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中國在南北朝時期,經濟就已經比現在都要發達了

南北朝經濟

土地政策

隨著中原人口的大批南下,不僅使南朝增加了勞動力,而且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為南方的進一步開發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南朝政府對北來的流民起初採取僑立州郡的政策,後來,東晉和南朝政府為了擴大剝削對象,改行土斷政策。

所謂土斷,就是撤銷僑州郡縣和僑籍,讓僑戶和土著居民一起在當地著籍,並且同樣負擔國家的賦役。自東晉到陳朝時期,共進行九次土斷。其中,364年桓溫進行的“庚戌土斷”和413年劉裕進行的“義熙土斷”,成效最為顯著。

中國在南北朝時期,經濟就已經比現在都要發達了

土斷後,南朝境內的僑寓政府便陸續消失了。

農業發展

東晉、南朝時期,南方的農業普遍有所發展。比較突出的地區,是長江中、下游的荊、揚二州。揚州是東晉、南朝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

其中都城建康及其周圍地區發展很快。東晉在曲阿(江蘇丹陽)立新豐塘,溉田八百多頃。宋在湖熟起廢田四千多頃。宋向京口、姑熟移民,齊在句容修赤山塘。揚州“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飢”。三吳(吳郡、吳興、會稽)是東晉政府最重要的基地,經濟發展尤為突出。

中國在南北朝時期,經濟就已經比現在都要發達了

東晉在吳興烏程(浙江湖州)築荻塘,溉田千頃。宋在烏程修吳興塘,溉田二千餘頃;又在會稽一帶開墾湖田,“皆成良業”。東晉、南朝政府的各種支出,主要依靠三吳。洞庭湖周圍的荊、湘地區發展也很快 。梁罷義陽(河南信陽)鎮兵以後,“江湖諸州並得休息,開田六千頃。二年之後,倉廩充實”。

與浙江相鄰的閩中、鄱陽湖周圍地區,也有較快的發展。此外,淮南地區,土地肥沃,流民集中。壽春附近有芍陂灌溉農田,地方千里,“良疇萬頃”,是重要糧食產地。江南地區普遍實行麥稻兼作,嶺南種雙季稻。

元嘉以前,淮南是經濟發達的地區。元嘉末,由於宋魏戰爭,淮南遭到破壞。經過齊、梁二代的經營,江淮間一些地區的生產也迅速恢復、發展。益州則號稱“沃野天府”,物產豐富。廣州也是富庶的經濟地區。

中國在南北朝時期,經濟就已經比現在都要發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