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0 農村旱廁改造給農民帶來新變化

美麗鄉村是美麗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建設美麗休閒鄉村,對於傳承農耕文明、保護傳統民居,培育消費新增長點,增強鄉村經濟發展新動能,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動農民就業增收、促進新型城鎮化和城鄉-體化發展具有重要 作用。

農村旱廁改造給農民帶來新變化

加強組織領導。各級農業管理部門要精心組織安排,創新遴選機制,注重遴選過程,按照標準從優篩選,從嚴控制申報數量,確保推薦的村具有示範帶動作用。由於此次申報採取電子文檔形式,請各級農業部門做好工作部署安排。

強化政策扶持。各地要以推介工作為契機,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完善服務體系,拓展服務領城,與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等項目有機結合,加大

政府投入和扶持力度,促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

農村旱廁改造給農民帶來新變化

搞好宜傳推介。各地要加大宣傳力度,讓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推介成為農民的內在需求和自覺行動。通過推介活動,樹立一批典型, 打造一-批品牌, 高裕一方農民,營造美麗鄉村和美麗中國建設的良好氛圍。

為深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和美麗中國的決策部署,總結各地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經驗,樹立發展典型,促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農村旱廁改造給農民帶來新變化

今年,環衛公廁在強化公廁日常保潔責任和保潔質量的基礎上,不僅繼續提供便民服務箱、洗手液(肥皂)等便民服務,還結合周邊市民需求和區域實際,在部分公廁進一步延長開放時間。截止目前,全市共有550餘座公廁實行24小時開放;今年50餘座公廁計劃延長開放時間,其中,奉賢區已於三月份完成23座。同時,加快推廣免費提供廁紙的範圍,倡導秋冬季提供熱水洗手,目前全市9個區實行了全區域公廁免費提供廁紙,7個區實行部分區域免費提供廁紙;今年22座公廁計劃廁位內率先提供免費手紙;205座公廁將在冬季提供熱水洗手,其中浦東新區41座已落實。

農村旱廁改造給農民帶來新變化

本市百座環衛公廁上,安裝了電子顯示屏,實施服務信息公開並方便市民進行滿意評價,並增加顯示“迎進口博覽會,創文明示範窗口,樹上海服務品牌”等進博會知識。並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政府網站等多種渠道,做好“公廁APP”和雲平臺的推廣。

農村旱廁改造給農民帶來新變化

農村旱廁改造給農民帶來新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