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辛丑条约》处死的大臣都是戊戌时期的守旧派吗?

pabi酱


不全是。

①所谓的守旧派是指那些反对外国势力入侵,支持义和团的官员。

②当时清庭交出的174人官员名单中,上至尚书下至知县,其中有不少是并不支持义和团反抗,只是因为不赞同慈禧的主张而被当作替罪羊交出。

③174人中真正被清廷定为死罪的有9人,但除了病故的刚毅与提前自杀的徐桐、李秉衡外,真正被清廷处死的只有6人,其中3人被赐令自尽,也就是载勋、英年、赵舒翘。3人被即行正法,启秀、徐承煜、毓贤。

④在依约被处死的“首祸”王公大臣名单里,有刑部尚书赵舒翘的名字。他的被处死,不少人认为是一个大冤案。赵舒翘被治罪的幕后原因,有下列三种说法。

  一、赵舒翘被治罪,是李鸿章的一个幕僚捣的鬼。这个幕僚之父是赵任江苏巡抚时的下属,因贪赃枉法被赵参奏撤职。幕僚遂怀恨在心,伺机报复。(赵继声《赵慎斋先生年谱叙》)

  二、赵舒翘被列为首祸诸臣是外国谈判代表来提出的。中方全权代表奕劻、李鸿章对此曾据理力争,认为赵舒翘“无仇洋之举,更无罪可科”。

三、赵舒翘被列入名单只是因为上书慈禧,反对利用义和团打击外国势力的行为。

总之,无论是名单中人也好,被处死之人也好,守旧派只是其中一部分,不少人都是因内部倾轧,政见不一而冤死。


惊鱼乱水纹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对列强的活动,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在北京划定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

辛丑条约的内容包括赔款、划定使馆界、拆炮台、驻军队、胁迫清政承诺镇压反帝斗争、对德、日谢罪、惩罚附合过义和团的官员、设立外务部等。

赔款:中国需要赔偿英、美、法、德等国家共计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亿两。

划定使馆区:把北京的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在使馆区内,中国人是不得居住的,而且各个国家都可以派兵驻守。

拆炮台、驻军队:清政府需要拆除大沽既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全部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胁迫清政承诺镇压反帝斗争:要求中国人民不能成立或者是加入与诸国仇敌的团体,如果违反,将处以死刑,中国的各省官员需要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即革职。

设立外务部:将我国的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是清政府和列强交流的专门机构。

对附合过义和团的官员都进行惩治,有些被监禁,有的被流放,当时处死的官员大概有百余人,而且清政府还分别派亲王、大臣赶赴德、日两个国家,表示惋惜之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