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遠東地區的領土對俄羅斯有哪些價值?

汗噠噠滴


正如普京所說:“俄羅斯的領土很大,但沒有遺存是多餘的!”,其實這一句話不但適用於俄羅斯,同樣適用於任何一個民族國家,不管是大國小國,每一寸領土都是彌足珍貴的,每一寸領土都是民族生存繁衍的基礎,每一寸領土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就俄羅斯來說,遠東地區的領土似乎沒有什麼大的用處,俄羅斯的工農業主要集中在歐洲部分,人口也主要生活於歐洲地區,與歐洲地區相比,遠東地區就像未開化的土著遺憾的存在,好像除了託國家的後腿,在也想不到其他的什麼用處了。

如果真抱著這樣的思維,那不僅是大錯特錯,簡直都要玩完了,遠的不說,就說二戰時期,當時的蘇聯如果沒有遠東地區的大戰略縱深,斯拉夫民族亡國滅種都不是危言聳聽。


法國為什麼會亡國?戰略縱深太小,退無可退,就只能投降了,對於蘇聯來說,投降是不存在的,大不了就是以空間換時間,早晚翻盤。

再說了,自古以來誘發戰爭的因素裡,領土1爭端排第一,這在世界範圍內都是使用的,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秦始皇統一六國,很大程度上是以六國的領土統歸於秦朝為標誌的。

戰爭的另一個因素就是資源,俄羅斯的遠東地區看似是個鳥不拉屎的苦寒之地,實際上確實資源豐富的聚寶盆,是俄羅斯不受資源訛詐的強心劑。


領土帶來的價值是不可替代的,領土是一個民族生存繁衍發展繁榮的最基本要素,沒有領土,猶太民族幾百年只能顛沛流離,現在雖然有了領土,但仍然為了守住一畝三分地天天處於戰爭狀態。

俄羅斯遠東的領土價值,從這些爭端中1就可以看到價值所在!


歷史三日談


遠東地區包括阿穆爾省,楚科奇自治區,猶太自治州,堪察加半島,科裡亞克區,哈巴羅夫斯克,馬加丹州,濱海邊疆區,薩哈共和國,薩哈林州。遠東的疆界達到了620萬平方公里以上。佔俄羅斯全境的三分之一。大約是我國的三分之二的領土。
人口2016年統計大約620萬人。其中75%以上的人口集中在都市,人口分佈順序如下\n符拉迪沃斯託克(617500人)\n


哈巴羅夫斯克(587,000人)

\n阿穆爾河畔共青城(281035人)

\n布拉戈維申斯克(219,221人)\n

雅庫茨克(210642人)\n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198028人)\n


南薩哈林斯克(177682人)\n

納霍德卡(177133人)\n

烏蘇里斯克(157759人)

俄羅斯地區地廣人稀,資源豐富,擁有俄羅斯第二大海港弗拉迪奧斯托克(海參威),

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總部,

蘇霍伊戰鬥機生產基地阿穆爾河畔共青城,

富饒的土地,豐富的農產品,豐富的金礦和稀有金屬。複雜的地形,還擁有堪察加半島,

千島列島

和薩哈林島(庫頁島),

具有巨大的戰略縱深。\n俄羅斯傳統上是歐洲國家,所以遠東地區的人口短板實際上在當今信息和高科技技術時代,反而給俄羅斯增加了和美國以及其他世界競爭對手叫板的本錢。\n目前俄羅斯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製裁,經濟不振,但千萬不要低估俄羅斯的科研和軍事底氣,而且普京的外交手段非常精敏,伸縮自如,遊刃於中國和美歐日之間,不可小覷……

(圖片來自網絡)

幾度重陽


俄羅斯遠東地區,面積620萬平方公里,有620萬人,真的是地廣人稀。

俄羅斯能夠佔領西伯利亞,可謂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俄羅斯起初實力弱小,在歐洲國家裡根本排不上號,直到17世紀初還被波蘭人欺負,首都莫斯科都被佔了7年。瑞典、土耳其、奧地利、法國,隨便挑一個,俄羅斯都打不過。

俄羅斯只好偃旗息鼓,在西部邊疆收斂起鋒芒,轉而向東征討。柿子撿軟的捏,這時的烏拉爾山以東的西伯利亞汗國全國人口只有20萬人。俄羅斯派了葉爾馬克帶了840人去攻打。俄羅斯打了20多年,終於站穩了腳跟,打開了烏拉爾山的通道。


(俄羅斯遠東地區)

然後俄羅斯人沿著河流和冰川往東打,他們投入的兵力一直不多,最多也沒有超過1000人。在1630年前後來到了貝加爾湖,在1638年建立了雅庫茨克作為征服遠東地區指揮機構。當時那裡住著布里亞特人,是厄魯特蒙古人的一支。後金一直沒有對布里亞特人行使管轄權,因此,清王朝就認為貝加爾湖以東地區,不是清王朝的固有領土。在1689年的《尼布楚條約》裡,把這片地方劃給了俄羅斯。

外東北地區,俄羅斯一直魂縈夢繞,直到1858年,沙俄趁著清帝國內憂外患,通過一紙條約把外東北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都給佔據了,後來還製造了江東六十四屯慘案。

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樣子,在之後的歷史上,雖然屢有反覆,但就這樣被固定了下來。

俄羅斯非常重視遠東地區,這裡是俄羅斯大國戰略的支撐點。從薩彥嶺(謙謙州)-貝加爾湖-外興安嶺-庫頁島,是俄羅斯遠東的生命與靈魂。俄羅斯整個亞洲領土沒有多少好地方,能夠被利用的,也就只有這一線。為了能穩固的控制住這些領土,俄羅斯還傾盡國力,還借貸法國,修了西伯利亞大鐵路。此後,西伯利亞遠東地區逐步發展繁榮起來,成為俄羅斯在亞洲的人口中心、資源中心、經濟中心。

沒有了這些領土,俄羅斯就會與勘察加、阿留申失去便捷的交通聯繫,俄羅斯在東北亞的安全就根本失去保障。沒有了這些領土,俄羅斯在亞洲就沒有了立足之地。

(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美女)

就以海參崴為例,《七子之歌》裡有海參崴,這裡是俄羅斯能夠找到的最好的太平洋出海口。但是這個最好,也是相對而言的,因為海參崴受千島寒流影響,冬季有100多天的結冰期。俄羅斯也不滿意海參崴,曾經想佔領大連和旅順,最終沒有成功。這樣,儘管海參崴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俄羅斯還是非常重視海參崴,把它作為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的總部。

同樣的情況也適用於北冰洋的摩爾曼斯克,這個地處地球最高緯度的海港,也就只有俄羅斯這樣在意和看重。一年有6個月結冰期,但是俄羅斯優良的海港少,所以,這樣的港口也成了香餑餑。

除去這些地方之外,俄羅斯就只有波羅的海和黑海的港口了。但是這些地方都是半內陸海,通行起來很不方便。所以俄羅斯的航空母艦從加里寧格勒起航,通過英吉利海峽時還被英國人笑話。

所以,雖然看著俄羅斯佔的地方挺大,可是俄羅斯卻是有苦說不出。一個溫暖的南方海港,是俄羅斯歷代沙皇們孜孜以求的目標。

沒有一個優良海港的俄羅斯,將只能作為區域強國存在。因為遠程兵力投放及威懾,海軍是一個不可替代的軍種。同時,在海洋時代,國家的經濟利益與安全利益,與海洋息息相關。


(俄羅斯大國戰略)

俄羅斯的海岸線條件不好,遠東地區的海參崴和納霍德卡是俄羅斯亞洲勢力的支撐點,其腹地的從唐努烏梁海到貝加爾湖到廟街,是俄羅斯亞洲勢力的主要支撐點。

如果失去了遠東地區,俄羅斯將徹底淪為二流、三流國家。


而知而行的歷史


俄羅斯遠東地區是八大聯邦管區中最大的,面積超過620萬,人口不足700萬。俄羅斯遠東地區氣候寒冷,多處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及寒帶氣候。在很多人眼裡,俄羅斯遠東地區屬於“不毛之地”。實則不然,遠東地區對俄羅斯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價值。

俄羅斯遠東地區的軍事價值

俄羅斯遠東地區擁有濱海邊疆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猶太自治州、阿穆爾州、薩哈林州、馬加丹州、勘察加邊疆區、楚科奇自治專區等9個行政區域。

俄羅斯遠東地區隔白令海峽與美國的阿拉斯加州相望,最窄處僅為85千米。在冷戰時期,美國在阿拉斯加州部署了大量的軍事基地,就是為了防備蘇聯通過遠東地區向美國發起攻擊。

俄羅斯遠東地區的薩哈林州即以前的庫頁島,北方四島也屬薩哈林州關係。通過在遠東地區部署軍事力量,能夠在對日本防衛上取得上風。

此外,遠東地區與我國相鄰。中蘇交惡時期,蘇聯在遠東地區與我國交界處也部署了大量軍隊,對我威脅極大。

可見,從軍事的角度,俄羅斯擁有遠東地區,就能夠對世界前三大經濟體形成威脅。

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經濟價值

第一,俄羅斯缺乏優良海港,遠東地區的符拉迪沃斯託克港是俄羅斯著名的海港,年貨物吞吐量超過1000萬噸,對於俄羅斯的海運交通十分重要。


第二,遠東地區的漁業資源特別豐富,特別是北方四島。北方四島海域屬於世界三大漁場之一的北海道漁場,漁業特別豐富,有“海膽亂滾,螃蟹重疊”的美譽。

第三,遠東地區的礦產資源、油氣資源、森林資源特別豐富。擁有銀、鋅、鉛、錫、金等礦產資源;僅薩哈林島的石油儲量超過50億噸,天然氣儲量預測為13.43萬億立方千米;該地區的森林覆蓋率為40.7%,總面積達316萬平方公里。

第四,遠東地區臨近我國與日本,方便引進資本。我國是世界經濟第二大國,日本是世界經濟第三大國,韓國是世界經濟第十一大國,三國合計GDP重量近19萬億美元,超過了歐盟。而遠東地區臨近我國與日本,方便引進外資、出口商品!

歡迎大家討論,俄羅斯遠東地區還有哪些價值!


美國觀察室


主要有兩點價值,一是戰略位置,二是自然資源。

俄羅斯國土高達1700多萬平方公里,但城市和人口分佈嚴重不均。俄羅斯主要城市和經濟中心都集中在靠近歐洲一側,這邊城市密集,人口集中,鐵路網公路網都比較完善,而俄羅斯東邊那廣闊的領土,則人煙稀少,鐵路線路稀疏。相對於俄羅斯的地盤,俄羅斯的人口本來就顯得很少,再如此分佈不均,就顯得遠東的處境並不樂觀。

那俄羅斯為啥咬著遠東地區不放呢?一方面,是因為遠東大量的自然資源。遠東的人口雖然不多,但遠東的地盤大,廣闊的土地下埋藏著各種各樣的礦產和化石能源。當今的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等自然資源的出口佔據其出口總量相當大的比例,所以可以說出口自然資源對其經濟非常重要,而其自然資源的由來,正是倚靠遼闊的遠東供給。



另一方面,是遠東戰略位置太過重要。一直以來,俄羅斯的重心都在歐洲一側,國家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與歐洲國家的勾心鬥角中,但這並不意味著東部不重要。在遠東地區,特別是靠近東亞這邊,不僅有死對頭美國,更是聚集了中國,日本,韓國等國家,而半島本來也是個多事之地,因此俄羅斯要想在東亞保持存在感,發揮影響力,就必須倚靠遠東的據點。人口少,那就遷移人口進駐,擔心軍力薄弱那就修建港口和軍事基地,充實軍備。


因此,俄羅斯的意圖是讓自己必須要擁有鉗制日本,提防中國,控制半島局勢的能力。為此,俄羅斯不斷開發遠東,想讓遠東在未來發揮更大的戰略作用。


兵者詭道也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對於信奉“俄羅斯雖大,但沒有一寸土地是多餘的”普京“大帝”而言,俄羅斯的任何一寸土地都有它的價值,遠東地區也不例外。

近日來有關俄羅斯和日本關於日本稱“北方四島”,俄羅斯稱“南千島群島”的歸屬問題,再次成為世界熱議的焦點。

雖然當下俄羅斯的經濟環境仍然嚴峻,日本也彷彿看到了收回北方四島部分島嶼的希望,但是從俄羅斯的一貫作風來看,這種希望非常渺茫。

而南千島群島屬於俄羅斯遠東地區,遠東地區是俄羅斯聯邦最東端領土,面積621萬平方公里,人口600多萬。

由於遠東地區境內基本是東西伯利亞山地,加上緯度較高,所以這裡氣候寒冷,北半球寒極奧伊米亞康就位於這裡。

由於惡劣的氣候和地形條件,所以這裡人口稀少,城市分散。經濟發展長期落後於俄羅斯其他地區,尤其是歐洲地區。

但是俄羅斯對於遠東的掌控卻一刻也沒有鬆懈過,特別是對於南方大國的移民更是長期保持高度警惕。

那麼遠東地區對於俄羅斯而言有什麼價值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幾點:

1、大國基石

沒有遠東地區,俄羅斯將至少喪失1/3的面積。

在今天的國際競爭中,想要成為世界強國,首先要成為領土大國。

因為領土對於一個國家而言,不僅意味著龐大的戰略縱深,還意味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遠東地區達621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如果作為一個國家,它的全球排名將僅次於澳大利亞,位列世界第七,這是一個相當可觀的面積。

眾所周知,俄羅斯是當今世界第一領土大國,雖然是傳統的歐洲國家,但是組成其龐大領土的絕大部分卻位於亞洲。

雖然俄羅斯的歐洲部分幾乎佔到了歐洲總面積的1/2,但是如果沒有西伯利亞,包括遠東地區的支撐,俄羅斯是不可能撐得起大國地位的。

而遠東地區和西伯利亞其他地區相比,有著更加突出的優勢。

首先,遠東地區具有漫長的海岸線。雖然俄羅斯國家整體緯度較高且氣候寒冷,尤其是遠東地區沒有常年不凍港,最好的港口海參崴每年受千島寒流影響每年有超過100天的封凍期。但是隨著全球氣候的變化,遠東地區,尤其是北冰洋沿岸很有可能逐步解凍,屆時遠東地區漫長的海岸線,很可能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其次,遠東地區具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森林資源。這對於當下依靠出賣資源發展經濟的俄羅斯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最後,遠東地區一系列的海岸線和島嶼,使得俄羅斯在太平洋、北冰洋等擁有了面積巨大的領海和沿海經濟區,這使得俄羅斯不僅成為世界陸地大國,還是名副其實的世界海洋大國。

2、強國抓手

遠東地區不僅為俄羅斯提供了廣袤的土地面積,豐富的資源,更為俄羅斯參與國際事務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今天的俄羅斯能夠成為瀕臨三大洋的世界大國,遠東地區功不可沒。

正因為遠東地區的存在,使得俄羅斯在太平洋沿岸擁有了相對優良的港口,例如海參崴。對於進出太平洋有著極端重要的意義,能夠自由進出太平洋,意味著俄羅斯在亞太地區能夠充分發揮其國際影響力。

同時遠東地區的東部是美國的阿拉斯加,在美國等北約國家於歐洲對俄羅斯進行瘋狂圍堵時,遠東地區可以在另一個方向對北約國家形成巨大的牽制作用。

再者,遠東地區緊鄰日本,能夠對日本形成有效威懾,南千島群島和千島群島一道,組成了封鎖日本的緊箍咒。

最後,遠東地區緊鄰南方大國東北。雖說當前兩國關係緊密,但遠東地區的存在也是阻礙南方大國參與北極事務的重要屏障,對於俄羅斯維護其在北極地區的核心權益,有著巨大的作用。

所以遠東地區雖然長期得不到開發,人口不斷減少,氣候條件惡劣,但是對於俄羅斯而言,這片土地不能放棄。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從積極的角度來看,遠東是俄羅斯步入兩洋一洲的重要跳板。這裡的兩洋是指北冰洋和太平洋;一洲是指北美洲。俄羅斯本是歐洲國家,因為得到了遠東,於是自然得到了漫長的海岸線,而近代領海與專屬經濟區都是以海岸線為基準的,所以遠東不僅僅是土地而已,更附帶了廣闊的海洋;與此同時,遠東距離美洲就只距一道淺淺的白令海峽,所以又附帶了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

俄羅斯帝國在18世紀末,正是以遠東為基地,向太平洋、北美方向擴張的。1799年,俄美公司成立,這是一個類型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半官方機構。在俄美公司的經營下,俄羅斯佔據了阿拉斯加,而且還宣稱擁有北緯51度線以北的專屬經濟權,將其勢力滲入了整個北太平洋。

從北面看,遠東使得俄羅斯有立場去爭取北冰洋的劃分。俄羅斯北冰洋海岸線極為漫長,歷代政府一再宣佈,包括北極點在內的半個北冰洋都是其西伯利亞大陸架的延伸,為其領海。如果沒有遠東,俄羅斯怎麼可能堅持大陸架這一說呢?下面是俄羅斯宣稱領海,如果不是當時賣了阿拉斯加,紅色與綠色兩大塊都是俄羅斯的。

從消極方面後,遠東是俄羅斯保護自身核心地區的重要緩衝地,最典型的就是一戰後成立的遠東共和國了。當時蘇俄為了防範日本背上,在外東北設立了遠東共和國這一緩衝國(見下圖),直到國土安全得到保障之後又取消了該建制——所以說,遠東對於俄羅斯,既是矛又是盾,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切割地球


木叔曾和俄羅斯的朋友聊到:你們這麼大的領土面積,人口卻還在負增長,有意義嗎?這位朋友是名記者,他說,歷史形成的。。。。。木叔能感到他也很無奈。

所以針對這個問題,木叔的思考有三點,和大家分享。

第一,俄羅斯歷史上有“土地蒐集癖”,很符合沙皇這個土財主的性格特點。

歷史上的俄羅斯也不過是幾個公國逐漸發展而來的,什麼莫斯科公國基輔公國等。這些地方的面積其實可能只有如今俄羅斯百分之一領土面積。

如今俄羅斯的巨大領土都是沙皇一代一代積累的,最終在蘇聯時期定型。因此這種“土地蒐集癖”體現的是俄羅斯的一種大國意志。也就是說,遠東這麼大,其實是俄羅斯大國意識彰顯的重要一面,好像沒有這麼大土地,就不能體現俄羅斯精神,就不能讓俄羅斯成為大國,也不能讓俄羅斯人對歷史感到自豪。

這是遠東對俄羅斯的精神和意識形態層面的意義。

第二,遠東的土地有很多適合農業耕種,當然不是高寒地區。同時還有豐富的礦藏。

這是遠東對俄羅斯最現實的意義,用我們俗語來說,叫地大物博。這不光是一句俗語,而且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現實。

俄羅斯的油氣工業基本上都和遠東地區臨近,在遠東地下也被探測出來的礦藏更多。顯然,地上的很多土地適合耕作,地下有眾多能源和礦藏,這是俄羅斯未來財富的聚居地。

即使如今俄羅斯人口不多,不開採,但未來有機會這都是經濟效益,都是黃金一樣的寶貴財富。足以讓日本啊、以色列啊這樣的小國羨慕死。

第三,遠東具有戰略威懾價值。

遠東位置重要,是俄羅斯的重要戰略腹地。想一想當年如果希特勒打到莫斯科,俄羅斯如果是類似法國一樣的小國,可能很容易被滅國了。正因為遠東有巨大的腹地效應,俄羅斯對德國才有更多心理上的優勢,作為大後方的遠東,才能源源不斷對戰爭進行支持。

而且如今遠東面臨太平洋和北極圈,這些都是具有重要國際戰略意義的節點。美國在當地也有很多佈局。俄羅斯要成為大國,不可避免和美國pk,遠東是重要的“基地”。


你怎麼看待這個話題?


木春山談天下


該地區的大部歷史上一直到清末都屬於中國區域,漢朝時期,我們就己經設府管轄該地區。沙俄於清末到民國初,割去這片三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區域。如下:

1858年,《愛琿條約》,割60萬平方公里。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

1860年,《北京條約》,割40萬平方公里。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葉島(詩人李白故鄉)。

1864年,《堪分西北界約記》割44萬平方公里,巴爾喀什湖以東。

1914年,割唐努烏梁海,約17萬平方公里。

1946,助外蒙脫中,156.65平方公里。

滄滄歷史圖覽

自1858—1946年,共失土三百多萬平方公里。從失土時間上可以看出沙皇是在中國國弱民窮的時候下手的。國家實力不強,民族災難肯定會深重。百十年來,中國志士們無不痛心疾首,無數英雄兒女,捨己為國,做出巨大犧牲,才有了今日之強盛,才有今日可禦敵於千里外的能力,才有人民之安康。

經濟價值:共六百多萬平方公里。遠東地勢平坦,土地肥沃,適合農業種植。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目前探明量價值幾十萬億美元。遠東的經濟開發非常有前途,除了眾多的礦藏,還有大量的木材;淡水資源豐富,漁產豐富,而且人口較少,只有六百多萬人口,僅相當於香港人口。

戰略價值:沙皇奪取該地區的一個目的就是增加東部出海通道。實現了以後,可以把力量向太平洋方向延伸。如果歐洲部分出事,實在難以呆住,就可以遷往東部。這就是所謂的戰略縱深。

此片地區,曾經發生過要土不要人之慘禍。時間流過百年,痛哉,願土下亡骨得知祖國己經強大,可以保護他們不再受到辱擾。

謹此文示子孫:勿忘歷史,強我華夏!


神碼人生大國觀察


俄羅斯遠東地區,一個城市和農村不斷在退化的龐大區域。

6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人口數量官方統計有620萬,實際可能都不足500萬。

諸多工業中心,共青城,海參崴、伯力等等,都在不斷衰弱中,隨著蘇聯解體而逐漸衰微,而俄國工業幾乎就退化回以能源和軍工為核心的偏科了,遠東地區曾經的工業城市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弱。

雖然普京經常強調向東看,要發展,但這種衰弱的趨勢不是領導人的幾句豪言壯語就能扭轉的。

這裡,人太少了,幾乎一平方公里一個人,而且,很多俄羅斯族還不斷在返回經濟相對較好的西部地區。

工業不發達,基礎設施破敗不堪,搞建設、搞開發怎麼算都不划算,地方政府也是無能為力,這麼一個天寒地凍的地方,連候鳥都待不了幾個月,要搞開發,真是世界級難題。

基本上,蘇聯解體後,遠東地區的城市和農村就停滯了,30年保持原來的樣子,在此基礎上不斷退化,路不像路,房子就是老房子,在這裡,時間幾乎就是最不值錢的東西。

比如當地氣候惡劣,經常需要修路,但這就意味著要投錢投人,可是地方沒錢也沒人,就拖著了。

所以,俄遠東地區的民生是相當凋敝的,當地人不得不經常跑中國來買日常用品,畢竟,物資豐富、價格實惠。

這其實就是個惡性循環,生活條件越是惡化,人口越要外流,能外流的都是往西部跑的年輕人,當地的發展就更加舉步維艱,然後人口接著外流。

雖然遠東地區一片凋敝,但在資源上確實一個巨大的聚寶盆,俄羅斯的金庫。

遠東地區天寒地凍、人煙稀少、交通不便,大多數地區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

但這裡能源、資源太豐富了。基本上人類需要的資源,這裡都能找到,儲量還很多。

遠東地區是世界僅次於中東的第二大石油產區,一個秋明州的油氣資源就能比肩美國的全國儲量。

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的產量幾乎佔到俄國的一半以上。

此外,還有大量的木材、鐵、金、銀、銅等大量的礦產資源。

在國家戰略層面,遠東地區始終是俄國的重要方向。

首先就是其廣闊的戰略縱深,畢竟俄羅斯民族,依託廣闊的戰略縱深,硬是拖死了拿破崙和希特勒。

如今俄羅斯在歐洲的生存空間和勢力範圍不斷被西方侵蝕,遠東地區的重要性就不斷加強了。

遠東地區的幾個港口是俄羅斯唯一能自由出入大洋的地方,而北邊受制於北冰洋的漫長冰期封鎖,西部和西南則都是內海,戰略空間有限。

廣袤的遠東領土給了俄羅斯足夠的戰略安全感,對於其核心的歐洲本部至關重要,其蘊藏的大量資源是俄羅斯未來發展的可靠物質基礎,而由於諸多因素困擾,遠東地區始終不斷處於退化中,要讓它經濟再次起飛,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這裡更像是俄羅斯的資源處藏地,需要的時候來搞一搞,但要發展各種基礎設施以及經濟建設,要付出的經濟代價和時間恐怕是俄羅斯無法承受的,而且相對這麼點的人口,實在不划算。

我是雲中史記,寫稿不易,歡迎點贊、留言、轉發,謝過各位看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