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乾隆最失敗的一戰,三員大將先後被小國打敗,兩個自殺,朝野譁然

乾隆最失敗的一戰,三員大將先後被小國打敗,兩個自殺,朝野譁然

話說這乾隆帝,一生自詡“十全老人”,立下了“十全武功”。但其實,在這些武功中,有一場戰爭根本算不上武功,勉強算個無功,這就是令人嗟嘆的清緬戰爭。當時清朝正在國力頂峰,但卻接連在中南半島吃癟,連折三員大將,天下震動,朝野譁然。

乾隆最失敗的一戰,三員大將先後被小國打敗,兩個自殺,朝野譁然

1750 年,緬甸東籲王朝行將就木,各地紛紛造反,緬國連忙向清國求救,乾隆招待了使者,但沒有發兵。就在緬國兵連禍結,不可收拾的時候,出現了一個叫雍笈牙的人,他縱橫捭闔,彌合南北,於1760年統一了緬甸。按照常理來說,江山初定,應該休養生息,但新的緬國卻再起戰端,走上了以戰養戰的道路。緬國先是騷擾清朝邊界,攻伐清國土司,甚至一度進入了雲南境內,與此同時,又發大兵東進,企圖吞併暹羅。

乾隆最失敗的一戰,三員大將先後被小國打敗,兩個自殺,朝野譁然

雍笈牙

1765 年,緬國與暹羅血戰不休,國力逐漸不支,於是更加肆無忌憚的攻擊清國,想靠劫掠清國給自己輸血。面對挑釁,乾隆忍不了了,此前緬國數次犯邊,因為西北戰事拖累,無暇南顧,現在騰出手來,一定要教訓這個不知好歹的惡鄰。於是派雲南總督劉藻率大軍迎戰。

這劉藻文人出身,不懂軍事,在加上輕視敵軍,魯莽冒進,被緬軍打了個埋伏,死傷慘重。乾隆聽到戰敗,勃然大怒,罰劉藻降職留用。劉藻雖然文弱,但也懂得羞恥之心,服毒自殺了。

乾隆最失敗的一戰,三員大將先後被小國打敗,兩個自殺,朝野譁然

北邊打敗清軍,又在東邊攻陷暹羅首都,緬軍一時風頭無兩,頗有一統中南半島之勢。為了防止南邊出現一個強敵,乾隆派自己器重的楊應琚出征。楊應琚在西北時有些政績,但此次南征卻應對無方,他帶領精兵輕敵冒進,想要速戰速決。可他不知道,緬軍的實力其實異常強大,經過常年征戰,緬軍不僅都是老兵油子,而且不少人都裝備了歐洲的火器,在加上雨林土著的優勢,可以說根本不害怕清軍。

緬軍在叢林裡搞游擊戰,鬧的楊應琚焦頭爛額,但他為了邀功受賞,不斷捏造戰勝的消息上報。乾隆發現戰事膠著,但楊應琚卻捷報頻傳,一下起了疑心,撒出密探到前線刺探消息。原來前線的清軍早就被打得沒有還手之力,勉強紮營自保。乾隆怒不可遏,召回楊應琚並賜死。

乾隆最失敗的一戰,三員大將先後被小國打敗,兩個自殺,朝野譁然

楊應琚

還沒有勝利的苗頭,主將就死了倆,這仗打的太窩火。1767 年,乾隆徵發三萬健兒,指派雲貴總督明瑞為主帥,並拿出特別軍費600萬兩白銀,希望畢其功於一役,徹底平定這場南方的戰爭。

明瑞以前在西北打仗,算是一員猛將。不過他在入緬後也重蹈覆轍,犯了跟前兩位一樣的錯誤——輕敵冒進。他率大軍進入緬境,恰逢從暹羅班師回國的緬軍主力,雙方經過一場惡戰,明瑞中彈受傷,清軍被重重包圍。明瑞眼見大勢已去,掩護部下突圍,然後自縊報國。聽聞明瑞自盡,滿朝文武震驚,乾隆親自去明瑞家祭奠,以慰忠臣。

乾隆最失敗的一戰,三員大將先後被小國打敗,兩個自殺,朝野譁然

清軍之所以屢戰屢敗,不僅因為輕敵冒進,更是因為戰法不合適。清軍多來自北方,以騎兵見長,善於在大漠和平原機動作戰,在多山的緬甸叢林發揮不了長處,另外緬軍配備了先進的火器,裝備水平不弱於清軍,況且又是以逸待勞,所以數次擊敗清軍。

緬軍知道,清軍雖然三敗,但再繼續打下去,緬軍也不會一直佔優。最令他們擔憂的就是新徵服的暹羅,暹羅人到處起義,讓緬軍疲於應戰,實在無力再迎戰清軍,於是向清廷請和。愛面子的乾隆根本不吃這一套,準備第四次南征,這次不僅派出陸路大軍,還差遣福建水師南下,準備水陸並進,一舉消滅緬軍。

乾隆最失敗的一戰,三員大將先後被小國打敗,兩個自殺,朝野譁然

就在這時,暹羅起義軍成立了吞武裡王朝,緬軍後院起火,只得上書清廷,願意稱臣納貢,世世臣服,於是清軍罷兵,撤回境內,乾隆最後也沒有打敗緬軍。

你對乾隆徵緬怎麼看,歡迎點贊、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