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杜甫的《登高》被稱為千古悲秋的鼻祖,你怎麼看?

江湖夜雨92


首先,就“常”字的意思,已經有另外的答案講得非常清楚了。“恆常”作為一個文言文詞彙是同義反復,本意就是“常規”,比如《史記》:“初平法式,審別職任,以立恆常。”常字在此句更應訓為恆久而不是經常。

“常作客”表達的不僅是客居之思鄉,也表現了一部分還鄉的期待,以及對自己無力改變現狀的無可奈何之慨。杜甫自草堂期之後的詩歌,特別是平定安史之亂後,多次流露出非常迫切的還鄉期待,但是因經濟上無法自足,多次事與願違,最後也因此流落湖湘而死。

常作客算是在羈旅之思上遞進展開,之所以強調“恆久”,作者的意思是,本是因亂離鄉,亂後自該返鄉,可惜事情積久不成,其懊惱、自怨自艾之情可想而知。

羅大經這一段原文,其實想講的不是八種情感,而是八層信息,他的意圖應當是說明杜詩用字經濟、凝練,而不是說情感眾多、豐富。

杜陵詩云:“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萬里,地之遠也;悲秋,時之慘悽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臺,無親朋也。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而對偶又極精確。

——羅大經《鶴林玉露》

來看這段原文。最後一句顯然是整段意思的總結,“十四字八意”,八層意思,而不是八種不同情感。下文再接上“對偶精確”,擺明了整段話想說的是杜詩用詞造語的技巧,而不是其內心情感的深沉博大。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這裡面的每個詞都承擔了一定的表意功能,都有其他詞彙所不能代替的信息量,如果刪除,會損害作者意思的完整性。我們可以比較一下另外一個十四字的句子,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雖然這不是七律,不能簡單對比,但若我們擠掉水分,改成“無奈花落,似識燕歸”,似乎一點意思損害也沒有吧?但是其長度幾乎被砍掉了一半。

雖然凡是羈旅必然有常的性質,但不意味著點出此性質不能構成一層新的用意。對合格的詩歌創作者來說,因為篇幅只有短短几十字,不能盡言所有,則選擇說出哪些、點明什麼、如何表述,本身就構成了獨有的意思表達。

同樣是羈旅,“獨在異鄉為異客”,“異”字連說兩遍,能不能說“羈旅”必是在異鄉,因此作者專門寫“異”字毫無其用意?而王維在此選擇點出“獨”字,而不是“常”字,自然也是和下文“思親”的語境有關。雖然羈旅還是那個羈旅,它既帶有獨的屬性也帶有常的屬性,但是獨或是常,本身在具體句子的信息量上,承擔了單獨的表達功能,提供了額外的作者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