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聯通大換血,移動的命運將會如何?

朱江鳥


早在去年8月份,中國移動在香港舉行的半年業務發佈會上,就有記者問中移動董事長尚冰:中國聯通引入阿里,騰訊混改後會不會挑戰中移動的行業壟斷地位?會不會很慌?


尚冰笑稱:你看我的樣子像很慌嘛?中移動並沒有壟斷,國家是鼓勵第一,中國的企業也一定要有第一,搞企業的都有憂患意識,單說擔心也不一定,希望這個行業大家都好。


中國聯通作為央企整體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標杆企業,參與混改的百度,阿里,騰訊四大巨頭也在今年進駐了聯通核心決策層,BTAJ的入局對於聯通來說確實是骨子裡的全面革新。


但是從根本上看雖然聯通現在大力發展和各大企業的互聯網套餐,並且有所建樹,但是如果覺的有了BTAJ的加入中國聯通就能“翻身農奴把歌唱”那你就高看了聯通小看了移動。


2017年上半年,中國移動客戶總數為8.67億戶,淨增1761萬戶。2017上半年淨增4G客戶5862萬,總數達到5.94億,寬帶收入達到人民幣179億元,同比增加49.8%。


從數據上看,中移動依然是電信行業一加獨大的格局,國家推動聯通混改的目的就是想要打破中國聯通負債累累的局,引入民企也是為了打破移動一家獨大的這一現象,我認為這才是首要的。


聯通想要從“三足墊底”的這種局面中脫穎而出,並不是引入民企資金和引進互聯網思維可以輕易改變的,只有未來成功在5G業務,大數據等業務上成功約束了中移動,才會避免再度失衡,不是混改就能輕易扭轉的,畢竟移動前期的基礎用戶和基站數量擺在那


通信一線


聯通混改,大家以為中移動會愁的吃飯不香、睡覺不沉?有點想多了啊,在移動眼裡,聯通你改你的,我大移動該怎麼玩還怎麼玩,除非工信部發文,我就意思……意思一下哈!

這絕對不是玩笑。在中移動2017年中期業績發佈會上,有記者曾就聯通混改問題向董事長尚冰扔過去一個竄天猴:“中國聯通引入騰訊、阿里混改後,會不會挑戰中移動的壟斷地位?會不會很慌?”

作為央企的掌門人,尚冰董事長的回答是氣定神閒,滿滿的大將風度:“你看我的樣子像很慌嗎?”

什麼樣子?就是下圖的樣子。真看不出慌亂。

移動董事長尚冰:你看我慌嗎?記者:哦……,不慌,一點不慌

尚冰董事長鎮靜自若自有其道理,因為移動真的太牛,而聯通又真的……太窮,還缺人。

移動家大業大,聯通苦哈哈

2017年營業收入,中移動是7405億元,聯通是2748億元,移動是聯通的2.69倍。這麼說可能還看不出移動的地位,但我們要知道,電信和聯通營業收入加起來比移動還少1035億元。

淨利潤方面,中移動是1143億元,聯通呢?18億元,這已經不能用寒磣形容,直白地說就是窮,一窮二白的“窮”!毫不誇張地說,移動從身上拔根毫毛也比聯通的胳膊粗。

聯通在3G時代領先,卻在4G時代落後,只能寄希望在5G時代趕上移動

4G用戶數方面,移動有6.5億,聯通有1.75億。移動用戶數是聯通的3.71倍,營業收入是聯通的2.69倍,但淨利潤卻是聯通的63.5倍,你說不是壟斷,移動你考慮過聯通的感受嗎?

聯通拉來騰訊阿里,移動依然不慌

在互聯網領域,沒有人否認BAT的牛叉,但在通信領域,特別是一家獨大、央企稱王的國內通信領域,馬化騰、馬雲、李彥宏等大佬是有力使不上。

有人說,不對啊,移動披露的4月份運營數據顯示,移動4G用戶數較上月減少242萬戶,這是4年來的首次,表明移動用戶忍無可忍在用腳投票。

沒錯,天下苦移動久矣,但聯通也不是楚霸王。在通信公司最重要的固定資產基站方面,移動有187萬個,聯通只有85萬個,這巨大的差距,BAT即使輸血千億也是杯水車薪。聯通信號上不去,指望移動用戶譁變,想法太天真。

再說,移動用戶譁變的成本高昂,每個人的手機號綁著微信、網銀、支付寶、電商賬號、幾十年的老同學,甚至還有初戀情人,一換號,你需要挨個通知,挨個解綁,甚至跑銀行櫃檯排隊填表,一個不小心,老同學老情人失聯,這損失得有多大!

想想這些麻煩,估計很多人義憤填膺站起來,5秒鐘後又老老實實坐下,乖乖當移動的現金奶牛。

相比聯通混改,攜號轉網對市場更有吸引力

別問我為什麼知道這麼多,因為我就是二十年老資格全球通客戶,每月138元享受1GB全國流量,被移動圈養的稀缺物種。

但移動再牛叉,也有命門。只要攜號轉網這個大殺器一落地,哪怕放個落地的時間表,移動也會慌作一團。這個可比聯通混改震撼多了,到時都不用總理喊話,工信部發文,移動降資費比誰都積極,也能把老用戶當回事了。

讓我們一起為攜號轉網倒計時:8、7、6……。

對我的回答是否滿意?歡迎大家在留言裡發表不同觀點。


如果喜歡答案內容,請點贊,謝謝!頭條號《魔鐵的世界》專注有營養接地氣的科技、商業故事,喜歡請點擊關注,每日獲取新鮮、有態度的資訊。


魔鐵的世界


中國聯通終於也迎來了這一天,高層大換血!


一.阿里、百度、騰訊等高管全面進入董事會,有百度創始人李彥宏,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盧山 、以及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胡曉明。值得注意的是,胡曉明的另一個身份,他是阿里雲的掌門人,代表著中國最強智能雲計算。

二.在全新血液的助推創新下,勢必將有大量用戶重回聯通,打破移動壟斷,掀起激烈競爭。不管是國家層面還是在用戶的呼聲上,提速降費一直是大家的關注重點,或許聯通的下一步提速降費上來,直擊用戶的要害,當聯通開始打響提速降費的第一槍的時候,勢必,移動和電信也將相繼跟隨,提速降費的腳步將會來的更快一些。

 

三.5G是未來的趨勢,誰先掌握了5G技術,誰就能在移動運營商中脫穎而出。想必各位大佬也將把5G放在戰略重點上,或許注入新鮮血液後的聯通將會活力全開,向5G衝擊。

四.要知道,之前大王卡是聯通和騰訊聯手主辦的,而在阿里加入後,或許為了回饋自己的用戶,支付寶、微信、騰訊等應用將不再產生流量費。


聯通此番“破繭而出”,似乎也在意味著中國的混改邁出實質性的一步!


歐界科技


關注我,獲取更多深度解讀


三大運營商對戰多年不分家,移動總是那個吐槽聲音最大的,但也是賺錢最多的。就像提到社交產品,騰訊是最厲害的,但也是最受用戶嫌棄的,反過來看也一樣,正是因為用戶多,所以吐槽的聲音才更多。


聯通混改

混改後的聯通,阿里、百度、騰訊、京東的高管全面進入董事會,體現在業務上,則是聯通一口氣連發大量互聯網套餐卡,有和騰訊合作的騰訊王卡,和百度合作的大聖卡,小聖卡,和阿里合作的大魚卡、小魚卡、螞蟻寶卡、阿里寶卡等。

尤其是騰訊王卡,通過騰訊的各個流量入口,用戶量飛速增長,一時間給了移動很大的業務增長壓力。


然而這並沒有撼動移動的地位。移動用戶數目高達8.5億,而聯通只有2.84億,電信最少2.5億……聯通電信用戶加起來還比移動少2億左右……差了兩個段位,怎麼比?

至於營收就更現實了,移動利潤高達1142.79億元,比起電信的186.17億和聯通的4.3億加起來還多5倍。

移動的日子可滋潤呢……


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移動也早早就開始發力,在各地成立5G實驗室,打通產業鏈各環節,推行SPN試點。照這種情況發展下去,聯通和電信很難有反超機會。


我是吳懟懟,虎嗅、36氪、鈦媒體、產品經理等專欄作者、前澎湃新聞記者,專注互聯網科技文娛解讀,更多深度解讀,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吳懟懟


移動短期雄霸中國電信業,聯通靠重組和人員更換三把火難以改變移動公司的快速發展命運,最主要是市場上多少移動掛牌的營業廳,這是移動興旺和高速發展的表現,全球通讓國外都能體驗移動流暢網絡通信


小飛飛262


移動的命運,未來不好預測,但還是會不錯的。無論國有獨資公司制改革,還是重組或混改,這個體量和吸進金能力,沒有幾個行業可比。儘管存在國企通病:腐敗低效,但對先進技術演進跟蹤跟進很快,無需擔憂。


東北老王w


個人覺得,越是晚來的客戶,越招服務商稀罕。在移動聯通電信眼裡,老用戶是不會輕易換號的,所以不需要格外照顧。終有一天,每個人生來就有一個手機號碼,服務商只是入口,再不趕緊建立老客戶服務體系,註定會業績滑坡。


露營laoWANG


說實話 聯通電信加起來也幹不過移動


九陽弦月


移動早已在廣大用戶心裡失去了信任,它專坑我們這些十幾年的老用戶,而且吸費現象不斷在每個客戶身上出現,它的倒臺是遲早的事,我用手機開始就一直是移動,都十幾年了,主要捨不得這個號,不然我也早改門庭了。如果我的這段話,移動的老總們能夠看到,希望對你們移動高層有所觸動。謝謝


木玉石的傳說669


我已用移動電話近二十年,家裡幾囗人,移動電信聯通都有用,比如本人用移動的,家人因當時辦理電信寬帶被硬送了個號(那時移動寬帶還沒覆蓋本小區),聯通因為口口聲聲宣傳了流量王多優惠的事,專門在lpad上,弄了一個,相持用了一年多,話費覺得都差不多,月交均在百七八左右,三個合起來五百多。後來去各前臺查了看,弄清楚了才發現都是浮雲,免費的只是用來吸引眼球的,有些還不一定用得上,如閒時流量,後來乾脆用移動一個(因小區有了移動寬帶),把自已套餐提高到288,再辦兩個可以共亨主卡流量和分鐘數的副號(好像叫極光寬帶什麼D),一個月全家用就控制在三百內,比以前交三家要五百多強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