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国移动推出eSIM,手机无卡时代还有多远?

江聪德


5月25日,中国移动对外发布了国内首款eSIM芯片C417M,可提供“芯片+eSIM+连接服务”。3月,中国联通率先在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郑州、长沙这6个城市推广eSIM卡。

在此之前,3月7日中国联通也在6座城市启动了“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的办理。

何为eSIM卡?

所谓eSIM,其实就是在产品内部植入了一块空白SIM卡芯片代替传统的SIM。用户信息是通过下载的方式写入终端,就能实现传统SIM卡一样的功能。

eSIM可以避免传统sim卡因为接触不良而造成的无法通讯等情况,提升芯片稳定性。同时可以降低终端体积。今后我可以设计出一种不需要SIM卡槽的手机。

然而这些都只是eSIM卡的基础功能,eSIM最核心的地方还是在于由于采用了可写入式芯片。理论上可以随时随地的切换运营商网络,比如我们出国的时候需要一个零时的手机号码,只需要去当地运营商那边办理好手续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换SIM卡。用户还可以在国内号码和国外号码之间任意切换。

当然,个人认为目前情况下,想在国内想带号切换运营商网络并不现实。只能说用eSIM卡随时随地的切换运营商网络技术上不是问题。

双卡双待的iPhone或将出现

2011年苹果就申请了一项虚拟eSIM卡专利。2014年9月苹果在发布iPad Air2是就首次采用了eSIM的设计(又称为“Apple SIM”)。致力于把手机的轻薄做到极致的苹果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把sim卡槽去掉的机会。

事实上,很多用户会吐槽iPhone为什么不出双卡双待的版本。这是因为iPhone是针对全球市场发售的产品。而双卡双待的需求只是在亚洲地区的用户比较突出。苹果一直没有针对亚洲市场专门开发一款iPhone的计划。所以双卡双待的iPhone一直没有出现。而eSIM的出现,让苹果推出双卡双待iPhone有了可能。

实际上坊间一直在传闻苹果会在今年秋天针对亚洲市场推出一款同时集成eSIM和sim卡的iPhone。这样就相当于实现了双卡双待的功能。

相较于“无卡”手机的推出,eSIM更适合大互联网和无人驾驶场景

其实eSIM的推出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无卡手机,现在的智能手机普遍向大屏化发展。所以节省一个sim卡槽的空间或许并不能让手机再轻薄多少。对于即将到来的5G时代。eSIM将大有用户之地,5G的带来的低功耗可以将家里的所有电器都接入大互联网。比如小小的一个电表和水表。市政公司只要

和运营商合作统一在电表中植入eSIM,由于5G的低功耗特性eSIM平时都可以处在休眠状态,只有在每个月需要统计电费的当天联网上传一下电表数据就可以了。这样将为市政公司节约大量的电表和水表的抄度人员和统计时间。

同样,在无人驾驶的汽车中植入eSIM卡,利用5G网络延迟在1毫秒以内的特性。为将来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在技术上铺平道路。


有态度的土豆


题主的意思应该是想问,距离手机不用物理SIM卡还有多久吧?这个事情真的没那么快。这次中国移动推出的eSIM,并不是面向智能手机,而主要是面向物联网。届时,终端厂家采购通信芯片时直接嵌入eSIM功能就可以了,而不用像现在这样,既要和芯片厂商沟通,也要对接运营商。

比如说路边的自动贩售机,目前有两种联网方式,一种是插物联卡,一种是插网线,很明显,前者比后者稳定得多、自由得多,且在设置自动贩售机时也不用和所在地的管理人员沟通网络问题。现在的物联网卡大多时实体卡,那么移动这次推出eSIM卡之后,或许采用eSIM卡的自动贩售机会越来越多。

可是,这种公共的物联网产品通过eSIM卡联网,只能是方便终端厂商,对于我们普通使用者来说,并没有太大变化。真正能让我们体验产生影响的是身边的智能手机或者智能硬件用上eSIM,可是,用了eSIM就意味着终端厂商直接与用户产生联系,运营商在中间的作用将会被大大淡化,运营商肯定不愿意出现这种局面。

大家不妨想想之前苹果推出的Apple Watch Series 3吧,这就是支持eSIM的产品,可是一再跳票,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想推广eSIM有多难了。

觉得我说得好,就点个赞呗;有啥想法欢迎评论;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关注我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