說白了,美國退回來六分之一的賠款,多乎哉不多也!


可是,這六分之一的退還足以讓人忘記美國人在八國聯軍侵華中的貢獻原因有二——

1,退還的庚款實際上由美國人或者親美中國人支配,用以中國的文化教育事業。說白了就是改造中國人,讓中國人心甘情願當洋奴唄!美國人創辦的清華大學,“清華”二字如何理解?不就是清教徒華人的意思嗎?

2,在美國人以及親美華人的宣傳中,永遠只宣傳退賠的那一部分,不會強調已經拿走的那部分。退回了1250萬,還有5000多萬的大頭拿走了啊!還有,美國人在戰領北京天津期間,在搶劫中的獲利,不會少於這個數吧!

美國是吃相最好看的侵略者,確實比其他侵略者強太多,尤其比俄羅斯日本強太多,但並不是說美國就是中國的救世主。


反過來說,如果沒有庚款,列強會不會支持中國辦教育?

當然會!

因為這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侵略中國最積極的國家,是日本,同時去日本留學的中國人,也是最多的。14年抗日戰爭,中國將領都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的,或者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生的徒子徒孫們,日本人對這些人門清!難怪毫無招架之力!

同時,日本已經把中國留學生當成一門大生意,當時有志於去日本留學的中國人,大量進入日本預科學校,再加上正式就讀時間,沒有十年八年根本無法完成學業。當然所謂的學業,主要是兩門課,一門在妓院,一門在酒館。日本留學,實際上培養的不是人才,而是親近日本文化的“革命家”。

說回美國,早在退還庚款之前,就已經在中國大量創辦教會大學了。到清末,教會大學已經創辦了16所,其中新教就有13所,大部分是美國領銜創辦的。

(清華大學的名字,好好琢磨一下)

沒有庚款,美國也是熱心中國教育的“慈善家”,但這個慈善家,始終帶著侵略中國奴役中國的目的,這是毋庸置疑的。

精美分子,給美國侵略者洗白的行動,可以停止了!


歷史知事


----------------------------------

外國列強無奈之下,只得拋下瓜分我大中國的狂熱,冷靜下來,還是實際一點,研究研究怎樣處理戰後事宜吧。讓那個所謂的大天朝,承擔戰爭罪責,接受戰爭處罰,其中懲治戰犯,賠償精神及財富鉅額損失,是少不得的了!這也是對戰敗國,少不了的懲罰。

然而,就這個“戰敗國”問題,我們大清那個“雲中鶴”李鴻章,也還是施展出了,作為大清唯一對外高手的渾身解數,憑著“東南互保”這一通過“崇洋媚外”,獲得的洋鬼子好感的老臉,來胡攪蠻纏扯了,非要說這不是交戰,而是“維和”,並以光緒帝寫給麥金萊總統的求援信為證,說慈禧那個《對萬國宣戰詔書》,實在是個誤會,豈有一國,去向萬國宣戰的道理呢?說出來就不能叫人相信!這不過是個“矯詔”而己,是我們老佛爺,在受到亂臣賊子的綁架脅迫下,作的一個無奈之舉罷了,這,老夫可是早早聲明過了:“此乃亂命,粵不奉詔!”何況,你們沒一個國家,出來“應戰”,如何談得上“戰敗國”呢?竟硬是為了逃脫戰爭罪責,替老佛爺洗白,以逃避“戰爭犯”懲治,天曉得,趕時髦顛倒黑白,把人家“侵略”,說成是“國際維和”!把我們義和團,驚天地、泣鬼神的“愛國反帝運動”,置於何?!而把侵略者,如瓦德西、威爾遜、連納維奇、福島安正諸強盜,不覺捧做,幫助大清保家衛國的“戈登將軍”了,把我們中國人民,直至今天都痛恨不已的八國強盜,譽作幫助中國治安的維和“正義”部隊了,更要讓今日我們那些愛國志士,情何以堪?李鴻章還大破錢財,大搞離間之計:對俄暗中交涉,軟硬兼施智鬥求全;對美、法曲求調解,並呈匾送錦,亂題什麼“萬國鹹喜”、“祝效華封”,為其吹捧傳譽;對德國俯首至歉,且給克林德建碑立傳,撰文紀念,以乞憐求諒;對日本動以種族情感相召,對英則以長江商業利益之保護為誘(很搞笑,今日很有人說列強為獲益,爭相討好李二,李二就此竟反客為主,坐等外夷求見,儼然成了頤指氣使的主子,外國列強,則成了乞憐的奴才,呵呵,只自己聰明,人家都是蠢蛋?)………,在李合肥上下左右忽悠通關節,這一套中國特色架數施展下,外國列強,還真只能大事化小,按“維和”結論。

不過,“維和”是一回事,這一筆“維和”費用,又是一回事,這些吃了美帝“門戶開放”政策大虧的強盜,自然非要大宰一刀不可了!特別像胃口巨大的北極熊,瓜分中國“不熱心”,搶奪中國財富,那是沒一個國家,比得了!經過核算,各國的“維和”費用,加上“動亂”時遭受到的損失,合計,竟達到了驚人的七萬萬兩銀子之巨!這些強盜,真要想方設法,整死我們中華民族!所以儘管那個“最陰險最狡滑”的美國鬼子,良心發現,或者說,為了“討好”我可憐國人,一再宣稱,經調查,中國其財政,最大限度,只能償付白銀二億兩,說過份榨取,會把這隻可拔毛的肥羊,給弄死,把人家的經濟給搞崩潰,得不償失!那個美譴華專使羅克西爾(又譯柔克義,後替代康格成駐華美國公使。),甚至還一再要求,賠款要經過海牙國際法庭,來明白栽決,以實際的損失,公正索賠,以示公道!然而孤掌難鳴,美國佬的“陰惡”用心,如何會得到用心不那麼險惡,象沙俄這般的強盜支持呢?列強,沒一個再肯退讓了!長辯子支那人,如此愚頑不化,人人該當挨罰,不打掉那個擺慣了的大天朝面譜,不切身感覺疼痛,不能引為教訓。而且常常長好創疤忘了痛,非得狠狠教訓一番不可,就使美國佬再狡詐,再會玩伎量,也不能輕饒了這個狂妄無知的泱泱天朝上國,所有臣民,按人頭計算,每人一兩,以此羞辱之,總四萬萬五千萬兩,一文不可少也!就這樣,在除了“最狡詐、最陰險”的美帝之外,外國列強,包括英大帝國,“團結一致”的強烈堅持之下,以及我們的那個慈禧老佛爺,和李中堂大人等,擦著冷汗驚呼好險,而有驚無險的慶幸聲中,“賣國賊”李鴻章,施展中國特有的閃轉騰挪太極功夫,與列強簽下了《辛丑條約》--------中文名,全稱為:《中國為一九〇〇年的動亂事件與十一國最後的議定書》。一九零一年的八月八日,列強撤出了京城,並在八國聯軍侵略我們中國一年零三個月之後,全部撤兵回國,皆大歡喜,算是了結了這個驚天動地的“庚子國難”。

然而,其中令今人都要氣憤的是,在這個各國為了各自的利益,錯綜複雜的博弈過程中,腐敗沒落的滿清皇朝,見了列強只索要賠款,卻不佔國土,更罪不及太后、皇帝,竟愉然若得,歡天喜地!那個慈禧老佛爺,更是喜出望外,不但對美國佬限制賠款的動議,不屑一顧,不置一辭,欣欣然接受這個四萬萬五千萬兩銀子的鉅額賠款,反把美國佬的這一善意,視作狼心狗肺,並遺至今日依然--------大天朝人,一慣的德性乎?

-----------------------------

因為四萬萬五千萬兩的銀子,大大地超出了列強的實際損失,其中不實冒領,便成了“浮溢"之數。原就想限制賠款數額的美國佬,雖然按分攤,在其中得到了,其實並不算多的賠款,然而也冒領了許許多多,偽君子的美國佬,心虛了!加上當時那些“扒糞作家",如馬克-吐溫一類,發文痛批,引得國內,議論紛紛,其中罵政府無恥不道德的,也比比皆是。就此被大天朝外交家的梁誠,抓住”把柄",並據理力爭,遂而迫使美國佬,把虛報冒領部分,給還出來--------------諸位,這裡可要整明白,人家還的,壓根不是什麼“庚子賠款",只是”浮溢"部分!

而別看當時的美國佬,在英、法、德、俄等大帝眼裡,還只是個鄉巴佬,似乎美國牧童,只是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小夥計罷了,但它的力量,擺在哪兒,站出來,就是個準黑老大!所以迫於其壓力,在美國佬的敦促下,列強便只能羞答答地,開始把”浮溢"部分,也絡絡續續給還出來--------至於實際多吞了多少,其實也還是由美國佬,在說三道四,天朝人,自問,哪裡有那個本事,去查實!

而且,隨著後來一戰、二戰的出現,各國性命相搏,生死悠關,所謂的賠款,也就一筆勾消了。這樣,這鉅額的庚子賠款,隨著各國的站隊,拉幫結派,就或放棄,或了斷,我國趁此機會,完全把這事給了結了。

所以,那些猶嫌列強還得不夠的,或者人家還出來是應該的,或者說人家先搶再還道理的,這種憑著自己臆想說的道理,就得了吧!

只是,如今的人們,似乎大多都不清楚,這裡面的真實情形,卻只管憑著自己的個人認知,在不著邊際胡扯,有的甚至,還發明出了什麼“陰謀論"呢,豈不怪哉!

愚人說道,個性代表真實,人云亦云只是走肉,愚以一以貫之的一家之言,謬誤失實難免,歡迎方家質疑、批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