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菏泽曹县有哪些名人?

游荡的鱼7


曹县古称之为曹州,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豫两省八县交界处,南临商丘、民权,北接菏泽、定陶,东靠单县、成武,西濒东明、兰考!

曹县自古以来就人才倍出;

如古代:鲧,伊尹;莱茱;吴起;黄巢;等等


现代的名人有:

马金凤:国家豫剧大师,“豫剧功勋杯”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豫剧五大名旦之一!


崔蓝田:豫剧表演艺术家,豫剧五大名旦之一。戏曲教育家,“崔派”艺术创始人。国家一级演员。

马文广:国家级运动员,亚洲举重冠军。


张建启: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总指挥、指挥部指挥长!


马文辉:原山东省举重队运动员,历任山东女举队总教练,山东省体育局举重、跆拳道中心副主任、中国女子举重队总教练


樾樾小哥4212960122


介绍历史上三位曹县出身的著名将领:

吴起(前440-前381),战国初期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兵家的代表人物。卫国人,先后在鲁国、魏国和楚国为官,在内政和军事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魏国曾经率军大破秦国军队,占领了秦国西河地。在楚国领导进行变法,增强了楚国力量,但是因为得罪了楚国贵族被杀。传世有吴子兵法,和孙武齐名的大军事家,人称“孙吴”。后世进入武庙十哲之一。

黄巢(820-884),唐末农民起义领袖。粗通文墨,但是屡试不第,有诗才,咏菊诗大大的有名啊。875年,响应王仙芝起义,几年后王仙之被杀后,被拥戴为首领,称“冲天大将军”。曾转战大半个中国,向南只打到广州。880年攻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884年兵败在山东被杀。

孙继先(1911-1990),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红军时期,是红军长征先遣团一营营长,曾在安顺场挑选并率领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抗日战争时期,指挥葛庄战斗,歼灭日伪军900余人,新华社向全国宣传了这一胜利。解放战争时期任22军军长,率军解放了舟山群岛。建国后曾任济南军区副司令。据说将军武功了得,毫不逊于许世友。


磨史作镜


首先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吴起,曹县韩集镇人。

黄巢,曹县庄寨镇人。

马金凤,曹县人。

张建启,曹县楼庄乡人。

还有好多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曹县人,爱县光荣。


龙游天下9891


您好,我是泺水居,我来回答


虽然,我是济南人,但是因工作关系曾经长期在菏泽工作,可以说是跑遍了菏泽,也经常去曹县,曹县位于菏泽南部,与商丘搭界,记得夏天的时候去南李集的时候,吃完饭散步,一会就不知不觉的走到河南商丘界了,曹县是个重要的交通要道,在古代,特别是宋金之前,曹县境内四泽八水,通济天下,禹贡所列九大名泽居其四,有许多名人和故事。

以下简单说几个有代表性的:

1、吴起(约前440—前381) 卫国左氏(今曹县韩集镇北)人,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吴起变法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主要事迹,吴起投奔楚国后,楚悼王任命吴起为宛城太守,一年后升任主官,担任主要领导职位后他开始制定法律,具体如下:

  • 制定法律并将其公布于众,使官民都明白知晓。
  • 凡封君的贵族,已传三代的取消爵禄;停止对疏远贵族的按例供给,将国内贵族充实到地广人稀的偏远之处。
  • 淘汰并裁减无关紧要的官员,削减官吏俸禄,将节约的财富用于强兵。
  • 纠正楚国官场损公肥私、谗害忠良的不良风气,使楚国群臣不顾个人荣辱一心为国家效力。
  • 统一楚国风俗,禁止私人请托。
  • 改“两版垣”为四版筑城法,建设楚国国都郢(今湖北省江陵市西北)。

2、黄巢(820—884)曹州冤句(今曹县西北,说法很多,我去过曹县的庄寨,那里有黄巢广场,因为古时候冤句的范围很大,所以我基本认同是曹县庄寨,在牡丹区西安路附近还有一处黄巢点将台,我也是实地去看过,现在不知道保护的怎么样了)人。盐贩出身,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唐乾符元年(874),王仙芝率众在长垣起义。翌年,黄巢起兵响应,率领数千农民武装在曹州(今曹县西北)和王仙芝胜利会师,共同宣誓,决心纵横天下,除暴安民,实现“均平”的政治理想。起义军使唐王朝统治者惊恐万状,朝廷立即调五路大军合击义军,义军弃曹州包围沂州,直取淄川(今山东淄川)、青州,进而挥师河南,接连打下阳翟(今禹城)、郏城(今郏县)、汝州(临汝)。为避免与唐军主力硬拼,义军又挺进湖北、安徽,接连攻下10个州县,横扫千里,所向披靡,黄巢的点将台在我的印象中是在菏泽学院西校区里面,当年我是翻墙进去看的,点将台上有盗洞,是原来有人认为里面藏有农民起义军埋藏的珍宝。

3、祁致中(1913—1939)原名宝堂,又名明山。曹县曹家庄人。中共党员,历任东北抗日联军师长、军长等要职,是抗联的高层干部,“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侵占了黑龙江省桦川县驼腰子金矿,派汉奸奴役工人生产黄金,。祁宝堂等7名矿友不甘心受欺压,组成反抗小组,把积攒的碎金子换了两支手枪,1933年6月,趁守矿日军架起机枪休息,祁宝堂等人打死日军班长和机枪射手等7人,夺轻机枪1挺,步枪6支,手枪3支,子弹700余发,后祁宝堂带队离开金矿,宣布成立“东北山林义勇军”,被推举为首领。当地群众称之为“明山队”。“明山队”成立后,在桦川、依兰、勃利等县进行抗日游击斗争。1934年夏季,在方正县窝里村与哈东游击队相遇,游击队司令赵尚志和政治部主任冯仲云劝他去掉“明山”字号,改为“致中”,其意为致力于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他接受了这个建议,从此改名祁致中。1935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5月,祁致中的“明山队”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独立师,迅速发展到1500余人。1937年10月扩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祁致中先后任独立师师长、十一军军长。独立师扩编为十一军后,部队的弹药发生困难,祁致中不畏艰辛, 渡江赴苏联求援,1939年7月,祁致中回国,任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副总司令,不久,在嘉荫县攻打乌拉嘎金矿战斗中牺牲(一说是被友军错杀),年仅26岁。


泺水居


祁致中,东北抗联第十一军军长,曹县常乐集镇祁庄村人。出生于1913年,十五岁时因贫困闯关东,不满日本的侵略,在东北创建明山队,与日本人展开殊死搏斗。后加入中国共产党,被认命东北抗联第十一军军长,1939年,因与赵尚志不和,被赵尚志错误处死,享年26岁。











汇力户外


曹县名人录

吴起(约前440—前381) 卫国左氏(今曹县韩集镇北)人,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吴起为吴国王族之后,曾祖为吴王夫差,祖为太子友,友为越人攻杀。吴灭后,吴起父母逃至卫国左氏城,富累千金,生子名吴起。吴起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成人,年轻时胸怀大志,重守诺言,办事认真。吴起休妻就是一例。吴起让妻子织丝带,他看到带子宽度小于规定尺寸,就让妻子另织,妻子说:“好”。等到织成,再去量,仍然不够规定尺寸,吴起大怒,责备妻子既已许诺理应更改,为什么织的仍不够尺寸。妻子说:“我一开始织起来就不好改变了。”

 黄巢(820—884)曹州冤句(今曹县西北)人。盐贩出身,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唐乾符元年(874),王仙芝率众在长垣起义。翌年,黄巢起兵响应,率领数千农民武装在曹州(今曹县西北)和王仙芝胜利会师,共同宣誓,决心纵横天下,除暴安民,实现“均平”的政治理想。起义军使唐王朝统治者惊恐万状,朝廷立即调五路大军合击义军,义军弃曹州包围沂州,直取淄川(今山东淄川)、青州,进而挥师河南,接连打下阳翟(今禹城)、郏城(今郏县)、汝州(临汝)。为避免与唐军主力硬拼,义军又挺进湖北、安徽,接连攻下10个州县,横扫千里,所向披靡。


氾胜之(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末期。汜水(今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北)人,古代著名农学家。他所编著的《氾胜之书》,总结了我国古代黄河流域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经验,记述了耕作原则和作物栽培技术,对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而闻名于世。氾胜之在汉成帝(前33—前7年在位)时为议郎,知农事,后官至黄门侍郎。他曾以轻车使者的名义,在三辅(今陕西平原)指导农业生产,并使该地区获得丰收。《汉书·文艺志》颜师在注引刘向《别录》云,成帝时使氾“致用三辅,有好田者师之”。《晋书·食货志》数:“昔汉遣轻车使者氾胜之督三辅种麦,而关中遂穰”。


陈丰(1825~1887) 字麗清,号韶轩,曹县魏湾镇陈胡同村人,光绪庚辰贡生。陈自幼聪慧,喜欢读书,常沉醉其中,“每有所得辄快于心”。24岁考取秀才,在随后的“科试”中,从众多强者中脱颖而出,名震乡里。此后,他广交文友,勤勉好学,学业大进。在光绪六年到京城参加会试,考取贡士,由于其出色的表现,在光绪帝特批科考取士时,名登金榜。1860年,35岁时被咸丰皇帝授予翰林院编修。1863年,38岁时被同治皇帝授予翰林院编修提督山东全省学政。1871年,46岁时被同治皇帝授予翰林院修职郎、教谕。1873年,48岁时被同治皇帝授予翰林院大学士、奉政大夫。


燕肃(961—1040) 字穆之,济阴(今曹县西北)人。北宋科学家、画家。祖籍益都(今青州),父燕峻迁曹州(济阴为附郭县),燕肃六岁丧父,勤奋好学,曾经游学睢阳学舍(今河南商丘),先后任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宋淳化年间,燕肃举进士,补凤翔府观察推官,主管司法事务。这时寇准因事降职,正在凤翔担任知府。一次,燕肃在寇准家观舞,兴会之时,有一个鼓环忽然脱落,无法奏乐,不免大煞风景,问遍诸匠,皆面面相觑。这时燕肃出来用环脚为锁簧,很快便修好了。寇准非常高兴。宋淳化五年(994),寇准自凤翔召还,任参知政事。


徐继孺(1858—1917) 字又稚,号悔斋,晚年自号苏门山人,今曹县郑庄乡徐楼村人。他自幼聪颖好学,6岁能辨四声,11岁中秀才,15岁考选拔贡。遂即游学济南,同窗中他年龄最小,每次考试却名列前茅,深得泺源书院主讲匡鹤泉的夸赞。还常与泉城文人谈经论史,切磋学问,多能探本溯源。不久,以拔贡朝考,选为黄县训导。公事之暇,他遍访胶东名士,孜孜学问,以求教益,因而学业大进。清光绪十四年(1888)中举,十六年中二甲第四名进士,入庶常馆。三年散馆,成绩优异,授翰林院编修,旋出任陕西省副主考。清光绪二十年出任河南省学政,二十四年,被委任为山西省清源局总办。


柴成务(934~1004年) 字宝臣,宋曹州济阴(今曹县)人,是大宋开国以来的第九位状元,柴成务博学多才,长于文学,尤擅诗词,博闻稽古,有声词学。 初任陕州军事推官。累迁户部判官,本曹郎中。以光禄少卿之职奉命出使高丽(今朝鲜)国人信服。历官中外,皆有能名。真宗即位,受诏修《太宗实录》,成书后,知扬州。后官至刑部判部事。著有文集二十卷,(《宋史本传》)行于世,名列《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柴成务中状元后,出任陕州军事推官,改曹州、单州观察,迁大理寺。太平兴国五年(980)转太常寺。从兴国八年起,历知果州、苏州,为两浙路转运使,户部员外郎,入直史馆。


戚同文(904—976)宋初楚丘(今曹县安蔡楼镇楚天集)人。著名学者、教育家。他出身儒学世家,从小父母双亡,祖母带他在曾祖母家住养,以孝名闻乡里。祖母病逝,他昼夜哭泣,几天不吃饭,乡里邻人深为感动。五代晋末,天下大乱。学校废,礼仪衰。乡人为教育儿孙,纷纷兴建民间私学。杨悫在家乡收徒讲学,戚同文虽想上学,但因家境贫寒,不能如愿。一天,他路过学舍,听到琅琅读书声,不由自主走了过去。杨悫正讲《礼记》,戚同文在窗外听了,都能背诵。杨悫看到后非常惊喜,欣然免费收他为徒。戚同文聪颖强记,学习刻苦勤奋,常食不甘味,夜不解衣,一天诵经一卷,不到一年,五经都能背诵下来。


戚纶(954年~1021年),字仲言,祖籍宋州楚丘县,生于宋州宋城县睢阳学舍。睢阳学舍执教戚同文之子。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进士。历知州县,入为光禄寺丞。宋真宗即位,除秘阁校理。景德元年(1004年),拜右正言,龙图阁待制。二年,预修《册府元龟》。进秩左司谏、兵部员外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出知杭州,徙扬、徐、青、郓、和州。天禧四年(1020年)冬,戚纶由于患病请求回归故里,改任太常少卿,分司南京。天禧五年(1021)因病去世,终年六十八岁。有文集二十卷,已佚。人物生平戚纶的父亲戚同文,幼年失去父母,祖母把他带到娘家宋城县养育。


李秉(?—1489年),字执中,曹县人。明代政治家。他直言敢谏,不避权贵;执法严明,黜罢贪残,一时目为朝中正气,天下正人。李秉少年丧父,孤苦自立。他立志向学,劳作之余刻苦攻读,终于在明正统元年(1436年)中进士,授为福建延平推官,掌管刑狱。初任延平,有一个恶霸诬告良民为盗而霸占其妻,李秉依法予以严惩。而他也被这恶霸诬陷下狱。副使侯軏为之昭雪,李秉也因此而知名。不久征入都察院,改授户部主事,赴宣府清核屯田。在宣府,他不顾豪右反对,将军户霸占的民地全部清理还民。景泰二年至天顺元年(1451—1457年),李秉以户部郎中佐侍郎刘琏督理宣府军饷。


莱朱(约公元前16世纪) 名仲虺,夏车正奚仲的第十二世孙,是继奚仲之后又一位杰出的的薛国国君,又是商朝开国君主成汤的左相。莱朱二十四岁继任薛国国君之位。他带领薛民发扬先祖的优良传统,着力改进生产工具,号召在各个村落的低洼地带打井取水,发展农业;还倡导人们饲养牲畜,大力发展畜牧业。他设立农官,教人们用庄稼的秸秆饲养牲畜,用牲畜的粪便作为肥料来提高土地的肥力。莱朱还重视手工业的发展,对薛国的铜器制造业、手工艺品制造业、皮革、酿酒、养蚕、织帛等都有一定的改进。在莱朱的带领下,薛国成为一个经济较为发达、实力较为强大的诸侯国。而此时,夏桀奢侈荒淫,民不聊生。


 邢昺(932—1011年),字叔明,曹州(今山东菏泽)人。北宋学者、教育家。 邢昺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初年,以通“九经”及第,授予大理评事(司法官),任泰州(今江苏泰州市)盐城监。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回京师任国子监丞,又调为国子博士,专做各王府的教师。宋太宗雍熙时期,升为水部员外郎。端拱元年(988年),又调任为金部郎中。 宋真宗即位后,邢昺调为司勋郎中。真宗咸平初年(988年),升调为国子祭酒,兼翰林院侍讲学士,给真宗讲《左氏春秋》等。同时,他奉真宗之命,与当时朝廷的儒家学者杜镐、舒雅、孙奭等人,核定《周礼》、《仪礼》、《公羊传》、《论语》


任中正(生卒年不详)字庆之,北宋曹州济阴(今曹县西北)人。进士及第后,为池州推官。历任大理评事、通判邵州,改太府寺丞、通判濮州。迁秘书省著作佐郎、通判大名府。中正为官清正,深得皇上信任。转运使陈纬离任时,推举中正代任自己职务,太宗说:“朕自知之。”于是召任中正为秘书丞、江南转运副使。中正身材高长,皇帝就给他选一个大笏(上朝时拿的手板),并赐给他加长的红衣。中正到任后,当年大丰收,赋税和粮食都收的很充足,转运使王子舆准备全部调往京师,中正不同意,说:“东南每年输送粮食五百多万石,江南占一多半。今年有点剩余,要考虑到歉收年份和青黄不接的时候百姓受饿。


 孙继先(1911—1990),山东省曹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土地革命时期1932年8月,任红二十二军六十四师连长,之后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四次反“围剿”斗争。1933年11月,入红军学校学习,半年结业后,任江西模范师二团、三团三营营长。1934年10月,长征开始,调任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先遣团)一营营长。


黄揆(?-884), 唐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黄巢弟。率起义-战各地中和三年(883)沙苑(今陕西大荔南)之战时,为李克用部将李存贞所败。旋与王璠攻克华州(今陕西华县),后又为李克用军所破。次年,与黄巢同在泰山狼虎谷牺牲。生平事迹三年,阻止王仙芝降唐,率部独立作战。五年,王仙芝战死,遂收其余众,被推为王,号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继而率众十余万,摆脱唐军围攻,乘虚南渡长江,转战浙东,自衢州(治今浙江衢县)开山路700里入福建。六年,先后上表求授天平和广州节度使,朝廷不许。黄巢急攻广州,即日陷之。时军中遇疾疫,死者甚众,诸将请“北还以图大事”。


王道平,原名王喜太,1886年出生于山东省曹县王庄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童年时期正值清廷昏庸腐败,丧权辱国,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的岁月。王道平生性刚毅豪爽,对啼饥号寒的黎民百姓寄予无限同情,对国内外反动势力残酷镇压与血腥盘剥极为不满,立志走救国救民之路。1911年,由资产阶级革命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了。在这一伟大的历史变革中,王道平大为振奋,为报效国家,剪掉辫子,毅然从戎,后升任团长。不久,胜利果实即为北洋军阀袁世凯所篡夺,革命遂告失败,社会重又陷入了内忧外患的混乱之中。对此,王道平时有不平之声:“天下被糟踏得太苦啦!象这样残害百姓的军队


韦统泰(1917~2013.06.27),男,山东省曹县人,1938年入伍,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原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班长、参谋、股长、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涞灵、牛岗、水口、蔚广、东邰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副团长兼参谋长、副团长、团长等职,参加了绥东、锦州、营口、承德、辽沈、平津、湘赣、衡宝等战役战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副军长、军长、昆明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西南剿匪、抗美援朝,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衡阳圈APP分享


孙继先,开国中将,大渡河18勇士第一名红一营营长。

孙端夫,开国少将,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

韦统泰,开国少将,国防科工委副主任。

张志善,少将,新疆马兰基地司令员。


44808491


从故宫带出几件东西而且毫发无伤的魁哥石伯魁算不算名人


Journey163478897


古代的就别提了人都不是以前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