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深深的感覺自己有些焦慮,原因是馬上奔向35歲了,正如社會上所傳35歲以後不好就業了,要實現財富自由什麼的,究其原因還是感覺自由職業的風險,習慣了企業的穩定,出來反而不是很踏實了。
正如最近的熱文一樣,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許多人開始談論這個焦慮,慢慢蔓延。各個方面的都有,但是在同齡人來比較,也許上半場不能分出彼此,但是下半場已經悄然開始。
歷史上有人孩提時代登基,平臺不一樣,成就也不一樣,也有人40歲還在流浪,最終成就大業,所以說平臺不一樣。
那麼我們的焦慮源自什麼,一個字,比,學生時代比學習,比身高,比成績,青年時候,比學校,比女朋友、中年時候,比房子、比車子、比孩子,老年以後比身體,比子女等等,所以貫徹我們一生,都會在比較中度過,覺得自己可以了,看看看比自己好的;覺得自己不行了,看不如自己的,平衡點不好實現。
焦慮不安,某某又買了一套房子了,某某又換了一輛車了,某某又升二胎了,感覺自己這種沒有目標的生活,美好的夢想和現實的差異讓人不安。為什麼,也許我們和比人比較的同時,雖然看到了同時起步和平臺,但是沒有看到別人的艱辛和努力。
生活沒有那麼容易,成年的世界裡,從來沒有光鮮。
當你看到比自己還優秀的人,還是那麼的努力時候,那麼我們要想想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焦慮是沒有什麼用的,唯有持續的行動能解決人生的困境。
如果想當一個普通人,那麼就付出普通人的努力就行,如果想成為別人羨慕的對象,那就要付出常人吃不了的苦。那麼不甘心在自己年輕的時候,繼續平凡下去,那就要努力去學習,去交際;那麼生活穩定,覺得自己做個普通人就好,那就擔當好家庭的職責,好好照顧家人。
適合自己的生活才重要。
閱讀更多 不凡的平淡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