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家家戶戶都用的這件物品,是由亡國之君發明的!

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政權更迭不斷,帝國王朝的興衰有各種原因,但是亡國之君並不一定是因為荒淫無度,甚至有的還是讓人敬佩不已的賢者,如李煜,如孟昶。後者你可能不知道名字,但他發明的東西卻沿用至今,家家不可缺少!


家家戶戶都用的這件物品,是由亡國之君發明的!

孟昶,是五代十國時期後蜀的最後一位皇帝,名副其實的亡國之君。孟昶雖然治國能力一般,但他可以算是個在文學方面才華橫溢的人。對於古代經書典籍他還有過修撰刊刻。

公元919年的時候,李氏為還不是皇帝的孟知祥生下了一男嬰,取名為孟昶。十五年後,手握實權的孟知祥登基稱帝,開創了後蜀政權,孟昶被立為皇太子,僅僅六個月後,孟知祥去世,孟昶繼承了皇位,但他沒有想到自己將會是末代皇帝。

剛繼承帝位時,他年少輕狂,痴迷於打球騎馬等娛樂活動,而且還廣納妃子。好在他能知言納諫,聽從了大臣的建議,勤於政事,努力作為。只是最終沒有能夠力挽狂瀾。

家家戶戶都用的這件物品,是由亡國之君發明的!

趙匡胤建立北宋後,開始對周邊的政權進行征討。964年,趙匡胤派大軍進攻後蜀,僅在很短的時間內,後蜀國就被宋軍打敗,無奈孟昶開城投降於宋軍,這也標誌著後蜀的滅亡。值得一提的是其妃子花蕊夫人則稱為宋太祖趙匡胤的寵妃。

在他投降之前,為了慶祝新年,還發明瞭一種東西,現在家家戶戶都在使用,它就是“春聯”。《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孟昶也因此被稱為“春聯的鼻祖”

春聯,起源於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桃木),在他之後,百姓紛紛效仿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和“春聯”。在不斷演變中,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現在貼春聯已成風俗,紅色的對聯貼在大門上,房子頓時生輝。

家家戶戶都用的這件物品,是由亡國之君發明的!

在明代,“桃符”才真正稱之為“春聯”。據明代文人陳雲瞻記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勿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副,帝微行出觀。”朱元璋不僅親自微服出遊,觀賞笑樂,他還親筆給學士陶安等人題贈春聯。帝王的提倡,使春聯日盛,終於形成了至今不衰的風尚。

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戶戶掛桃符(即今春聯)的盛況。

同時,隨著門神的出現和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來書寫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負的驅邪避災的使命逐漸轉移給門神,而桃符的內容則演化成用來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降臨和五穀豐登的美好心願。

家家戶戶都用的這件物品,是由亡國之君發明的!

你家今年貼的春聯,寫著什麼呢?在傳承傳統中,我們不妨自己試著寫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