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随着丑书的盛行,启功先生宣布退出中书协后,为什么也有许多著名老书法家要退出中书协?

用户74744476216


现在的书协,不是想怎么样搞好书法的。而是想在书协弄个职位提高自己的身价的。启功与这些老著名老书法家一看。现在的书协不是名副其实了。这些人他得罪不起,想干什么也干不了。虽然是主席却被人架空了。我还做这个主席有意思吗?退出中书协是明智的选择。做在主席的位子上,却没能把中国书法搞好。会给后人骂的。真正的书法家不在乎是不是书协。因为他们都是以实力来说话的。而书法写的不好的人,是很需要书协这个头衔的。没有这个头衔就吃不开。书法写的狗屎似的卖给谁呀!但有了中书协这个头衔就不一样了。他们是你捧我,我捧你提高知名度。名气这不就吹起来了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看你的书法就不行。他们怎么说。说我的书法你们欣赏不来。叫“宁可给同行骂也不给外行人骂”。这就叫自欺欺人掩耳盗铃。



现在呼声高涨要取缔中书协。其实要中书协一点用没有。没有中书协他们也就没有了光环了,暴露在阳光之下就现出原形了。丑书会立马消失。没有台子唱戏了,就玩不转了。


传承文化继承传统


启功先生宣布退出了中国书协吗?这个我倒是真没听说。不过启功先生从一开始就不愿意当书协主席,这是千真万确的。启功先生不止一次地表达过对书协以及整个书坛乱象丛生的担忧和不满,但是这种不满并非仅仅是丑书横行,更多的是因为书坛被商业化和功利心侵蚀过于严重,这让启功先生感到非常失望。


丑书的出现基本上与书协成立的时间是差不多的,当时被称为流行书风。主要倡导者包括王镛、沃兴华和石开等人,的确都是当时书坛的中坚力量,影响很大。丑书出现后,确实从一开始便遇到了很大阻力。一些力主传统书风的书家对这股流行书风的出现甚为反感,随之而来的口诛笔伐让王镛等丑书名家感到了巨大压力。结果大家也知道,直到今天,这股流行书风也丝毫没有要偃旗息鼓的迹象。

不过,启功先生似乎很少对所谓的流行书风发表看法,更别提有什么过激的言论。启功先生对书协的失望是显而易见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在“缺席审判”的情况下被迫当选为书协主席。后来辞去书协主席职务,转而担任西泠印社社长去了。论艺术的纯粹性,西泠印社无疑要甩下书协几条街。所以,启功先生的选择合乎情理,很容易理解。尽管如此,我也没听说启功先生声明要退出书协,好像还一直挂着书协顾问的头衔。



要说声明退出书家的确不少,隔三差五总有人因为各种原因声明自己的非书协会员身份。颇为有趣的是,最为高调声明退出书协的书家竟然是以“吼书”名世的丑书名家——曾翔。原因大家也心知肚明,无非就是对最近一次书协选举的过程和结果颇为不满,公开声明退出书协,并且引来一众支持者,甚是热闹。


其实,对于广大书法爱好者来说,书协的铜臭味太浓,以及丑书、俗书和江湖书法乱象丛生,早已饱受诟病,大家也见怪不怪了。尽管争议声和吐槽声此起彼伏,从未间断,但是踮着脚尖想挤进书协门槛的人实在太多。书协会员的头衔还是颇有诱惑力的,尽管与艺术并没有太大关系。

书协啊,真是让人一言难尽。


惊龙轩


题主似乎是搞错了,启功先生从未宣布退出中书协,退出中书协的另有其人,最初是吴丈蜀,后有刘佑局,再后来是以“丑书”闻名的曾翔,这大约是题主没想到的。

以上三位都是不满中国书协一些现象而退出的,但联系当时的具体情况,还是可分析他们各自不同的动机和人格高下的。

吴丈蜀先生,大学问家,真性情人,中国书协早期理事,2006年去世。1993年先生不满书坛的“乌烟瘴气”,愤而退出中国书协、湖北省书协,不参加书协任何活动,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文人的风骨。


吴先生的退出,不是为个人私利,他的退也是真退,20多年过去,老先生也已作古,但其为人至今为人称道,其遗作价格在市场上也是高居不下。

刘佑局是2011年给中国书协去信,宣布退出,其中有一理由,说是很多不懂书法的人往书协钻。我们且先看看刘先生的作品:





刘佑局曾任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副总经理,字写成这样却任中国书协理事,他退出中书协的理由不知是不是搞笑?

总之,刘佑局退出,总让人觉得没那么光冕堂皇,似乎个人的东西多一点。

而曾翔的退出更狗血。

2015年,中国书协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新一届主席团成员,结果其老乡胡某某不再担任中书协副主席,与他亦师亦友的王某也不再任理事,原本希望当上理事的他也没能当选,于是在会后,他愤而退会。

如果他提前一天,是在选举之前退会,那我敬重他是条汉子,但他是在事后,不管理由是什么,都会让人觉得是泄私愤。

更狗血的是,后来中国书协有领导出面做工作,让曾翔收回声明,此事遂不了了之,曾翔是否还是中国书协会员,我等并不清楚。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关于启功先生因丑书盛行而宣布退出中书协这个信息是“杜撰”的,至于其他人是否也随着退出中书协,更没得到一丁点儿准备的信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启功先生是不提倡写丑书的。


(上图为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

关于丑书的话题,最近似乎少了许多,是不是相关权威机构对丑书、挪移喷墨书、肓书、吼书予以叫停了呢?

(上图为兴华书法作品)



不过,启功先生主宰中书协已成为历史,但启功先生留给中国书法人的众多学习书法的理念,还是值得书界思考的。比如:“临帖七分像”理论;“字,没有绝对的横平,也没有绝对的竖直”理论。


(上图为沈鹏先生的书法作品)

丑书不得人心!

丑书侮辱和践踏我们祖先创造出来的正气凛然的汉字!但从书法创新和艺术层面来说,丑书只要有传统书法文化的根基支撑,只要善丑者把握好一个“度”,不胡写乱划,人们还应对其持包容态度。

(上图为抄诗书法)

即便是启功先生宣布退出中书协,也与丑书的产生、漫延没有任何关系。我认为。因为启功先生也不愿意看到“千人一面”的书法作品,不然,他为什么创造出大家一致认为的“启功体”呢?

俗话说,君子学书,取之有道。在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创新是一个书法人的最高境界,如果失去传统的东西搞什么所谓的“创新”和标新立异,那就是不走正道走斜道了。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欢迎各位网友留言和评论!


中州耕牛堂主


相对于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写的成立的时间相对较晚,1980年才成立,当时是由一批老书法家自发组织起来的,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因为当时已经有美术家协会了,当时是把书法归为美术行列的,有些人认为再成立一个书法家协会没有必要了。

不过更多的人认为书法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应该有自己的一个组织,就这样书法家协会成立了,后来各个地方也分别成了了书法家协会分会。第一任主席有著名书法家舒同担任,到现一共历任6界,现任的是书法家苏士澍。

启功先生担任书法家协会的第二任主席,一共担任了大概6年时间,据说他当时是不愿意担任这个职务的,把这个职务推荐给赵朴初,不过他从来没有说过要推出书协,他后来还一直担任书协的名誉主席。

关于退出书协,这样的事也很少听说,前几年曾翔曾公开退出协会,引起很大的反响,现在这个时间过去了,更多的人希望通过展览和比赛加入书协。


不二斋


谢谢提问。真没听说启功有过退出书协的官方宣布。

现在,普通大众对中书协的意见确实很大。

两个要素。

一个是功利导向明显,一个是书法创作“丑书”横行。

对于什么是“丑书”,仔细分析,意见差别是非常大的。比如,田英章也被一部分人列入“丑书”名单。

但同样是一个田英章,又被一部分人列入“美书”的典范。

所以,什么是丑书,我想,这真的是我们应该搞清楚的。

如果一个时代连起码的书法艺术界线都不清楚,还谈什么书法?

书法大体来说就是两个艺术层次。一个是基本的一般的艺术。比如说规规矩矩,工工整整,中规中矩,这就是一个基本的艺术境界和层次。

这个层次就是最大的继承传统,继承的越多越好,你就是一个“书奴”也是对的。因为,还有连“书奴”也不及的呢!

但是,“书奴”仅仅是学习书法的一个初级的艺术层次。要真正具备书法的个性与创新的艺术层次,还需要付出很大的艺术代价和勤奋。

不过,一些人在“书奴”的这个层次就,固步自封停滞不前了,所以,人家骂你不是书法家,那也活该了。

于是,一部分人,为了标新立异,故作扭太,狂写烂画,造出一些书不书画不画的东西,号称书法创作,艺术创新。

其实,你有创新吗?从日本引进一些颓废文化,还以为创新,有这么无耻的创新吗?

要创新,自己有一个书法新理念新美学,给日本书法家看看啊?怎么拿日本的颓废书法做大雅欣赏,那种玩意儿,在日本都不是入流的东西呢!

这一批书法家中不乏中书协书法家。我们广大观众朋友很惊愕这些新潮“大师”,于是翻开这些“大师”,没犯神经病以前的书法,跟他算账一看,你没神经病以前,也不是什么好料子,现在装神经病吓唬谁啊?

这就是所谓一些“大师”破产的原因。

书法需要创新,究竟怎么创新,这不是一个开玩笑,装神经病那么简单的事情。

俗话说“画鬼容易画人难”,装神经病,估计人人都会装,但是,一个只会装神经病“创新”的民族,你也太可悲了吧?

书法还是要创新,也需要阳刚大气的创新。这是对勇攀艺术高峰者的严肃挑战。

书法也需要遵循汉字的艺术规律,我们不要太功利化,太太空化。

真正的创新应该是时代的精神,民族的脊梁,这样的书法艺术,我想也是我们最希望的创新。

那些满足于自恋自爱的“艺术”不是时代的英雄,那些颓废无聊的“艺术”,只能毁灭“艺术”。


千千千里马


前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赵家镇人民政府科员

中书协,八十年代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而写好字的人层出不穷,多的是。书法同样有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的感觉。自成立"书协"以后,各种杂牌性人物,人鬼不是的书写形式五花八门一窝蜂的出来了。歪曲和丑化了中国优秀的传统书法,挠乱了整个书法阵营。究其根源,个人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书协内部管理不善,管理不严。作为代表国家一级书法这样一个社团组织,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规章制度,但执行不严,把关不严。方向不明确,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书法阵营乱象丛生。

二,个别书协领导或一些人,把书法家这个名号看作重中之重,好象只要加入了书法家协会进来,名气大,书法作品价值高,有谁不图,又有谁不愿意加入进来。于是,导致了利益上的冲突。

三,书协成了针插不进,水喷不进的一个铁桶阵法。把关,只把外面的关,不把内部的关。或者说,关大门,开小窗。有一部份利益人,错宗盘节的关系人以及所谓的名人,不论字写的好与不好,先进去再说。与此同时,社会上便滋生了大量的莫名其妙的书法山寨集团組织,口号一个比一个喊的响亮,什么"大师","名家","巨星"。"世界的"洲际的"等等,从而绕乱了整个书法阵线。并四面挖坑,设陷阱,又有多少人被上当受骗。

四,对全国性的中青年,少年的书法培训,书法普及工作轻描淡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存在一个很大的薄弱环节。因而,导致了所谓的"书法名家""大师"钻了空子,高价培养,高价辅导。

五,对参加全国性的书法大赛,包括兰亭书法赛,实行的是封闭性的这样一个权力作法,实行内部过关制,外面好的作品根本传不进去,被拒之门外。更值得关注的是,评委没有一个公正而透明的评比标准,往往是看人,看关系,以利己说话。.成也书协内部,败也书协内部。

作为一名资深而又有实力的老一辈书法家,退出该书协组织,也是一件开心透明理智的事。




万堤方


《丑书流行了一下,伤害了太多书法情怀人》

一、书法家在文化资本面前,有的只是“缚鸡之力”;

丑书的流行,并非真正的流行,甚至盛行。其中存在一种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更多原并不是书法节术本身出了什么问题,更主要的是这在这个追“短平快”的经济大潮之下,有一批文化产业化资金来“打造”他们新书法市场,当然要赚取的是新文化消费的第一桶暴利收益!

面对文化市场的产业资金的兴风作浪,一个个小书法家永远只是个文化人。要做的最多的不过是“自尊自爱”或者“独善其身”!

二、正统书法家的归隐行动带动了引领者的关注;

传统文化永远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不是因为传统文化的老,而仅仅在于文化只能是历史的形成。尤其是作为中华文化中心的文字更是中国文化根基与向心力,有了这样的语言,才有了中国汉字文化圈,才有了东方文明经济圈,也才有了全世界的唐人街华人圈!


三、书法被普遍看作一种艺术,成为一种毫无顾忌的个人行为后,背后有没狼狈为奸的故意,也在未可知之列;

记得曾经读过一体书叫做《1999:不战而胜》。书的作者是尼克松,他的理论来自中国的孙子兵法。他却这么说了一句话:"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

一句不长的话让当时的很多文化大师忧心忡忡。天天为丑书站台的人们,后面有没有象我写悟空问答一样的动力呢?更有一批人天天辱骂说“中医是骗子”。这背后动力从何而来呢?

我特别希望自己是在“痴人说梦,愚人自忧”。但我们也需要小心另外一句劝言“无利不起早”。几十年前的战争时代,曾经有过协军,现在会不会在暗荫之下也有这么一批软骨人呢?

老书法家的无言归隐,也许总是想警告别人一点什么!


其它.......


创新炎黄




在美学理论里“美”和“丑”一对矛盾体,没有美,也就无所谓“丑”,没有“丑”同样也就无所谓“美”,美的存在是因为“丑”给人带来的不舒服不协调感,从而使得美更加“美”。美和丑是多样的,也可能美丑共生,也有唯美的,一般都是艺术。也有美在外,丑在内的,也有丑在外美在内,这是一个非常普遍又基本的常识。我想,作为一名艺术家,不可能不知道这个理儿。所以说,所谓的因丑书的出现,有书法家退出书协,如果真,说明这位书法家非常幼稚,不是真正的书法家或艺术家,即便是,也说明缺乏必要的理智,亦或是唯利是图者流。

不过说启功先生宣布退出书协,纯属无稽之谈,子乌虚有。

究竟什么是丑书呢,我认为只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何况那些被封为丑书家的书法家或艺术家,并不像我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其书法作品没有艺术内涵,文化内涵,恰恰相反,都是具有资深的“现代书法”领航者。比起另一种俗书,真正的丑书,简直不能相提并论,如用脚书,倒立书写者甚至性书和什么超越王羲之者流。



究竟是否有自主退出书协的人,可能有,或许翰墨书道孤陋寡闻,不知是何方神圣或者妖孽。或许有人看不惯书法圈的一些不良现象,提出退出书协的可能,因为不可否认,书法圈不可能是一方纯净的沃土。也不可能是真正意义尽善尽美,但是与非还是清明的。

再说,真正有人退出书协,也未必是因为现代社会出现了几位丑书大家,自己看不惯他们,于是乎,有你无我,有无无你,去争个狗血淋头,似乎不是书法家的行为。因为真正的书法家都是文化人,是做学问和艺术的,是吧。



在说一遍,说启功退出书协,打死我都不信。告诉我们,是谁造的谣言,揪出来,给他脸上刺上几个大字,“谣言之祖”或“丑书之魂”之类。




翰墨书道


启功先生自己也认为自己不是专业书法家,但他在书法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以来,这三十多年产生的大师超过了历史上书法家的总和,大师遍地反应了当今书坛无大师的不争的事实。

当今众多的书法人以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为荣,入选几次展览,获得会员资格就大功告成了,此类肤浅认识在当今书坛已司空见惯,书法上的功利性追逐或多或少的导致了书写水平的停滞不前或直线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