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上海有哪些戏曲?

小米体育


上海有不少传统戏曲,今天我给大家总结一下,大概有以下八种,其中前四种与上海本地传统曲艺有关,后四种则是外来剧种引进而来。

一、沪剧(申曲)

起源于清末时期上海浦东的民歌东乡调,跟江南一带的滩簧戏相结合,形成了沪剧的基础。

还有一个说法,起源于乾隆年间的花鼓戏,道光年间形成了上海滩簧。

此后沪剧又经过清装戏、西装旗袍戏、戏曲电影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我的头条号里,有一篇专门写沪剧的文章,或者在今日头条搜索“沪剧作为上海的招牌戏曲,如何能在大上海扎根立足?”即可,文章里有更详细的记载。

沪剧的唱腔以长腔长板为基本调,并由此繁衍出长腔中板、长腔慢板等。

沪剧有不少唱腔和调式,是从其他长腔调式上吸引借鉴而来的,这里有一张表格,有兴趣的可以参看一下,没兴趣的自动略过即可: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沪剧唱腔丰富的包容性,同时也影响到了其他剧种。

由于沪剧在发展极快的上海,为了不被淘汰,只能紧跟着上海的品味走,所以沪剧的演出剧目并不是固定的,很可能上海发生了某件大事情,沪剧艺人就能根据这件事情,来改编成剧本。

在近代这一百年以来,沪剧可以说是见证了上海的成长,具有独特的文化、历史意义。

不过近些年来,沪剧终究还是跟不上时代了,现在衰落的很快,如果再不挽救,逃脱不了消失的可能性。

201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滑稽戏

起源于上海本地,主要流行于上海及其周边的吴语地区,因为滑稽戏是用上海话说唱的。

在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本地的独脚戏同中外喜剧、闹剧以及江南一带的滩簧戏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滑稽戏。

顾名思义,这是一种以搞笑为主的戏曲,基本上以对白为主,以唱为辅。

滑稽戏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特别的红火,那时候基本上是一票难求,甚至用四张票都可以换一套房子。

但是现在不行了,当年三个滑稽剧团的人能有一千多人,现在还不到一百人。

那时候四票能换一套房子,现在四千张票,也只能在上海买个郊区的厕所而已。

据说,滑稽戏是外地人学习上海话最好的途径,可惜现在滑稽戏很难再看到了。

三、奉贤山歌剧

起源于上海奉贤区民间小调,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左右,奉贤及周边地区非常流行唱山歌。

由于历史原因,奉贤县文工团开始排练小戏《梅娘与桃郎》,在上海一经演出,立即引起了轰动。

但是这个剧种现在几近失传,剧团也没了。

四、海派京剧(南派京剧)

四大徽班进京促成了京剧的诞生,部分徽班南下来到了上海,与当地的民间小调相结合,形成了海派京剧。

上海的东西好像都挺喜欢创新的,海派京剧也不例外,相对于京派,海派非常善于创新,吸收新鲜事物,有点类似之前的沪剧,比较能够贴近现实生活。

但是有点偏向商业化,有时候会失去京剧本身的一些特点。

五、昆曲



昆曲起源于昆山,毗邻上海,上海有上海昆剧团,算是比较正宗的昆曲了,上海昆剧团进来也经常去全国巡演,据悉,3月31日(也就是后天)还要到江苏太仓表演《狮吼记》。

众所周知,昆曲在戏曲界的地位非常高,被尊称为“百戏之祖”,对全国很多戏曲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如果题主在上海的话,可以到上海昆剧团看一下,了解一下。

六、越剧

越剧同昆曲一样,也是由于毗邻上海,在上海扎根下来。

越剧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最近也在全国巡演,

七、淮剧

淮剧是江苏的剧种,在上世纪就已经扎根在上海,上海淮剧团建立于1953年,是上海市建立国家剧团最早的艺术团体之一。

上海淮剧团还是很厉害的,拥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才近60人。

八、评弹

评弹也是因为苏州评弹毗邻上海,从苏州传过来的。

上海评弹团建立于1951年,是评弹界第一个国家剧团,也是目前最具实力的评弹演出团体之一。

曾经多次远赴海外去演出和讲学,足迹遍及澳洲、东南亚、欧美等地区。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一直走在时尚与潮流的前端,像戏剧这种东西基本上已经很少演了,所以上面的这些剧种,或多或少都有失传的风险。

还是希望上海有关部门能够注重传统文化的发展,让戏曲文化传承起来!


魏青衣


上海地区历史上独立存在并有自已观众群的戏曲,主要有越剧,京剧,昆曲,沪剧,淮剧等,都有专门建制剧团。至于某些群众喜欢听唱的戏曲那可能多了,如粤剧,黄梅戏。其他的戏曲品种如豫剧,秦腔,川剧,评剧等很少有听众。曲艺类首推评弹(弹词与评话),还有滑稽戏。


玩趣魔都


有沪剧,越剧,苏州评弹,也有听黄梅戏,京剧的


大话戏坛


京、昆、越、沪、淮以及评弹、滑稽戏,这是目前上海存有专业剧团的戏曲剧种。不过,江浙地方戏曲大多数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左右在上海发祥为舞台剧种,包括越剧、锡剧、淮剧、扬剧、甬剧等。只不过文革后,上海失去了锡剧、扬剧、甬剧专业剧团。但是江浙这些剧种剧团来沪演出,仍然不缺席。


lee68_hz


上海地区历史上独立存在并有自已观众群的戏曲,主要有越剧,京剧,昆曲,沪剧,淮剧等,都有专门建制剧团。至于某些群众喜欢听唱的戏曲那可能多了,如粤剧,黄梅戏。其他的戏曲品种如豫剧,秦腔,川剧,评剧等很少有听众。曲艺类首推评弹(弹词与评话),还有滑稽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