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权倾天下的明朝大太监刘瑾,如何一夜之间被皇帝消灭?

wangshuiyiyu


从明朝的四大宦官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四人看,四人专权的时间都不长四五年而已。因此,对于宦官压制皇权的能力过高地估计了。

(1)刘瑾专权时期并不稳固:宦官内部争权

从弘治病逝、正德登上皇位到刘瑾被剐了3357刀的正德五年八月,满打满算六年的时间。但在这六年里却有“太监八虎”。其中张永、谷大用、丘聚与刘瑾矛盾比较深。另外四人马永成、罗祥、魏彬、高凤等表面不争暗中积攒实力,其中高凤就是典型代表。

刘瑾为啥开办内行厂?也是因东西厂分别被马永成和丘聚、谷大用掌握。虽然,在斗争中,刘瑾对张永等人只是占据优势,张永打了刘瑾,也没有受到什么大的处罚嘛。

(2)刘瑾专权程度并不稳固:与文官系统交广不深

虽然刘瑾与吏部尚书兼内阁成员焦芳等有联系,但焦芳在文臣中并没有根基。总之,与刘瑾有联系的人并没有实际的权力。例如“天下三贤”作为弘治皇帝时期的老臣,其地位类似于“三杨”,根基非常深厚。

“皇权与文臣共享天下”的格局没有改变。详见我对“明朝真的是宦官权力压制皇权吗”这一问题的回答。

(3)“三贤”在正德元年胃口太大,引起正德怀疑,正德五年李东阳率文官与宦官合作共除刘瑾

“三贤”在正德元年就开始就对刘瑾发动进攻,面对“三贤”强大的影响力,武宗确实有些迟疑。刘瑾一看要坏事儿,赶紧在正德面前哭哭啼啼、讲过去谈历史,最终把正德说服没有杀他!刘健、谢迁在正德元年十月退休回家。

这件事之所以失败,就是文官胃口太大,皇帝单独面对文官肯定是害怕的,他必须要有自己亲信,你要求“八虎”尽除,其实过线了!

虽然“三贤”谋杀“八虎”特别是刘瑾失败,但他们的威望并没有因此降低。李东阳反而集结了“三贤”势力为一体,并懂得了斗争方式——以宦官内部矛盾制刘瑾。

由此,正德五年四月安化王朱寘鐇叛乱中,李东阳、杨一清、张永三人合力终将刘瑾送入断头台。


坐古谈今


这个权倾朝野,得加个前提——朱厚照默许。历数一下明朝历史上的知名太监,之所以能权倾朝野,靠的就是皇帝的支持和放纵,如若哪天皇帝不高兴了,分分钟就能干掉这些看似大权在握的太监

而刘瑾的覆灭比较可怜,可以说是比较冤——纯粹被人捅黑刀致死。毕竟按照刘瑾的罪名,不至于凌迟处死,这中间是被人设了局的!


刘公公的发迹史——俗话说,跟对了人就是成功的一半

要说刘瑾这号人物,是如何摇身一变成为当时权倾天下的大太监的?归根结底是因为他和朱厚照的关系紧密,可以说当年朱厚照还在当太子的时候,刘瑾就俨然一副头马的样子,陪着朱厚照吃喝玩乐,纵情潇洒。其实刘瑾的身世比较惨,年仅六岁就被太监收养入宫的小刘同志还是比较可怜的,毕竟还没有享受过美好的人生,就跟命根子说了拜拜

从小便立志成为王振第二的刘瑾,围绕着朱厚照建立了自己的小团队,并在正德元年正式成立帮派,绰号八虎。这八个太监在朱厚照的放纵下,可谓是呼风唤雨、为祸朝纲。其中尤以刘瑾最为甚之,一度搞的团队内部不太和谐,比如张永就不是很喜欢他。而最终的结果也印证了一个道理,如果非我族类那就抓紧时间干掉,否则后患无穷。刘瑾的倒台,和张永的努力脱不了干系!

执掌司礼监的刘瑾终于登上了人生巅峰,房子、车子都有了,除了女子不能享用以外,他的荣耀和权势几乎已经达到了巅峰。朝中大臣也都对他毕恭毕敬,毕竟背后有皇帝撑腰,而且这个皇帝还不愿意干活儿,啥事儿都交给刘瑾来处理,所以刘瑾的权势不仅仅是一人之下这么简单,正德年间世人皆不知有武宗,却都知刘公公

纵容毕竟是有度的——除非,除非你想夺大明天下!

其实,刘瑾并无太大的谋逆之心,在他看来能够过舒服日子,当着实际上的老大(真正的老大不管事儿)就已经很舒服了。再说了,自己一介宦官,既不能千秋万代,也不能直接当皇帝,就算是谋反成功了又有什么用呢?或者说他干掉了朱厚照,再重新立一个,说不定还不如朱厚照在的时候舒服呢!所以,刘瑾是没有谋反的动机的!或者说,谋反根本不符合他的个人利益

之所以刘瑾能权倾天下,全靠朱厚照给;一旦朱厚照玩完了,自己也是分分钟下台的。所以刘瑾巴不得朱厚照多活几年,也好让自己继续作威作福。可是其他人不乐意啊!比如忠心为国的杨一清等人,包括张永。虽然张永只是个太监,但是他还有良心,在他看来刘瑾实在是太过分了!所以张永的倒戈,才让诸位大臣们有机会扳倒刘瑾

安化之乱被评判,张永与杨一清达成一致,准备干掉刘瑾。十七条罪状已经写好,只需要张永携带此罪状进宫禀报,说服朱厚照,刘瑾一举可拿下。但这也是非常险的一步棋;一旦朱厚照不动心,宫中耳目众多的刘瑾立刻就会知道消息,随后他便可以动手干掉杨一清、张永等人;所以对于张永来说——成败就在此一举

天时地利人和——正义虽然来得有点晚,但至少没有缺席

凯旋归来的张永,准备进宫见朱厚照;而朱厚照也是非常讲义气的,二话不说就摆了宴席为小弟接风;刘瑾也不只是怎的,总感觉心里慌,于是一直作陪,丝毫不给张永单独汇报的机会,张永也是暗自着急,如果刘瑾今晚不走,那么一切都将成空;而很快刘瑾就会动手收拾自己,眼看计划败露,天时出现了!

刘瑾第二天要为自己的哥哥奔丧啊,他不得不走!看着席上“烂醉”的张永和意兴阑珊的朱厚照,刘瑾放心的离开了,他准备参加完哥哥的葬礼,就收拾张永。可惜他没有这个机会了!张永立刻向朱厚照禀报了刘瑾的罪状,但朱厚照看完以后不以为然,要求张永继续陪自己喝酒!张永急了!大喊到“刘瑾有罪!他意图谋反,夺取大明天下!”朱厚照也是搞笑,竟然回复了一句“天下任他去夺!”张永也懵了,竟然还有这样没心没肺的人,连天下都可以不要吗?终于,他还是找到了朱厚照的弱点,自知不成功便失败,他斗胆说出“大明天下归了刘瑾,陛下去哪里?”杀人诛心,这句话让嬉笑惯了的朱厚照收起了笑容,恶狠狠的说道:“抓他!现在就去!”

人可以什么都不要,但自己的命呢?于是张永即刻动身,抓捕刘瑾后投入天牢。或许是朱厚照心软了,他竟然下令给刘瑾送几件衣服,毕竟这个老头陪了自己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但这个动作,却让杨一清等人十分惊慌,一旦刘瑾出来,他们将永无翻身之地!

六部内阁纷纷上疏,请求彻查刘瑾,并很快就完成了抄家这一流程。先说结果,刘瑾家巨富,金银古玩字画无数,让朱厚照都闻讯前来大开眼界并开心的将其纳入自己的私库之中;而后有关部门本着务必细致的态度,又查了一遍;结果却整出了盔甲上千副,兵器若干,还有什么龙袍玉玺之类的。“这死太监,还真的要谋反啊!”朱厚照都惊讶了

甚至在刘瑾常用的折扇里,还发现了意欲行刺用的小刀;朱厚照终于不能忍了,下令将其凌迟处死。正义终于到来了,虽然手段嘛,还是有些坏的——对付坏人,就要不择手段!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这事主要还是从明朝太监的权力组成说起,就是他们有“独揽朝纲”的能力,却没有掌握兵权,尤其是禁军的权力(地方军队和大军就更不用说了)。

为什么说明朝的太监有独揽朝纲的能力呢?明朝太监的最高职位分别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通俗点就是皇帝的贴身秘书,前者是拥有对奏折的“同意”和“不同意”的权力,后者就是看着大印,不管如何,奏章上盖着大印才表明奏章有效果。这就和现在的美国国会差不多,不管是总统还是参议院都不能决定一件事,前面还有个代表人民的国会,而这个国会就是皇帝了。拥有着政治权利和军事权利。

而刘瑾就是当时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兼司礼监秉笔太监,换句说,当时的正德皇帝不说话,那么刘瑾就是最大的,他所代表的就是正德皇帝,这也是刘瑾能够权倾朝野的原因。

但是前面说了,刘瑾再牛也调动不了军队,所以1510年4月,当正德皇帝要拿刘瑾的时候,随便派几个小兵兵刘瑾就全完蛋了。

和明朝的宦官制度不同的是,唐朝自唐德宗以后,最高级的太监就拥有掌管京城“神策军”的权力,所以当时的太监可以随意的杀嫔妃、甚至逼宫杀皇帝,皇帝也一个屁都不敢放,这就是明朝皇帝和唐朝皇帝的区别了。


三观粉碎机


首先说结论:“立皇帝”不是真皇帝,被灭是一张小纸条

题主问权倾天下的刘瑾是如何一夜被灭的,其实很简单,他只不过就是一个太监,而太监是要听命于皇帝的。可能我们从诸多影视作品中观察到,明朝是一个黑暗的年代,文有严嵩等奸猾首辅,武有每一任的锦衣卫指挥史,还有不文不武不男不女的东厂西厂内行厂的历任厂长,什么曹督主,刘厂公,九千岁,个顶个的威力无比,整个明朝直接是皇帝靠边站,大臣说了算的朝代。

其实不然,整个明朝要是真的如此黑暗,怎么可能打趴四邻,威震东亚,连到最后都是硬抗三线,最终灭亡在严寒天气之中呢?实际上我们用通俗话语来解释一下,明朝如果是一个大公司,那么每一任姓朱的都是董事长,而每一任首辅就是总经理或者CEO,东厂提督太监或者司礼监掌印太监就是董事长秘书,秘书,总经理再兴风作浪,董事长最后还是可以想裁你就裁你

为什么?四个字,中央集权。

看到这儿你可能要问,为什么还不说刘瑾,刘瑾是一个个例,其实从最早英宗时期的王振,宪宗时期的汪直,武宗时期的刘瑾,神宗时期的冯保,乃至最厉害最厉害的魏忠贤,只不过都是皇帝豢养的一条狗,或者说的文明一点,用来平衡大臣的工具。而工具是随时可以消灭的。

我们来回顾一下刘瑾的做派。刘瑾年幼时进宫,后犯法,赦免后侍奉朱厚照,博得武宗的宠爱,数次升迁,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掌权后趁机专擅朝政,作威作福,鱼肉百姓,为“八虎”之首,时人称他为“立皇帝”。刘瑾最大的本事就是能够让皇帝有肆意妄为的感觉。皇帝喜欢美女,刘瑾能弄到一个怀了孕的孕妇给皇帝,皇帝喜欢武术,刘瑾为他圈养各种萌受,皇帝喜欢游玩,刘瑾在宫中为皇帝营造集市。

而这位立皇帝是怎么覆灭的呢?一言蔽之,威胁皇权。其实也是无根之水,安化王叛乱,同为八虎的张永与杨一清前去叛乱,杨一清劝动张永反水,张永当朱厚照面揭露刘瑾的谋逆行径,最终刘瑾被凌迟。而细分下来,刘瑾被灭有三个原因,可以说是大部分明朝太监玩儿完的原因。

1.没有实权。刘瑾贵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仅仅只有盖印的权利,而没有兵权,唐代鱼承恩,汉代十常侍,乃至清朝的赵高哪个不是手握兵权,号令天下,而刘瑾在他们面前就是个小杂碎。

2.树敌太多。当朝权贵李东阳,杨一清,杨廷和哪一个不视刘瑾为死敌。

3.最关键的,刘瑾的权利来自于皇帝,例如批红,用印,都是“狐假虎威”的假权利,因此要覆灭是或早或晚的事情罢了

以上


打拳击的贝吉塔


一谈到凌迟,就不得不想到明朝刘瑾的案例,那么刘瑾是为何被凌迟处死的呢?

先来介绍一下刘公公——刘瑾,刘瑾是明孝宗和明武宗皇帝时期的宦官,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因此改姓刘,净身入宫当了宦官。弘治年间犯罪被赦免后侍奉明武宗朱厚照,就开启了他的上位史。

正德元年(1505),他执掌钟鼓司,与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一起以旧恩获得明武宗宠幸,人称“八虎”。刘瑾尤为狡诈阴险,曾仰慕王振(也是位善于察伺人心的奸宦),将王振的事迹当做自己的教科书。刘瑾每天向皇上进献鹰犬、歌舞、摔跤等游戏,引导皇上微服出行。皇上玩得不亦乐乎忘乎所以,于是就开始重用刘瑾,将刘瑾调进内官监,总督团营。明孝宗遗诏要废除宦官监枪和各城门监局,刘瑾加以阻止,不予执行。

朝廷官员知道是这“八虎”引诱皇帝玩乐,不理朝政事务,于是多次上书进谏,但皇帝都没有采取行动。刘瑾听说朝廷官员在激烈的讨论要不要诛杀自己,感到非常害怕,连夜率马永成等人围着皇上哭泣,拜倒在地,皇上受到感动。刘瑾随即说:“陷害奴才等人的是王岳,王岳勾结内阁大臣想限制皇上出入,所以先要把他们所忌恨的人除掉,况且飞鹰猎犬何损于国事?如果司礼监任用得人,这帮文官怎敢这样!”明武宗听信刘瑾的话,马上命刘瑾掌司礼监。刘瑾从此就开始了嚣张跋扈、胡作非为的新生活。

刘瑾行权力之便贪污腐败,使得民不聊生。他作威作福,打击报复自己不喜欢、不利于自己利益的人,可以说是众矢之的了。刘瑾在权势的路上越走越远,最后竟动了篡位之心,企图寻机夺位。但是刘瑾只顾自己耀武扬威,没想到其他的七虎正注视着他的一言一行。因为他们向刘瑾要权办事时,刘瑾总是不肯照顾,时间一长,矛盾便逐渐激化。

明武宗正德五年(1510),武宗派都御史杨一清和八虎之一太监张永去平定安化王的叛乱。叛乱平定之后,他们在向武宗报告战况时,趁机揭发了刘瑾的十七条大罪。武宗不禁大吃一惊,命令将刘瑾抓捕审问。第二天,武宗亲自出马,去抄刘瑾的家,结果发现了印玺、玉带等禁止任何人私自拥有的禁物,甚至在刘瑾经常拿着的扇子中发现了两把匕首,武宗见了大怒,刘瑾随身带刀的目的可想而知,这是会直接危及性命的事,终于相信了刘瑾谋反的事实。因为谋反是第一重罪,所以等不到秋天霜降以后就行刑了。

据记载刘瑾被凌迟共行刑了三天,第一天被剐了357刀,胃口还很好,第二天割了几十刀就受不了死掉了,不过死掉后还是继续剐直到满3357刀,刘瑾的这个结局可以说是无比凄惨,但也是罪有应得的!

古代王朝权力大多集中在皇帝手中,皇帝全凭心意分配权力,而这种的权力分配的随意性带来的恰恰会导致奸人乱政,给了狐狸不善用虎威,自以为是老虎的希望,与野心的膨胀相对比的是实力的不足,那么便是自取灭亡。虎威可以借,也可以收,可狐狸承担得起吗?


邓海春



话说太监专权哪家强,大明王朝赶紧举手:当不了第一,至少可以进三强吧。


哈,还真是。


在明朝的政治环境中,太监专权是一道非常独特的风景线,与这道风景线相伴随的,是接二连三的奇葩皇帝们,正是由于皇帝的奇葩,才出现了历史上令人瞠目结舌的太监专权,刘瑾,就是其中流光溢彩的一朵。


刘瑾,陕西兴平人,公元1451年出生,本姓谈,六岁时跟随一位刘姓太监入宫,做了一名太监,改姓为刘。


刘瑾的前半生太监生涯可以说是默默无闻,史书中鲜有记载,甚至是很不顺利,入宫当太监几十年,官没有升上去不说,还差点没命了,在明孝宗朱佑樘(年号弘治)当政期间,刘瑾犯了罪,依法当被处死。


从小就要强的刘瑾有点慌:说好的宏图大志呢,说好的荣华富贵呢,差点全没了。


不过,坏人没那么容易死,不然死了,谁来祸害呢?


福大命大的刘瑾得到赦免,被安排到东宫侍奉皇太子朱厚照,即后来的明武宗。


刘瑾觉得这就是个非常大的潜力股,抓好了抓紧了,瞬间就可达到人生巅峰,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明武宗朱厚照的当政,给了刘瑾飞黄腾达的机会。



弘治十八年(1505年),15岁的朱厚照即位,次年改元为正德元年(1506年),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


朱厚照在贪玩的年纪继承帝位,而此时的刘瑾已经54岁了,刘瑾获得重用的法宝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投其所好”——十多岁的孩子哪像五十多岁的老油条,经不住诱惑,开始放纵生活。


在东宫时就跟随朱厚照的太监中以刘瑾为首的八个人,号称“八虎”,利用皇帝的宠爱,排挤朝臣,为了讨朱厚照的欢心,“八虎”们挖空心思,无所不用其极,每天向皇上进献鹰犬、歌舞、摔跤等游戏,引导皇上微服出行,以及在宫中开办集市,宫人们扮演商贩和老百姓,朱厚照扮演大富商,模仿集市交易,让皇帝非常痛快。后来朱厚照让人修建豹房,整日沉溺于女色,以及为数不少的娈童,私生活极度放荡。

皇帝的游乐自然没时间管朝政,大臣们多次进谏,对刘瑾等人引诱皇帝玩乐的行为多次弹劾,甚至要求诛杀刘瑾,刘瑾非常害怕,“八虎”成员围着皇帝哭,可以想象当时的场景,五十多岁的老人围着十多岁的少年,一把鼻涕一把泪,诉说当年在东宫时如何如何的旧情,朱厚照深受感动,任命刘瑾掌司礼监,“八虎”中的马永成掌东厂,谷大用掌西厂,并对弹劾的官员进行充军、告老、打断手臂等惩罚。


刘瑾担任的司礼监是个什么来头?司礼监是太监集团参与宫中事务的最有实权的机构,拥有“披红”权,“批红”,又叫做“批朱”,明朝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而皇帝用红字做批示。但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大多懒惰,根本不愿处理繁琐的朝政,这样,“批红”的任务就落到司礼监身上。


可以说,刘瑾通过司礼监掌印太监这一职务,获得了极大的政治权利,如果他觉得可行,就盖章通过,如果他觉得不行,就打回重做。刘瑾之后的魏忠贤,号称“九千岁”,也是通过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职务获得权柄的。


这样,刘瑾掌权后的事情,就很能说得通了。


刘瑾大肆敛财,大搞钱权交易,刘瑾想要钱,以他权擅天下的本事,索贿、受贿、贪污都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最主要的是他的胆子很大,只要皇帝不管,他便肆无忌惮。


送礼的人络绎不绝,见面礼还必须很丰厚,千两银子算少的。各地来京朝觐的官员,都要向他行贿,有些官员实在太穷,只好向京中的富商借贷,称为“京债”。


此外,欺上瞒下、党同伐异、枉法行事、制造冤狱等,都是掌权后的刘瑾犯下的罪行。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朱厚照为“坐皇帝”。



安化王于正德五年(1510年)四月发动叛乱,明朝的藩王叛乱在朱棣之后从来没有成功的,叛乱很快被平定。同为“八虎”之一的太监张永因与刘瑾有矛盾,利用献俘之机,向朱厚照揭露了刘瑾的罪状。


刘瑾被捕,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经会审,刘瑾被判以凌迟。同年八月,刘瑾伏诛。


2001年,《亚洲华尔街日报》曾将明朝太监刘瑾列入过去1000年来,全球最富有的50人名单。想来也正是如此大额的财富,才让朱厚照最终下决心除掉刘瑾。


要说权倾天下的刘瑾为什么被皇帝一夜灭掉,其实很简单。


首先,刘瑾除了担任司礼监掌印太监一职外,没有其他实权职务,加之没有兵权,皇帝想要灭他是分分钟的事。所以,有时候会觉得不理朝政的皇帝都有自己的底线,兵权在握,高枕无忧。


其次,刘瑾的权力来自皇帝的许可,“披红”权皇帝自己不想操弄,交给任何人都无妨,但是一旦皇帝想要收回这项权力,任何人也无法阻挡。


最后,刘瑾为人刻薄,生平得罪无数人,几乎满朝皆是敌人,把原来的伙伴——“八虎”成员——都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以至于在皇帝动杀机后,无人求情,最终落得千刀万剐的下场。


所以啊,活人要有底线,才能活得更长久吧。


小树师语


为稳固皇权,保持中央集权,中国的统治者创制了许多措施制度以防大权旁落,由于一些幼帝登位,因其羽翼尚不丰满,所以不可避免的造成外戚或强臣干权。皇帝在回攥权力时,常年在其身边的侍从人员自然而然的成为亲信,如太监,但一些太监在获取皇帝信任后,反而成为皇权上的一颗毒瘤,正如唐朝中后期太监长期把持朝政,皇帝一度沦为傀儡,在明朝时期,虽有太监乱政,但总体而言仍处于皇权控制之中。

刘瑾(1451年—1510年),明朝太监,其本姓为谈,幼年时期被宫中太监收养,之后净身入宫成为太监。明孝宗时期,因罪获刑,惩处其至茂陵守陵,弘治五年(1492年)明武宗朱厚照被立为太子,经人推荐刘瑾来到朱厚照身边,成为贴身服侍太监,刘瑾自此命运转变。由于眼明手快,很快便成为太子朱厚照的“红人”,且与朱厚照身边的另外七位太监谷大用、高凤、罗祥、魏彬、丘聚、张永、马永成被合成为八虎。1506年,朱厚照登基为帝,由此八虎地位水涨船高,一时间成为明朝呼风唤雨之人,嚣张跋扈至极,而其中尤以刘瑾最为甚。

刘瑾

刘瑾在明武宗登基后,先后掌管升至钟鼓司、内宫监掌印太监,至正德元年(1506年),开始掌管京军三大营之一的三千营,之后更是掌管十二团营,权势一时滔天,而伴随着的权力的膨胀,刘瑾的贪欲也愈大,开始四处侵占皇产,贪污受贿、打压众臣,群臣先后上书明武宗,要求严办刘瑾,如英国公张懋、五官监候杨源、大学士刘健、御史王涣等先后弹劾,但都被明武宗包庇。显然面对群臣的弹劾刘瑾不会无动于衷,明武宗正德二年(1507年),刘瑾召众臣于召群臣跪金水桥南,宣示奸党,将数十位朝臣列为“奸臣”,或贬或罚。之后,刘瑾为将权力更加集中于自己手中,更是设立内行厂,其职权同东厂相同,但巡查范围比东厂、西厂二厂更广,因而有人称其为“站着的皇帝”。

明武宗

以此看来刘瑾在明武宗时期似乎无人可以撼动其地位,但安化王朱寘鐇叛乱却成为了刘瑾人生转折点,朱寘鐇的叛乱,一个很重要的接口便是刘瑾,在其檄文中的刘瑾罪行可谓是罄竹难书,但这篇檄文却并没被明武宗所看到,直至叛乱被平定后,负责军务的杨一清开始密谋刘瑾铲除,而杨一清更是被称为“出将入相,文德武功”的贤臣,很快杨一清便将朱寘鐇的檄文递至八虎之一的张永,由于刘瑾的擅权专制让同为八虎的张永极为不满,随后张永便将檄文呈至明武宗,一向视刘瑾为忠诚的明武宗见此檄文可谓震怒之极,当即下令革职调查刘瑾,但此时的明武宗对刘瑾并无杀机,只言“瑾负我”,直至在刘瑾住宅中搜出穿宫牌五百、盔甲、玉带、玉玺等物,明武宗大怒,以谋逆之罪处以凌迟之刑。由于刘瑾的罪大恶极,在其伏首之后,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杨一清

[1] 张廷玉.《明史》

[2] 徐静茹.《中国古代太监》


回答者:赵培文,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季我努学社


1、刘瑾。

刘瑾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权利?因为刘瑾在正德皇帝还小的时候就和其他七个太监一直服侍他,所以在正德皇帝15岁登基以后,就充分得到皇帝的信任,和其他几人合称“八虎”,手中的权利直追皇帝。民间传出正德是“坐皇帝”刘瑾是“立皇帝”的说法,由此可知刘瑾在当时的权利有多大。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刘瑾因为皇帝的信任而得权,又因为失宠而败落。

2、明士大夫

士大夫在明朝早期时,是最不受待见的,朱元璋把士大夫杀得胆寒,朱棣杀过士大夫十族。所以明朝在早期时期士大夫很老实,但是到了中后期,士大夫开始专权,也开始了作死之路。与内臣斗其乐无穷,与同僚斗其乐无穷,与政敌斗其乐无穷,与皇帝斗其乐无穷。明朝中后期的历史就是士大夫窝里斗的历史。

在刘瑾时期,内臣的力量远大于外臣。士大夫开始了与刘瑾的斗争,由于正德的信任,很多证据不能让这个耳根子软的皇帝相信。所以明朝士大夫开始对八虎挑拨离间,几人反目。由八虎中的一人把刘瑾谋反的证据送到正德面前,才让正德知道刘瑾的罪大恶极,才出手铲除他。

3、正德皇帝

正德皇帝有人说是明朝几个不务正业皇帝中的一个,随心所欲,不理朝政。但是,也不要小看他。看看他老爹,四十年不理朝政,每天修仙。但是政权还是牢牢在手里把握着,明朝也没出乱子,这是帝王之术。正德从小耳濡目染,难道没有学过几分本领?要知道正德登基时15岁,朝堂上都是老爹时期的旧臣,把持朝堂习惯了,已经不把正德放在眼里了。这些正德都是清楚的,但是正德没有明面上没有和他们硬钢。而是把刘瑾推出来,让刘瑾把那些老骨头杀得差不多了,正德在出来收拾烂摊子,再重新任用一批朝臣。这样大臣还对他感恩戴德。

所以说明朝的皇帝从来都没有失去过皇权。因为中国从秦始皇开始到明朝,已经把皇权最大的思想牢牢刻在骨子里了,一言可上九重天,一言可贬十八狱


做最好的自己159357


刘瑾,因在明武宗当太子时就与其交好,并深得其欢心,所以明武宗即位以后,刘瑾也跟着飞黄腾达,成为了朝中炙手可热的人,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不过刘瑾起来快,亡的也快,一夜就被皇帝灭掉了。


刘瑾被凌迟处死在于天时与人和。这个天时与人和是刘瑾自己创造的,他专权以后对中央与地方破坏很大,百姓与官员是怨声载道,所以就爆发了一场叛乱。明朝宗亲安化王朱寘鐇一看朝野动荡,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就借着讨伐刘瑾的名义起兵,明武宗便派杨一清去镇压,这杨一清也不负所望,不久就平定了安化王的叛乱。可杨一清不喜欢刘瑾,甚至想杀了刘瑾,他就拉拢了监军的太监张永,两个人一起商量共诛刘瑾之计。张永趁着进京献俘的时机,向明武宗陈述了刘瑾干下的各种恶事,列举了刘瑾的十七条大罪,明武宗一听就大惊,就把刘瑾抓来审问,而李东阳也趁机煽风点火,说这个刘瑾为非作歹,这就让明武宗动了杀心。但明武宗没有完全相信他们,他要眼见为实,所以第二天他亲自去抄刘瑾家,当从刘瑾家抄出一把他常用的扇子时,明武宗彻底怒了,因为这扇子背后发现了两把匕首,这下就坐实了刘瑾想谋反的事实,经过会审刘瑾就被处以凌迟3357刀。

正是安化王的叛乱,给想除掉刘瑾的人创造了机会,也是杨一清、张永、李东阳的通力合作,使得刘瑾难逃一死,当然,要是没有明武宗的决断,刘瑾也不可能一夜之间从神坛落下。

历史百家争鸣团队成员:小木


历史百家争鸣


明武宗时的刘瑾可以说一个集宦官专权大成之者。他利用朱厚照的荒唐好玩而获圣宠,以恃宠而骄,步步高升。最后大权在握,祸国殃民。最终被凌迟处死。

立皇帝

刘瑾外号立皇帝。在大殿之上,明武宗端坐龙椅称为坐皇帝。而这刘瑾这一背后站立之人却被称为立皇帝。可见刘瑾的权势之重。

刘瑾本位明武宗朱厚照身边一近侍太监。由于明武宗十五岁即位,少不更事。刘瑾投其所好,声色犬马无不用所其极。哄得明武宗皇帝开心,自然刘瑾是步步高升。最后爬上司礼监掌印太监。

司礼监本是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一。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由于皇帝的怠政,竟然给了司礼监“批红”的权力。也就是说送到皇帝身边的奏折竟然需要司礼监预审。可想司礼监会将什么样的奏折放上皇帝的案头。

到最后司礼监对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人员任命都能全面干预了。所以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刘瑾这“立皇帝”之称是名副其实了。

世界首富

有了权势之后,刘瑾开始敛财。他的手法也没有什么创新,索贿、受贿、贪污,都是一般的手法。只不过他的胆子比一般的贪官大了很多,因为他的上边仅是一个皇帝。刘瑾被处死之后,被朝廷查封家产。据说在刘瑾家里搜出黄金1200万两,白银2.5亿两,其他玉器、珠宝、字画、房产更是无数。总数竟然是国库的25倍之多。刘瑾甚至被评为世界首富。

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到达权势财力顶峰的刘瑾,怎么会在一夜之间沦为阶下囚呢?


话说这刘瑾的倒台始于安化王朱寘鐇在安化以讨伐刘瑾为名起草檄文,发动叛乱。朱厚照派遣都御史杨一清、太监张永前去平叛。很快,叛乱就平息了。但是这导火索已经开始点燃。杨一清和张永开始决心要除掉刘瑾。

待一日晚宴,张永借这刘瑾已经离开,明武宗喝得有醉醺醺的,随即拿出《讨刘瑾文》给明武宗看,揭发了刘瑾的十七条罪状。这时候明武宗有点醉了,大怒道:“瑾负我”。这张永也是厉害角色随即跟合道:“此不可缓”。随即明武宗下令将刘瑾收监。一个权倾朝野的太监就沦为了阶下囚。随后在刘瑾府中查出:“伪玺一,穿宫牌五百及衣甲、弓弩、哀衣、玉带诸违禁物。又所常持扇,内藏利匕首二。”这就坐实了刘瑾想反,最终被明武宗下旨凌迟处死。

为何刘瑾能被朱厚照轻松击倒?

曾几何时,刘瑾权倾天下,被人称为“立皇帝”,与朱厚照的“坐皇帝”相提并论。为何朱厚照轻轻松松就将他击倒?

简单地说,有三点原因。

一、刘瑾虽然权倾天下,但他除了担任司礼监掌印太监一职,却从未掌握实权。他也没有掌握兵权,手下没有一兵一卒。

二、刘瑾为人处世太过刻薄,他生平得罪的人太多,树敌太多。放眼看去,满朝皆敌人,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集团。最后就形成了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的形式。

三、刘瑾的权力(批红、审核)来自皇权,一旦皇帝察觉不对,要将权力收回,刘瑾就变得一文不值、不堪一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