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加男篮热身赛第二场中国小将们再次与对方发生肢体冲突,你怎么看?

小毛孩睡觉吧你


男篮打架的光荣传统,在90年代就已经名声在外了。由李楠、张劲松、刘玉栋带头的八一队球风硬朗、打法彪悍,“八一武工队”的名声在外,他们来到国家队之后,在国家队没少打漂亮仗。

拳打叙利亚、脚踢波多黎各、怒怼伊朗,这些漂亮仗都扬了男篮威风。在老一辈的带动下,杜锋、朱芳雨、焦健、龚松林、刘志轩、贺天举等后生如雨后春笋般站了出来,继承了前辈的光荣传统。

只不过,这光荣传统不包括打球技术,只是单纯继承了脾气和拳脚。应该说易建联当初那句“动作小打什么篮球?”这句话很到位。可是真换到自己身上就全忘了。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篮球比赛难免有身体接触和磕碰,因为这点小事情就光顾着好恶斗狠,把专心于比赛的那点精力全用在打架上。实在令人遗憾。

不要说什么“欺负你了必须要打回去”,纵观国际篮坛,中国男篮打架事件可谓是首屈一指的。这是偶然么?


快意体育


我觉得第二场比赛冲突完全是因为第一场比赛第四节引发的不愉快,导致怨气积累到本场比赛。



单节只拿到了四分,还爆发了冲突,两战一共狂输71分!

讲道理,我们是去学习技术和磨练自己,如果是为了输球,说实话也没有必要去的。

上面是第一场比赛,第四节发生冲突的过程,可以看出本内特和加拿大队25号的嚣张,得不到训练,反而会因为打架受伤,且频频发生冲突也会对国家队的形象造成影响。

而今年中国男篮蓝队,开启了海外拉练,但是面对多名NBA球员的加拿大队,输得惨但是双方又一次发生身体冲突。

感觉确实没有起到拉练的作用,想想还是算了吧,和一些实力相当的对手我练一下战术可以的。



既然练得不开心,打的不痛快,那么干脆又换下一个对手了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点赞!

悟空呵呵


去海外打球的目的是锻炼队伍技战术能力,而不是打架能力。很多球迷看到国家队在海外打架,都在为中国男篮队员血性鼓掌,但这样的一架打完,真的会让这支球队血性增加吗?

有时候在比赛中,可能会出现对方动作过大,动作恶劣的情况,这容易成为打架的导火索。男篮队员在海外热身赛,碰到这种情况搂不住火,跟对手冲突。如果是对方动作过大,错在对方,但一旦双方冲突起来,错的就不只是对方了。

在特殊的时刻,打架可能是不可避免,是年轻球队的血性,但如果把打架当成了一种习惯,那这支球队建队的理念就跑偏了。

篮球场始终是篮球场,而不是搏击场,打架厉害并不能加分。通过打架增加的的血性也不见得能成为技战术进步的加成。

况且,在海外热身赛连续的冲突,会让外媒对这样的中国队贴上标签,以后中国队再去找高水平的队伍打对抗,对方就得掂量掂量了。没有哪支球队乐意跟一个爱打架的球队打对抗赛。

看看NBA的球星们在遇到一些恶犯之后的表现,比如詹姆斯在遭遇格林戳眼,科比在遭遇贝尔锁喉之后,他们是如何回应的?比赛中的事,用比赛的方式去回应,超出比赛范畴的动作,有裁判,有规则去惩罚。


跳球


第二场比赛,中国男篮蓝队球员和加拿大球员发生肢体冲突,当时的情况是比赛第一节,李原宇和加拿大球员因为卡位问题发生了争执,随后李原宇与巴雷特互相推搡,而高诗岩与布歇也是有肢体接触。

这次肢体接触之后,陆文博以及于德豪也参与了本次冲突。

从当时现场的回放来看,中国男篮在本次的冲突中表现得非常得得体,只是正常得回敬对方的挑衅动作,而且全队彼此之间有了一些相互的保护动作,可以说体现出了一支有血性球队应该做到的事情。

这样的行为才算是一个整体,才能够算是一个团队。

在前一场比赛中,NBA最水状元本内特在一次进攻中无故推倒了中国男篮后卫线小将陆文博,结果没有任何中国球员上去帮忙出头。

当时站在场边的杜锋看到弟子受欺负而球队没有任何一位球员上前出头的情况下直接冲进了场内,当场和本内特理论。

虽然这样的做法并不理智,但是杜锋的行为还是获得了很多球迷的点赞。

在国际赛场或者是职业联赛中,冲突是完全无法避免的,尤其是高水平的比赛中,对抗非常激烈,所以有时候难免会有难以控制动作幅度的问题。

这时候如果一方有球员挑起冲突,作为被挑战的一方也需要拿出强硬的态度,并不是说要主动去和对方斗殴,而是要在气势上不能输给对手。

所以今天中国男篮蓝队的做法和昨天相比有了不错的进步,他们的行为值得肯定。


青葱往事


针对于中国男篮蓝队和加拿大队第二场比赛,再一次发生肢体冲突的情况,我有另外的看法。


第一:在第一场比赛里本内特肘击了中国队员,主教练杜锋的反应是值得我们称赞的。

本内特的动作过大,而且有挑衅行为。

在这样的情形下,实际上场上的中国队员表现得非常软弱。

并没有提队友出头,而主教练杜锋替弟子出头,确实有老中国男篮队员的血性。

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来说,第一场比赛里,杜锋的选择都是无比正确的。


第二:海外热身赛对于我们中国男篮是一种锻炼。

只有通过和强大的对手比赛,才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进行弥补。

我们的目的是很明确的锻炼自己。

而不能因为不断的冲突,从而忽略了目的。

我们鼓励在球场上强硬,但是不能忘记自己出发的本心。

第三:第二场比赛里,实际上是延续了第一场比赛的火气。

个人认为是没有必要的。

第一场比赛之后,很多舆论媒体都在讨论中国队员在场上的表现。

确实是有些凝聚力不够,并没有为队友出头。

但不能因为外界的舆论,在第二场比赛里出现一些不正常的情绪。

本场比赛实际上中国队员包括加拿大队员,都在延续第一场比赛的冲突。

真的没有必要,而且我们主要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和对方学习。

总之,在球场上表现强硬是正确的,球队有凝聚力也是正确的。

但不能因为不断的冲突,而忽略了出发的本心。

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可以留言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