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這次下跌不一樣!面對暴跌我們該學會什麼?

這次下跌不一樣!面對暴跌我們該學會什麼?

這篇文章會有點長,但煩請認真看完,相信會對你有幫助的!

2015年6月19日,滬指大跌6.42%,千股跌停,2018年6月19日,A股再次千股跌停。這篇文章通過梳理對比2015年股災和2018年持續半年的下跌的邏輯及下跌時管理層的管理思路來分析我們當下股市究竟是什麼性質的調整。

首先我們回顧一下2015年的3次股災

2015年股災1.0:

從6月15日至7月9日,滬指從5178點下跌至3373點,累計跌幅達到28%

2015年股災2.0:

從8月18日至8月26日,滬指從4006點下跌至2850點,7個交易日累計跌幅達到26.7%

2016年股災3.0(熔斷股災):

從1月04日至8月26日,滬指從3538點下跌至2638點,累計跌幅達到22.7%股指4個交易日4次向下觸及熔斷,多數個股一週跌百分之40%左右。

3輪股災,股指用了半年時間,由最高的5178點跌到2638點,跌幅高達46.59%。這半年出現了千股漲停、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千股復牌的千古奇觀

這三次股災,管理層做了什麼?

第一波股災:

6月27日:央行降息0.25個百分點並定向降準

6月29日午後:中國證券金融公司罕見盤中答問 強制平倉規模很小:滬深兩市25至26日兩個交易日因維持擔保比例低於130%而強制平倉金額不到600萬元,風險仍然可控。

6月29日夜間:證監會星夜發文 回調過快不利於股市的平穩健康發展

6月30日午間:基金業協會倡議 不要盲目踩踏

6月30日午間:13位私募大佬集體唱多入市好機會

7月1日:中金所稱QFII與RQFII做空A股傳聞不實

7月1日晚間:兩融允許展期 擔保物違約可不強平

7月2日晚間:證監會:對涉嫌市場操縱行為進行專項核查

7月3日早間:四大藍籌ETF四天遭淨申購395億 匯金出手護盤已獲確認

7月3日晚間:證監會:證金公司將大幅增資擴股 維護資本市場穩定

7月8日:證監會發布公告,從即日起6個月內,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持股5%以上股東(並稱大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要求五項救市措施選一:大股東增持、回購股票、董監高增持、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計劃。

一系列措施後,股指繼續下跌三天後,終於出現反彈,由3373點反彈到4184點,反彈16%,橫盤一個月到8月18日後,正式進入第二波股災。

第二波股災:

國家隊真金白銀託市:

根據公開交易信息,國家隊自2015年7月6日到7月24日合計買入金額超過1097億元,淨買入金額高達1081億元。如果以7月1日為入市起點,8月14日為終點,再剔除出匯金公司此前持有的6只金融股,以在此期間的平均股價計算,國家隊掃入以上1365家個股耗資約1.23萬億元。

公開可查詢數據顯示,在救市中,證金公司直接用於購買股票維穩的資金已使用1.5萬億元,加上申購公募基金的2000億元和為券商提供流動性支持的2600億元,救市資金總量接近2萬億元。

但,依然穩不住市場。後面才知道出現了內鬼,市場一遍譁然!

8月25日,作為此前券商之首和頭號救市主力的中信證券,被通報徐某等8高管涉嫌違法從事證券交易活動,被公安機關要求協助調查。

9月15日,在此前就有多名高管被查的情況下,中信證券總經理程博明因涉嫌內幕交易、洩露內幕信息被公安機關依法要求接受調查。

次日,程的同門師兄弟,曾擔任“救市總指揮”的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被查。巧合的是,有報道稱張育軍此前與基金經理開會時曾說,未來的犯罪分子就“坐在這房間中”。

11月1日,徐翔等人涉嫌通過非法手段獲取股市內幕信息,從事內幕交易、操縱股票交易價格等被逮捕。

11月13日證監會副主席姚剛同樣因為“涉嫌嚴重違紀”的原因接受組織調查。

第三波股災:

熔斷機制登場

上證綜指漲至歷史高位5000多點,但僅僅是在兩個月的時間裡,就迅速暴跌至3000點以下,引爆七月初的股災1.0和八月中的股災2.0. 之後,無論是專家還是普通股民,紛紛呼籲引入“熔斷機制”作為更加有效的救市手段,9月,中央領導層和證監會便開始醞釀“熔斷機制”。直到1月7日,廢除“熔斷機制”的呼聲越來越大,證監會在當天連續召開會議,專題討論“熔斷機制”的存廢。當日22時30分,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公告,從1月8日開始,暫停實施熔斷機制。2016年1月4日到2016年1月7日,從問世到壽終,在短短4天的時間裡,“熔斷”機制誘發的股災致使上證綜指從1月4日開盤價的3536點跌至7日收盤價的3125點,此後持續下跌,於1月12日失守3000點,1月27日打出最低點2638點;市值從2015年底的52.9萬億元降至46.1萬億元,損失6.8萬億。

換帥,大監管時代正式來臨!

2016年2月20日新華社發佈消息稱,劉士餘同志為中國證監會黨委書記,免去肖鋼同志的中國證監會黨委書記職務。任命劉士餘同志為中國證監會主席,免去肖鋼同志的中國證監會主席職務。

要適應遊戲規則的改變,2017年進入大監管年:

1、證監會副主席姜洋:對市場攪局者保持高壓態勢(重罰著名遊資佛山無影腳)

2、新華社:“嚴監管”不會放鬆 “傻瓜式”投資行不通了

3、深交所副總經理李鳴鐘:將加快推進創業板改革 積極推進新三板轉板試點

4、證監會姜洋:上市公司要自覺遠離頻繁融資等市場亂象

5、深交所副總經理:嚴防熱門題材炒作 果斷實施股票停牌核查。

次新股、高送轉、“兜底增持”、“雄安概念股”炒作等新情況新問題,主動出擊,多措並舉,督促上市公司補充披露說明並作出充分的風險提示,核查股票交易情況,果斷實施股票停牌核查。

IPO新政策重構市場估值體系,這次金融系統有高人。

IPO已經不用再為指數下跌背鍋了。

1、取消了以往的預繳款制度

2015年11月6日證監會宣佈IPO重啟,這次重啟不再是大利空,因為從制度設計看,此次重啟取消了以往的預繳款制度,將緩解市場的打新資金壓力,同時由於打新仍需要按照市值配售,因此實際上增加了場外資金對於股票的需求。

取消預繳款對於市場資金的影響直觀。據證監會數據顯示,2015年發行的192家公司,網上投資者中籤率平均為0.53%、網下投資者獲配比例平均為0.22%。2015年6月初25家公司集中發行時,凍結資金峰值最高為5.69萬億元,如取消預繳款,則投資者僅需繳納申購資金414億元。

2、個人投資者參與網下配售

2017年參與網下申購的市值門檻設置為單邊持股市值為6000萬元。目前個人或及機構投資者參與網下打新的投資者數為:上海4975個,深圳5337個,按目前6000萬市值門檻算,現在為了抽上海的持倉市值有:2985億,深圳的持倉市值有:3202億

也就是說,這部分持倉市值6187億目前基本還在場內,而他們配置的品種毫無疑問都是穩定的大藍籌。這是國家隊萬億資金進入市場後,對大戶,對機構的一種讓利的政策,讓他們配置打新市值,因為每一隻新股他們網下打新都是能中到籤的,只是多少的問題。

所以IPO不能隨便停,一旦IPO停了,那麼這幾千億的配市值的資金就沒有持倉的意義了。這對市場是毀滅性的打擊,還好目前新股的賺錢效應還非常強勁,所以目前這部分資金是目前場內最穩定的部分。這就是我說這次金融系統有高人的原因了,把本身利空的IPO啟動成功轉化為利好,而且通過讓利,讓市場大戶機構主動配置打新所需要的市值,而且哪怕後面股市再次來幾次股災,IPO也不會再出現暫停的情況了,現在的IPO也成功脫離了指數的綁架。2017年一共發行了428支新股,為歷年最多,但A股完全沒有下跌,還出現了以大藍籌為首的白馬股慢牛行情,散戶有籤中開心,機構也分不少,網下配售的大戶,持倉的藍籌市值漲了,每日都可以抽中新股,大家都開心。

這就是股災後管理層的一系列組合牌,成功穩定住市場,穩定住後就開始去泡沫了。

2018年的大跌回顧

現在就回歸到2018年的股災裡我們覆盤一下,看看和2015年開始的股災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當然,現在管理層是肯定不承認這又是股災了,因為上證50還是比較穩定啊)

第一階段:全球股市高位殺跌

1月2日-1月29日:3314點-3587點,20個交易日漲了6.5%

1月30日-2月9日:3587點-3062點,10個交易日跌了12%

第二階段:貿易戰談判階段

3月22日-6月14日:3288點-3050點(每天二三十隻個股閃崩)

第三階段:關稅戰正式開打

6月15日至今:千股跌停重現

我們看看2018年這段的下跌,管理層的動作。

第一階段

2月7日晚,在A股遭受恐慌性拋售兩天後,監管層明確發出“直白的維穩信號”—不希望再跌了,把鍋甩給美股表示:A股基本面中期向好的基礎仍未改變。公司業績預告下降預期是市場下跌主因的觀點並不能獲得數據支撐。近期A股市場下跌幅度不會太大,也不會受到國際市場持續性影響,投資者應當理性看待。

第二階段

定向降準:4月17日,央行消息,從2018年4月2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同日,上述銀行將各自按照“先借先還”的順序,使用降準釋放的資金償還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貸便利(MLF)。釋放4000億增量資金 。

第三階段

6月19日晚,央行行長易綱談A股大跌:主要受情緒影響,周邊股市也都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既然是市場,就會有漲有跌,投資者應該保持冷靜,理性看待。中國是一個有13億多人口的大市場,經濟內生潛力巨大,有充分條件和空間應對好各種貿易摩擦。

6月20日,金融監管部門齊發聲:經濟基本面良好 加大實體經濟支持力度

6月20日,博時基金、東方港灣、富國基金、高毅資本知名公募和私募在中國基金業協會公眾號上發聲,強調市場的長期價值投資機會。

6月20日,國務院:堅持穩健中性貨幣政策,運用定向降準等工具增強小微信貸供給。

6月21日,央行表示,為對沖央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的影響,穩定半年末資金面,人民銀行於2018年6月21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000億元逆回購操作,再考慮到央行對金融機構法定準備金付息和臨近月末財政開始支出等因素,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將進一步走高。

是不是非常熟悉味道啊,老鄉別走嗎?相信大家看完後已經看出這兩次股災管理層態度的不一樣的地方了吧!

現在我們回答一下幾個核心的問題。

1、美股如果大幅調整,對A股影響大嗎?

造就2017年美國股市牛市的主要因素如下:

第一,美國經濟的持續復甦,令美國企業利潤顯著改善,這是美國股市表現火爆的微觀基礎。從失業率的走勢來看,本輪美國經濟復甦已經持續了99個月,是二戰後美國經濟復甦最長的時期。

第二,儘管美聯儲2017年3次加息,18年已經加兩次了,預計今年加4次,但美國國內流動性依然充裕,全球避險資金都往美國去,這是美國股市表現火爆的流動性基礎。

第三,2017年底美國國會通過了稅改方案,企業所得稅稅率顯著下調,提振了市場對於上市公司稅後利潤增長的信心,這是美國股市表現火爆的預期基礎。

人民日報1月11日發文表示:儘管美國股市上升的動能可能仍將持續,但出現整體20%左右下調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這是因為:

首先,當前美國股市的市盈率已經不低。例如,席勒週期性調整市盈率(利用過去10年經過通脹調整的盈利水平計算)今年初已達到33.38,僅次於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前的最高水平,超過了1929年股市泡沫破滅前的水平。這說明美國股市的穩定性相對不足。

其次,美國經濟目前可能已處於本輪復甦的中晚期,未來增速進一步上升的概率不高,這可能會影響企業利潤增速的進一步增長。

再次,由於當前美國經濟增速已持續超過其潛在增速,正向產出缺口可能推動通脹率顯著上升,而一旦核心通脹率顯著上升,美聯儲就可能加快貨幣緊縮的節奏。流動性收緊與融資成本的上升,有可能加劇美國股市的調整。

市場現在究竟貴不貴?

創業板值目前PE值38

標普500的PE值25.25

納斯達克24。

我們其他指數市盈率普遍比美國的低

這次下跌不一樣!面對暴跌我們該學會什麼?

這次下跌不一樣!面對暴跌我們該學會什麼?

但創業板跌了60%了,而美國納斯達克漲了10年了,市盈率依然比創業板低。這就是美國夢和中國夢的區別嗎?

這次下跌不一樣!面對暴跌我們該學會什麼?

這次下跌不一樣!面對暴跌我們該學會什麼?

所以由估值來看,我們是有優勢的,只要別碰中小創個股,美股目前進入的估值泡沫區,而且特朗普的貿易戰及槽糕管理團隊讓市場比較擔心,美股回調的概率也非常大。

之前A股2月份那波暴跌有美股調整原因,但更多的是我們A股自身不斷地在去槓桿,銀行清理表外業務,信託資管產品去槓桿等原因。而美股的調整更多影響的是A股上證50為首的藍籌股,但之前那波暴跌,藍籌股基本把今年的漲幅抹平了,銀行股的估值又重新迴歸合理,所以後市美股一旦大幅回調影響A股出現一定程度調整的話,可以逢低進行佈局績優藍籌,但,要注意港股大幅回調的風險,因為港股與美股的關聯度較高。

2、我們內部最大的問題在哪裡?配資?融資槓桿?大股東質押?

關於兩融

在2015年5178點的時候,融資融券的餘額達到了2.2萬億,也就是說股民借券商的錢最高峰達到2.2萬億,經過3年後,現在有多少呢?

截至6月19日,兩市合計融資融券餘額為9438.67億元,較上日大幅下降214.89億元,連續第7日減少,創10個月新低。

這9000多億融資額是股災3年以來能夠生存下來的,但付出了巨大的利息成本,很多融資客死撐3年,白給了3年利息給券商,換來的不是股價的回本,而是又再一次要面臨跌穿平倉線被券商平倉的風險,每日下跌可能都會收到券商提示平倉風險的短信或電話。

關於配資

剛剛說到的兩融是擺上檯面的數據,是合法的途徑,而配資呢,完全是違法的,你賬戶上只有5萬股票市值,配資公司可以配10倍資金給你操作,所以這部分不乾淨的資金規模就不清楚有多大了,只是在2017年後配資公司又再次復甦,所以啊現在市場有多少錢不乾淨還真是沒底,只是提醒大家別在外面亂配資炒股,切記。

關於大股東質押問題

還記得上文提到嗎,第一波股災跌到4000多點是,管理層說平倉風險可控呢。最近一直都有閃崩個股,而且股災後這三年上市公司幾乎無股不押,大股東質押率超90%的個股有幾百只,現在整個質押市場究竟是否可控?其實真的不知道,因為每家證券公司的折算率和平倉線價位都是不一樣的,而且特別是平倉價位這個肯定會保密的,因為一旦公開平倉線價位,那麼這家上市公司很容易被惡意做空者打爆倉的。

對於質押市場的數據,看到安信證券的分析,不知是否準確,作一個參考吧:

安信證券認為,當前市場總體處於震盪尋底階段,外部面臨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整體來看,在金融去槓桿背景下,增量股權質押規模有限,但是存量股權質押壓力明顯加大,估算當前平倉線以下市值規模約為9351億元,較年初的4593億元增加103.6%,如果市場再下跌10%/20%/30%,平倉線以下市值規模將對應增加3057億/6129億/10153億元。50-100億市值上市公司高質押率情況較為集中,行業方面,綜合、傳媒、農林牧漁、紡織服裝和電氣設備等行業平倉線以下市值佔比較高。

配資、兩融、大股東質押,這就是目前A股下跌的最大根源,用兩個字可以概括他們,就是:槓桿。

在2017年開始,國家就開始全力去金融槓桿,金融去槓桿造成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正逐漸顯現,企業再融資有可能觸發新的金融風險。工業企業平均利率水平正快速上升,利息支出快速增加部分程度抵消了降成本的成效,同時也在擠佔利潤總額。這就造成了上市公司發債成本高了,而且發行很困難,東方園林想發10億公司債,結果只募集了5000萬,一遍唏噓。所以大股東只能質押股票給券商和銀行進行融資,但是質押融資後經營成本上升了,但是企業盈利開始下滑,最後無法覆蓋負債,加上股價不斷下跌,質押物越來越不值錢,最後錢還不上,就只能被券商平倉了。

這就是困擾A股的毒瘤,現在國家要堅定不移地去槓桿,因為不自己把泡沫壓下來,到時候被美國的持續加息給刺破的話,那麼我們的麻煩就很大的,後果如何大家都沒有底啊。

3、這次國家隊還會真金白銀救市嗎?降準有用嗎?

答案是否定的,國家隊目前還有1.5萬億左右的錢在股市裡面啊,後面還會慢慢離場的,2015年股災時基本確定國家隊大部分資金的成本線大概在3500-3600點左右,經過兩三年的高拋低吸,估計成本點位可能在3200點附近了,這次肯定不會再掏錢進來了,因為之前的股災是有很多內鬼,現在內鬼基本除清,整個金融系統基本在自己人的控制了範圍了,所以這次才有底氣堅定不移地去槓桿。

降準有用嗎?在4月25日左右3050點附近時定向降準了,釋放了4000億,但市場不買賬,還是破了3000點,因為錢不再流入股市,而是去樓市啊。

6月14日上午,南京建鄴河西南的佳兆業城市廣場1.2萬人排隊爭搶475套房,儘管中籤率不到4%,但遠高於工業富聯0.3421%的新股中籤率。對於搖中的人來說,最少能“浮盈”123.2萬元,買到大戶型相當於排隊一天就“淨賺”300萬!一個樓盤便凍結幾十億誠意金,數據顯示,海上世界雙璽花園三期2、3棟共167套住宅產品,5月27日和28日共繳納誠意金666個籌,按照一個籌需要500萬誠意金粗略計算,誠意金凍資高達33.3億元。

所以,昨日國務院說未來會繼續定向降準,但是目前人為給市場限制房價後,造成的一二手房倒掛這個問題不解決,怎麼樣放水,錢還是流到樓市去,還是流不到需要資金週轉的實體企業去。

4、A股要跌到哪裡?市場底在哪裡?

說實話,底是沒人猜得到的,猜得到就是神,什麼嬰兒底,兒童底都是不靠譜的,真正的底是要市場自己磨出來的,靠政策靠利好穩住的底不是真的市場底。只能大概地和大家推演一下未來行情可能的演變,但僅供參考而已。

滬指目前比較明顯的兩個重要支撐區間是:

第一個是:2800-2850點,這是2016年5月份打出來的平臺。

第二個是:2638-2650點,這是2016年1月底股災3.0打出來的低點。

第一種推演:這次調整直接殺到2800點後出現超跌反彈,大概時點在7月中旬,反彈空間有10%以上,之後再次尋底。

第二種推演:管理層一路釋放利好,股指一路陰跌,直接考驗2638點,直接創新低打穿2600點後出現一波中級反彈,疊加每年一波的吃飯行情,反彈空間有15-20%左右,與2638點形成橫跨3年的雙底,市場去槓桿出清,市場形成真正的底部。

5、現在慘,還是2015年股災慘?

我的答案是今年比2015年3次股災更慘。為什麼?今年1月高位殺了一波高位追藍籌的韭菜後,在最近這半年殺了一大堆中小創的散戶。而且殺得切切底底,暗無天日。

股災3.0最慘最慘的是2016年1月27日,那一天上證指數跌到了2638點,做了一下區間統計,當時A股有2803只股票,其中2004只股票到今天為止還是下跌的,其中有1048只股票比2638點的時候又跌了超過30%,指數看著沒怎麼跌,但個股死傷慘重。

面對暴跌,我們怎麼辦?

1、炒股的資金不要影響你的生活,但相信大部分都已經影響了。

2、不要加槓桿

尤其不要在外面配資炒股。融資融券工具慎用,上升時放大收益,下跌時也會加大你的虧損,承受能力不強的建議少用,因為極端行情下融資客會損傷慘重。融資買了樂視網的客戶這個慘痛的教訓相信會伴隨一生,不少全倉加融資買入樂視網的客戶基本都倒欠券商的錢了。那我融資買藍籌總沒事吧,然而還是會有地雷啊,中興通訊,幾十年一遇的貿易戰犧牲品,槓桿過重的話,也會損傷慘重的。所以投資要把最壞的風險算進去。

3、記得做好止損

當你虧5%時,不補倉的前提下你想要回本,那麼股票要漲回100%,太困難了,虧10%-20%,你果斷止損,回本的的升值率只有11%-25%,所以止損的作用就是儘量保證你本金還能有翻身的可能。究竟虧損多少要止損,主要還是看你自己的承受壓力範圍。

4、如何補倉降低成本?這是一門藝術

首先一定要等到大盤止跌你才能補,為什麼?因為大盤跌,個股大概率都會繼續跌,別想著你的個股贓家很強,不怕跌,最強的強勢股最後也會補跌的。其次,不要在個股連續下跌過程中補倉,因為空頭猛烈的話,越補你的虧損越放大,等待個股在底部突然一根放量大陽線,而且隨後3天不創新低的話,可以低位補倉。補完後,如果個股有反彈百分之15-30%的話,趕緊把補倉的部分賣掉,之後繼續等待個股回落的機會。只能這樣子慢慢把成本價攤低,慢慢解套。

5、如何迴避地雷股?

說實話,我也不好回答,說好是地雷了,肯定是無意中踩中的,年初寫的文章一直在提醒大家迴避信託重倉股,這個很簡單,按F10,看十大股東里是否有股東性質是信託計劃的就可以了。還有大股東質押比例高於90%的還是很危險的,注意迴避一下,網上也有具體名單,這裡不多說了。當然信託計劃多的,質押比例高的,不一定都有問題,也不一定跌,但不碰總歸會踏實一點啊。

還有不要碰虧損股,因為這類型股很容易變ST,而且ST股也不要碰,因為現在殼資源不值錢了,ST股烏雞變鳳凰的套路這兩年已經吃不香了。

6、踩中退市股和財務造假股怎麼辦?

沒得辦,只能認倒黴啦,買中財務造假的像保千里之類的就等著直接退市了,天天一字板下跌,根本沒辦法賣出來。而退市股,如最近的退市吉恩(吉恩鎳業)復牌後的30個交易日基本也是天天跌停,就等退市到三板市場了。運氣好的話,四五年可以重新上市,好像最近的長航油運。長航油運是南京國有控股,吉恩的大股東是吉林國資委,估計在三板待幾年後會有重組方案出來的。但保千里之類的民企就別想了,所以要安全的話還是炒國有企業吧,最起碼有個爹媽在後臺撐著。

最後我們思考一個問題,股市、樓市和匯率,出問題了的話,國家會先保誰?

毫無疑問是匯率,之後是樓市,最後才是股市,因為一旦匯率出問題,樓市不用護盤都會爆。這幾天因為美國加息,我們按兵不動,所以匯率出現了非常大的壓力,最近幾天貶值的幅度還是比較大,所以目前國家把樓市的資金給凍結在那裡,股市暫時看還有點精力關心一下,但匯率最近壓力不少,假如再定向降準或全面降準的話,匯率的壓力會更大,不排除會出現降準和同時加息的情況。

目前股市主要是作用是融資功能,但毫無節制的話,對市場的衝擊是巨大,本身股市的資金就緊,再加上不斷的CDR和新經濟巨無霸回來A股的話,那麼市場的供給與需求嚴重失衡的話,只能以跌為敬了。還好最後因為中美貿易戰小米的CDR暫時延後了,希望後面管理層注意節奏,體恤市場的承受壓力。

總之,寫這篇文章是希望給大家梳理一下這波下跌管理層究竟是什麼思路什麼態度,希望能對你理解這波下跌有一定的幫助。記住,是底不反彈,反彈不是底。去槓桿很痛苦,股市也會很痛苦,但痛苦之後相信好日子會慢慢回來的,因為這次的下跌,相信國家是心理有數的,挺過這段時間後,相信曙光會慢慢到來的。

巴菲特說過:沒有任何一個人能依靠做空自己的祖國賺錢。

彼得·林奇也說過:股市下跌沒什麼好驚訝的,這種事情總是一次又一次發生,就像明尼蘇達州的寒冬一次又一次來臨一樣,只不過是很平常的事情而已。

記住,生活不只是股票,我們還有詩和遠方呢!想想連孫宏斌也踩到樂視網這個地雷而讓人生充滿了遺憾,我們的心會不會好受一點呢!

這篇文章覺得有點用的話就分享到朋友圈吧!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能作為投資決策的唯一參考因素,文中提及個股只是思路性提示,不構成任何買賣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歡迎多多留言點贊,多多推薦給朋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