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巴彥淖爾故事:金馬湖傳奇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有大大小小300多個湖泊,素有“百湖之鄉”的美譽。其中磴口縣的金馬湖歷史悠久,有著一段悽美而神秘的故事。這段故事,與王昭君有關。

巴彥淖爾故事:金馬湖傳奇

早在公元前33年,匈奴國總統呼韓邪主動向大漢王朝求和,在呼韓邪的一再要求下,也是為了打造一個和諧安定的邊塞環境,漢元帝將宮女王昭君以公主的名分許配給呼韓邪總統,自此漢匈兩國結為友好聯盟,相安半個世紀。

昭君出塞的故事流傳了幾千年,幾乎世人皆知,但其中一些細節卻鮮為人知。

原來,求婚之時,呼韓邪為了表示衷心,獻給大漢朝一批土特產——1200匹汗血寶馬。漢元帝則命匠人精製了120匹至純至真的小金馬,是為昭君嫁妝。呼韓邪大喜,帶著昭君和金馬連夜踏上歸途,曉行夜宿,直奔塞外。說話間就渡過黃河,來到磴口境內。

這一日,來到一處飲馬泉邊,陰山隱約可見,離兩國交界雞鹿塞還有一天的路程。適逢傍晚,人困馬乏,呼韓邪便下令搭起氈包,埋鍋造飯。眾將士忙著殺羊置酒,娛樂解乏,家鄉在望,何樂不為?不到半夜,一個個酩酊大醉,鼾聲如雷。

然而,一行人馬中,有兩個人卻十分地清醒。一個是昭君的陪嫁丫鬟王招弟,另一個是招弟的未婚夫叫張三貴。

巴彥淖爾故事:金馬湖傳奇

這王招弟乃西京大戶人家姑娘,其祖上曾是大將衛青手下一員名將,早年與匈奴作戰時被俘殺頭,招弟至此發誓為祖宗報仇。後應聘入宮做了昭君的貼身丫鬟,卻眼見得兩國罷了兵戈,關係一天好似一天,只恨無機可乘。恰好這回陪主出塞,招弟以為天賜良機,暗殺呼韓邪的事指日可待,又做了些打點,讓未婚夫張三貴受做了臨時馬伕混進送親隊伍,以做接應。

這張三貴乃漢相張良之後,雖飽讀詩書卻找不到一個體面的工作,打工為生,聊以度日。儘管如此,對殺人的事不感冒。他在國內時就屢屢告誡招弟放棄此念,另作打算。因為他知道漢匈兩國征戰多年,和平局面來之不易。一旦發生行刺事件,勢必引發猜忌,戰端重開,百姓又將陷入苦難。到那時,行刺之人非但性命難保,還要成為千古罪人。與其落個身敗名裂,不如把120匹小金馬掉包後據為己有,一生享受榮華富貴,也算做個軟性報仇。思想工作到位,招弟從其言。離京前,二人做了120匹鐵胎銅皮、以假亂真的玩意。

於是,在這個萬籟俱寂的夜晚,一個丫鬟和一個馬伕,終止了一個謀殺匈奴國王、引發戰爭的陰謀,卻做下了一樁讓數代後人躁動不安的驚天大案——

這天晚上,他二人把小金馬拿得一個不剩,然後逃出營盤,來到飲馬泉邊一棵大沙棗樹下,挖一深坑,將小金馬用羊皮口袋包了放將進去。三貴是個有心人,白天時就看好了地形,在半張羊皮上畫了草圖。安排停當,二人連夜跑了幾十裡,回到黃河南岸蓋了一座茅草屋,改名換姓,打魚種地,以期風聲過後取回金馬,遠走高飛。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招弟和三貴的所作所為,被一位在沙棗樹上打坐的遊方和尚看得一清二楚。和尚法名智水,正打算在此地化緣修廟。他看到這二位不像殺人越貨,便沒有驚動他們,但暗自記下了這個地方和二位的身影,於是又埋下了一段緣分……

及至天明,大軍啟程,點卯時不見了招弟和三貴,周邊尋了一回不見蹤影,昭君暗自嘆息一聲道:愛情的火花,沒有辦法,由他們去吧!好在沒有人發現金馬掉包。一隊人馬浩浩蕩蕩過了雞鹿塞,一路無話。直到一年之後,一個偶然的機會才被發現。此時的匈奴國已是國泰民安、一派祥和,更何況昭君自幼就把那金銀看得與銅鐵無異,無意追究。而呼韓邪總統正是靜享天倫之樂之時,所持態度是“妻不問,夫不管”,隨便給漢朝報了信不了了之。

匈奴不當回事,漢朝卻起了軒然大波。朝廷當即將此立為建國以來最大經濟案件,成立了以刑部尚書為首的專案組,京城十大名捕傾巢而出大力偵破。

時過境遷,談何容易。辦案花掉的錢遠遠超過小金馬的價值卻杳無音訊,成為一樁懸案。

話說招弟和三貴,勞作之餘打探到兩國都不追究時,便又返回藏寶之地。但眼前前景,讓他二人幾近崩潰——因黃河改道之故,地形面貌已非從前。原本方圓數丈的飲馬小泉,如今已變為方圓幾百畝大的、浩浩渺渺的大湖。原先的沙棗樹早沒有蹤影,只見一叢一叢的蘆葦蕩中,碧波湧動,魚歡鳥鳴。空有一張羊皮地圖,奈何奈何?夫妻二人抱頭痛哭,不知所措。

突然,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站到了他們身後。這位老人就是當年的智水和尚,如今已是附近一家寺廟的主持,此時已修得滿腹經綸、慧眼大開。

智水笑道:想必二位就是當年偷埋金馬之人?二人一時驚得魂飛魄散,半天說不出話來。驚魂甫定,方才作揖求饒。智水說,別怕別怕,老衲絕無傷害二位的意思。偶然知之,也是緣分而已。請到小寺喝茶一敘。招弟和三貴自然不敢怠慢,跟了老人來到廟裡。

聽完他二位的敘說,智水撫掌大笑。然後說:意外之財,身外之物,有緣則有,無緣則無。你看這地方,依山傍水,牛馬布野,土地肥沃。不如就此安身立命,數年後所獲,遠非那120匹小金馬能比。

招弟和三貴本是受過良好家庭教育之人,聽得進高人點撥。便依從智水之言,在湖邊造屋開荒,白手創業,小日子過得風生水起。但金馬之事,卻一時難以全拋。三貴三天兩頭總能夢見120匹馬在湖畔飲水嬉鬧。於是心下不甘,做了魚鉤,每日下湖貌似釣魚,實則希望鉤出那羊皮口袋,日復一日,風雨無阻。幾年無果,就把這個秘密講給了村中酒友。經年累月,眾口相傳,一時間,引得蓑衣如織,釣者如雲。

巴彥淖爾故事:金馬湖傳奇

(圖:高明志攝)

此後,有坊間文人把這故事編出三個結局——

其一:金馬在未出京城之前,已被宮中宦官先行掉包,招弟和三貴白費了手腳;其二:金馬已被智水和尚取走,傳與後輩,蓋了一座金堂廟;其三:沉睡3000年的金馬成了精靈,並開始繁衍。有周邊百姓曾在風清月明的晚上看到一群金馬駒在吃草,有人還發現了馬蹄印跡和金黃色的馬鬃……

圖:已標明出處,部分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