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為政|“四個自信”的本質是政黨自信

為政|“四個自信”的本質是政黨自信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們

为政|“四个自信”的本质是政党自信

作者:徐南鵬(中組部組織一局副巡視員)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信是人們內心自然湧動的情感,是引領人們奮力前行的信念。“四個自信”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反映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長期實踐中探索和創設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四個自信”的前提,也是“四個自信”的結果。堅定“四個自信”,本質是堅定政黨自信。

  • 首先,堅定“四個自信”,歸根到底是堅定文化自信。什麼是文化?文,通紋,指紋理,早先是人類在石頭、青銅、陶罐上刻劃出來的紋路,大意是“記錄、表達和評述”;化,通華,有華麗的意思,也可以用作動詞,指變化、教化。所以,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等方面,體現在衣、冠、文、物、食、住、行等基本生活要素之中。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道路、理論、制度,說到底都是文明成果,本身屬於文化範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就是文化自信在具體方面的表現形式。同時,也要看到,不管是道路自信、理論自信,還是制度自信,都需要文化自信作支撐。文化自信是人的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沒有文化自信的支撐,道路、理論、制度的自信,會像沒有鋼筋水泥的沙土之牆,不牢固、不持久。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必然包括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的高度認同和堅持,並且進一步在新的實踐中不斷加以改進和創造。

为政|“四个自信”的本质是政党自信
  • 其次,堅定“四個自信”,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前提的。我們說的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說的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我們說的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我們說的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我們所討論的“四個自信”,不是資本主義,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社會主義,不是民主社會主義,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在哪?特在我們的基本國情,特在我們的主要矛盾,特在我們選擇的道路、堅持的理論、制定的制度、弘揚的文化。我們堅持的道路、理論、制度、文化,都是基於基本國情出發的。這個基本國情,就是十九大黨章作出的判斷,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脫離了這個基本國情,不可能形成這條道路、這個理論、這套制度,甚至會走上歪路、邪路,就不可能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就不可能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所以,說到底“四個自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

为政|“四个自信”的本质是政党自信
  • 再次,堅定“四個自信”,本質是政黨自信。政黨政治,是人類發展進程中的政治現象,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政黨自信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自信。如前所言,文化自信是其他方面自信的支撐。同時要看到,“四個自信”是中國邁入新時代的重要特徵。新時代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偉大夢想的實現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四個自信”得以確立的前提,也是“四個自信”的結果。只有堅定對中國共產黨的政黨自信,“四個自信”才得以成立;堅定“四個自信”,必然結果是堅定對中國共產黨的政黨自信。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週年大會上談道,“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進入新時代,要實現黨的十九大確立的目標,中國共產黨必須切實增強“四個自信”,本質是增強政黨自信,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統一思想、統一意識、統一步調,進一步把力量凝聚到黨的十九大確定的各項任務上來。

政黨自信貫穿於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終。沒有政黨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沒有根本引領和基本依託,會失去“魂”,失去“根”。堅定政黨自信,必須始終在政治上、思想上、理論上、道路上保持清醒,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以黨的自我革命來推動黨領導人民進行的偉大社會革命,不在原則面前讓步,不在困難面前低頭,不在阻力面前退縮,不斷奪取偉大斗爭新勝利。

(摘自《組工文萃》2018年第三期)

精彩回顧

为政|“四个自信”的本质是政党自信
为政|“四个自信”的本质是政党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