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都說岳飛死得冤,其實這個人死的更冤,其能力一點也不輸岳飛

自古以來,無數能人志士投身戰場,用一腔熱血換取功名利祿,成為萬眾敬仰的將領。在大眾眼中,將帥們威風凜凜,瀟灑的馳騁於沙場之上,可是,做武將的苦楚又有幾人能懂?

驍勇善戰得來的彪炳戰功,往往會遭到朝堂上同事們的嫉妒,更有甚者還會召來皇帝眼紅。這也就導致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無數名將蒙冤慘死,一生奮戰功高蓋主最終落得兔死狗烹的慘淡收場。

都說岳飛死得冤,其實這個人死的更冤,其能力一點也不輸岳飛

這些冤死的名將中,有些人做事的確不怎麼幹淨,讓別人攥住了小辮子,比如:秦朝名將白起為人比較張揚;南朝名將檀道濟有些跋扈,他們畢竟不是那麼清白的。可是,岳飛卻不同,這位享譽盛名的傳世名將可以說一生毫無汙點。

他平日嚴於律己、公正嚴明,為了打擊異族侵略者,嶽鵬舉將必生都奉獻給軍旅生涯,在他收復中原的事業眼看便要成功之際,貪生怕死的昏君夥同朝中奸佞,擬了一份罪詔,最終,讓這位罕見的良將死在同胞的屠刀下,讓人痛心。

其實,讓人扼腕嘆息的還有一位名將,他就是出身將門世家、年少成名,立下彪炳戰功的蒙恬將軍。蒙恬在戰場上發揮了超凡的軍事才華,驅逐異族韃虜,修建堪稱世界奇蹟的長城,最終,卻死得莫名其妙。

都說岳飛死得冤,其實這個人死的更冤,其能力一點也不輸岳飛

蒙氏在大秦帝國的地位非常高,這個家族誕生了許多良將,深受始皇垂青。蒙恬的祖父蒙驁就是秦昭王麾下得力戰將,蒙恬的父親蒙武同樣是秦國棟樑。到了蒙恬這一代,將門的血統得到了傳承,蒙恬跟隨王賁拿下了秦國統一之路的最後一塊絆腳石——齊國,使年少的蒙恬一舉成名。

秦始皇十分寵愛這位年輕的將才,甚至,有意將其培養成秦朝未來的支柱。嬴政不但將蒙恬封為將軍,還拜他的弟弟蒙毅為上卿。蒙恬、蒙毅兄弟二人在朝中分別主掌內外事務,風頭無兩。

此時,秦朝雖已橫掃中原,但是,北方異族始終對中原大地虎視眈眈。為了斷絕後患,嬴政決定給匈奴人一點顏色看看,這項任務自然要由蒙恬完成。

都說岳飛死得冤,其實這個人死的更冤,其能力一點也不輸岳飛

秦國士兵戰鬥力很強,但這只是對同為農耕民族的六國而言,至於秦軍能否戰勝擅長騎射的匈奴,嬴政本人心裡都沒有底氣。幸而,蒙恬不負眾望,帶著三十萬秦軍弟兄將匈奴人趕出河套地區,收復土地七百餘里,從此,胡人再也不敢向南放牧。

蒙恬曾駐守九郡十餘年,威震匈奴,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據傳蒙恬曾改良過毛筆,因此也被譽為“筆祖”。他是中國西北最早的開發者,也是古代開發寧夏第一人。

蒙恬大揚秦朝國威,嬴政趁熱打鐵,命蒙恬駐紮在北方邊境,同時,開始徵調民夫修築長城。始皇和蒙恬修築長城的目的並不是單純的保衛國家,而是想憑藉長城落腳,深入北方異族中樞,將其一舉殲滅。試想,若嬴政蒙恬二人發兵漠北,當時被東胡、月氏夾擊的匈奴恐怕再難翻身。

都說岳飛死得冤,其實這個人死的更冤,其能力一點也不輸岳飛

可惜的是,歷史並沒有按嬴政和蒙恬的構想發展。隨著秦始皇的駕崩,朝中奸佞沆混一氣,捏造嬴政遺旨,改立胡亥繼承皇權,並剝奪了皇子扶蘇和蒙恬的兵馬大權,最終將二人賜死。讓人大跌眼鏡的是,丞相李斯也參與其中,恐怕是因為蒙恬軍功卓絕,倘若,由跟蒙恬跟關係不錯的扶蘇繼位,自己的丞相大位怕是要拱手讓人了。

當李斯的使者剝奪蒙恬兵權的時候,蒙恬滿頭霧水,追問使者自己究竟何罪之有,使者支支吾吾答不出個所以然,只能搪塞道:“你犯下的罪狀太多,何況你弟弟犯了死罪,你理應連坐。”蒙恬悲憤難填,說道:“我蒙氏祖輩為將,為大秦出生入死。我坐擁三十萬軍馬,倘若我有反心,早就造反了,哪會輪到你們繳走我的兵權?”

被蒙恬逼問得不耐煩的使者胡亂說道:“我只是受命前來殺掉你,將軍說的話我沒辦法向上稟報。”蒙恬萬念俱灰,自嘲著說出自己的遺言:“我在監造長城的時候,怕是碰到了地脈,這才惹來報應。”語畢,一代良將蒙恬喝下毒酒自盡。

都說岳飛死得冤,其實這個人死的更冤,其能力一點也不輸岳飛

蒙恬死後,秦朝再無良將,隨著各路起義軍兵鋒直指咸陽,曾經天下無敵的秦軍由於缺乏將領根本不是起義軍的對手。驍勇善戰的長城軍團最終被劉邦和項羽的聯軍打垮,在鉅鹿之戰中全軍覆沒。此後不久,劉邦軍長驅直入,將大秦帝國一舉覆滅。

蒙恬之死所帶來的蝴蝶效應並不侷限於此,沒了長城軍團,匈奴得以休養生息,在其後統一週邊遊牧民族,最終成為讓無數中原統治者頭疼的禍患。

可以說,蒙將軍死的極冤,其冤屈程度簡直與嶽鵬舉不相上下。可惜歷史不能重來,如今我們只能隔著歷史長河憑弔這些為國為民的冤死名將。

都說岳飛死得冤,其實這個人死的更冤,其能力一點也不輸岳飛

蒙恬故里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聯城鄉,地處蒙陰縣西南,東與蒙陰鎮,桃墟鎮,北與蒙陰鎮、常路鎮相鄰,西與新泰市、平邑縣接壤,為三縣交界之地。

1995年8月,蒙陰縣人民政府在聯城鄉樹立了“蒙恬故里碑”,在縣城修建了“將軍亭”;2000年,臨沂市人民政府在臨沂廣場為他樹立雕像,列為臨沂“十大歷史名人”之一。

『《史記卷八十八·蒙恬列傳第二十八》、《蒙恬是秦國人嗎祖籍是哪裡的、蒙恬的姓是因為臨沂蒙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