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二战时期各国的单兵迫击炮,为什么日军迫击炮威力最小

说到二战时期各个国家步兵火力支援武器,小口径的迫击炮自然是首选,但当时各个国家的迫击炮在威力上有很大的差别口径也有很大差别,比如美国是60毫米迫击炮威力最大,意大利和日本是45毫米,苏联是50毫米。

二战时期各国的单兵迫击炮,为什么日军迫击炮威力最小

而德国LeGrW36 50毫米迫击炮,却是迫击炮中精品,设计比较复杂造型上比较精致但在1941年后,德国在东线战场使用时就觉得威力不够射程太近,只有500多米,不能够适应东线激烈的战场,在苏军大规模冲击下,50毫米迫击炮的威力只不过杯水车薪,就像拿颗石头,扔进河里一样不痛不痒,德军在1941年后渐渐的把50毫米迫击炮退给二线部队中使用。

二战时期各国的单兵迫击炮,为什么日军迫击炮威力最小

德军在东线的最终主力迫击炮选定是GrW 34型81毫米迫击炮,射速每分钟25发能打2.5公里远,这一点可比德军前期的LeGrW36 50毫米迫击炮强太多了,苏联对小型迫击炮的使用在1942年以后,渐渐退二线了,被重型迫击炮取代。

二战时期各国的单兵迫击炮,为什么日军迫击炮威力最小

而在北非战场上意大利的M35-45毫米迫击炮外形是最奇特的,最复杂的,在实战中往往稳定性更好,而英军的51毫米迫击炮,尽管威力较大射程较远,但精准度比较一般,因为迫击炮没有支架。但从外形构造来看灵活性会更好一些,随打随走,身体一压就可以开炮了。

二战时期各国的单兵迫击炮,为什么日军迫击炮威力最小

意大利迫击炮

二战时期各国的单兵迫击炮,为什么日军迫击炮威力最小

英国迫击炮

而在亚洲战场日军的使用的掷弹筒,大正十年掷弹筒,口径也是50毫米,但是射程感人只有200米不到,威力也是非常小,外形上连支架都没有,一个单兵就能手动进行操作,在这样的距离往往会暴露在中国士兵火力射击之下,并且没有了支架,连精确度比英国不知道差多少,威力上,比榴弹发射枪强不了多少。如果日军当时选择了北上作战,拿着掷弹筒苏联进打战,其结果必定会跟日俄战争时期一样,被苏联的机枪火力打成筛子,200米确实射距太小了。

二战时期各国的单兵迫击炮,为什么日军迫击炮威力最小

二战时期各国的单兵迫击炮,为什么日军迫击炮威力最小

当时中国主要装备的31式仿制国产迫击炮60毫米,在性能上和射距上都要好过日军的,大正十年掷弹筒,和89式迫击炮。当时中国的31式迫击炮主要仿制,法国布兰德1935年式60毫米迫击炮,最大射击距离1400米,能在战场上有效压制日军火力,弥补当时中国75毫米山炮的不足,到二战结束后的80年代,中国对31式迫击炮使用才宣布退役,可见得31式迫击炮性能上之优秀。对抗战时期的之贡献之大,有着不可磨灭历史意义。

二战时期各国的单兵迫击炮,为什么日军迫击炮威力最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