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为政|“四个自信”的本质是政党自信

为政|“四个自信”的本质是政党自信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为政|“四个自信”的本质是政党自信

作者:徐南鹏(中组部组织一局副巡视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信是人们内心自然涌动的情感,是引领人们奋力前行的信念。“四个自信”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反映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和创设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个自信”的前提,也是“四个自信”的结果。坚定“四个自信”,本质是坚定政党自信。

  • 首先,坚定“四个自信”,归根到底是坚定文化自信。什么是文化?文,通纹,指纹理,早先是人类在石头、青铜、陶罐上刻划出来的纹路,大意是“记录、表达和评述”;化,通华,有华丽的意思,也可以用作动词,指变化、教化。所以,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等方面,体现在衣、冠、文、物、食、住、行等基本生活要素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道路、理论、制度,说到底都是文明成果,本身属于文化范畴。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是文化自信在具体方面的表现形式。同时,也要看到,不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还是制度自信,都需要文化自信作支撑。文化自信是人的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文化自信的支撑,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会像没有钢筋水泥的沙土之墙,不牢固、不持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必然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高度认同和坚持,并且进一步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创造。

为政|“四个自信”的本质是政党自信
  • 其次,坚定“四个自信”,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前提的。我们说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说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我们说的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我们说的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我们所讨论的“四个自信”,不是资本主义,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不是民主社会主义,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特在我们的基本国情,特在我们的主要矛盾,特在我们选择的道路、坚持的理论、制定的制度、弘扬的文化。我们坚持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都是基于基本国情出发的。这个基本国情,就是十九大党章作出的判断,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脱离了这个基本国情,不可能形成这条道路、这个理论、这套制度,甚至会走上歪路、邪路,就不可能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就不可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所以,说到底“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为政|“四个自信”的本质是政党自信
  • 再次,坚定“四个自信”,本质是政党自信。政党政治,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政治现象,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政党自信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自信。如前所言,文化自信是其他方面自信的支撑。同时要看到,“四个自信”是中国迈入新时代的重要特征。新时代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伟大梦想的实现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个自信”得以确立的前提,也是“四个自信”的结果。只有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四个自信”才得以成立;坚定“四个自信”,必然结果是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谈道,“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进入新时代,要实现党的十九大确立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必须切实增强“四个自信”,本质是增强政党自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统一思想、统一意识、统一步调,进一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

政党自信贯穿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没有政党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没有根本引领和基本依托,会失去“魂”,失去“根”。坚定政党自信,必须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道路上保持清醒,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不在原则面前让步,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阻力面前退缩,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摘自《组工文萃》2018年第三期)

精彩回顾

为政|“四个自信”的本质是政党自信
为政|“四个自信”的本质是政党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