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6 王菲女兒李嫣的自信勇敢:父母的心理狀態,對孩子成長有多重要

01

王菲女兒李嫣的自信勇敢:父母的心理狀態,對孩子成長有多重要

群裡有一位媽媽問:我的女兒剛入小學,因為個子的問題,被安排在最後一桌,一個班上六十多個孩子,我沒有去說孩子為什麼坐最後,反而女兒早上說,媽媽,我為什麼總是被安排坐後面,老師總要我坐後面,其實昨天才第一天上課。老公也很反對孩子坐後面,覺得會影響孩子的成績等等。我應該怎麼去回答孩子,還有老公擔憂孩子坐後面老師會關注不到到時候孩子貪玩影響孩子成績等,我應該怎樣去做?

我告訴她這樣回答:因為座位是按照高低排序,你個子高,眼睛好,老師喜歡你。簡單一句話就解決了孩子困惑。

一個班級總有人在最後一排,和孩子學習沒有任何關係,孩子主動願意學習,哪兒都一樣,孩子不願意學習,放在老師眼皮底下,也不見得學習好。

我小學一直最後一排,初中倒數第二排,我沒覺得不好。做個小動作,老師站講臺上都能看的見,就看老師管不管。我初中同桌看小說,老師一根粉筆頭直接打到鼻樑尖,事後他開玩笑,老師武功真準啊。

主要是保護孩子的眼睛,孩子能看到老師黑板上寫的字。這才是後排的關鍵,如果看不見老師的板書,這才會影響成績。

其實不是座位問題,是家長太焦慮了,孩子安排後排,家長就心理不爽,擔心影響孩子的成績,所以才會放大此事。

如果內心恐懼不處理,就會給孩子傳遞後排確實會影響成績,老師不重視你等等,給孩子一種消極暗示。

所以育兒就是家長處理內心的焦慮,調整內在心理狀態。因為家長的狀態直接影響到孩子心理狀態。父母是陽光樂觀,孩子到處充滿陽光,父母焦慮恐懼,孩子內心到處是不安。

家長向內心看,孩子才能看到內在的力量,學校功能無非就是啟發孩子自我教育,幫助孩子自我成長,這才是教育真正的目的。

孩子有什麼問題,我們幫助孩子解惑,同時給予孩子接納,欣賞,鼓勵,這樣孩子才會接納自己,肯定自己,才不會關注外在的目光,才不會在乎座位的前後。

02

我不追星,也不會唱歌,甚至也聽不懂一些歌曲的內涵,但是我欣賞王菲和李亞鵬的心理狀態,才讓他們的女兒活出健康自信。

王菲女兒李嫣的自信勇敢:父母的心理狀態,對孩子成長有多重要

在一次楊瀾訪談錄中,王菲說:“在孩子的成長階段,家長的心態會影響她。我就把她當成正常的小孩,我覺得她很美,真的很漂亮,一點都沒有問題。她也因此有一個健康的心理。”

李嫣先天性唇顎裂患者。為了修補兔唇,做了無數次手術,但手術也致使她臉部肌肉扭曲,牙床畸形,無法恢復到常人模樣。

但是王菲和李亞鵬這對父母調整自己的內心焦慮,而是真心接納孩子的樣子,給孩子傳遞愛與溫暖。

李亞鵬知道,女兒李嫣從小就要學會面對別人異樣的眼光。所以他從小就告訴女兒,當遇見別人詫異的目光時,不用躲避,可以對別人回報一個最甜美的微笑。

他告訴李嫣:“上帝給了你傷痕,我要讓這傷痕成為你的榮耀。”

王菲和李亞鵬對女兒的接納,欣賞,鼓勵,讓她的生活從此擁有了自信的底色。

我們才看到李嫣一歲半能夠爬山,三歲背熟《金剛經》,認識甲骨文。五歲可獨走十五公里,六歲辦畫展。現在她12歲了,健康自信樂觀。

李嫣曾前往巴黎走秀,氣場全開,讓無數人驚豔光芒。

李嫣八歲時,王菲和李亞鵬離婚。如果換成別的家庭,父母不能夠處理情緒,相互仇恨,父母心理狀態才會讓孩子無所適從。

但是我們看到他們離婚後,依然互動,只是不在一起了,還是給孩子傳遞愛,還一起給孩子過生日。

我相信爸爸媽媽不在一起生活了,李嫣也會痛苦,也會承受打擊。但是卻看不到自卑孤僻的痕跡,而是自信樂觀,勇敢面對。說明這對父母給予了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自由。

王菲女兒李嫣的自信勇敢:父母的心理狀態,對孩子成長有多重要

從她們身上,我們看到對一個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不是父母離婚,而是父母心理狀態。

當別人質疑王菲不愛孩子的時候,李嫣理直氣壯的跟人叫板,說明她多愛自己的媽媽,媽媽曾經給了她多少力量,讓她這麼自信應對:“你們有什麼資格說我媽媽不愛我,難道你有我理解我媽媽嗎?難道你是我媽媽的孩子嗎?”

沒有父母不愛孩子,但是我們要先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父母的情緒處理好了,才能幫助孩子,才能給孩子解惑,才不會把孩子的小問題,無限放大。

不傳遞焦慮恐懼,不把情緒發洩給孩子,孩子才會感受到父母的愛與溫暖。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有安全感,才能夠做自己,才不會在乎別人的眼光,更不會在乎一次座位的安排,多一次衛生的打擾,多一次的挫折。

就像李亞鵬對女兒所說:“我要給你足夠的愛,讓你長大後有能力去愛你喜歡的人和這個我們存在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