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1945年抗戰勝利,為何國民政府拖了8個多月才還都南京?

1945年抗戰勝利,為何國民政府拖了8個多月才還都南京?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正式宣佈無條件投降,歷經14年抗戰的中國人民終於迎來了勝利,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同日在重慶對全國發表廣播講話,慶祝抗戰勝利。

1945年抗戰勝利,為何國民政府拖了8個多月才還都南京?

9月3日,國民政府在重慶舉行了隆重的慶祝活動。9月5日,蔣介石所派的新六軍才全部空運完畢,進駐南京,成立南京警備司令部。

1945年抗戰勝利,為何國民政府拖了8個多月才還都南京?

此時的南京滿目瘡痍。國府大院故址破爛不堪,許多房屋被日軍長期作為軍需器材倉庫。1936年才落成的文官處辦公樓,屋頂滴漏,樓面滲水,油漆脫落。西花園植物大部分被毀,亭臺樓閣大塊起皮,太平湖水異物飄零,髒汙發臭……國府大院真是有損首都臉面。日本投降簽字儀式本想定在國府大院禮堂舉行,後改到了南京中國陸軍總司令部禮堂舉行。

國府官員都想盡快離開“山城”重慶,早日回到繁華的“南京”。蔣介石也想早日回到故都,但因忙於準備內戰,對於“還都”之事一度耽擱。時隔數月,依然偏居“陪都”,國內產生微詞,在國際上也實在有損戰勝國形象。

1945年抗戰勝利,為何國民政府拖了8個多月才還都南京?

到了1945年底,蔣介石終將“還都”之事提上日程,並且一提就是“迫不及待”!12月18日,蔣介石與夫人宋美齡乘專機抵達南京,五天的行程十分緊湊,主要是謁中山陵,會見馬歇爾及先期返京的軍政長官等,並對“還都”之事有所指示,並對中山路、中山門等必須重新改建。


國府還都的重要工程,就是維修出新“國民政府”故址。南京市長馬超俊及行政院長宋子文的秘書曾大鈞等人先後抵達南京,就國民政府及各部辦公用房、宿舍的維修及使用進行實地勘測、規劃。國民政府撥專款3億2千餘萬元,要求在40天內如期完工,並與廠家簽訂合同書。為了完成這項政治任務,有的廠家出於愛國的考慮,表示寧可不賺錢也要接下這一任務。

1945年抗戰勝利,為何國民政府拖了8個多月才還都南京?

1946年的南京,雨季長,雨水多,一場雨連續下了二十多天,直接影響到工程的順利進行。大院維修工程2月20日開工,可到了4月上旬,工程才完成了三分之二。有的廠家要求南京市政工務局延緩工期。

抗戰勝利後,國府遲遲沒能還都,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損國際形象的。蔣介石對“還都”十分重視,幾次召見總務局長陳希曾詢問南京“國府大院”維修工程進度,要求務必確保還都大典在5月5日舉行前完工,這實際上是對工期下達了最高命令。陳希曾立刻致電南京市政府催促工程進度,並再次下令要求必須在4月底完工。南京市政府工務局全力以赴,立即星夜調運建築材料,令各建築廠家日夜施工。國民政府維修工程終於如期完工,但是還都典禮並沒有在此舉行。

1945年抗戰勝利,為何國民政府拖了8個多月才還都南京?

4月30日,國民政府在重慶下達“還都令”,決定5月5日正式還都南京。典禮最先擬定在明故宮機場或國民政府大院舉行,後改定在中山陵。欲知還都典禮更多細節秘事,敬請期待。(本文摘編自陳寧駿著《南京地標——風雨滄桑總統府》,關注微信公眾號:NJHFHHH,在旅行中感觸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