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暖泉古鎮,集泉水、市集、古建築與民俗文化為一體的歷史文化古鎮


暖泉古鎮,"暖泉"?難道是因為當地有溫泉而得名?相信很多人聽說"暖泉古鎮"的時候都會下意識地想到"溫泉",沒錯,古鎮因有常年四季水溫如一源源不斷的泉水,水得清如一,三冬不凍故而得名"暖泉"。

暖泉古鎮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西部,是以泉水、市集、古建築及民俗文化特色而聞名的歷史文化古鎮,暖泉古鎮建於元代,到明清時以"三堡、六巷、十八莊"的規模達到歷史上的輝煌時期,也因此暖泉古鎮成為當時蔚縣西部的交通樞紐和商貿中心。

古樓門外

西古堡是"三堡"之一,俗稱"寨堡",暖泉古鎮的三堡分別是"北官堡、西古堡、中小堡"。西古堡集古民宅、古寺院、古城堡、古戲樓四大文化奇觀為一體,位於暖泉古鎮西南,建於明代嘉靖年間,擴建、續建於明末清初,是古蔚州800莊古堡中最獨特也是保存得最為完好的一例。暖泉古鎮歷史悠久。由壺流河谷地發現的舊石器和眾多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等考古資料可以推溯,早在兩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已有人類在暖泉一帶定居生活。

有史料記載,古鎮在堯、舜時期屬冀州,商周時屬代國,戰國時期為趙、秦等國角逐之地。秦、漢、三國、兩晉時,均屬代郡,暖泉屬平舒縣治,鎮西現存高大的封土漢墓群,便埋葬著當年的官僚顯宦。唐宋時期是漢族與少數民族爭奪之地。元朝建鎮,明清時發展為"三堡、六巷、十八莊",1958年成立暖泉人民公社,1984年恢復鎮建制至今。


暖泉水資源豐富,水文化獨特。暖泉水源有兩處,一處為鎮中心的逢源池水,另一處是華嚴寺前佛鏡之水。兩處泉水全年的水溫均為160C,寒冬臘月水面有嫋嫋蒸汽,兩泉中逢源池水較佛鏡之水更有名,逢源池水經東西兩龍口相向而出,環村緩流,數九寒月水流流出1.5公里內亦不結冰。泉水沿環村明渠澆灌著鎮區南的數百畝菜園和稻田,有效灌溉面積達20萬畝,集農業灌溉、水產養殖、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為一體,景色優美宜人。

老宅院。

民俗文化又是暖泉古鎮內的一大特色,打樹花是暖泉鎮的地方傳統民俗文化活動,至今已有500餘年歷史,打樹花作為一項古老技藝,是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打樹花是用熔化的鐵水潑灑到古城牆上,迸濺形成萬朵火花,因猶如枝繁葉茂的樹冠而稱之為"樹花",其壯觀程度不亞於燃放煙花。 圖為打鐵花工藝人員在燒製鐵塊,將大塊的鐵塊打碎便於燒製鐵水是每天必做的工作之一。

唐代詩人李白在《秋浦歌十七首》中的描述:"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最早記載了打樹花活動。

每年陰曆七月十五,中元節,蔚縣暖泉鎮村民都會製作的糖餅、做麵人互贈,糖餅為人形,餅面上有“義吉”兩字,採用白麵和胡麻油烘焙製作,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