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曾國藩精通識人術,他第一次見到慈禧太后怎麼評價?可謂一針見血

曾國藩精通識人術,他第一次見到慈禧太后怎麼評價?可謂一針見血

“為官須看《曾國藩》,為商必讀《胡雪巖》。”這句話是對曾國藩的最高評價,長久以來被人們廣泛認可。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關注度很高的風雲人物,一個普通的農家子弟,後來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被人們稱為“晚清中興第一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

與晚清其他名臣不同,曾國藩把文人、武將合二為一,既能舞槍弄棒,締造了一支強悍無比的湘軍,又能舞文弄墨,創作的《曾文正公全集》等影響深遠的著作。中國人常說,蓋棺定論。對於一個歷史人物,即使再有爭議,百年足矣。可曾國藩卻成為了一個例外,一百多年後人們對他研究非但沒有減少,反而與日俱增。

曾國藩精通識人術,他第一次見到慈禧太后怎麼評價?可謂一針見血

偉大領袖毛主席曾這樣評價曾國藩,“予於近人,獨服曾文正。觀其收拾洪、楊一役,完美無缺,使以今日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滿乎?”有人說,蔣介石案頭就擺兩本書,一本《聖經》,另一本就是《曾文正公全集》。

還有一個評價,也經常被人提及,據說是曾國藩弟子所撰,“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曾國藩受到如此之高的評價,然而,人無完人,人們對曾國藩也有不太有利的評價,比如“曾剃頭”,源自湘軍攻陷天京後,對南京城進行血腥屠殺。

曾國藩精通識人術,他第一次見到慈禧太后怎麼評價?可謂一針見血

眾所周知,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曾國藩能有如今的地位,離不開慈禧太后的對他的提拔。大量資料表明,曾國藩擅長“看面相”,那麼他第一次看到慈禧太后有什麼評價呢?

曾國藩雖然早早威名遠揚,可真正得到慈禧太后召見的1864年末。之所以得到召見,是源自曾國藩率領湘軍鎮壓了太平天國。曾國藩是滿懷希望進京的,可回來卻是深深的失望,他在當天的日記中這樣寫道,“兩宮(東太后慈安、西太后慈禧)才地平常,見面無一要語。皇上衝齡,亦無從測之。”

曾國藩精通識人術,他第一次見到慈禧太后怎麼評價?可謂一針見血

當時執掌大權的大臣中,曾國藩認為恭親王奕訢人雖然極為聰明,但受一直受到慈禧太后的猜忌,“晃盪不能立足。”能有如此評價,曾國藩不可不老辣,後來事實也驗證了曾國藩的看法,奕訢一生的官場沉浮就是最大的佐證。

參考資料:《曾國藩傳》、《清史稿》、《曾文正公全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