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豐田車和本田車哪個耐用?

鐸鐸


這個問題,很多年前我也問過日本的朋友。他們的回答:


豐田是日本汽車第一品牌,在本土開的人最多,但是樣子比較古板

本田是針對年輕人的,功能性突出,科技感強

尼桑,三流的


我當時沒有準備買車,也只是聽過算數。


後來買車的時候有意識去比較了一下飛度、我公司的老威馳。說實話威馳跑起來要穩定很多,懸掛明顯佔優勢。飛度雖然樣子很好,但是開起來卻比不過威馳(尤其是超過80以後)。我想這就是豐田和本田在本質上的差異吧!


就怕有比較。


前幾天,在杭州也開了新款雅閣。雅閣在我心中有崇高的地位,一直很崇拜。不過一上手,跟我自己的皇冠差太多了。動力、加速感、行使平穩性、方向盤的操控都差了一些。


雅力士、RAV4、皇冠三部車同時在使用中。豐田給我最大的感受,開過一輛豐田以後,開其他豐田都是非常順手的。比如突然轉換開霸道或者陸巡,沒有任何不習慣。但是轉本田、轉尼桑,總覺得不如豐田。


現在,由於工作關係,一直在和汽車行業大交道。深入進去看,才知道豐田的厲害。它的厲害之處在於幾乎參與了汽車每個相關領域的投資和控制,它可以從產業鏈管理角度來控制整車的質量和成本。這點沒有一家公司能做到的。


豐田還有一個厲害之處就是它的變形能力。車子變換一下,共線生產就是另外一個型號,說不定賣的貴很多,成本差不多,利潤就高了。


對於每天要開幾個小時車的人來說,車子就是半個家,外形和科技含量不重要,重要的是車子好駕馭。


論耐用度,兩者應該差不多。我朋友的CRV開了十幾年也好好的。豐田自然是很耐用的。不過考慮到產業鏈的一體化,在耐用度問題上,我還是給豐田投一票吧!


91拍照聊相機


豐田和本田都是以省油、耐用著稱的。豐田更喜歡細節把控、全方位的提升,本田則是喜歡專精自己擅長的領域。

就像是兩個都能拿高分的學生,豐田是規規矩矩做題的,爭取每一題都能拿到分,本田老是想把難題、附加題給解出來,但很有可能常規題有可能沒有時間,來不及做。

所以說總體來說,豐田的車子會更耐用一點點。

豐田和本田的研發怎麼樣?

實際上在研發階段這兩家其實都是會出現問題的。一輛車子誕生出來,首先就要經歷五大研發階段,然後才能生產的,和其他品牌是一樣的。

豐田和本田的研發都出過問題,差不多

本田、豐田質量上也不是說絕對可靠,研發階段還是會出現問題的。

比如說2010年,豐田因為油門踏板和制動系統問題,全球範圍內召回850萬輛汽車,本田之前設計缺陷,機油增多,被迫停售CR-V。

按照中國汽車召回網的數據,今年國內豐田各個車型總共被召回了8次,本田9次。

所以說兩邊這個研發導致的缺陷其實差了不太多,但是在製造過程和零部件質量上,兩家就各有優勢了,一個個跟你講。

豐田和本田的變速箱誰更厲害?

豐田雖然保守但穩定

首先是變速箱,變速箱是豐田比較厲害。豐田它在變速箱的角度雖然說是比較保守的,但是它有變速箱界大佬撐腰的,豐田控股了愛信公司。

所以說豐田旗下幾乎都是採用愛信的自動變速器的,世界上第一輛裝4AT的車是1978年的豐田皇冠。

接著旗下愛信的6AT又在市場上被稱之為“最好用的變速箱”,德國的大眾、美國的通用都在用的。甚至身價500萬的共和國嫡子——紅旗,幾乎全身自主研發,變速箱還是得買愛信的。

簡單來說豐田旗下的愛信變速箱,就是AT變速箱行業裡面最堅實的專利牆。

本田的變速箱是技術宅的產物

本田呢,本田這個變速箱是技術宅的產物,有點偏科的。

本田歷代社長都是技術部出身的,企業文化是工程師主導,徹頭徹尾的技術控,對技術有迷一般的追求和痴迷。

就有點像喬布斯的蘋果比較注重創新,庫克的蘋果比較重營收,其實都是因為兩個高管的崗位出生不同,它會導致企業的治理風格會有偏差。

本田用額外離合器取代行星齒輪組

本田在變速箱領域沒有什麼技術積累,不像其他兩個日本兄弟——豐田有愛信、日產有加特可。

本田不吃飯了?本田手裡沒有靠譜的小弟,主流的AT變速箱專利牆又太高,爬不上去,但是憑著工程師精神,本田硬是從專利牆旁邊繞了過去。

他們是直接摘掉了AT變速箱最大的技術難題,這個叫做行星齒輪組的東西,取而代之的是用幾個額外的離合器。

5AT就用5個離合器,6AT就用6個離合器,讓原來只有1根軸的AT變速箱,變成了3個軸的平行軸變速箱。

本田新研發的變速箱動力損失大、耗油

但也因為是這個結構,體積就沒有辦法壓縮了,而且一直在增加離合器也不是個辦法,到時候變成18AT的時候怎麼辦呢,現在8AT、9AT升起來就有點辛苦了。

後來本田在6AT的基礎上,又研發出全世界獨一份的帶液力變矩器的8速雙離合,雖然解決了雙離合接合時候的頓挫問題,但是同樣因為有液力變矩器,失去了動力損失小、省油的優點。

就好比大家比賽做烤肉,本田偏偏拿這個肉做水煮肉,雖然味道也不錯,但是沒了這個烤肉的香味,它也不是烤肉了。他拿到你看,問你辣不辣,好像也是有市場,大概就是這麼個味道。

豐田和本田的發動機誰更佔優勢?

豐田研發投入和技術積累更好

再來講講發動機,發動機嘛大家想想,這本田都是買發動機送車的。我從豐田開始講,豐田專利多,發動機研發投入和技術積累其實是豐田比較好。

1998年的時候,豐田已經發布自己的D4缸內直噴技術,是第一批推出直噴技術的廠家了。

豐田的專利多且技術更先進

本田2011年推出初代直噴地球夢發動機的時候,豐田已經推出每缸2個噴油嘴的雙噴射發動機,後面又出來了個雙噴射雙循環的渦輪發動機了。

日本專利廳的數據,日本2001年到2012年之間,汽車主機廠發動機燃燒技術專利的申請,豐田1635件,本田只有342件,相差將近是5倍。

本田的技術更強,但有點偏科

本田也不是被人家按在地上就是摩擦摩擦,就這樣的角色。

本田其實最早就是個發動機製造廠,造汽車其實就是它的副業。本田的主業就是做發動機的,能獨自研發飛機噴氣式發動機的,摩托車當然是不在話下了。

但是本田的發動機是有點偏科的,甚至可以說是有點偏執的,它是隻做自己感興趣的技術的。

本田首先研發適應多場景的發動機系統

比如說本田早期那個自然吸氣發動機,專精研發可變氣門正時和升程電子控制系統,簡稱VTEC,就是威泰克。

這個系統是世界上第一個能同時控制氣門開閉時間,以及生成兩種不同情況氣門控制系統。

說人話,就在高轉速的時候馬力更強,低轉速的時候油耗更低、更環保,真正意義上實現了讓馬兒跑得快,又讓馬兒不吃草,怎麼辦?拍它屁股。

本田發動機的故障率更低

英國最大的保養服務提供商Warranty Direct,曾發佈過一份汽車發動機故障率排行榜,故障率最低的是本田發動機,故障率只有0.29%,豐田是0.58%。

美國一家研發車載診斷設備的公司Carmd,它同樣也曬單了,2016年10月到2017年9月,每個品牌的發動機故障率排一排。

排第1的是謳歌,第2名是本田自己,第3名是豐田,這個本田還是比較猛的。

當然,今年機油門一出,這個排名順位很有可能是要變天了,但是從歷史長期水平上來說的話,發動機上面本田的確是技高一籌,別看豐田專利多。

豐田和本田誰做零部件供應上誰更有優勢?

車子除了發動機和變速箱還有很多東西的,不可能這兩個東西一放,直接來開的。

豐田配件整條產業鏈都捏在自己手裡

零部件供應方面豐田是更有優勢,豐田旗下的這些零部件供應廠商有電裝、愛信、豐田紡織、豐田合成、捷太格特,在2016年這些全部都是全球排名前30的零部件廠商。

而且你看看有不少都是豐田打頭的,你覺得別家能用不啦?其中這個電裝和愛信分別在全球汽車零部件企業中排第2名和第7名。

豐田更像是老牌日企,它整條產業鏈都是捏在自己手裡的,連人家公司名字前面都姓豐田,這發動機、空調、行車電腦、天窗總成等等配件,都是採用了自家子公司的這些產品。

豐田就是它爹,想要他幹嘛就幹嘛,不然就不給他零花錢,就有點這麼個意思了。

本田更多是採用第三方供貨的方式

與之對比,本田更多是採用第三方供貨的方式的。他旗下最大的零部件供應商叫做京濱,不是京東,全球排名第91名。

本田自己造出來的零件就還好,造不出來的就變成供應鏈的兒子,自己爸爸今天要斷貨了,兒子只能自己想辦法了,打了牙齒往肚裡嚥氣,這沒有辦法,這和豐田完全不一樣。

所以說就零部件的供應鏈來說的話,豐田其實比本田要強不少了。

在品控上豐田和本田又是誰更領先?

我們再來講講品控,品控方面的話,四大工藝流程是差不多的,衝壓、焊接、塗裝、總裝,兩個品牌相差的不會太大。

廣汽旗下的本田豐田生產線我們比一比,同樣是實現了衝壓自動化,100%機器人焊接。

品控理念豐田比較領先

但是品控方面,這個品控理念豐田是更領先一點的,豐田一直在貫徹用最少的工作創造價值的這種豐田生產方式。

到1990年之後就被稱之為“精益生產”了,管理學書隨便買,豐田打頭的都是這個,好多。

按照官方的那個說法,任何工作人員發現產品存在質量問題都有權停止全線生產,這個權限是很大的。

就好像你是一個在飯店麥當勞門口刮玻璃的那個人,你說我發現一隻蟑螂,整個麥當勞所有的漢堡都不出來了,這個權限是非常大的,不是一般的公司都有魄力做這個事情的。

本田的品控理念參考了豐田

那麼本田呢,本田它是抱著學習的態度,參考了豐田的精益生產理念,打造了一套全過程質量控制體系。

它能迅速根據產品要求來調整設備,是一個“柔性製造概念”。從品控理念來說,豐田算是本田的師傅。

就好比車間裡面的老師傅,做事認真、注意細節,在後面跟的學徒也是開始學師傅的態度,但是要超過師傅還是需要一點時間的,畢竟師傅也是留一手的。

豐田的整體表現比本田好

2017年《美國消費者報告》年度汽車可靠性排名,第1名豐田旗下雷克薩斯,第2名豐田本身,直接就屠榜了。

總結一下,雖然兩家的車子都是比較耐用的,像豐田什麼凱美瑞、普拉多,本田的這個飛度、傑德,在同級別的裡面都是佼佼者。

但總的來說,由於三大件和品控的差異,豐田的整體表現還是要比本田稍微好一點的。

所以說大多數的豐田粉和本田粉爭論的時候,有可能焦點他是錯開了,大家說本田好是它技術好,大家說豐田好,有可能是說它品控好。

拿好的這些技術來跟別人的這個穩定性來對比的話,這本來就是一件蘿蔔青菜的事情了,挑自己喜歡的挑對,不要想要吃東坡肉,買回來是羊腿就可以了。

一個CVT變速箱的壽命有多長?

都已經說到這兩家了,這個日本三家差不多講了兩家,有個話題是迴避不過去的,就是CVT變速箱。

本田已經開始在慢慢淘汰自家的平行軸變速箱了,開始研發自家的CVT。

豐田除了用愛信AT變速箱之外也會用CVT的。日產基本上全系車型都是有CVT的,為什麼日系車這麼堅持用CVT變速箱?

老美、德國佬好像用的不是很多,但也不是完全不用,什麼關係?什麼原因?到底誰厲害?誰才是先進好用?這些國產車為什麼不用,要用雙離合呢?

關鍵詞:變速箱

關注「備胎說車」,回覆關鍵詞「變速箱」 ,通通都能知道。

我每天都會給你一段汽車實用小乾貨,文字版、音頻版、視頻版都有,你可以挑自己喜歡的。

國產車用雙離合不用AT,不用CVT,是因為錢,還是因為技術?日本人都在用CVT,他最近搞渦輪增壓,這個東西搭配起來會不會比DSG更來得好一點呢?

關注備胎說車」,回覆關鍵詞「變速箱」就可以了。「備胎說車」等你來玩哦。


備胎說車


提到世界汽車工業的的開始,我們都知道是卡爾苯茨在1866年發明了汽車,之後汽車工業在美國福特的T型流水線生產之後得以發展壯大。然後到了上世紀70年代,日本的汽車工業開始蓬勃發展,誕生了兩個當時最有影響力的兩個汽車人,那就是本田宗一郎和豐田喜一郎。他們代表了當時日本汽車工業的最高製造水準,當然也代表了本田和豐田兩個名聲顯赫的偉大車企。

毋庸置疑,豐田和本田的車在國內是隨處可見,在被大家的認可中也同樣存在質疑,無論如何也阻止不了其高高在上的銷量數據。那麼問題來了,本田車和豐田車,到底哪個質量會好一些呢?今天我們就來說道說道。

一、豐田

“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豐田喜一郎與本田宗一郎風格迥異,大相徑庭,他是一個很注重企業管理的生意人,很注重品牌的形象和口碑的營造。所以造就了豐田的口碑從美國再到全世界各地都是槓桿的,用“世界的豐田”來形容豐田一點也不為過,雖然說汽車是德國人發明的,但是目前全世界買的最好最多的車還是豐田車,豐田品牌的車型非常豐富,幾乎涵蓋了目前所有領域的車型需求,由於穩定的質量和可靠的性能,豐田在中國積累了相當大一部分的良好用戶口碑。

豐田產品的特點:

1、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完善的零部件配套體系,並且很多的零部件生產廠都是豐田自主的或者是豐田控股的工廠。確保了所有零部件的穩定供應和可靠質量。

2、豐田的工人一直是保持著傳統的“工匠”精神,在技術上都是百裡挑一的高級技工,下到裝配的工人上至工程師,全部都是秉承著豐田的一貫工匠精神,對汽車的生產以及研發一直是保持著嚴格的職業操守,幾十年如一日,一直是如此,我們也可以看到,豐田的車一直在科技配置是趨於保守,換代改款也僅僅是在外觀件上做一些簡單的改進突破。正是由於對技術研發的保守,造就一輛又一輛開不壞的豐田的佳話。所以豐田車也被人稱為是最中庸的車。

說到汽車本身,豐田車的三大件可以說是沒有什麼亮點,平平庸庸甚至是有些老的過時的技術的堆積,可是它就是不愛壞,以世界上銷量最高的車型卡羅拉為例,它絕對是同級別中故障率最低,小毛病最少的,完全不用操任何心。還有就是豐田車的保值率,在中國的二手車界有一個保值率神話,那就是豐田的普拉多。“成功了買我陪你君臨臣下,失敗了賣了我東山再起。”保值率之王就是這麼牛,正式豐田可靠的質量和高穩定性才鑄就了普拉多的變態保值率。

二、本田

“一日本田,終身本田。”“V-TEC IS BEST”沒錯,本田技研可以說是造發動引擎最好的車企,本田創始人本田宗一郎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技術狂人,而且還是一位很狂痴的賽車手和摩托車手。所以也就造就了本田的發動機最大的特點就是機械性能好,可靠性高,油耗還低。所以也是被大家戲稱為“買發動機送車”。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國內,本田的發動機都是在改裝界最尤為稱讚的,而且本田還不單單是做汽車,在其它的領域都有涉獵,如摩托車、機器人、以及民航飛機等。所以很多也說本田是最不像車企的一個汽車品牌。

本田的產品特點:

1、非常注重技術的研發,特別是發動機的技術。而且在本田研發的技術之後,都會盡快的應用到新款的車型上,這點與豐田是背道而馳的,所以也就練就了兩個品牌完全不同的品牌性格,豐田過於穩健保守,而本田是激進張揚的。以最新的本田1.5T渦輪增壓發動機機油增多為例,涉及到了C-RV和思域的召回事件,本田儘管也為此付出了一些代價,但也仍阻止不了本田的技術研發狂。

2、本田發動機的持久性和穩定性要比豐田的好一些。國外有一個實驗,以同里程的30萬公里的2.4L發動機為例,實驗表明雅閣的發動機的維修率要稍好於凱美瑞的發動機。

本田最引以為傲的當屬是其地球夢的發動機和Vtec技術了,在名聲顯赫的超跑GK5上,本田的地球夢可謂是將動力彰顯到了極致。飛度的表現可以用變態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不管是保值率還是動力,都是強到令人髮指。

總結:豐田車和本田車的產品力表現都十分令人滿意,本田的安全性與發動機技術要優於豐田,豐田在配置做工和整體表現方面要比本田好,特別是在車內噪音控制方面豐田是完全優於本田的。所以綜合來看,我個人還是覺得豐田車的整體實力還是好於本田,當然了,本田的發動機技術和動力表現,是豐田無法與之比擬的。具體按照需求來選擇吧,低故障率、省心、高保值,選豐田。對動力和操控有要求那就買本田吧。


廣告智庫


開不會的豐田,修不好的大眾的,民間廣泛流傳的還有很多個版本,比如開不會的豐田,修不好的路虎等。但這也從側面反映出豐田的故障率還是要高於大眾。

首先在某個地區某個消費市場內的每年以及每三年每百輛車發生故障率,經常被作為衡量一輛車故障率的主要標準。當然這只是一個平均水平,對於一些個案這些統計並不適用。

幾年前不同的發動機技術路線,導致這種差異

從豐田和大眾的產品線上來看,幾年前豐田的發動機類型仍然以自然吸氣為主,而大眾從零幾年開始就逐漸地在市場上大量的渦輪增壓車型。在那個時期渦輪增壓車,車型的故障率是要普遍高於自然吸氣車型的。

渦輪增壓發動機渦輪的轉速與散熱始終是一個問題,那時候大眾的很多渦輪發動機也都出現過渦輪過熱損壞的問題。所以這句話也就不奇怪了。

豐田技術換代較為緩慢

一般較為大型的車企在產品技術的換代上是較為謹慎的,尤其是像豐田大眾這種車企,只有在技術非常穩定的情況下才會推出市場。

我們對對比零八年左右的豐田以及大眾車型,同級別的大眾車型所提供的電子配置以及電子控制技術是要優於豐田的。而電子配置的損壞損壞率又是所有配置中最高的。

大眾同平臺產品過多,導致一些通病變成大規模

眾所周知大眾都很多車型都採用了相同的平臺,這就使得大眾在同一個平臺下,往往有很多款車型,這些車型的通病也就會成為一些車型不可避免的痛。自然故障率會比較高。

而豐田的平臺產品相對較少,只有在最近幾年才推出了一些平臺。不基於平臺坐車的好處就是可以專車專用,降低發生通病的可能性。


一本車


99%汽車愛好者都不知道,豐田和本田錯綜複雜的關係網。

先說一點我認為不對的,作為兩家世界性的汽車巨頭企業。豐田和本田從來不允許外國人在公司內部擔任要職。尤其是豐田,他們公司內部還採用的董事長世襲制,這讓普通人根本無法在公司內部出頭。而本田恰恰相反,他們董事長的兒子必須離開本田,本田認為這會讓其他員工分心。

豐田並不是一個純粹的汽車公司

豐田是一個大型集團,我們現在通常說的豐田只是其自動車部門獨立出來的公司。這個公司太過龐大,以至於過去是分成“豐田自動車工業”和“豐田自動車銷售”兩個公司來運營的,豐田是執著於賣車的豐田,每一代社長都是營業販賣系的人物。整個豐田集團包括自動車製造,住宅關聯,金融關聯,信息通信・ITS,運輸,海洋開發,造紙印刷,教育,醫療等等等等。另外由於豐田是雅馬哈第二大股東,並且雅馬哈為豐田開發了從皇冠,雷克薩斯,markX,2000GT乃至超跑LFA等等多種汽車的發動機,雅馬哈雖然不能看作豐田集團的企業,實際上已經和收購沒什麼區別。


本田則是“遠州精神“的產物之一。

靜岡縣浜松市以製造業聞名(當然還有煎餃,美女和學霸),區區1558平方公里的市裡孕育了大量的知名企業。甚至豐田的創始人也是出生在浜松市附近的湖西市。本田,鈴木,雅馬哈,航空自衛隊都誕生於此。浜松人對於製造業的執著可見一斑。本田的全名是本田技研工業,本田是執著於技術的本田,每一代社長都是技術系的人物,營業和事務系的人不能成為社長。主要業務是汽車,摩托車,飛機,機器人。

如同其公司名,本田執著於技術研發,如果說豐田是”為了造車而開發技術“,那本田就是”因為有了技術所以造車“。比如本田由於過度集中於開發汽油引擎,甚至沒有柴油車。同時,本田執著於海外特別是美國市場,日本本國市場則多是製造一些600cc以下的輕自動車。

在市場營銷層面,豐田可以說是吊打本田。

本田就像一個技術宅,有摩托車,有機器人,還要做飛機。

而豐田就像一個只為盈利而目的的商人,沒有摩托車,豐田就收購雅馬哈。本田做機器人,豐田立馬跟著做。本田研製飛機,豐田馬上出資收購三菱的飛機產業。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豐田善用的車海戰術,同一個設計思路可以做出好幾款不同的兄弟車。成功將消費者的思路,從買豐田還是買本田。變成了買霸道還是買陸巡。

至於霸道和陸巡的各自優點以及購買建議,我會在新問答裡回答。

歡迎關注我,以便及時看到我的問答。

老司機車評人,您身邊的車評專家。


老司機運營


在今天的世界汽車工業中,日本的汽車工業可以說是聲名顯赫,尤其是豐田。本田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都舉足輕重。那本田和豐田哪個更耐用呢?

俗話說得好,開不壞的豐田,這句話應該是對豐田汽車品質的最大肯定了。除了消費者的信任之外,豐田汽車的百車故障率也是所有合資品牌中最低的,不愧是耐用省心的汽車品牌。在中國市場上,不管是廣汽豐田還是一汽豐田,都有著很高的品質。

從銷量上來看,本田也是中國市場上受歡迎的日系品牌,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這兩家在品質上不分上下,各有千秋。廣本的雅閣、繽智、冠道、飛度,東本的CR-V、思域、XR-V、傑德,這些都是市場上非常受歡迎的車型,出色的品質把控,都是本田成功的重要原因。

不管是“一日本田,終生本田”,還是開不壞的豐田,作為日產汽車品牌的領頭羊,兩個品牌各有各的優勢,兩個品牌都是追求綜合實用性,同時具有自我鮮明的個性,對技術的極致追求,才是日產車系的最高追求。


歐界美妝


人們常說,本田是買發動機送車,豐田是買車送發動機。無論是本田還是豐田,汽車質量都是非常好的,但是兩車企也是存在很多區別的。



“一日本田,終生本田”是本田粉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本田發動機質量好,有統計表明,每344輛本田車中才會有一輛出現故障,故障率為0.29%,本田發動機故障率全球最低。本田發動機不僅故障率低,而且發動機非常激進,動力性能非常強悍。



如果說本田激進,那麼豐田則是中庸。豐田更注重整車質量,豐田汽車各方面做的比較均衡,沒有非常突出的性能,同樣也沒有什麼短板。質量穩定耐用,省油省心是豐田汽車的最大亮點。



本田是有了技術而造車,豐田則是造車而有了技術。本田全名為本田技術研究株式會社,產品非常廣泛,包括汽車、摩托車,電動機,機器人,飛機等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技術宅。



豐田是一個專心做好車的企業,汽車質量非常好,並且汽車產品線非常廣,尤其是豐田越野車性能非常強悍,這也是本田無法比擬的。



綜合而言,兩家汽車質量都非常不錯,都比較耐用。激進選本田,中庸選豐田。


小強說說車


從我個人純主觀的感受來說,綜合來看豐田的耐用性是高於本田的。

09年的時候家裡買過一臺8.5代思域目前我媽在開,大毛病基本沒有,小毛病確實有一些些:1、車窗升降機壞過 2、轉向助力泵漏油 3、跑高速水溫上不去,估計節溫器壞了

9年時間,只有這些問題可以說的上市耐用了。

但是,有一個親戚有一輛04年買的豐田威馳,就是這款:

現在在街上的能見度還是很高的,雖然技術很老,動力很弱,但除了常規保養,加加玻璃水,換過燈泡之外完全沒有任何問題。並且這臺車的主要使用範圍還是在城區,長期處於低速走走停停的狀態。


但是,可能這隻能代表過去了,那麼現在呢?

本田現在深陷機油門,機油增多的毛病幾乎毀了一臺出色的發動機。我們看看車質網的日系車過去一年的投訴排行前10名當中佔據了5個名額,而直到第7名才出現豐田的車型。

當然,這個排名統計的是投訴數量,銷量越高被投訴的可能性就越大。可惜,事實是本田和豐田兩個品牌的銷量相差不多,以4月為例豐田銷售了95022臺車,而本田銷售了90305臺車,所以投訴量的對比還是比較客觀的。

可以看出,現在的本田可靠性依然不如豐田


巴巴汽車


說到車型的耐用性,日系品牌一定是當仁不讓。日系的一線品牌豐田與本田都是在中國銷量很高品牌。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這是豐田在中國的標語,也是多年來中國的消費者對豐田的傳統印象。而買發動機送車則是中國消費者對本田的美譽。那麼這兩個日系品牌當中哪個品牌的耐用性更高呢?

就豐田來說,其設計師的“工匠”品質一直受到全世界消費者的一致好評。豐田車的零部件系統可以說是全世界汽車製造商當中最完整的。豐田旗下擁有一定數量的自主工廠,這些工廠可以為豐田的車型提供零部件的同時,在品控方面也容易做到統一標準,因此在零部件供應和品控方面豐田汽車更勝一籌。

耐用性的衡量指標一般看汽車的三大件質量如何,雖然說豐田的車輛每一款車都沒有什麼致命的缺點,同時也沒有亮眼的優點,但是豐田的故障率是明顯低於其他品牌車型的,並且小毛病也是最少的。就以全球最熱銷的車型卡羅拉來說,多次榮登故障率最低車型,身邊購買了卡羅拉車型的消費者鮮有對其質量有所抱怨的。因此,從三大件來說豐田的耐用性更佳。

反觀本田汽車,本田汽車的設計師就像一位工科男,仔細研究發動機技術,總是想把自己研究出來的最新技術應用到車型當中。不難發現,我們購買本田的車型總能發現很多黑科技,雖然說這種做法對於追求速度,追求科技的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種福音。但是年初的“機油門”事件確實讓很多本田粉絲感到傷心。

雖然說本田出現了機油增多的事件,但並不是說本田汽車的耐用性就會比其他品牌差。只是相對於豐田的保守政策來說,本田還是顯得有些激進。因此總體來說豐田車的耐用性會比本田車更好。


汽車觀察家


提到世界汽車工業,我們會想到德國人卡爾本次在1886年發明了汽車,接著汽車工業在美國壯大,在到70年代的日本汽車工業開始興起!在那個年代最響亮的名字就是:本田宗一郎和豐田喜一郎,他們代表了日本汽車工業的發展,也代表了兩大了不起的車企,本田和豐田。

當然扯這些歷史也沒啥作用下面直接針對各自品牌產品特點就行分析: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說的就是,對於人類的技術成果我們必須拋開民族情結,客觀評價!

豐田和本田的車子在國內可以說是滿大街都是,被肯定的同時也被各種質疑,但似乎誰也阻止不了其銷量。最近本田的“機油”事件似乎傷害了不少本田粉的心。

豐田

“世界的豐田”沒錯,雖說汽車是德國人發明的,但從銷量上來說豐田是世界車企銷量最多的品牌,也是覆蓋面積最廣的品牌。在國內打著“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的口號。確實,豐田在中國市場的表象也沒讓消費者失望,多年的口碑也積攢了很多“豐田粉”。

下面來說說豐田的產品特點:

①、豐田的零部件體系是全世界最完整的,擁有很多個自主工廠,自產自銷,在品質控制上可以做到一以貫之。

②、豐田設計師的“工匠”精神,(這一點日本人做的確實很好)工程師、設計師一直本著技術苛刻的態度研發汽車。幾十年來都遵守著保守的作風,在整車科技上一直趨於保守,只是在外光上做了一些突破。所以這種精神也使得產品不容易出錯。

③“慢性子”的企業理念讓豐田成為世界上,汽車技術儲備最強的品牌

再來說說他的三大件,這一點豐田的車主最有發言權。豐田的每一款車型似乎都沒什麼亮點,但更沒什麼缺點可挑。以全球最熱銷的車型卡羅拉來說,在同級別中的表象不算最好,但絕對是故障率最低的,小毛病最少的。它就像一個賢惠的老婆,不給你找任何的麻煩。

還必須說一說皇冠、霸道、陸地巡洋艦這些車型的耐用性算是各個級別中最變態的成績,保值率更是級別王者。有句話說“有錢時買陸巡,沒錢時賣掉陸巡你還能東山再起”。

到現在為止,豐田的每個級別的車型表象,都可以用卡羅拉的代名詞“中庸之王”來形容。就是這種沒有特點的特點,取悅了一批又一批的豐田粉。

本田

“一日本田,終身本田”這是對本田最好的詮釋。到今天為止,本田依舊是世界上造發汽車動機引擎最好的車企。無論是油耗表現、機械性能、可靠性方面,本田的汽車發動機都非常出色。在2015年,國外某著名保險公司做過一次汽車品牌市場調研,其中發動機故障率和質量本田取得了第一的成績。這時候又有一句話不得不說“一個買發動機送車的品牌”。

在三大件的可靠性方面本田算是無敵的存在,以雅閣為例,巔峰之作的6代雅閣給我們留下了多麼令人深刻的印象。你是否還記得那個開25萬公里發動機沒拆過的雅閣!雖說本田在產品的品質把控方面沒有豐田那麼細緻入微,但其發動機的超群表象要比豐田好一些。

當然還有保值率變態到極點的飛度,一款小型車讓本田造的“變態”,地球夢的發動機讓他在同級別中動力表現無解,可靠性無解。

總結:
兩款車子的產品表現都很令人滿意,本田的安全性與發動機技術要優與豐田,豐田在配置做工和整體表現方面要比本田好。說到耐用個人還是覺得本田更好一點,身邊有很多本田的車主,車子開了幾十萬公里沒修改的例子還是比較多的。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看個人需求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