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闯王李自成进紫禁城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史论纵横


闯王李自成进入紫禁城,干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由丞相牛金星,军师宋献策,副军师李岩等陪同,骑着乌龙驹,马夫王长顺牵马,由北京德胜门入城,转上西长安街,一直到大明门,由大明门进入皇城,来到承天门前,进行军师宋献策事先设计一项程序: 箭射承天门牌匾,其说法是拔除戾气,驱邪。仿当年周武王伐纣,到达商朝都城朝歌,当时纣王已经登鹿台自焚而死,周武王向鹿台连射三箭,以黄钺斩纣王头,悬起大白旗,这三箭就是拔除戾气,李自成射承天门牌匾,要求射中牌匾上四个竖字“承天之




门“中间,即天字下面,之字上面的空白处。表示新兴的大顺朝取代明朝,就像当年周朝取代商朝一样。

严格说,这时候的李自成还没有进入紫禁城,因为那时候的都城,要分三个层次,京城--皇城--紫禁城。李自成进入得胜门是进入京城,进入大明门算是进入皇城,还要再进入午门,



才算进入了紫禁城。按照原来商议确定的,进入午门即进入紫禁城后,李自成要在武英殿接受百官朝贺,但因为那时候,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还没有找到,不知道究竟是逃跑了,还是躲藏起来,李自成心情沉重,没有心思搞那个接受朝贺的仪式,所以就让司礼官员传旨:今日朝贺暂免,文官各回衙门办事,武将各回驻地,新投诚人员,各自回家,听候录用。明日听午门钟声,来武英殿上朝,不得有误!然后,三月十九日的入城仪式就结束了。

(0:25)


流誉后


李自成明朝末年起义领袖,早年投奔到闯王高迎祥部下,足智多谋,高迎祥牺牲后,号称闯王于1644年攻破北京,明朝灭亡,李自成攻破北京后,第一件事就是找明朝崇祯皇帝,宫里宫外翻了个遍最后在景山找到了崇祯皇帝的尸体,随后安排崇祯皇帝的葬礼,把崇祯皇帝和皇后下葬到田妃墓内,第二件事,就是入宫,大封有功将领,分封妃子霸占陈圆圆,第三件事就是四处抄家明朝大臣的积蓄,明季北略记载,李自成入北京后,从宫中搜出内帑“银三千七百万锭,金一千万锭”,“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两,镌有永乐字,最后因为霸占了陈圆圆,惹得吴三桂一怒为红颜,联合多尔衮,在山海关大战大顺军,大顺军战败,退回北京城称帝以后,撤出北京。这是本人一点拙见望各位点评







ZGRJSQ


闯王李自成历经千辛百难,终于率兵攻进了紫禁城。关于他入城后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正史和野史的记载稍有不同。

1、《明史》记载:主要干了三件事

第一件:关押了崇祯的三个儿子。崇祯吊死前把太子朱慈烺、永王朱慈照、定王朱慈炯送到外戚周奎、田弘遇家中。但朱慈烺没能进入周奎府中,朱慈照、朱慈炯也流落在外,都被抓获。李自成命人把他们关押起来,随后封朱慈烺为宋王。

第二件:救治没死去的长平公主。崇祯大女儿长平公主朱媺娖(měi chuò)时年15岁。崇祯死前用剑将其刺死。也许心性慌乱,也许剑术不精,一生只有剪除魏忠贤较成功的朱由检,这次只砍断女儿一只胳膊。苏醒后被发现,李自成命令刘宗敏救治她。

第三件:装殓周皇后。周皇后时年33岁,是朱慈烺、朱慈炯生母。崇祯死前责令她自尽。事实证明只要崇祯不出手的事一定成功,周皇后如愿殉国。李自成得知后让人用门板抬出宫来装入柳棺,放在东华门外。随后令人给她戴哀冕、穿丧衣,搭建了丧棚。

第四件:封官索饷。入京后的次日,百官一早入宫向李自成朝贺。第4天时,四品以下官员多被封官,三品以上只封了侍郎侯恂。第6天时,国丈周奎和朱纯臣、陈演、魏藻德等800余人被送到刘宗敏营中严刑拷打,索要军饷。

2、野史说法:主要干了八件事

第一件:抢占豪宅。农民军入城,最难抵御的,无疑是京城的奢华生活。因此,各将领纷纷率兵抢占豪宅大府,只要看见高大的门楼就强行据为已有。李牟下手最快,抢了国丈周奎的周府,刘宗敏动作也不慢,抢下了皇亲田宏的田府。

第二件:下令寻找崇祯。李自成在宫中找不到崇祯,怀疑藏入了百姓家,就下令谁献出崇祯“赏万金,封伯爵”,藏匿者诛全族。

第三件:下令文武百官次日入朝。李自成让人赶到六部衙门,通告文武百官想回乡养老的“听其自便”;想继续当官的“量才擢用”。无论哪种,都要有花名册交出来,抗违者处死,藏匿者连坐诛杀。

第四件:封朱慈烺为宋王。朱慈烺城破时想逃入周奎府,周奎竟躺床上不起,敲门也不开,朱慈烺只好藏入“外舍”被刘宗敏抓获。李自成令人收押在西宫并封为宋王,但朱慈烺不接受;朱慈炯被李牟抓获,被封为宅安公;朱慈照则下落不明。

第五件:装殓崇祯和周皇后。中午得知崇祯吊死,人们用两个门板把崇祯和周皇后抬到魏国公坊下,让太监买来柳棺,放上土块将他们装殓。随后,在明朝几名官员一再要求下以帝礼装殓,加冠、着礼服、设祭坛,李自成垂泪送出京城,运到昌平安葬。

第六件:登记报名当官者。次日一早,百官前来报名登记当官,因人多拥挤,士兵用棍子打骂维持秩序。登记的文武百官,有的人排了一天的队,不吃不喝。第4天时点名封官,先后四次发榜,公布封官者的姓名。

第七件:刘宗敏试用新刑。第5天时,刘宗敏发明了一种夹棍,棍上有尖锐的刀刺,用铁钉连接。在街上立了二个柱子,每天押来官员“磔人”试用。

第八件:拷打百官,索要军饷。第6天时,800余名三品以上官员,五人一组被押入刘宗敏府中,用夹棍拷打派饷。索饷标准是:内阁10万;部院京堂官员7万;科道吏部郎5万、3万;翰林1万,其他官员最少1000。因索饷“号哭之声,惨彻街坊”,宋献策于心不忍,劝说刘宗敏停止用刑……

3、李自成进城干的第一件事到底是什么

尽管正史、野史记载稍有不同,但根据紧迫程度,李自成入城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崇祯,前任皇帝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是不行的。随后是寻找崇祯的三个儿子,野史中记载了李自成和太子朱慈烺的一段对话——

李自成见到朱慈烺让他下跪,朱慈烺不肯:“我怎会向你屈服?”李自成一看这个15岁小孩骨头还挺硬,就说:“你父亲在哪里?”朱慈烺说:“死在寿宁宫了。”李自成问:“你老朱家为什么失去天下?”朱慈烺答:“因为误用了周延儒等人。”李自成一听就笑了:“你还挺明白。”朱慈烺问:“你为什么不马上杀了我?”李自成说:“你没罪,我哪怕随便杀人?”

朱慈烺随后的几句话,曾得到后世广泛肯定,朱慈烺说:“如果与你所言,请听我一句话。一是不能惊动我的祖陵,二是马上以皇礼安葬我的父皇和母后,三是不可杀戮我百姓。”随后又说:“文武百官最是无情无义,明天肯定会前来向你朝贺”。

果然,次日一早来了1300多文武百官,向李自成朝贺献殷勤。李自成感叹:“这群人如此没有仁义,天下怎么不会大乱?”因此开始有了“杀戮之念”。

如果根据重要性来看,李自成入城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以帝礼安葬崇祯、周皇后。停尸东华门外时,百官无人敢去吊丧痛哭,只有襄城伯李国祯、兵部侍郎成德、主事刘养贞“抚棺大恸”。李国祯哭求百官,大家一起上书要求以帝礼安葬崇祯、周皇后。

李自成的谋士顾君恩走出宫来,李国祯就呈交了上书。顾君恩说:“你们此举只是沽名钓誉。”撕碎上书扔到地上。不久宫中走出来一人拿着朱批文书说:“帝礼葬,王礼祭。”并准许朱慈烺、朱慈炯按期祭祀。文武百官再次要求以帝礼安葬。不久宫中再出传出话来:“准行了”。

随后,李自成命人以帝礼为崇祯、周皇后出殡,任命两名礼官。崇祯棺木涂以红漆,周皇后棺木点涂了红漆。给崇祯加戴了“翼善冠”、穿上“衮玉渗金靴”;周皇后也根据帝妃之礼穿戴。在京城设立祭坛,李自成垂泪登坛祭拜。

最终崇祯和周皇后被运送到昌平安葬,抬棺的有二三十人。行前农民军数人骑马送出德胜门,对于前来拜送的文武百官,李自成并不制止。不过来拜送的官员很少,哭拜者30人,拜而不哭者69人,其他人都斜着眼睛路过。只有官员刘养贞“以头触地,大恸”。

从寻找崇祯、太子到安葬崇祯和周皇后,李自成进京后还保持着清醒头脑,虽然也有抢占豪宅享乐之举,但是并没有彻底迷失。如果此时能采取李信等人的良言,大顺朝或许还有一救。

但是,与李自成共同打下江山的刘宗敏,明显缺乏基本的政治素养和水平,疯狂索饷,把旧朝的官员800余人推向了对立面,使新朝失去了得以运转的人才力量。旧朝的官员迎来新主,却发现并不可靠。于是当大清八旗子弟的战马闯关而入后,李自成就被仍僵而不死的旧朝体系所抛弃,一如当年崇祯被抛弃……


指动济南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起义军攻陷明朝都城,当时李自成是从西直门骑马进的城。李自成进城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自己的亲兵发了一个号令。

当时李自成骑在大马上,进了西直门,然后停下来,拿出弓箭,拔箭去簇,向后连射三发,令曰:“军人入城,敢伤一人者杀无赦!”

接着,李自成又安抚京城的老百姓说,“大兵不杀人,不要逃避!”。

李自成如此做法,是否真的表明他爱护百姓,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确信的是,不管换成谁,安抚老百姓都是必要的。

当年刘邦攻陷秦都咸阳,在萧何等人的劝谏下,没有屠城和纵容汉军烧杀抢掠,而是改为跟咸阳老百姓约法三章,使秦人对刘邦充满好感,转而支持他。

跟刘邦相反的是,项羽攻陷秦都咸阳以后,为了报他的先祖被秦始皇和秦人所杀的大仇,纵容手下对咸阳大肆屠杀劫掠,项羽的人在咸阳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秦人对项羽充满了仇恨。

后来楚汉争霸的时候,刘邦手下大将韩信献上“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一举打败了项羽,其中刘邦就得到了秦人的帮助,秦人为什么愿意帮助刘邦打项?因为项羽对秦国老百姓做了恶,不但不安抚老百姓,还烧杀老百姓。

李自成除了安抚普通老百姓,还着重安抚明朝京师里的商人,买卖人。

李自成表面上看,气势汹汹,想要统一天下,可是,说到底,他也只是个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在他眼里,自然民以食为天。如果把京城搞乱了,大家吃什么喝什么啊,是,明朝皇宫里肯定有很多金银珠宝,但是那能吃能喝吗?

李自成手下的人,就是没了吃喝,才反叛明朝朝廷的,所以大鱼大肉对他们来说很重要,因此,李自成进城以后,着重保护民间商铺,以保证京城的民间秩序。

为此,他特意派人出榜安民云:“大师临城,秋毫无犯,敢有擅掠民者,凌迟处死。”这主要就是针对民间商贩的,因为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好抢的,有好东西的还是商贩。

当时有两个兵抢掠绸缎铺,被李自成立剐死于茶盘街,民间老百姓大喜,街道上仍旧熙熙攘攘,安堵如故,各种店铺,饭店,茶馆,酒楼,大部分依旧照常营业。官吏民众受了他的宣传,相继降服,甚少抗拒。

不过,后来李自成为了筹措军饷,又向京城的富豪商贩纳捐,他手下的将领对商人们下了点毒手。但是,这总比纵兵大肆抢掠要好得多。至少,纳捐有额度,抢掠的话,都会给抢光的。

有人也许会说,李自成是个贼王,怎么会对老百姓这么好,这是不是西堤君在粉饰李自成呢?

西堤君不是明朝人,没有亲眼所见李自成进城后的状况,只是根据史料来说的。有人也许就会说了,历史是后人写的,不可信。

那好,那我拿个明朝人的说法给大家看看。

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大家都听过吧。史督师是明末抗清名将,大明京师陷落时,他正在去京师勤王的路上,当时他的大军刚渡过长江,到达南京城西北的浦口,北方传来京师失陷,崇祯帝自缢身亡的消息。

史可法作为明朝忠臣,在此之前,也一直在各地平叛,他不会说瞎话吧,更不可能故意粉饰李自成,长叛军气焰,灭自己威风。

关于李自成怎么安抚老百姓的,史可法对南明的弘光帝是这么说的:

“以敌(自成)之强若彼,而我之弱如此;以敌之安拾人心若彼,而我之渐失人心如此;臣恐恢复之无期;而偏安未可保也。”

从“以敌之安拾人心若彼,而我之渐失人心如此”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来,李自成确实好好安抚老百姓了。

连李自成的敌人,明朝的大忠臣史可法都说李自成安抚民心、收拾人心太厉害,三百多年后的我们,又凭什么怀疑呢?

那么,李自成进了紫禁城,也就是进了今天的故宫,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当然仍是安抚民心。

李自成进入紫禁城以后,派人召集民间有威望的老百姓,聚集到武英殿。

问民间疾苦,并以减轻负担之说笼络民众。

然后李自成才为崇祯帝发丧,接着封明太子为宋王,封定王为安定王。而且派人设法保护权贵死难者的家属。虽然后来李自成没管好属下,也发生了对宫女等的淫掠。

李自成的大军打进紫禁城的时候,崇祯帝令周皇后和袁贵妃自裁,其他妃嫔也砍死了好几个。袁贵妃上吊自杀,绳子断了,没死成,崇祯帝一剑砍在了她的肩膀上,以为她死了,实际上没死。

明史记载,当时紫禁城的宫女在一个姓魏的宫女带领下,投河自尽的有一二百人。没死的宫女,大部分被李自成赏给部下为妻妾了。


西堤君


计六奇先生在《明季北略》中有一篇文章《李自成入北京内城》生动的记载了李自成在进京时的一举一动,虽然记载也不见得十分准确,但是也是难得一见的直接描述李自成进京情形的文章。

文章一开始先记载了京城陷落的时间和原因。三月十九日,宫女太监们纷纷逃出宫,一开始锦衣卫还禁止散播谣言,后来也放任不管了。“城外烟焰障天,微雨不绝,雾迷。俄微雪,城陷。”不知道这段描写是否是当时真正的情形,但是似乎发生一件大事时,天气总是要有点异象,尤其是这种改朝换代的时候。


入城后,大顺军四处抢掠,还专门搜刮了一批十四、五岁的少年,这些少年被充做童子军,因为大顺军惯于使用童子军作为攻城的先锋,经过训练之后的童子军英勇善战、不怕死。大顺军初入城时,有谣言说开门者即杀,百姓怕被屠杀,纷纷闭门不出。后来,大顺军下令说开门者不杀,然后大家才打开家门,在门口摆上香案,迎接大顺军进城。

“午刻,李自成毡笠缥衣乘乌駮马,拥精骑百余,由得胜门入,转大明门,遂进紫金城。”这是李自成进城时的形象和路径,符合闯王一贯的打扮以及我们认知的闯王形象。随行的有李自成的智囊团牛金星、宋献策等人。

李自成走到西长安门时,仰天大笑,然后掏出弓箭,向长安牌坊射箭,说“如果能射中中间字上,则天下太平。”结果一箭射在瓦楞之中,看着场面尴尬,宋献策出来化解了尴尬,他说:“射在沟中,以淮为界。”听说此言之后李自成才稍微心安,颜色稍悦。由此可见,即使在此时,李自成、宋献策等农民军的高层人物仍然还没有统一天下的信心和计划。

到了承天门(清初改称天安门),看到“承天之门”四个大字之后,李自成又故技重施,大声对手下士兵说:“我能为天下主,则一矢射中四字中心。”也许李自成的射术实在太差,抑或那天运气太背,这次又没射中,射在了“天”字下方,李自成闷闷不乐。这次站出来的是牛金星,牛金星对李自成道:“中其下,当中分天下。”自成大喜,由此可见,李自成觉得能够中分天下已经是莫大的成功了。

虽然计六奇在书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史料,但是如此细致的细节不见得完全符合实际情况,但是从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很多人对于李自成是否具有统一天下的大志都抱怀疑之态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对于农民军前途的怀疑。


天涯看点历史号


毫无疑问,中国古代最出名的两个草根,一个是建立明朝的朱元璋,一个是推翻明朝的李自成。同是草根生,相煎何太急呢?

虽然说朱元璋是硕果仅存的农民起义获得成功的案例,但是,李自成虽然最后失败了,那也是推翻一个世界的人,那么,李自成这个“农民进城”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

对,你没有想错,就是娶一个小老婆。

史论纵横写的最多的历史人物就是李自成,通过对诸多资料,有正史有野史,对李自成也有了一个立体的了解,通过一些资料,也发现了李自成不为人知的秘密。

今天,史论纵横就带你看看李自成的不幸婚姻史。

其实,李自成是一个特别命苦的孩子,早年给人家放牛为生,后来好不容易找了一份驿站的差事,恰好赶上崇祯改革驿站,李自成就下岗了,本来失业在家就够倒霉的,结果因还不起债而被下狱,在李自成下狱的这段日子,李自成的妻子韩金儿与人通奸,给李自成带了结结实实的一顶大绿帽子。

李自成出狱后杀了债主,也杀了妻子,背负两条人命的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加入农民起义的队伍,史论纵横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李自成和宋江作为农民起义领袖,都是先杀自己的媳妇开始的呢?

哎,李自成命苦,婚姻更苦,要说这第一个媳妇红杏出墙,那还是有情可原,毕竟谁会愿意跟一个失业人员在一起一辈子。

李自成的娶第二个媳妇邢氏的时候,李自成已经是快要打出银河系的男人了,身后领着一帮兄弟,虽然,有经常被洪承畴啊,杨嗣昌啊,孙传庭啊暴揍,但是好歹也是个闯王,闯王也是个王ba!结果还是没能摆脱被绿的命运。最让人费解的,绿的还是李自成的手下高杰。

绿了李自成后,二人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私奔了,投降明军了,后来这个高杰一路还当上了大官,在南明的势力范围内,还颇有威望,比李自成死的还晚。

经历两次失败的婚姻,李自成又找了一个叫高桂英的寡妇,闹心的是,此女子不爱红装爱武装,一身功夫了得,后来还成立了一个女子组成的娘子军,就是后来有名的“忠贞营”,想必闯王晚上想有点娱乐项目,也得看看高夫人的脸色吧。

紧接着,李自成就带兵打进北京了,谁知崇祯这个小儿,死前把自己的嫔妃和公主全给逼死了,到李自成进紫禁城的时候,后宫美女佳丽三千,也只剩宫女了,干柴烈火,李自成也找了一个叫窦美仪的宫女,封为自己的妃子。

史论纵横翻遍史料,没发现闯王有儿子呢?


史论纵横


李自成作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可谓是有勇有谋。中原灾荒严重时,他目睹了广大人民穷困潦倒的生活状况,点燃他起义的欲望。



李自成在高迎祥牺牲后,成为起义军的主力军。军队一度发展到数万,更是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提倡“割富济贫”的政策;对抢掠百姓财产的人,通通处死;在市场上推崇“平买平卖”。他的举措每一项,都体现着他为人民百姓的利益着想。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定都西安,建国号“大顺”,崇祯杀了自己的一个女儿后在景山自杀。


此时李自成的大顺与明王朝、清王朝共为中国当时的三大政权。李自成农民军多次击溃明军主力后直逼北京,而此时的明王朝正在灭亡的边缘挣扎,史称“甲申之变”。

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先从搜刮官员开始。大顺王朝初建,在资金方面匮乏,于是李自成就胁迫官员交钱,根据等级的高低交的钱也不同,等级越高交的越多。


官员若是交不出钱,李自成就让手下用夹棍行刑,直到愿意交出钱为止。官员的钱搜刮完后,便开始向平民索要,原本体恤民心的李自成,在欲望的促使下丧失了自己。

入住紫禁城后,更是为所欲为。当即封宫女窦美仪为妃,沉迷女色,落入后宫之中无法自拔。

李自成的军队在占领紫禁城之前,有禁令明确禁止不能抢掠财物和妇女,并且李自成家中已有一位夫人,但他无法抑制自己内心的火焰,完全失去自我。


李自成成功推翻明朝,但败在了清朝。对于他来说,内心深处是善的,在欲望的深渊越陷越深。


史之策


李自成进北京后第一件事就是箭射承天门。农民军攻破北京先头部队进城后,李自成自德胜门入城,经过大明门一路来到紫禁城,抬头见城门楼上“承天之门”四字赫然在目,此时闯贼志得意满顾盼自雄,对其军师牛金星、宋献策等人说“我射它一箭,如能射中天字,必为天下之主”,李自成张弓搭射一箭射出,却不料箭射在天字下方,李自成面露尴尬之色,牛金星急忙打圆场说“中其下,当中分天下”,据说紫禁城门口两个巨大石狮双目流出血泪。


西贼闻之心胆摇


大明崇祯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李自成闯王率领大顺起义军打下了北京。离问鼎天下只有一步之遥,简直天下唾手可得!


李自成,以前因为意识形态,给予李自成评价极高。现在多贬义评价。说闯王李自成是个只会破坏,不会建设,没有远见,只小富即安的一个人。那就是李自成到哪,哪就是一片荒凉,所过之处抢劫一空。并且刚刚攻下北京就暴露了许多问题,顷刻之间,朽木不可雕也。

那么李自成攻下北京的第一件事,第一件事那就是--抢!

第一,抢钱抢粮食。

虽然李自成刚刚进城时很约束军士,但是过了几天,缺乏经济来源,缺少粮食啊,于是就在全城搞钱。刚刚开始只是瓜分王公大臣的财产,再后来把手伸向了地主与百姓。于是在北京公开抢劫钱财,也不是空穴来风。这也使李自成失去了民意。

第二,抢女人。

话说,一个政权的建立,必须出台应该有的政策来,一方面使社会稳定、百姓生活,另一方面稳定财政收入。可是一群没有知识的农民,在没有人出谋划策时,那就是一群小富即安之人。崇祯皇帝在眉山上吊后,皇宫还有成千上万的宫女。女人怀,温柔乡啊。基本上有点权力的农民将领都参加了抢女人的行动中。将士们也丧失了斗志,一个一个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第三,抢皇位。

李自成打下北京就开始飘飘然了。自以为整个天下都是自己的了。他并没有看到,北京的沦陷只是明朝江山垮了一半,明朝还有许多有生力量。进京后不久,他就开始忙着登基正统,。派人去河北、山东等地发布消息,要求各地归附。各地也敷衍了事。准备龙袍,大封后宫,登基仪式,声势浩大。也错过了打击清军的好机会。

前门驱虎,后门进狼!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比较而言,农民起义家,还是刘邦做的更好!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并且有谋士可以出谋划策!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我是差不多历史,欢迎关注我,获取更多有趣历史故事!


APP每日精选


别说中国,若加上世界,历史行走的轨迹也都差不多。开始是受压迫,接着是反抗,当胜利完了,权力分配乃第一也。当皇帝确实开心,除了绝对权威还有绝对享受。过去说周期律是三百年,不知道现在该怎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