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古今出現過不少優秀著名中醫,為何只稱張仲景為“醫聖”?

龍雲思鄉


古往今來,名醫輩出。堪稱醫聖的確非張仲景莫屬。

學中醫之前,一直迷惑為什麼人人都推薦要學《傷寒論》。我想,人生各病,何止千百,光學傷寒也太侷限了吧?萬一我感冒呢?頭痛呢?慢慢才知道,有文化真可怕,我完全想多了。

張仲景寫這本書,名字取得不厚道,《傷寒雜病論》,一聽就有誤導性,以為只治傷寒,不治其它,殊不知此傷寒非彼傷寒,原來指的是“傷寒有五”之傷寒,包括了一切外感疾病。也就是說凡是由外傳內的疾病統統治得。

再慢慢的又明白了,《傷寒論》不僅治外感疾病,原來內源性疾病他同樣可以醫治。更神奇的是,即便不是病(比如某些中毒反應),只要藥證相合,他仍然能治。所以我說張仲景把書名起得太謙虛了,以至於後來的整編者王叔和,對其方劑屢試屢效之後才考慮全面予以整理。

在《傷寒論》之前的醫書都是有法無方的,也就是有治病的法門,但無方劑。張仲景的書卻是理、法、方、藥俱備。這是個里程碑式的轉變。因為你僅僅知道治法還不夠,還得知道用什麼藥。《傷寒論雜病論》就解決了這個問題,裡面的方劑謂之經方,經久有效,百試不爽故謂之經方。

張仲景確立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基礎,這已不僅僅限於六經辨證。後世所謂的八綱辨證、臟腑辨證、氣血辨證等等,無一不在《傷寒雜病論》這部鉅著中體現。換句話說,張仲景確立的中醫辨證理論,在他之前並沒有真正意義的存在——《內經》、《難經》並無系統的辨證理論——所以缺乏具體的操作性,這就是所謂的有法無方。而在張仲景之後,無論你採用什麼辨證方式,其實質是不可能違背《傷寒論》所確立的法則的。

我來舉個例子,比如病人咳嗽。根據臟腑辯證理論,咳嗽首先責之於肺,如果離開張仲景確立的法則,你單純用止咳藥行不行?——通常行,但若是病機複雜可能就不行。見咳止咳根本不是張仲景治病的方法。他有“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小青龍湯之咳;有“少陰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之真武湯加五味子細辛之咳;還有往來寒熱之小柴胡湯之咳等等。這才是中醫的精髓。

明朝有中醫四大家之說,分別指張仲景、劉河間、朱丹溪、李東垣。清代名醫徐靈胎寫了一篇文章叫《四大家論》,極斥其謬。他認為把劉、李、朱與張仲景相比簡直就是無知妄談,並分別指出其缺點:丹溪不過斟酌諸家之言,實無創見;劉河間專崇《內經》,而又未得其精義;李東垣專執脾胃之說,純用升提香燥,意見偏而方法亂,貽誤後人。至於張仲景,乃千古集大成之聖人,猶如儒家之孔子,其餘何足道哉!

徐氏之言或許失之偏頗,但徐氏之才學是有目共睹的,其理未嘗不對之一二?


雪夜彎弓


《黃帝內經》奠定了中醫的理論基礎,《傷寒雜病論》確立了中醫的治療方法論——辨證論治。用武功秘籍來打個比方,《黃帝內經》相當於《九陽神功》,《傷寒雜病論》就好比《乾坤大挪移》。張無忌修煉了九陽神功還不會用,只有修練煉了乾坤大挪移才能笑傲武林。張仲景發明了一個系統科學的,基於陰陽五行,經絡,時間,人體生理病理功能的系統治療體系,用之於臨床治病效如孚鼓。為後人學習中醫提供了規範,要想找到中醫治療精髓,只有學習《傷寒雜病論》,只有經過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無數個循環才能登堂入室。所以,只有讀過《傷寒雜病論》的人,才知道她的巨大價值,才知道後來2千多年來,後人無法超越,才知道中醫只此一聖!


還原中醫大道


這個問題必須得加以說明,為什麼呢,因為我看其餘的七個回答,大體一致,也代表了目前中醫群體中很多人的觀念,那就是張仲景的醫術無與倫比,後世沒有人能夠超越,這個觀點對不對呢,正應了那句話,真理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大部分人的這個公認答案其實是錯誤的。

任何一個行業或者學問方面,都有一個祖師爺,或者叫聖人,或者叫其他的稱呼,比如儒有儒聖孔子,書有書聖王羲之,醫有醫聖張仲景,詩有詩聖李白,文有文聖韓愈,匠有祖師魯班,另外,佛教有釋迦稱為天人師,道家有老子稱為道祖,等等。稱呼不一樣,意思是一樣的,這些“聖人”、“祖師爺”,“佛陀”,“道祖”,基本上都是一個行業或者學問的開創者,為後世的發展打下了基礎,構建了框架,功勳卓著,地位崇高,所以被後世的繼承者們尊稱宗祖聖人,但是,不等於他們在這個他們所創立的方面是水平最高以至於讓後人無法超越的人。

為什麼呢?因為一個行業或者學術只要能夠健康發展,一定會遵循“開創——發展——反思——爭論——突破——高峰——豐厚——完滿”這麼個規律,開創者無疑是偉大的思想家,但不等於他一個人就能把他所開創的推到最高峰,如果真的存在這樣的情況,不必懷疑,這個行業或者學術一定會迅速萎縮,並且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作為醫學而言,中醫的開創者,或者最應當被尊稱為聖的不是張仲景,而是黃帝內經的作者,但可惜的是,黃帝內經沒有明確的作者,它是群體成書,作者並非一人,成書也並非一代,聖人的帽子不知道應該戴在誰的頭上,所以隨後的張仲景得以坐上寶座,被稱為醫聖。這就是醫聖是張仲景,但是作為經典黃帝內經永遠排在傷寒論之前的原因。

張仲景先生也的確是偉大的,配得上醫聖這頂桂冠,他對於醫學的貢獻在於,第一次把黃帝內經的思想學術系統的應用於臨床實踐,把理論上的辨證論治思想做了最好的示範,啟發了後世的醫家,並且創立了一個完整的辯證體系,其實用價值至今都倍受世人尊崇。

但是,張仲景的辯證體系,只是侷限於一類疾病,也並非完美無缺,更不是用之四海而皆準。時代在改變,氣候在改變,社會在改變,相應的疾病譜也在改變,六經辯證以及伴隨的方藥就不會永遠那麼適用,在張仲景以及他的六經辯證法的啟發下尋找新的規律、創造新的辯證法是必然並且自然而然的,說什麼明清時期的溫病學派沒有超出六經體系、完全是畫蛇添足的人,怎麼不想想,如果傷寒論還是那麼好使,所謂覆杯而安,怎麼可能有那麼一大群醫家群起改革?難道傷寒論很難背很難學很難用嗎?

那麼為什麼很多現代的人的觀念是張仲景最偉大、不應該學習其他的醫法只應該學習傷寒論呢?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文化斷代。五四運動以後,古文的學習基本停止,古文的環境徹底改變,大家對於古代的這些知識傳承基本一抹黑,又不能僕下身子認真鑽研疾病背後的機理,同時又在功利性心理的推動下,追求那種一學就會,一用就靈的方式方法,而張仲景的傷寒論,恰恰可以像用字典詞典一樣,像按西醫的治療守則那樣查著學查著用,遇到某病,查條文,條文說怎麼治就怎麼治,這種方法美其名曰“方證對應”,甚至有些頗有號召力影響力的醫家因此而宣稱傷寒論與黃帝內經根本就毫無關係,但其實這種方法,是最下乘的方式方法,是捨本逐末的方式方法,也是對於張仲景的六經辯證法的最大傷害,其傷害,甚至可以導致中醫徹底消亡。


最熊大


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與《皇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並稱中醫四大傳統經典著作。四部著作成書時間集中於先秦至東漢之間。

《黃帝內經》為中醫基礎理論集成,《難經》又名《黃帝八十一難經》是對《黃帝內經》的闡述,《神農本草經》則是藥材的考證。這三部著作有一個共同的問題:無具體的著作之人。而且,三部著作都是割裂開醫和藥來分別論述。特別是《黃帝內經》的重心更是放在針砭之上,與後世側重用藥略有不同。

而張仲景則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系統地總結和整理了醫、藥的關係,使醫、藥的關係得以統一,並找出和界定了從傷寒到雜病的聯繫與規律,開創性地提出“見是症用是藥”的醫療理論。由此而著出了比前人更為清淅更為系統的論著《傷寒雜病論》,為傳統醫學的發展奠定了方向,成為後世名家流派的不可或缺的典範。因此被後人尊為聖是實至名歸、理所當然的了。


傳承中醫苗醫


張仲景,寫了一本很牛的書《傷寒論》,系統的把之前的中醫體系,進行規範統一,

並且做了很超前的處理,就套用條辯模式,說白了就是一種防痴呆處理。

就算後代的人智商越來越低,不勤快學習,悟性也差,

都可以從事醫療活動。

至於思想境界是否能夠達到更高,那麼有空的時候,精力旺盛的年輕中醫可以搞一搞業餘興趣。

至少在基本的社會醫療保障體系上,要發揮一個螺絲釘的基層精神。

生產線上的工作人員,需要去理解高深的物理定律嗎?

不需要,更多是看板操作,點焊要點好,扎針的技術好,比空談理論的老教授來得實際,

老百姓拔完水罐,可是要繼續幹活的啊。

挑水,砍柴什麼的,事情多的是。


隱士申子源


醫聖,是繼承了:黃帝內經的中醫祖鼻的理念!有所建樹!容納了黃帝內經後幾千年的道家醫道和民間醫道!又把自已的高深的實線統一起來!創造了張仲景醫道!醫理!臨床實踐,給後耒人打開了醫學的康莊大道!(非是某個時期的名醫能比似的醫聖)懂嗎?‘不是名醫都能成醫聖!!!


尋道底呢


張仲景不僅方劑精當,療效奇佳,適應症廣,更重要的貢獻是創立辯證的體系,使從醫者有章可循!

他的仁心務本,輕視虛榮的人生理念支持引導他的超人的成就,其德,理,法,方,術,效全備!千古難得!

稱之醫聖,當之無愧!!


龍雲思鄉


張仲景之所以稱為醫聖,是他所為普天下,還有,也因為他對病性分科別累的系統做出來藥理藥性的使用理論,他把各門科的病症系統分別,引領了中醫醫學的科學和自然並舉的符合後來歷代、包括現代醫學理論基礎的臨床和教學的有效方案和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