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美國要對加拿大軍事保護?

鋤禾日o


我是“麻辣戰爭”頭條號主編龍舞風行,對於加拿大來說,其實並不需要美國的軍事保護,這並不是說加拿大的軍事力量有多強,而是因為,加拿大沒有明顯的敵人,所以,不需要什麼保護。

先看地圖,從軍事上看,加拿大的地理位置好的不能再好了,它南部國境只有美國一個國家,西部邊境也是美國的阿拉斯加,東北部靠近丹麥的格陵蘭島,除了美國和丹麥兩個鄰國,加拿大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包圍著,再沒有任何鄰國。

所以,從軍事上看,加拿大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要入侵加拿大,除了美國和丹麥,其他國家必須跨過太平洋、大西洋或者北冰洋,才能將軍隊投送到加拿大,這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美國、丹麥和加拿大同為北約盟國,而且彼此間沒有領土糾紛和爭議,所以,加拿大根本沒有被入侵的威脅。

除了美國和丹麥,這個世界上,有入侵加拿大的軍事能力,又有入侵加拿大的需要的國家,能找出來嗎?

僅就軍事能力而言,也許只有中俄兩國勉強具有兩棲登陸加拿大的能力,但問題是,中俄會入侵加拿大?加拿大既不是戰略要地,也沒有無法取代的珍稀礦藏資源,為什麼要入侵呢?

既然無人入侵,為什麼要軍事保護呢?加拿大人自己保護自己就夠了。


麻辣戰爭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加拿大的地理位置和歷史背景,就容易理解該國與美國的關係和對美國的依賴性。

加拿大位於北美洲最北端,英聯邦國家之一。南方與美國本土接壤,西北方與美國阿拉斯加州為鄰。

加拿大政治體制為聯邦制、君主立憲制及議會制,英王伊麗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及國家象徵,但無實際權力。



16世紀後,英國和法國殖民者先後侵入;1763年淪為英國殖民地。1926年,英國承認加拿大的“平等地位”,加拿大始獲外交獨立權。1982年4月17日,加拿大國會通過新憲法,並得到英國國會通過廢止舊憲,加拿大把7月1日的自治領日改名為加拿大日,加拿大事實上從英國獨立。

加拿大是西方七大工業化國家之一,經濟上受美國影響較深。主要貿易對象是美國、中國、日本、歐盟國家。2011年對美出口額佔加出口總額的72.29%。

加拿大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集體防務、與美國的雙邊戰略和防務合作為其防務政策的兩大支柱。

軍事領域,加拿大的國防政策核心是防禦,冷戰時期是配合美國進攻蘇聯的護衛政策,戰略位置重要,是對付蘇聯的前哨。

加拿大常規部隊兵力不到七萬人,主要參與聯合國的維和活動比較多。2011年,加拿大的軍費預算開支約為230億美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82%。2017年,加拿大軍費開支約225億美元,全球排名第14位。呈現下降趨勢。


1914年8月4日開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向德國宣戰。由於加拿大仍然被認為是英國殖民地,因此加拿大也同時自動地與德國進入了戰爭狀態。最終,加拿大隻向西線戰場派遣了四個師。

1939年德國閃擊波蘭,二戰開始。加拿大在麥肯齊.金的領導下作為英聯邦成員國,在英國對德宣戰7天后,加拿大也宣佈參戰。

二戰期間,加拿大空軍和陸軍,在亨利·克勒拉爾總參謀長的率領下主要投入單英國本土協助對德戰爭。加拿大於1951年,參與了朝鮮戰爭,共派遣了25000人。共有1558人的傷亡,其中516人戰死。

加拿大部隊參加了2001年的阿富汗戰爭,派出了特種部隊和少量地面部隊,共有82名加拿大士兵和一名加拿大外交官在阿富汗犧牲。

加拿大軍隊,更多的是參與了聯合國的維和行動。從1949年後的50多次維和行動中,共有125000多名加拿大人參與了世界各地的維和行動,其中有116人犧牲。

當然,抗日戰爭中,加拿大的著名醫生諾爾曼·白求恩(Norman Bethune,1890年3月3日—1939年11月12日),也來到中國幫助我們的抗日戰爭,並貢獻了自己的生命,偉大領袖毛主席寫的“紀念白求恩”一文,就是讚揚這位加拿大共產黨員,國際主義戰士,著名胸外科醫師。



加拿大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緊挨著美國,與其它國家不接壤),本國從沒有對外直接參戰,只是輔助性質的依從於英國、美國等強國,以最小代價來參與國際事務。

由此可見,加拿大在軍事上,依賴英、美等西方國家是有其法律依據和歷史原因的。儘管如此,加拿大卻沒有參與美國發起的沒有聯合國授權的對伊拉克的戰爭。


李乒乓Bill


美國要對加拿大軍事保護這事是你情我願!美國有這心情,加拿大有這意願!

一、美國方面:

1.戰略安全需求。二戰後隨著英法等傳統強國的衰落,美國異軍凸起,全球霸權野心迅速膨脹,但是以蘇聯為首的華約組織迅速崛起嚴重阻礙了美國的野心,為了做好爭霸,美國建立起自己的安全防禦圈,但是加拿大正好位於美國阿拉斯加和美國本土之間,要做到提前預警必須經過加拿大,沒有辦法,美國必須把加拿大軍軍事安全納入範圍,同時美國把加拿大認為自己的後院,安全利益不容侵犯。


2.北約組織的義務和責任。因為加拿大也是美國領導的北約的成員,北約有規定成員國如果遇到侵略,其他成員國有義務和責任實行軍事保護和干預,美國緊靠加拿大又是北約領導者,老大照顧小弟義不容辭。

3.美國有同化加拿大的意味。歷史上美國也曾侵略過加拿大,但是被打的灰頭土臉。早在獨立戰爭時期,美國就想合併加拿大,但一支遠征的大陸軍失敗退回1812年爆發的美英戰爭時,美國也曾經入侵加拿大,但被擊退,加拿大的英軍反而攻入美國境內;另一路從海上登陸的英軍 還攻入了首都華盛頓,將總統官邸焚燬(戰後美國人為了掩飾燒燬的黑灰,將官邸塗成白色,故稱“白宮”)停戰後,美國放棄了將加拿大併入的野心,但是隨著美國實力的強大,美國變換策略,溫水煮青蛙,加拿大有被同化的風險。

加拿大方面:

1.國家安全需求相對較低。地理位置優越,加拿大面臨的鄰國較少,南面靠美國,東臨北約成員國丹麥,唯一的威脅就是北面和西面與俄羅斯隔海相望,既然美國是全球霸主,軍事實力第一,大樹底下好乘涼,自己又是北約成員國,美國不會公開侵略自己,加拿大當然樂意把軍事安全交給美國。



2.軍事安全交給美國能夠有效減少國防預算,全力發展經濟,把福利讓度予國民。

加拿大的國防預算僅僅佔據其國民生產總值的1%,遠遠低於北約內成員國平均值2%,加拿大2017年GDP產值15292.2億美元,全球排名第十位,加拿大是西方七大工業強國之一,同時加拿大也是全世界國民福利最好的國家之一,加拿大的福利是一個完整的多層次的體系,可以說是從生到死,面面俱到,只要你是他的國民即可。


綜上所述,美國對加拿大軍事保護順理成章,加拿大也樂於享受小弟的福利。


談天論地迷


美國對加拿大實行軍事保護始於二戰時期,而在此之前美國和加拿大的關係並不像我們現在看到的那樣親密——事實上美國曆史上曾不止一次入侵過加拿大:

事實上早在美國還在為獨立而與大英帝國激戰時就已打起了加拿大的主意。當時的尚未贏得獨立地位的英屬北美殖民地就試圖將加拿大拉攏到自己一方,成為反英聯盟的第14個成員:1775年11月R.蒙哥馬利率左路軍攻佔蒙特利爾,隨後與B.阿諾德率領的右路軍在聖勞倫斯河下游會合,然而圍攻魁北克的戰鬥卻兩次受困於惡劣的地形和天氣,與此同時加拿大無人響應美國革命,最終北美大陸會議輸出革命的企圖落空,在英軍和忠於英王的加拿大民兵的打擊下北美大陸軍不得不解圍撤退。1777年夏由約翰·柏戈因少將率領的由英軍和加拿大民兵以及一部分黑森僱傭軍組成的9500人的部隊從加拿大南下,9月19日這支軍隊在薩拉託加縣的弗里曼農場同北美大陸軍遭遇,戰鬥一直持續到10月7日。在這場戰鬥中英軍陣亡600人,大陸軍陣亡150人,這場戰鬥就是被譽為北美獨立戰爭轉折點的薩拉託加大捷。

1814年8月19日由英國海軍陸戰隊和加拿大民兵組成的2500人軍隊趁大霧繞開美國海陸軍優勢攔截,迂迴到馬里蘭州海濱登陸,迅速擊敗匆匆拼湊的6000美國民兵,然後在華盛頓擊潰了500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抵抗,僅以200人傷亡的代價佔領華盛頓,並於24日火燒總統府,然後揚長而去。戰後的美國總統府牆壁被燻黑,慘不忍睹,1817年美國人不得不用白灰把牆壁重新粉刷,從此才有了“白宮“的名稱。而攻入加拿大境內的美軍也遭遇加拿大民兵的頑強抵抗,最終一無所獲地退出了加拿大。

1859年一個美國農民跑到位於美國和英屬加拿大之間的聖胡安島宣佈這個島是他的財產並打死了一頭他農場裡的豬。然而這頭豬卻是島上的愛爾蘭人的財產,而當時愛爾蘭尚未從大英帝國獨立,然後英、美兩國就宣戰了,然而卻是宣而不打,最後簽訂了停戰協議,那頭豬成為了這場戰爭中唯一的傷亡。

1867年英國將自己在北美的殖民地合併為加拿大聯邦。儘管在獨立戰爭和第二次美英戰爭中美國都曾攻入加拿大境內,但最終都一無所獲。不過美國並未就此打消對加拿大的野心。20世紀初加拿大軍方獲悉:美國正在研究入侵及吞併加拿大的作戰方案。於是加拿大制定了對美國先發制人打擊的“國防部一號計劃”。當然加拿大深知:以自己的實力不足以同美國抗衡,所以將希望寄託在宗主國英國的援助上。然而隨著美英關係的改善,加拿大也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和美國的關係,1928年加拿大取消了“國防部一號計劃”。然而兩年後美國就秘密制訂了旨在消滅英國駐加拿大與北大西洋的陸軍部隊的“紅色帝國”計劃。

二戰時期隨著納粹德國和日本的威脅日漸增大美國同加拿大的宗主國英國越走越近,這時美國開始逐步放棄對作為英國自治領的加拿大的吞併計劃。二戰的爆發使美國徹底放棄吞併加拿大,轉而為應對共同的法西斯威脅而並肩作戰。這時的美國實際上是把加拿大視為自家的戰略緩衝區——美國的構想是:如果德國越過大西洋或日軍通過太平洋襲擊美國的話就以阿拉斯加、夏威夷兩塊飛地和加拿大的領土遲滯其攻勢,為美國本土的防務爭取時間。冷戰時期在美、蘇對立的格局下美國仍將加拿大視為自己戰略縱深的延伸而予以軍事保護。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美國與加拿大同宗同源,無論是文化,信仰,語言,制度都非常相同或相似。二者與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併成為'盎格魯五國聯盟'。也就是美國情報網絡的五隻眼。五國近現代歷史上幾乎都是亦步亦趨,步調一致。以前都聽英國的,現在都聽美國的。所以美國和加拿大就是鄰國加兄弟的國家。

既然提到美國軍事保護加拿大的問題,那就細細分析一下吧!美國與加拿大的軍事聯繫始於一戰二戰,當時的加拿大是英國殖民地,美國是英國的盟國,因此美國與加拿大之間便有了緊密的軍事聯繫。二戰結束後,英國衰落,加拿大獨立,美國登上世界之巔。隨著蘇聯的全面崛起,美英法等國為了遏制蘇聯便聯合整個西方組成了反修聯盟,也就是北約。加拿大作為近親便加入其中。蘇聯也糾集東歐國家組成華約,冷戰拉開序幕。美蘇開始爭霸。

隨著冷戰的深入,美蘇兩國進入了核軍備競賽,二者都擁有毀滅地球幾十次的核力量。作為美蘇二者的同盟國人人自危。於是美國宣佈如果北約國家受到核打擊,將等同於對美國的核攻擊,當然了蘇聯也是同樣這麼說的,來保護華約國家。自此便有了美國保護加拿大,美國保護日本,美國保護xx等等。所以這裡說的是核保護傘。而如果加拿大遭遇別國入侵,那北約將會啟動集體安全條約,屆時將是整個北約來保護加拿大,而非美國一家。

其實,客觀上來說。加拿大三面被三大洋環繞,只有美國一個鄰國只要美國不入侵就ok了。而且氣候還天寒地凍的,試問有哪個國家會遠赴重洋去入侵加拿大。加之現在的時代,侵略別國不會撈到啥好處,只會增加負擔。美國和蘇聯不是都付出過慘重的代價嗎!

所以這裡說的美國要對加拿大軍事保護,根本就是偽命題。加拿大會受到誰的威脅?除了美國外根本就沒有嗎?這些都是拉攏盟友的伎倆。再者,在美國眼裡只要他想把某國說成威脅,那麼這個國家就是威脅,比如,什麼出口魚線是對美國國家安全威脅,出口高科技產品是對美國科學技術的威脅,某國來美投資併購對美國構成威脅,進口某國高鐵也對美國構成威脅。如此云云的,是不是感覺美國口中的威脅有點太多了,好像得了'威脅綜合症'了。也許哪天美國心血來潮突然宣佈,瑙魯會對美國形成威脅😱


伈倓焸


因為第一,加拿大用不著大力發展軍事。

我們先來看看美國和加拿大地理上到底什麼樣一個關係

嗯,就是這樣,
同樣被太平洋和大西洋環抱著,要知道這麼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可不是誰都有的!就算是彈道導彈滿天飛的今天,想要打擊這麼一個相當於三面環海的國家,而且是漂洋過海大老遠,可是相當不容易。何況人家南面是世界第一大軍事強國美利堅,誰在美國家門口撒野不得問問這位老大哥?

其次,和美國佬住著鄰居,大家彼此關係甚好,雖然很早以前打過兩次仗(而且均以美國戰敗告終),但兩國生活習慣啊意識形態啊基本一致,所以大家也彼此分不開,再者後來加拿大也從英聯邦那裡獨立了,大力發展軍事也不好,讓美國有戒備之心,所以乾脆大家有錢一起賺,你我都開心,你收了我的錢,用了我的資源,就有責任保護我這個盟友。

第二,加拿大在戰略地位上對美國有很大作用。雖然美國兩面臨海,但是如果北面的加拿大是自己人,那麼無疑是有了一個比較廣闊的軍事緩衝地帶,加上南面的墨西哥,那麼美國本土的安全將得到更大保證。而加拿大軍事力量較為薄弱,所以美國要給予支持,兩國簽訂互不設防條約更是要求了美國在加拿大有危險是必須全力救助。


戰馬一號


其實美國一開始不想對加拿大實行軍事保護,想對它軍事入侵,可打了幾次都是失敗。

在1774年,加拿大還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在加拿大頒佈了《魁北克法案》,這個法案阻止了北美十三州人的西進,而且北美十三州的人進去加拿大不僅要受到英國的控制,還要受到法國的控制。所以美國便以此為理由,打下了魁北克,但是最後還是給加拿大人趕回了美國。



之後也對加拿大發動了戰爭,還是被打敗了,於是美國放棄了這個念頭,到了現在這個時代,美國更沒有機會對鄰國發動戰爭了,因為兩個國家都是鄰國,有些長達100年的盟友關係,而且加拿大可以幫助美國遏制俄羅斯,所以美國與加拿大聯合建立北美防空司令部,美國還派守衛幫助加拿大守衛邊境線,給加拿大很多的軍事裝備,可以說,雖然加拿大名義上是一個獨立國家,但是實際上已經成為美國的一部分了。


KK軍事說


說美國對加拿大軍事保護,太誇張,加拿大的地理位置除了天寒地凍外就只與美國按壤,維持相對較少的部隊也是不得以為之,唯一的鄰居太強,若想保有相當的武裝力量,是人都會想這是要幹什麼,加拿大若想超越美國確實很難很難,不如放下身段勾通憾情,哥倆都是流竄犯的後代,殺人滅種的事沒少合謀過,哥我家的軍事就交給你了,小弟的那點人馬就防防海盜土匪什麼的,國際上的事,哥你指東我決不會往西,你指西我決不往東,但好處,哥不能少給我分,就這樣,美國一聲OK,就放心大膽向外擴漲出了。


小丁豆232


加拿大是北約成員國,而且加拿大在現代階段可以存在的前提就是加拿大的軍事弱勢,將國防交給美國人是最好的選擇,在這種情況下加拿大可以最好的保護自己的利益,美國因為加拿大對它沒有威脅而念著加拿大是它的表弟而盡力保護它的安全,使加拿大的國防費用降到最低


帝國曆史


加拿大的國策就是國際上全盤跟在美國後面,或者我換句話說,在國際意義上加拿大可以視為美國的屬國,經濟意義上也很大程度上如此。所以加拿大就乾脆很大程度上放棄武裝力量(不是技術不行,是規模很小),對美國不設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