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續上篇,薊縣各鄉鎮村莊名建村時間及緣由


續上篇,薊縣各鄉鎮村莊名建村時間及緣由

薊州區地圖


續上篇,薊縣各鄉鎮村莊名建村時間及緣由

薊州鼓樓


薊州區隸屬於天津市,位於天津市最北部,地處京、津、唐、承四市之腹心。截至2012年,全縣總面積1593平方公里,下轄26個鄉鎮、一個城區街道、949個行政村、15個社區,總人口96萬人。2012年,薊州區地區生產總值283.7億元,比2011年增長15.3%。薊州區古稱漁陽,春秋時期稱為無終子國,戰國時稱無終邑,秦代屬右北平郡,唐朝設薊州。新中國成立後,屬河北省轄縣,1973年9月劃歸天津市,相沿至今。

薊州區是天津市唯一的半山區縣,也是天津市的“後花園”,被列為全國生態示範縣和全國首家綠色食品示範區。截至2014年,區內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7處,文物保護點268處,革命戰爭遺址和紀念地160多處。夏商遺存,西周遺址,漢墓群,唐宋元遼墓葬,清王爺陵和太子陵等古遺蹟遍佈全區。

2016年6月,《國務院關於同意天津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國函〔2016〕98號):同意撤銷薊縣,設立天津市薊州區,以原薊縣的行政區域為薊州區的行政區域,薊州區人民政府駐文昌街街道府前街2號。

以下為各主要鄉鎮及其轄區村莊建立時間及緣由,不全之處還請大家評論回覆,我後期添加。

東二營鄉:
唐代,東、西二營,唐代成村,得名二營莊,唐王徵東時在此地紮營兩盤。 清代稱現名,一東一西分為兩個村。
西陳各莊,因陳姓最早定居此地故名為陳家新莊,清代名陳各莊,1984處改現名。
東辛莊,一督都在此路過,住宿村之興隆庵故名村遂以都興莊名之,
朱莊子,因朱姓定居早而名。
北小律莊,唐代名小律家莊,以村多姓且村小名。民國稱小律莊。1984年改現名。
西晉公坨,取晉公定居沙坨西之傳說名村。
都賽營,相傳一位都督帥兵出征[塞外,在此紮營,名都塞營。清代演變為村名。
小元徐莊,
鄭家溝,以村中有條溝得名正溝子莊,清代名鄭溝莊,民國時外正溝莊,解放後稱現名。
唐頭莊,唐王奶孃隨軍出征到此地染病而亡。
宋代,白梅莊。因村內多白槐樹得名。
金代,燕戶莊。因村民喜愛燕子來家築巢得名養鳥莊,清代名彥和莊。民國年間稱現名。


明代,龍王店,董姓靠近龍王廟處定居成村,村名以廟名。
溯河,因村落在州河大拐彎處,在今馬伸橋鎮。河水逆向而流,得名溯河莊,清代名溯河新莊,民國稱現名。1960年修水庫遷此。
大小莫莊。
清代,大蔡莊,因蔡姓定居早,名蔡莊子,民國時稱現名。
黎明,名曹各莊,地處庫區馬伸橋鎮,1959年遷到孫各莊鄉,1979年遷現址改村現名。
胡裡崗,村西山崗常有狐狸出沒,遂以狐狸崗名村。解放後稱現名。
北毛莊子,清代名茅莊子,相傳當時此地量片茅草叢生的野窪,後以毛姓大戶改名為毛家莊,解放後名毛莊子,1984年改現名。
金唐莊,因村北有金家墳地,得名金莊,1948
年與小唐莊合併,改現名。
王辛莊,以王姓定居最早得名王家新莊,民國年間稱現名。
小康莊,以康姓定居最早得村名。
北高莊子。因高姓最早定居得村名高家莊,民國改高莊子,1984年改現名。

羅莊子鎮
明代,二十里鋪,因距縣城二十華里故名。


城下,因村東北山頂曾建有城堡,村居其下。
楊莊,因楊姓定居早故名楊各莊,民國時稱現名。
翟莊,因翟姓在此定居早。
磨盤峪,明代盤山盧姓 村民來此定居,因村南山形似磨盤故名。
黑豆莊,因其地盛產黑豆,名黑家莊,道光時分黑家莊,小黑家莊兩個村,光緒時合稱現名。
楊家峪,因閆姓定居早,故名閆家峪,民國時以楊姓定居多改為現名。
泥河。因村莊位於泃河拐彎處,水質混濁,得名泥河莊,民國時稱現名。
桑園,因村多桑樹故得名桑園莊,民國稱現名。1989年葛條溝併入。
清代,羅莊子,因羅姓在村定居早名羅家莊,民國稱現名。
閃坡嶺,清代郝姓從平谷縣西沙嶺遷此定居成村,以所在山高坡陡名閃坡嶺。
青山,回山上松柏長青故名。
花果峪,最早定居於此的戶蓋了三間小房,得名三間房,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取花果滿山之意。
三道嶺,因村東有三道山樑故名。
王莊子,清代王姓從縣城南遷定居此地名王家莊,民國稱王莊,解放後稱現名。

胡家峪。清代馬魏何三姓遷此,以村址形似葫蘆,名葫蘆峪,民國時改現名。
上白峪,清代于姓從平谷遷來,以所在山地多白色岩石得名白峪。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民國,史家井,因史姓在村內挖掘一眼好井故名
紅石崖,因所在山多紅色岩石崖。
蘇家屯,因蘇姓最早定居。
上莊子,因村莊建在泥河東北山坡上故名。
鍋頭,民國年間成村,當時縣城財主隆泰號東家王某的果園管理人桂某在此蓋房居住,架鍋造飯,故名。
柳樹峪,因所在山谷多柳樹故名。
叉拉峪,因所在山谷多呈叉狀,名岞砑峪,解放後稱現名。
東庵子。民國年間趙姓從縣城遷來成村後稱,以村西尼姑庵得名。
新中國,東大山。1950年上白峪幾戶遷來此地,因地處東大山腳下。
洪水莊鄉
明代,和平村,207人,因劉姓定居早稱劉莊子,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東山,因村莊建在東尖子山東面。現是和平莊之一部。
興隆堡,清代名戴家莊,當時與鐵嶺子、車道峪、劉莊子合併成一個村,由劉莊子代管,民國時析出名代莊子,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南車道峪,98人,傳說古代此處為薊縣至興隆的大車道,得名車道峪,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鐵嶺子。110人,明代稱鐵嶺莊,清代名鐵嶺,民國稱現名。因所在山嶺岩石色黑似鐵故名。
清代,洪水莊,因春季乾旱,遇雨常有山洪暴發,故名。1989年小柴溝併入。
後峪,275人,因位於洪水莊北。
大彎子,201人,因村莊位於大路拐彎處。津圍公路從村東南側東西穿過。
旱店子,506人,清初成村,原名天香峪,傳說乾隆皇帝閒遊到此,口渴找不到水喝,隨意說“難道我們到旱店子嗎?”遂改稱現名。
花峪,108人,春季漫山遍野桃杏花開。
駱駝安,413人,以庵名村,名駱駝庵,民國時以嶺名村稱現名。因所在山形似駱駝。
清水泉,448人,因所在山溝多臭椿樹,雨後溝水發臭得名臭水溝,1968年改名東昇,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趙家峪,506人,公東亭趙姓遷此處定居故名。1989年大嶺西溝(因坐落在大嶺山西面的山溝,在觀山頂山西北,只有一條小路與外界相通)、窯溝兩個村併入。
上水泉,59人,村中水泉位於另一水泉之上,

偏橋子,276人,因村東山路兩頭低,中間高,形如偏橋,故名。
廠亮峪,30人,因山高溝暗,村民盼光亮。
北河沿,14人,因村緊靠泃河偏橋子北面。
東煙筒峪,34人小村,因村口兩側懸崖峭壁,中間山道窄小,形似煙筒,直通山頂,故名。
西羊桃峪,23人,因山村在山谷之西,山多羊桃故名。
羊場。132人,原是一片牧羊草場故名。
民國,大嶺西溝,30人,上面已有。
梨園。8人,村邊有一片梨園,村以得名,

翠屏山鄉,
唐代,大黃土莊,唐代名黃土莊,民國稱現名。
小黃土莊,唐代稱村名,黃土莊,民國稱現名。
西山北頭二村,
宋代,孔家龍灣,因所在州河灣處有龍王廟得名龍灣莊,民國時冠以孔姓名孔龍灣,解放後稱現名。
遼代,大小云泉寺,因村有云泉寺,村以廟名,道光年間分為兩個村,分為大小云泉寺。
西十百戶,遼代前鮮質可汗時期成村,以漢俘聚落序數,得名十百戶。


金代,錦華莊,金時稱崔各寨,1959年修水庫遷建村,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含錦繡中華之意。
管城,朱棣掃北時由河南管城縣(今鄭州)移民居住,名管城村含懷念故鄉之意,。以位於翠屏山南故名。民國稱現名。、
元代,東山北頭,因村址位於東山北面得名,
翠南莊,原為驛站,距縣城二十華里故名二十里鋪,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八里鋪,成村前原為驛站距縣城八里故名。
東河套, 元代成村,因地處洲河套東段而得名。
東山北頭一村,唐代時建於西山北面,名西山北頭,1959年因修水庫遷建村,1983年改現名。 西山北頭二村,因村建在西山北頭北面,名西山北頭,1959年修水庫遷建村,稱西山北頭東頭,1982年改現名。兩村均屬西山北頭村。
明代,翠辛莊,明時稱辛莊子,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在原名前冠以鄉名首字成現名。
柯柯,明代成村,名枯河裡,裡相傳在清代,此村應試名應試人員,歷場考考得中,改名科科村。解放後稱現名,1989年小陵併入。
山下屯,因地處翠屏山下,故名。寺福相併入。
屈莊子,因曲姓定居早為村名曲家莊,民國名屈家莊,解放後稱現名。

西河套,因地處州河西河套西段而得名。
清代,翠屏山,清代名蘇家莊,民國名東蘇家莊,解放後稱蘇莊子。1979得修水庫遷建村,以位於翠屏山腳下名現名。
翠朱莊清代名朱家莊,民國名小朱莊,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東運莊,清時以姓名村,名運家莊,解放後稱現名,清代名大運莊家莊,民國時稱東運莊子,解放後稱現名。
西運莊,清時以姓名村,名運家莊,解放後稱現名。
瓦房,以最早定居者居住瓦房,名瓦家房,民國稱現名。
西定府莊,清初因某官曆在此定居,名西定府莊,道光時西定甫莊,解放後恢復原名。
新蘇莊,清初成村,因某官曆在此定居,名西定府莊,道光年間稱西這福莊。清稱村時,名蘇家莊,民國稱東蘇莊家,解放後稱蘇莊子,
三間房,汪初成村,名北彩村,道光時分為兩個村,稱東三間房,西三間房,民國時合併,稱現名。
洞子峪,清時因山谷有自然洞而得名,大峪村併入。

上倉鎮
秦代,東橋頭。因村頭有一石橋,得名高家橋頭。清代稱橋頭莊。民國稱橋頭,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唐代,上倉,是當時漕運糧倉最北所在地(為當時天津至薊縣五大倉廒之一),以北為上,故名上米倉,清代曾名上倉店、上倉東店、上倉西店、上倉鎮、上倉河東。民國時名上倉東鎮。建國後上倉河東、上倉河西合併,統稱上倉,屬河西鎮。1956年到1961年從河西鎮析出,屬東塔鄉。現為薊縣中南部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舊曆五十為集。
倉前莊,因村西崇興寺樹上有雕鳥搭窩,名刁窩,因帶有侮辱性,1984年改為現名。
田各莊,因田姓定居早。
北劉各莊。因劉姓定居早,名小劉家莊,民國稱小劉各莊,解放後稱現名。
明代,南閔莊,因閔姓最早定居於此地,名閔家莊,清代名南閔家莊,民國稱現名。
後秦各莊,因秦姓定居早名秦各莊,民國時以住居上倉北稱現名。
梁莊子,因梁姓定居早名梁家莊,民國時稱梁莊,解放後用現名。
大紀各莊,東、西紀各莊,燕王掃北時山東紀姓來此定居。道光時分為三個村,分別按位置及規模區分。東紀各莊是清代從大紀各莊析出的,名後紀各莊,民國稱東紀各莊。西紀各莊也是清代析出,
孫莊,明時稱孫家莊,清代稱孫各莊,因孫姓定居早。解放後稱現名。

高家套,因高姓定居早。
劉各莊,因劉姓定居早。
埝頭,明代稱埝各莊,民國稱現名,村西南東三面州河環繞,靠近州河埝。
鄭家套。因鄭姓定居河套故名。
東郭家莊,因郭姓定居早故名郭家莊,1948年析出一村,分稱東西郭家莊。
清代,潘莊子,清代稱潘家莊,民國稱現名。
李趙莊,清代成村名李家莊,民國稱李趙莊,因李趙二姓定居最早故名。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南六里屯,以距上倉六華里名六里屯,因縣內重名,1984年改為現名。
南王莊,因王姓定居早名王家莊,民國稱王莊子解放後稱現名。
富興莊
,清代名夏莊子,民國稱下莊子,地處庫區,今逯莊子鄉處,1959年因修水庫遷建村。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東塔鄉,
唐代,河西鎮,因系當時最北倉廒所在,得名上米倉,康熙時名上倉西店,道光時名上倉鎮,民國時名上倉西鎮,1962年析置,以位於州河西岸稱現名。
東塔莊,因村有慈恩寺塔,得名塔弄子,清代名塔莊子,解放後為與西塔莊相區別,稱現名。1989年王合莊併入此村。

宋代,二王莊,相傳因兩位王爺居此故名。
垛莊子,村址為二王莊存柴場所,王、劉兩家逃荒來此定居。
花窩,相傳此地是二王莊王爺的花園。
響水窩,因州河到此往東彎曲,水流回旋面渦諧音窩,發出呼聲,得名響水窩。清代稱現名。
元代,程家莊,因程姓開荒種地定居故名。
明代,丁莊子,明代名丁家莊,民國名丁辛莊,含有祈求人丁興旺之意。解放後稱現名。
赤安,明代名赤安莊,相傳南宮冀州赤安村黃姓在朝任鎮殿將軍,後定居於此,為懷念故鄉,取名赤安莊,民國稱現名。
張家莊,因張姓定居早。
陳橋,因村中石橋為陳姓成建。以橋名村。
高家莊,因高姓定居早。得名高家莊,民國稱高莊子,解放後複稱原名。
八營,據村中吳氏家譜記載,朱棣掃北時第八營軍隊駐此地。
北王莊子,明代名王家莊,民國時名北王莊,解放後稱現名。
於少屯,因於、少二姓定居早故名。
消流,以州河從這裡曲折向東,水流消聲,名消流莊,解放後稱現名。

清代,東葵家莊,罕王南征帶回蔡姓難民在此定居。名蔡家莊,道光年間為區別西蔡家莊改現名。
白廟,清代名白廟莊,民國稱白廟子,相傳因村有白色五道廟,故名,解放後稱現名。
荒地莊。相傳柴,蒙二姓由河南逃荒到此,開荒種地,得名荒地莊,民國稱現名。

下窩頭鎮
元代,下窩頭,因州河彎流旋渦(諧音窩)下游,故名。
南臺頭,元代在高臺建成王莊子、東莊子、南莊子、葦子房、瓦房屋、六間房六個小村,清代合併稱臺頭莊。民國時稱臺頭。1984年因縣內穿芳峪鄉臺頭重名改為現名。1989年,李莊子併入。
大王務,相傳此地曾為遼代夷離堇收稅關卡,得名大王府,道光年間名大王府莊,民國稱現名。
青甸,元代名青草澱,相傳此處原為遼國肖太后的牧馬場,清代名青澱莊,民國稱現名。
金代,老曲莊,金代叫老鼠莊。燕王掃北時從此過,以鼠字不雅改現名。
明代,侯井劉,
南興莊,明代名小新莊,民國時小辛莊,因縣內重名,1984年改為現名。
良甸莊,明代名下里莊,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魯各莊,相傳村中有座石橋,為魯班過此時所建,得名魯過莊,清代稱魯家莊,民國稱現名。
程子口,原名城子口,因程姓早來定居州河口。道光時改現名。
趙莊,明代成村小趙家莊,清代名趙家莊,民國稱現名。
小王各莊,明代稱小王家莊,道光時稱現名。
清代,永樂村,清時稱宗家莊,民國時名宗莊子,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小南莊,因村小位居南故名。
白塔子
明代,東西坨子,相傳某駙馬曾在村中高坨休息,得名駙馬坨子,清代名後駙馬坨子,民國時名前後坨子,1949年析置後,以其方位名東、西坨子。
吳家套,以吳姓定居河套名村。1958年後遷現址。
寇各莊,因寇姓定居早而名。
河北屯,因位於州河彎道北岸故名。
康富莊,原名康家莊,因康姓定居早而名,民國時名康各莊,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利民莊,明代名大新莊,民國稱大辛莊,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西馬營,以當年飼養軍馬營盤得村名馬營,清代分東西兩村,民國時合併一村,稱東西馬營,1949年改稱馬營,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嘴頭,明代成村名嘴頭莊,以位於泃河與乾渠匯合處故名。民國時稱現名,
富強莊,東隔州河與大楊各莊相望,明代名馬各莊,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竇各莊,明代成村,以姓定村名,民國時豆各莊,解放後恢復原名。
清代,白塔子,因起初幾戶人家在白塔遺址定居,得名白塔莊,民國稱現名。
王李莊,清代形成王家莊,李家莊兩個村,民國時合併,以王李二姓居多故名。
肖莊子,以肖姓定居早。
孟莊子。清代名下孟家莊,道光時名孟家新莊,民國時孟辛莊,解放後稱現名,以孟姓定居早而名。
下倉鎮
唐代,下倉,唐代成村,為當時上倉南一運糧倉所在地,以南為下,故名下米倉,清代曾名下倉店,下倉鎮,民國稱下倉五會、下倉。1968年改名東昇,1984年恢復下倉名稱。歷史上是薊縣八大集鎮之一,現為薊縣南部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二七為集日。
王指揮莊,相傳因王指揮官在此定居得村名。
宋代,乾巴裡,村有八里乾涸之地,得名。其實與下倉距八里地。
遼代,劉總兵,因劉姓總兵在此定居得村名。

明代,大仇莊,因仇姓定居早名大仇家莊,民國為現名。
安各莊,因安姓定居早。
王良莊,因王姓來此定居
,企盼良好生活。
左家鋪,因村有左姓店鋪故名。
龐場,原為龐家收秋場地,後發展成村。
劉廠莊,劉姓定居於荒場,初名劉場,道光時稱現名。
大楊各莊,明代稱楊各莊,相傳燕王掃北時,有楊姓軍人留此定居故名,解放後稱現名。
致富村,因康姓員外居此,名康各莊,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北石莊,明代名石家莊,民國稱今名,以別於南石莊。
南石莊,明代名石家莊,因石姓定居早而得村名,為與北石莊區別故名。
駱駝港,因所在河道形似駱駝得名,似與舊村址在土臺子上,土臺子似駱駝背有關。
九王莊,最早村民是九戶王姓得名。
何各莊,何姓定居早。
少林口,因村處河口,村民好學少林拳得名。文革中曾更名為革新,1984年恢復歷史原名。
南趙各莊,明代名趙各莊,因趙姓定居早。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西焦莊,明代稱焦家莊,相傳燕王朱棣部將焦勳戰死後葬於此地,得村名。民國時名下倉五會。解放後稱現名。
趙山莊,相傳一位叫趙山的大將,隨燕王掃北時,定居於此故名。
周王莊,因周王二姓定居早故名。
南賈各莊,明代稱賈各莊,因賈姓定居早得村名。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李家莊,因李姓定居早得村名。
大小楊家莊,因楊姓定居早故名,分大小楊家莊兩個村。
大李各莊,李姓定居早。
永安莊,因與鄰村不和取名歪脖子莊,民國時更為現名。
清代,毛家莊,因毛姓定居早。
貓眼鋪,村民住窩鋪特小故名貓眼兒鋪,民國稱現名。
橋頭莊,因位於州河橋東頭故名。
西屯,因位於下倉西得名西屯,民國時稱下倉五會,解放後恢復現名。
後屯,因位於下倉北得村史,民國時為下倉五會,解放後恢復原名。
前蘇莊,清代名蘇家莊,民國時名小蘇莊,解放後稱現名,因在下倉村南。
小仇莊,清代稱小仇家莊,相傳寶坻有兄弟二人逃荒到此,給仇姓看墳,後定居於此故名。

福裡莊,取村民幸福之意為村名。
小蘇莊,相傳薊州財主僱人在此開荒種地,由蘇姓管家經蒙營,後成村名小蘇莊。
翟辛莊,清代名王家新莊,民國時因翟姓居多更為現名。
蒙鄉
漢代,野王莊人口352,聚落沿河岸分佈,以王姓定居早為村名,
明代,南趙莊,以趙姓定居早名趙家莊,民國稱現名。
蒙,朱棣掃北時有山東人姓蒙的落戶於此地,得名蒙家圈,民國時期名蒙家,簡稱蒙。1989年,小北莊併入,仍名蒙。
東草廠,明代成村,名西草廠莊,相傳朱棣掃北時,一山西人跟隨到此,定居在雜草叢生之地,故名,民國時稱現名。
豐富村,明代名西草廠莊,民國時名西草場,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小蘆莊,民國時稱現名,因村小和盛產蘆葦故名。
東馬營,相傳燕王朱棣掃北時,設馬棚於此,名小馬營。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東西太河,因地處太河窪故名太河莊,解放後稱現名。西太河位於東太河西。
東辛莊,明時為新字屯,1945年化名婁魯辛,1961年名東辛莊,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張木莊,以張姓木匠定居最早,名張木匠莊,解放後稱現名。
喬鞍子,因喬姓和村有尼姑庵名喬家庵,解放後稱現名。
金蘆莊,明時稱張家莊,解放後稱張家莊,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清代,南婁莊,清初成村,婁姓定居早名婁家莊,民國稱婁莊子,1945年化名婁魯辛,1961年複稱婁莊子,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南魯莊子,清代成村,以魯姓定居早故名,1945年化名婁魯辛,1961年稱魯莊子,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蒙辛莊,清初成村,以蒙姓定居早名蒙家莊,民國稱現名。
薜官莊,清代成村,為了紀念為百姓辦好事的薛姓官員得名。
董莊子,董姓定居較早名董家莊,民國稱現名。
李四六莊,
李四王,相傳一位姓王的老公病故於此得名,民國稱王家莊,解放後因距李四莊近,故稱現名。
李四辛,民國時從李四家莊析出建成新村故名。
李四蒲,清代名李四莊,民國時因鄰近李四莊,名李四蒲莊。解放後稱現名。
李四前,1962年由李四莊析出,此村置南。

李四中,1962年由李四莊析出,居新建村之中位置得村名。
李四後,1962年由李四莊析出,因位置在北故名。
南小胡,玉田縣胡姓遷此地定居名胡莊,民國名小胡莊,1962年以坑為界,分為兩個村,此村居南。
北小胡,原因同上。
沽東,因位於州河(原名沽河)東,名沽東莊,解放後稱現名。
王府莊,相傳系裕親王府的封地,故名。
安棋盤,清初名安七盤,相傳山東有高青、高紅、高蘭三弟兄在此安七盤爐以打鐵為生,故名,解放後稱現名。

楊津莊鎮
遼代,大扈家莊,遼時稱大扈各莊,民國稱大扈莊,解放後稱現名。
大漫河,遼代成村,為常患瀝水漫溢之大村故名。
小漫河,為常患瀝水漫溢之患,得名小漫河南牌,民國稱現名。
明代,楊津莊,明代名楊親莊,清代稱現名,意為楊姓村處州河渡口處。
王家淺,以王姓官吏在此收稅得村得名。
莫家莊,以莫姓定居早。
漁津莊,相會隨燕王掃北的李低兄弟定居於此,靠州河打魚為生,故名。


仇新莊,明代名仇家莊,民國名仇店子,地處庫區,在今五百戶鎮,1959年修水庫遷建村,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馬村,明代成村,因村處古河汊中有土丘,形似馬龍,得村名,民國時更名馬龍崗,解放後稱現名。
韓莊,以韓姓定居早。名韓家莊,民國時稱韓莊。
張其林,因張姓定居早得村名,多張西林莊,民國時稱現名。
馬龍港,明代形成馬龍港東莊、馬龍港西莊兩個村,清代合併,稱現名。因位於太子河水旱碼頭,地形似馬、龍故名。
清代,黃津莊,清代名黃新莊,民國名黃辛莊,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意為黃姓村居州河旁。
馬莊,清初成村,以馬姓定居早名馬各莊,道光年間改為馬家莊,解放後用現名。
劉村,清代名小劉家莊,民國時稱劉家村,解放後用此名。
司莊,因司姓定居早。
張家屯,以張姓定居早名張莊,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干將莊,因村民李姓做醬,名李幹醬莊,民國時名幹醬莊。1960年稱現名。
大堼上
遼代,大堼上,因村建在大土崗上者大堼莊,解放後用現名。

元代,金水莊,元時稱竇家莊,民國時名竇莊子,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陳莊,以陳姓定居早得名陳家莊,民國時遷進胡姓,改名陳胡莊,解放後稱現名。
北魯莊子,因魯姓定居早名魯莊子,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大周莊,以周姓定居早得村名。
十棵樹,因村內有十棵榆樹,
八間房,因王郝二姓定居早,各建四間房子,故名。
小扈家莊,因隨從皇帝過來的人姓扈定居此處名小扈各莊,清代名小扈家莊。解放後稱現名。
明代,代莊子,以戴姓定居早名戴家莊,民國稱現名。
東蘆莊,以盛產蘆葦,名大蘆家莊,民國時名大蘆莊,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新風莊,明時稱梁家莊,民國時名梁莊子,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富民莊,因劉姓定居早名劉家莊,解放後稱劉莊子,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秦莊子,以秦姓定居早名秦家莊,民國稱現名。
黃土坎,因村南有黃色土坎。
大蘇莊,因蘇姓定居早,名南蘇家莊。清代名大蘇家莊,民國稱現名。

年餘谷,明代成村名鯰魚口,民國時名鯰魚沽,1958年取年年有餘糧之意改現名。
楊相公莊,以村有知名的楊相公得村名。
八蜡廟,以村有蠟神廟得名。
錢趙莊,明代名趙家莊,清代遷入錢姓,改現名。
大胡莊,明代名胡家莊,民國稱陳胡莊,解放後稱現名。
楊公莊,以附近有楊老公墳。
北趙莊,以趙姓定居早名趙家莊,民國時名錢趙莊,解放後為別於南趙莊稱現名。
公莊子,以姓名村,稱龔家莊,民國時稱龔莊,解放後稱現名。
白莊子,明代稱白家莊,民國稱現名。

大保安鎮,明代稱保安村,解放後稱現名,取村民盼望平安之意,1989年東地、西小莊、北辛莊、張戶莊併入,仍名大保安鎮。
東西三道港,因地處三道河汊名三道港,解放後稱現名,分兩個村。
六道街,以有六長街道得村名。
清代,宗莊子,因宗姓定居早。
下古莊,因古姓定居早。
金蘇莊,清代名蘇家莊,民國名小蘇莊,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蒙福莊,以蒙姓村民幸福之意。
姜莊子,以姜姓定居早得村名。
霍蘇莊,清代名霍家莊,後遷入姓蘇的,改稱現名。
半壁店,以村的半邊店房得村名。

侯家營鎮唐代,西王唐,以村民王唐二姓,區別於東王唐莊,名西王唐莊,民國名王唐莊,解放後稱現名。
宋代,中周莊,宋時名周家堡子,民國稱南周莊,解放後稱現名。以其處於南北周莊之間。
元代,林莊戶,因藺姓定居早名藺家莊窠,民國時名藺莊戶,解放後稱現名。
南周莊,因周姓定居早名周家新莊,道光時名周家莊,民國時為區別北周莊稱現名。
高莊子。高姓定居早。
明代,侯家營,燕王掃北時侯姓官員並此紮營,以後定居,歷史是上薊縣八大鎮之一。
大潘莊,因潘姓定居早,且村大,名大潘家莊,民國稱現名。
薄莊子,因薄姓定居早名薄家莊,民國時與李四莊合併稱薄李四莊,解放後析出稱現名。
許有莊,原名老爺廟,清代名關帝廟莊,民國以姓名村名徐有莊,解放後稱現名。


侯三八,明初形成侯家營、三家店、八蜡廟三個村,1954年合併取三村名首字命名。
鋪戶莊,因開始只有幾戶打漁人搭窩鋪定居,
王家堡,因王姓定居早名王家堡子,民國稱現名。
於莊戶,因於姓定居早稱於家莊窠,民國稱現名。
其林莊,因東鄰齊家莊,西鄰林莊戶,以兩村道字取名齊林莊,解放後稱現名。
南齊莊,因齊姓定居早故名齊家莊,清代稱北齊莊子,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韓劉莊,明時形成韓家營、劉莊子兩個村,解放後合併成一村,稱劉莊子,1984年因縣內重名,取兩村首字成新村名。
西孔莊,因孔姓定居早名孔莊子,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大王莊,因王姓早定居故名王莊子,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小王莊,以姓名村名王家莊,民國稱王莊子,建國後稱現名。
西橋頭,以位於泃河橋端,名橋頭莊,民國稱橋頭,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柳林,因其地柳樹成林,名柳林莊,解放後稱現名。
張莊子,因張姓定居早名張家莊,民國稱現名。

李四莊,李家兄弟最早定居,成村名李四家莊,民國與薄莊子合併,名薄李四莊,解放後析置,稱現名。
東王唐,明時名東王堂莊,道光時稱東王唐莊,民國名王唐莊,解放後稱現名。
付莊子。因付姓定居早名付家新莊,民國名南付莊,解放後稱現名。
清代,韓莊子,因韓姓定居早名韓家莊,解放後稱現名。
南小屯,清時名小屯莊,民國稱小屯,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玉潤莊,清初成村,因李姓定居早,居此時茅草叢生之低窪地,得名毛(茅)李莊,道光時分成東西兩村,此村居西稱西李家莊,民國時稱李莊子,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肖河莊,因肖姓定居早名肖家莊,民國稱肖莊子,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魏良莊,清時名魏家莊,民國名魏莊子,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意為魏姓村有良好的村規民風。
三岔口,明代,崔辛莊,明時由魚辛莊一部分村民遷此建村,以崔姓多名崔家新莊,民國稱現名。
南三岔口,因村南有一條岔路口,名三岔口。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祥福莊,以村中廟內鐘上刻有“香甫”二字得名香甫莊,道光年間稱現名。

邵莊子,因邵姓定居早名邵家莊,民國名紹莊子,解放後稱現名。
老丁莊,明代因村內有老公墳得名老公莊,後人討厭這個名字,改稱丁家莊,清代名老丁家莊,民國稱現名。
丁辛莊,因丁姓定居早故名丁家新莊,清代名丁家莊,民國稱丁新莊,解放後稱現名。
老宋莊,因宋姓定居早名宋家莊,民國稱現名。
打漁莊,明時因村民以織網打魚為生,得名打漁網莊,道光時改為現名。
秦家莊,因秦姓定居早故名,
娘娘廟,明時以村內娘娘廟得村名,文革時曾名東風,1984年恢復原名。
南富屯,明時由李安子村數戶人家遷此定居,名小新莊,道光時改為付家屯,解放後稱現名。
慄莊子,因厲姓定居早,民國時與宗莊子合併稱宗慄莊,解放後析出稱現名。
宗家莊。因宗姓定居早稱宗家莊,民國時與慄莊子合併稱宗慄莊,解放後析出的夏原名。
清代,王大郎。相傳清代東北一位青年因水災隨王爺遷此定居,得名王大郎莊,民國稱現名。

出頭嶺鎮


隋代,出頭嶺,以鐵磨嶺南伸出一個小嶺得村名。原屬遵化縣,一九七九年劃歸薊縣。
唐代,中峪,因村處三個山谷交匯處而各名,
東小李莊,因李姓從河北玉田縣遷此定居,得名小李莊,原屬遵化縣,一九七九年劃歸薊縣。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東店子,相傳唐代有人在此開設客店,村以店名。原屬遵化縣,一九七九年劃歸薊縣。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西代甲莊,相傳唐王李世民東征時在此戴盔披甲,後成村名戴甲莊,後演變成現名。原屬遵化縣,一九七九年劃歸薊縣。
朱官屯,相傳唐王李世民東征時,病於今沙河東岸,而無城不興,興師動眾,從一個叫南海子的地方運土建城以養病,李世民病癒後,賜此地名為平安城,今沙河西岸,為唐王一輜重大將看守,屯豬於此,恰巧這名大將又姓朱,故名朱官屯。現沙河西岸朱官村東尚有塊地稱大豬圈。
宋代,孟各莊,相傳宋將孟良曾在此屯兵後成村,名孟良莊,後演變成現名。原屬遵化縣,一九七九年劃歸薊縣。
明代,東陳各莊。原名陳虎莊,寓意村莊興旺,朱官屯人恐豬與虎為鄰,對村不喜吉,修武松祠,寓意武松打虎,為求鄰村和睦,陳虎莊改名陳各莊,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清代,東官屯,乾隆年成村,相傳王姓有人在朝為官,村民遂將村莊取名王官屯,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五清莊。相傳清代有五姓人家為熱河總督守墳而定居於此,原名五姓莊,後沿革為五清莊。
官場,
唐代,官場,唐王東征時在此地訓練官軍場地。原屬遵化縣,一九七九年劃歸薊縣。
擂鼓臺,唐王在此地擂鼓點將之地。
北擂鼓臺,1959的由擂鼓臺五隊析出。
東李各莊,因李姓定居早故名,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西梁各莊,以村了梁姓和方位名村。
大稻地,以盛產稻穀名村
以下庫區村都是唐代建村,
大小趙各莊,以趙姓定居早名趙各莊,1959年修水庫遷建村。1979年劃歸薊縣後改現名。小趙各莊與大趙各莊情況相同。
景各莊,以景姓定居早故名,1959年修水庫遷建村。
夏各莊,以夏姓定居早名夏莊,1959年修水庫遷建村,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田新莊,唐代名甜果莊,民國稱田各莊,1959年修水庫遷建村,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聞馬莊,聞馬二姓定居早故名,1959年修水庫遷建村。
何家堡,以何姓定居早故名,1959年修水庫遷建村。
裴各莊,以裴姓定居早故名,1959年修水庫遷建村,位在遵化境內。
南河,因州河位於村南故名,1959年修水庫遷建村。
大小汪莊,以汪姓定居早故名,為兩個村,民國時為分別大小分稱大小汪莊。
北汪家莊,唐代名汪家莊,1959年修水庫遷建村,1961年稱現名。
孟官屯,因孟姓官員在此定居。1959年修水庫遷建村。
李家倉,因村中有李家糧倉。1959年修水庫遷建村。
三屯,因村中街長三華里名三里村,民國稱現名。
小稻地,以盛產稻穀名村,1959年修水庫遷建村。
北宋,東劉莊,以劉姓定居早故名,1959年修水庫遷建村,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明代,王新房,以王姓在村所蓋新房最好故名。地處庫區,1959年修水庫遷建村。
大小安平,因村近水庵廟兩個村,互為分別以大小分。
西龍虎峪鎮
西漢,柳官莊,西漢成村,以村民編織柳罐為生,名柳罐莊,民國改現名。原屬遵化縣,一九七九年劃歸薊縣。

唐代,西龍虎峪,以村東南有土坨呈龍虎形狀得名,為別於東龍虎峪,故冠以西字。原屬河北遵化縣,1979年劃歸薊縣。
南汪家莊,以汪姓定居早名汪家莊,1959年修水庫遷建村,分遷兩地,此村居南稱現名,原屬遵化縣,一九七九年劃歸薊縣。,庫區村,
鹿角河, 以延、白、邢、楚、蔡、高六姓傍果河定居,和睦相處,名六合家合,後以河汊形似鹿角,改為現名。1959年修水庫遷建村,原屬遵化縣,一九七九年劃歸薊縣。
燕各莊,相傳範、韓、梁、許、施、崔六姓在此定居,以村南正對燕山口得村名,原屬遵化縣,一九七九年劃歸薊縣。
五代後周,龍前村,以地處西龍虎峪山谷之東,名東龍虎峪。1950年分成兩個村,此村居南稱南龍虎峪,後更為現名,原屬遵化縣,一九七九年劃歸薊縣。
龍前村南山,明代一賈姓居此看守竇燕山墓,後成村,因所在山地位於龍前村南故名。原屬遵化縣,一九七九年劃歸薊縣。現劃歸龍前村。
龍北村,此村在龍前村北故名。
宋代,小劉莊,以劉姓定居早名南劉莊,原址在現址東部,後隨人口增長,逐漸西移,改名小劉莊。原屬遵化縣,一九七九年劃歸薊縣。

明代,蔡老二三莊,因村有蔡氏庵得名蔡家庵,改改蔡老莊。1959年修水庫遷建村,原屬遵化縣,一九七九年劃歸薊縣。按順序分三個村。
南漳泗河,村以河名漳泗河,古浭水之一段,1959年修水庫遷建村,1985年分成兩個村,此村居南稱現名,1940年前屬玉田縣,1941年生屬遵化縣,1979年劃歸薊縣。
後漳泗河,明時稱後漳泗河,原址在西龍虎峪東北三公里、黎河南岸,1985年分遷至此。1940年前屬玉田縣,1941年屬遵化縣,1979年劃歸薊縣。
南賈莊,相傳山西五臺山縣賈姓在戚繼光麾下為官,鎮守遵化,其家族一支留此定居,故名。原屬遵化縣,一九七九年劃歸薊縣。南賈各莊南山,清代建村,以地處南山即正莽山故名。
藏山莊, 明代稱蒼山莊,後以山藏村中,改現名。原屬遵化縣,一九七九年劃歸薊縣。
清代,大轉溝,清代成村,因處於大轉山東北山谷中。
魯家峪,以魯姓定居此山谷中,得名,原屬遵化縣,一九七九年劃歸薊縣。

邦均鎮:
唐代,西草場,原名西草廠,成村前為草料場,民國為西草廠,1945年為現名。
東兵馬,唐王東征兵馬駐地。清末分為三個村,按擱置分東西中。中兵馬,西兵馬同上。


石人莊。因村內漢墓前有石人雕像。
元代,國和莊。當時名左家莊,民國時稱索達莊,帶有民族歧視性故於1984年改為現名。
明代,駱古莊,明時為駱家莊,因駱家古墓得名,民國稱現名。
前街。國邦均十八段之一,1945年稱現名。
清代,邦均大街,為邦均十八段之一,民國年間名東中大街,1984年因重名改現名。
雙井,康熙皇帝出遊路過此處,嫌坑塘青蛙叫聲吵人,說:“不能叫它們啞吧了嗎?”哇鳴隨止,因此得村名啞吧坑。1965年抗旱挖成兩眼好井,隨更現名。
鑰匙莊,原名小新寺,民國稱現名,因鄰村為鎖莊子,寓以鎖鑰共存之意。
西潘莊,曾名小潘家莊,潘家莊,民國名潘莊子,1949年以位於邦均西改現名。
周於莊,原為周莊、於莊子,鄭家窖三個村。1949年合併稱現名。
東門外,西門外,以地處邦均東西門外故名。
東后街,是邦均十八段之一,民國稱中后街,1945年析置,以其地處邦均大街東段故名。中后街,西后街,同後大街。
東南道,原名東道上,是邦均十八段之一,民國時分四個村,以地處位置命名。西南道,東中南道,西中南道。

李莊子鄉,
唐代,李莊子,因李姓定居最早名李家莊,民國時稱現名。
下埝頭,因位於州河埝南頭故名。1959年修水庫遷此地。
沿河,因地處州河岸邊今九百戶,名沿河莊,民國稱現名。
夏各莊,因夏侯二姓定居早,清末改現名,
北楊莊子,以楊姓定居最早,名楊家莊,民國改為楊莊子,1984年改現名。
小蔡莊。因山東李姓逃荒到此落戶種菜,名小菜莊,解放後演變成為小蔡莊。
遼代,西頭百戶。遼代前鮮質可汗時期成村,以漢俘聚落序數頭百戶得名,1984年因縣內重名改為現名。
前屯,因位於頭百戶南而得村名。
明代,胡裡莊,因胡李兩姓定居早,故名胡李莊,民國稱現名。
瓦岔莊,以建村時挖出瓦岔,名瓦叉辛(新)莊,民國改現名。
廠莊子,因村形狹窄得名長莊子,民國年間演變為現名。
匡莊子,以山東匡姓為此定居最早,名匡家莊,民國名匡辛莊,解放後稱現名。
孫侯莊,相傳鄰村大嶺曾有猴生存,名孫猴兒莊,民國時為孫猴莊,解放後稱現名。

趙莊子,因趙姓定居最早名北趙家莊,民國時稱趙家莊,解放後演變成現名。
西水泉,村中有泉水以水泉為名,民國時名水泉莊,解放後稱水泉,1984年改現名。
大小孫各莊,以孫姓定居早為村名,分大小兩個村。
小崔莊,因崔姓定居早村名崔家莊,民國稱現名。
董各莊。因董姓定居早故名。
清代,小富莊。當時名小付家莊,民國稱現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