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古今出现过不少优秀著名中医,为何只称张仲景为“医圣”?

龙云思乡


古往今来,名医辈出。堪称医圣的确非张仲景莫属。

学中医之前,一直迷惑为什么人人都推荐要学《伤寒论》。我想,人生各病,何止千百,光学伤寒也太局限了吧?万一我感冒呢?头痛呢?慢慢才知道,有文化真可怕,我完全想多了。

张仲景写这本书,名字取得不厚道,《伤寒杂病论》,一听就有误导性,以为只治伤寒,不治其它,殊不知此伤寒非彼伤寒,原来指的是“伤寒有五”之伤寒,包括了一切外感疾病。也就是说凡是由外传内的疾病统统治得。

再慢慢的又明白了,《伤寒论》不仅治外感疾病,原来内源性疾病他同样可以医治。更神奇的是,即便不是病(比如某些中毒反应),只要药证相合,他仍然能治。所以我说张仲景把书名起得太谦虚了,以至于后来的整编者王叔和,对其方剂屡试屡效之后才考虑全面予以整理。

在《伤寒论》之前的医书都是有法无方的,也就是有治病的法门,但无方剂。张仲景的书却是理、法、方、药俱备。这是个里程碑式的转变。因为你仅仅知道治法还不够,还得知道用什么药。《伤寒论杂病论》就解决了这个问题,里面的方剂谓之经方,经久有效,百试不爽故谓之经方。

张仲景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这已不仅仅限于六经辨证。后世所谓的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辨证等等,无一不在《伤寒杂病论》这部巨著中体现。换句话说,张仲景确立的中医辨证理论,在他之前并没有真正意义的存在——《内经》、《难经》并无系统的辨证理论——所以缺乏具体的操作性,这就是所谓的有法无方。而在张仲景之后,无论你采用什么辨证方式,其实质是不可能违背《伤寒论》所确立的法则的。

我来举个例子,比如病人咳嗽。根据脏腑辩证理论,咳嗽首先责之于肺,如果离开张仲景确立的法则,你单纯用止咳药行不行?——通常行,但若是病机复杂可能就不行。见咳止咳根本不是张仲景治病的方法。他有“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小青龙汤之咳;有“少阴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之真武汤加五味子细辛之咳;还有往来寒热之小柴胡汤之咳等等。这才是中医的精髓。

明朝有中医四大家之说,分别指张仲景、刘河间、朱丹溪、李东垣。清代名医徐灵胎写了一篇文章叫《四大家论》,极斥其谬。他认为把刘、李、朱与张仲景相比简直就是无知妄谈,并分别指出其缺点:丹溪不过斟酌诸家之言,实无创见;刘河间专崇《内经》,而又未得其精义;李东垣专执脾胃之说,纯用升提香燥,意见偏而方法乱,贻误后人。至于张仲景,乃千古集大成之圣人,犹如儒家之孔子,其余何足道哉!

徐氏之言或许失之偏颇,但徐氏之才学是有目共睹的,其理未尝不对之一二?


雪夜弯弓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的治疗方法论——辨证论治。用武功秘籍来打个比方,《黄帝内经》相当于《九阳神功》,《伤寒杂病论》就好比《乾坤大挪移》。张无忌修炼了九阳神功还不会用,只有修练炼了乾坤大挪移才能笑傲武林。张仲景发明了一个系统科学的,基于阴阳五行,经络,时间,人体生理病理功能的系统治疗体系,用之于临床治病效如孚鼓。为后人学习中医提供了规范,要想找到中医治疗精髓,只有学习《伤寒杂病论》,只有经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无数个循环才能登堂入室。所以,只有读过《伤寒杂病论》的人,才知道她的巨大价值,才知道后来2千多年来,后人无法超越,才知道中医只此一圣!


还原中医大道


这个问题必须得加以说明,为什么呢,因为我看其余的七个回答,大体一致,也代表了目前中医群体中很多人的观念,那就是张仲景的医术无与伦比,后世没有人能够超越,这个观点对不对呢,正应了那句话,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大部分人的这个公认答案其实是错误的。

任何一个行业或者学问方面,都有一个祖师爷,或者叫圣人,或者叫其他的称呼,比如儒有儒圣孔子,书有书圣王羲之,医有医圣张仲景,诗有诗圣李白,文有文圣韩愈,匠有祖师鲁班,另外,佛教有释迦称为天人师,道家有老子称为道祖,等等。称呼不一样,意思是一样的,这些“圣人”、“祖师爷”,“佛陀”,“道祖”,基本上都是一个行业或者学问的开创者,为后世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构建了框架,功勋卓著,地位崇高,所以被后世的继承者们尊称宗祖圣人,但是,不等于他们在这个他们所创立的方面是水平最高以至于让后人无法超越的人。

为什么呢?因为一个行业或者学术只要能够健康发展,一定会遵循“开创——发展——反思——争论——突破——高峰——丰厚——完满”这么个规律,开创者无疑是伟大的思想家,但不等于他一个人就能把他所开创的推到最高峰,如果真的存在这样的情况,不必怀疑,这个行业或者学术一定会迅速萎缩,并且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作为医学而言,中医的开创者,或者最应当被尊称为圣的不是张仲景,而是黄帝内经的作者,但可惜的是,黄帝内经没有明确的作者,它是群体成书,作者并非一人,成书也并非一代,圣人的帽子不知道应该戴在谁的头上,所以随后的张仲景得以坐上宝座,被称为医圣。这就是医圣是张仲景,但是作为经典黄帝内经永远排在伤寒论之前的原因。

张仲景先生也的确是伟大的,配得上医圣这顶桂冠,他对于医学的贡献在于,第一次把黄帝内经的思想学术系统的应用于临床实践,把理论上的辨证论治思想做了最好的示范,启发了后世的医家,并且创立了一个完整的辩证体系,其实用价值至今都倍受世人尊崇。

但是,张仲景的辩证体系,只是局限于一类疾病,也并非完美无缺,更不是用之四海而皆准。时代在改变,气候在改变,社会在改变,相应的疾病谱也在改变,六经辩证以及伴随的方药就不会永远那么适用,在张仲景以及他的六经辩证法的启发下寻找新的规律、创造新的辩证法是必然并且自然而然的,说什么明清时期的温病学派没有超出六经体系、完全是画蛇添足的人,怎么不想想,如果伤寒论还是那么好使,所谓覆杯而安,怎么可能有那么一大群医家群起改革?难道伤寒论很难背很难学很难用吗?

那么为什么很多现代的人的观念是张仲景最伟大、不应该学习其他的医法只应该学习伤寒论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文化断代。五四运动以后,古文的学习基本停止,古文的环境彻底改变,大家对于古代的这些知识传承基本一抹黑,又不能仆下身子认真钻研疾病背后的机理,同时又在功利性心理的推动下,追求那种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方式方法,而张仲景的伤寒论,恰恰可以像用字典词典一样,像按西医的治疗守则那样查着学查着用,遇到某病,查条文,条文说怎么治就怎么治,这种方法美其名曰“方证对应”,甚至有些颇有号召力影响力的医家因此而宣称伤寒论与黄帝内经根本就毫无关系,但其实这种方法,是最下乘的方式方法,是舍本逐末的方式方法,也是对于张仲景的六经辩证法的最大伤害,其伤害,甚至可以导致中医彻底消亡。


最熊大


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与《皇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中医四大传统经典著作。四部著作成书时间集中于先秦至东汉之间。

《黄帝内经》为中医基础理论集成,《难经》又名《黄帝八十一难经》是对《黄帝内经》的阐述,《神农本草经》则是药材的考证。这三部著作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无具体的著作之人。而且,三部著作都是割裂开医和药来分别论述。特别是《黄帝内经》的重心更是放在针砭之上,与后世侧重用药略有不同。

而张仲景则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和整理了医、药的关系,使医、药的关系得以统一,并找出和界定了从伤寒到杂病的联系与规律,开创性地提出“见是症用是药”的医疗理论。由此而著出了比前人更为清淅更为系统的论著《伤寒杂病论》,为传统医学的发展奠定了方向,成为后世名家流派的不可或缺的典范。因此被后人尊为圣是实至名归、理所当然的了。


传承中医苗医


张仲景,写了一本很牛的书《伤寒论》,系统的把之前的中医体系,进行规范统一,

并且做了很超前的处理,就套用条辩模式,说白了就是一种防痴呆处理。

就算后代的人智商越来越低,不勤快学习,悟性也差,

都可以从事医疗活动。

至于思想境界是否能够达到更高,那么有空的时候,精力旺盛的年轻中医可以搞一搞业余兴趣。

至少在基本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上,要发挥一个螺丝钉的基层精神。

生产线上的工作人员,需要去理解高深的物理定律吗?

不需要,更多是看板操作,点焊要点好,扎针的技术好,比空谈理论的老教授来得实际,

老百姓拔完水罐,可是要继续干活的啊。

挑水,砍柴什么的,事情多的是。


隐士申子源


医圣,是继承了:黄帝内经的中医祖鼻的理念!有所建树!容纳了黄帝內经后几千年的道家医道和民间医道!又把自已的高深的实线统一起来!创造了张仲景医道!医理!临床实践,给后耒人打开了医学的康庄大道!(非是某个时期的名医能比似的医圣)懂吗?‘不是名医都能成医圣!!!


寻道底呢


张仲景不仅方剂精当,疗效奇佳,适应症广,更重要的贡献是创立辩证的体系,使从医者有章可循!

他的仁心务本,轻视虚荣的人生理念支持引导他的超人的成就,其德,理,法,方,术,效全备!千古难得!

称之医圣,当之无愧!!


龙云思乡


张仲景之所以称为医圣,是他所为普天下,还有,也因为他对病性分科别累的系统做出来药理药性的使用理论,他把各门科的病症系统分别,引领了中医医学的科学和自然并举的符合后来历代、包括现代医学理论基础的临床和教学的有效方案和治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