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硬核”举措筑牢防疫“金城铁壁”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

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一系列总体部署,汇聚起全民战“疫”的磅礴力量。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考验着各地各级政府的应变能力。

在这场战“疫”中,金城江区切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四早三实一优先”,全力打好疫情防控组合拳,做到政治敏感、思想敏锐、行动敏捷,全面夺取疫情防控工作主动权。

落实“四个早”

构筑疫情防控阵地

反应迅速部署早。1月21日上午,全市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金城江区于当天下午立即召开会议,传达国务院、自治区、市级会议精神,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该区还率先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方案等文件,确定区级定点医院设在市第三人民医院,明确各乡镇(街道)、区直各有关单位工作职责,落实“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措施,确保快速、有效发现和处置疫情。

守土担责到位早。1月25日大年初一,该区党政主要领导迅速返岗,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区四家班子领导深入联系乡镇(街道),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督导。同时,制作疫情防控应急值班表,执行三级值班制度,实行疫情信息“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做到24小时应急值守,确保信息畅通。该区全体干部职工除在外省、居家隔离等特殊情况外,均于1月26日返岗完毕,赶赴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防控织网早。该区以抢时间、争速度、抓管控的严肃态度,及早织牢防控网络,及早补齐防控短板,在疫情检测上做到关口前移,确保真正卡住源头、切断传播途径。

抢抓时机宣传早。针对春节前外出人员集中返乡的情况,该区统一拟制新冠肺炎防治知识、处置流程等资料,并在各村(社区)公开宣传栏张贴;利用村(社区)气象广播大喇叭,每日在各村(社区)循环播报防控知识,在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悬挂疫情宣传标语,利用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流动宣传车等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编织防控网

夯实群防群治防线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该区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以“六个早抓”抓实抓细防控措施,全力编织联防联控网,夯实群防群治防线。

早抓发热病例管理。1月21日,该区明确由卫生部门负责组织管控好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个体私人诊所,确保做到“三个一律”(村卫生室、个体诊所、民营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一律不得截留不明原因发热、咳嗽、乏力、咳痰等症状的就诊患者;有以上症状患者一律移送至指定医疗机构就诊治疗;对有症状患者一律详细询问、登记是否有疫情发生地的旅游史和类似病例接触史)。由于管控到位,该区3例确诊病例就诊、转诊程序及时规范,有效遏制了疫情扩散。

早抓流行病学排查。1月23日,该区召开分析研判会,将流行病学调查提早至发现发热病人时同步抓起。该区明确要求,一旦出现疑似病例,第一时间启动预案,组织卫生、疾控、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实验室标本采集检测、卫生学处理等各项工作,并如实、及时报备相关信息。

早抓防控隔离观察。该区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同步开展隔离防控工作。1月22日,该区首例病例邹某因发热前往市人民医院就诊,疾控部门牵头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排查密切接触者24人,并实行隔离措施。由于隔离防控及时,该区除3例输入性病例外,无本地感染病例。

早抓部门责任落实。春节前,该区明确各部门职责,卫健部门全面开展医护人员培训,督促非定点医疗机构不得私自截留收治发热病人;市场监管、林业部门做好农(集)贸市场的环境卫生,坚决杜绝野生动物贩卖、贩运;公安、财政、农业农村、交通运输以及各乡镇(街道)等单位通力配合,形成联防联控工作合力。

早抓疫情联防联控。1月26日上午接到上级通知后,该区立即在高速路、二级路设置13个检测防控点;当日中午,防控点人员全部到位,开展检测工作。1月25日以来,该区分别下发红事停办、白事简办,暂停春节期间各类民间文体活动及封闭文化体育场所等10个通告,有效遏制因人员流动、聚集导致的疫情蔓延。

早抓防控项目投入。该区投入100多万元,仅用6天时间,就在六圩卫生院内建成隔离留观病房20间。此外,该区率先在金城江农贸市场、区行政办公中心等人员密集场所,安装5G电子热成像人体测温系统,对进出人员体温实现自动化测量与预警。

抓牢“三个实”

疫情防控提质增效

该区注重抓细节、出实招,于防控细节上有措施、见成效。

城区社区(片区)排查工作实。针对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多、外来人员多、人口流动大、排查盲点多等难题,该区党政主要领导分别赴水洞、广场、中山等社区实地调研,及时会商研究措施,建立“四班领导带队、区直单位进驻、乡镇(街道)干部配合、社区干部主抓”的四级联合排查体系。同时,该区组成19个工作组,61个区直单位、3个乡镇(街道)共527名干部,对城区及周边的居住小区、商贸区域再次进行排查,确保重点人员信息底数清、情况明。此外,及时总结交流排查管控经验,各工作组进行交流督导,相互学习经验做法,查找工作不足。

重点小区隔离管控实。该区全面抓细抓实重点人群排查服务管理工作,重点针对出现2例确诊病例的住宅小区,采取“22333”措施(双层隔离管控,反应迅速设置防护线;双线追踪管理,深挖细查密切接触者;三包值守监测,封闭管控严防疫情扩散;三重服务保障,减轻居民疫情防控压力;三级防护操作,降低工作人员感染风险),有效实施封闭隔离管控。其间,该隔离管控点未出现新增病例,并于2月17日解除封闭隔离管控。

交通要塞检测防控实。根据“一断三不断”“三不一优先”工作要求,该区合理设置交通检测防控点。G78汕昆高速公路河池东收费站作为疫情防控“外防输入”的重要关口和关键环节,严格落实“守岗位,强化党员先锋示范;做承诺,强化防控责任意识;保畅通,强化交通秩序维护”的“三强化”措施,优化入境人员全流程服务管控,有效避免交通拥堵情况的发生。

抓实“一优先”

强化一线物资保障

针对疫情防控物品消耗快、库存不足等问题,该区一方面通过向上对接、争取社会捐赠等方式,充实紧缺防疫物资;一方面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物品的管理、调配、使用。

在疫情防控期间,该区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调拨防疫生产物资,优先满足一线医务人员、检测防控点和重点防控单位需求,并尽最大努力满足防疫与医疗前线需求,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全力配合、积极参与、倾心付出下,该区3例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连续28天无新增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均为0人。该区疫情形势总体可控向好,经济社会秩序有序恢复。(河池日报首席记者 黄开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