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古道大字典AH001-箬嶺古道:始於隋朝的古官道

古道大字典AH001-箬嶺古道:始於隋朝的古官道

編號

AH001

箬嶺古道

箬嶺古道又被當地人叫作徽青古道,因為翻越箬嶺山而得名,始建於隋朝,是聯結古徽州府和安慶府的重要官道。古道從許村直達黃山腳下的太平縣,如今從許村到箬嶺山下的茅舍村已經通車,保存完好的石板古道,是從茅舍村到太平鄉一段,蜿蜒二十多公里。

古道大字典

地理位置

古道大字典AH001-箬嶺古道:始於隋朝的古官道

人文歷史

箬嶺古道始建於隋朝,是當地郡守徵調民眾開闢的通往沿江、中原的戰略要道。至明代,仍是聯結古徽州府和安慶府的重要官道。徽商興起後,更是成為重要的糧食、鹽和山產的運輸要道,而許村也憑藉這條官道,成為市肆殷繁的水陸轉運碼頭。太平天國時期,太平軍和清軍多次通過這條官道往來廝殺。解放戰爭時,李德生部就是從這裡跨越箬嶺,解放歙縣。

古道大字典AH001-箬嶺古道:始於隋朝的古官道

特色

古道深處村落處處,村民民風淳樸、好客熱情。玩累了,口渴了,肚餓了,到農家小院內,喝有名的黃山高山雲霧茶;吃一頓原色原汁原味的農家宴。山上可盡情享受山雞、野豬等野味,高山玉米糊、山芋、瓜菜、野生獼猴桃、野草莓…

古道大字典AH001-箬嶺古道:始於隋朝的古官道

傳奇土特產“柳葉魚”

傳說古時,一個要飯的來茶坦乞討,每家給了一大碗的米飯,夾了些蔬菜給他,並說因為家窮,買不起魚肉,請不要見怪。討飯的邊吃邊說,有飯吃已是難得,何敢言魚。說著就離開了,也不言謝。一會兒,又匆匆趕回,說村邊水坑裡盡是柳葉魚,為何不捕捉·村人不信,跑去一看,果見一種似柳葉的小魚在水中游擺。從此茶坦吃到當地獨有的魚。原來這討飯是半仙,見茶坦人心好,扯了一把柳葉投入水中,就變成了魚。

古道大字典AH001-箬嶺古道:始於隋朝的古官道

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產於安徽省黃山市北麓的黃山區(原太平縣)新明一帶,該區低溫多溼,土質肥沃,雲霧籠罩。主產區位於新明鄉三門村的猴坑、猴崗、顏家。尤以猴坑高山茶園所採製的尖茶品質最優。

茶園皆分佈在350米以上的中低山,土質多黑沙壤土,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茶山地勢多坐南朝北,位於半陰半陽的山脊山坡。產地低溫多溼,土質肥活,雲霧籠罩。

古道大字典AH001-箬嶺古道:始於隋朝的古官道

許村古建築群

許村古建築群位於安徽省歙縣縣城西北20公里處許村鎮所在地—許村。唐末,許氏遷居於此後,繁衍成大族,遂更名許村。明清時期,徽商興盛發達,自此,村落建設迅速發展。

歙縣許村鎮許村高陽村、東昇村、環泉村中,共計保存有大量明、清和民國時期的古建築100餘座。許村呈“二龍戲珠”、“倒水葫蘆”的風水形態,昉、西二溪交匯在高陽橋下,流入練江。村中明代建築數量多、品類齊全,保存了較多的宋元建築做法,如梭柱、櫍、哺雞獸、上昂式挑斡、插栱、彩繪等,是研究古代建築史的重要實物資料。典型的建築有高陽廊橋、五馬坊、許社林宅等。

古道大字典AH001-箬嶺古道:始於隋朝的古官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