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一场公之于众的“自杀案”,谁的情绪感冒了?

一场公之于众的“自杀案”,谁的情绪感冒了?

涂尔干《自杀论》中将自杀认定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在今天的情况下是我们所遭受的集体疾病的表现形式之一。而今日的传播媒介将自杀这一特殊社会现象直播在每个大众眼前时,公众能做的除了给予对生命基本的尊重,也应该警惕被不相干的情绪带偏,从而造成更大的悲剧。

5月21日,发布自杀预告的女孩“菲妥妥”醒了。她在微博中依旧用着活泼的语气向网友们报平安,这场“自杀预告”以无人伤亡的结果落幕,但菲妥妥引起的波澜并未停止。

一场公之于众的“自杀案”,谁的情绪感冒了?

一个叫“菲妥妥”的女孩决定去死

5月20日晚,一个“自杀预告”刷上了微博热搜。女孩“菲妥妥”发布微博《这是一封遗书》,讲述自己因为父亲欠债,家里人不堪重负决定集体自杀的决定。在自杀预告里,女孩子详细安排了自己的后事,交代死后要器官捐赠、希望好心人能照顾好自己的宠物。

一场公之于众的“自杀案”,谁的情绪感冒了?

遗书里,女孩始终用轻松欢脱的语气讲述死亡。菲妥妥在遗书对生活的留恋、对急诊工作的热爱引发网友的大量关注转发,许多人在她的微博下面拿自己的亲身经历劝导她不要随意轻生。

这也引发了媒体的关注,《新京报》、《法制晚报》都在持续关注报道此事。不少微博大V也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试图为挽救一个生命提供帮助。比如@江宁公安在线管理员的小号@江宁婆婆,运用了自己在业内的影响力帮助牵线,并一直在向大家公布事情可靠的进展,直到5月21日上午最终确认女生一家三口都抢救成功、脱离生命危险。

一场公之于众的“自杀案”,谁的情绪感冒了?

剧情反转 又是一场“狼来了”?

在等待确切消息的时候,越来多的故事细节浮出水面。先是海南警方还原了大致事情经过:

“5月20日晚邓某在微博上发布一家三口要自杀的消息。当晚11时40分许,海南美兰警方接到邓某同学报警后前往事发地,发现邓先生全家三口正在房内,很安全,并称系微博账号被盗,并无自杀意图,民警在现场让邓某通过手机向报警人作了解释。

5月21日8时许,美兰警方红岛边防派出所再次接到邓某同学报警,称一直联系不上当事人,可能会有危险。警方立即赶到现场,发现一家三口已昏迷不醒,地上还散落着药盒和遗书等。民警随后拨打120急救电话,经医务人员现场抢救,三人逐渐恢复意识并被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而网友们发现了这个自杀故事更多的背景:女孩用的手机是iphoneX,月薪两万养着宠物,大手笔为游戏氪金甚至三月底还去了一趟泰国。这让大部分网友凉透了心,质疑其自杀预告只是炒作。“有哪个欠债的人还能过得这么潇洒?”从社交网站上可以看出菲妥妥过着白富美的生活,但又在遗书中强调自杀动机是因为父亲欠债。

随后,菲妥妥父亲的失信记录也被披露了出来,其中有一条令人哭笑不得:她父亲的公司被法院判“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义务是向对方支付9600元。

一场公之于众的“自杀案”,谁的情绪感冒了?

而她另外一条好友可见的微博里面,充满了对舅舅们不帮助的愤懑,因为用语激烈而被网友指为“道德绑架”。

令人生疑的欠债记录、看起来像是儿戏的自杀预告、白富美的生活享受以及疑似的道德绑架,一瞬间让菲妥妥的口碑急速下降,也让本来对菲妥妥抱有惋惜与救助想法的网友掀起了一轮对菲妥妥的口诛笔伐。有不客气称呼其为戏精、老赖,也有人担忧“这样的假性自杀就像狼来了一样不断消磨大众的善意,那么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可能就会成为‘狼来了’的受害者,得不到应有的信任和关注了。”

刚开始的“生死营救”被越来越多的细节指向为“可能只是一场善意的浪费”。网友的态度也被这些细节微妙的带偏了方向——“她或许没真正想自杀”“只是想通过把事情闹大好拖债不还”。本来是一场拯救自杀者的暖心行动,却在故事结尾落得一地鸡毛。

生而为人 生命面前无对错

网友们的态度转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大家都是秉承“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朴素价值观的人。一场因负债而导致的自杀,又在自杀动机等细节上经不起推敲,这让很多旁观者愤慨于被欺骗。尽管菲妥妥醒来之后拒绝了网友的众筹,但依然挽回不了旁观者的观感。

李普曼曾言:“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欠债不还又过着潇洒的生活这一成见系统一旦完全固定,网民的注意力就会受到支持这一系统的事实吸引,对于和它相抵触的事实则会视而不见,网民在认知上的证实性偏差也就形成。

一场公之于众的“自杀案”,谁的情绪感冒了?

这种证实性偏差会催化“沉默的螺旋”作用,当人们一开始便选择相信“假自杀做戏”这一成见时,它便会加大批判菲妥妥的声音,在螺旋的作用机制下,这一声音又会在下一个循环系统中为“菲妥妥假自杀”的言论提供既有支持。如此反复,整个社会都会裹挟在一个“同一”的声音之中,于是,传统的伦理成见便和新闻真相形成强势对抗。

在当下转型社会的敏感节点上,借助互联网这根纽带,网民的情绪被放大且相互感染,因情感的维系使得临时性的舆论共同体在“假自杀”这一社会议题中迅速形成。聚集在情绪氛围下的舆论往往会表现出偏激与不理智的态度倾向,“一家三口都只是做戏,为了欠债不还才假自杀”这样脱离事实焦点的舆论,只会让整个事件的真相越发夹裹不清,人们从中感受到的只有负面的情绪,无法理智思考“在遇到这样的事情时,我们如何做出真正可以帮助自杀者们的事情。”

“当情感占领了理智,事实是什么已经变得无关紧要,支配人们发出观点的往往是他们努力代入角色后产生的共鸣。”

但问题的焦点应该在不管欠债如何存疑,不管道德上有何污点,这个女孩依旧需要“拯救”。

正如大V@江宁婆婆在微博里面提出的那样“宁可错救不可不救”。这位大V表示“救过的微博自杀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什么情况都见过了,有定时发博人已经走很久的,有纯粹开玩笑的,有真想自杀但未遂的,有看起来像赌气开玩笑但其实真走了的,有看起来极其逼真但其实还是开玩笑赌气的,总之什么情况都有。所以我的观点很简单,宁可错救不能不救,有什么其他情况那也要等救实了再说。这些人群的心理大多是普通人无法完全理解的,所以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做好一个善良的普通人能做的一切就行了。后续交给专业调查人员和机构,他们比普通人更清楚该怎么应对各种具体情况。”

不管剧情如何反转,菲妥妥一家三口的性命至少是被保住了,这依旧值得人高兴。不管被救的人在道德上有何瑕疵,生命不应该被分为“三六九等”。救人是警察的职责,旁观者将情况反馈给警方也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自杀者的心理是一般人无法理解的,而这场“自杀预告”目前从官方公布的消息看也无法百分百确定是一场预谋的欺骗。在这样的状况不明下,纠缠于“因为道德瑕疵不该救”而觉得错付感情的网友大可不必失望,觉得“受伤”。

因为真正的善意是不会被消耗的,它的本质是“我尊重别人的处境,不以自己浅薄的价值去批评任何人的选择。并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伸出我的援手,不会带有任何的偏见,也不评估这是否值得。”而叫嚷着菲妥妥毁掉了自己爱心的人,被毁掉的其实是”自以为是的高尚感与参与感”。我们应该欣慰,不论真假,至少阻止了一场可能的悲剧。

一场公之于众的“自杀案”,谁的情绪感冒了?

每一次的个体事件也不该影响到以后人们对于其他生命的同情和尊重。不能因为某个人去定义一类人,更不能因为某一个争议事件就将所有有类似行为的人当成“狼来了”。毕竟当我们关心那些站在悬崖边上的人,动机不过是出于对每一个生命的珍视,而非其他。

而我们真正需要关心的是,如何真正救助自杀者以及如何在社交平台与救助机构搭建有效的预防与救助机制。同时需要警惕的,是在这种社会热点事件中层出不穷的众筹。毕竟善意一旦牵扯到金钱,又没有一个值得信赖的机制或者平台进行管理和规范,很容易酝酿成更大的善意缺失。

有网友在这次的事件后就提议,也许我们应该呼吁微博和那些专业干预自杀的机构中建立一条更快捷的通道,帮助专业人士能更快地出现在需要他们的场合,而不是每次都靠一群网友一拥而上地“微博报警”,再不受控制地把舆论发酵到离题八千里。

正如vista看天下总结的那样“每一次糟心事后的发声,最好的是能让下次在相同处境的人活得更容易。也许这对心累的看客和那些徘徊在绝望边缘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更好的出路。”(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vista看天下》、《法制晚报》、《北京时间》、@江宁婆婆、《央广网》、《新闻晨报》、@海南警方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