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曾經紅極一時的“飛信”為什麼會被微信迅速取代?

路路薩諾斯


怎麼說呢?有些東西不是一定要早就能火,剛好那個時間,就像愛情,要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才能談場歡愉的戀愛,其他時間都是給別人調教老公老婆,瞎操心,白費心。

飛信剛出道的時候,是除QQ外最知名社交工具。作為運營商中國移動旗下的一款明星產品,,飛信5年的研發費用就有足足30億。

2011年,飛信活躍用戶超過9000萬,當年也是火過的,只是現在自媒體蓬勃發展的時代,感覺就像個笑話。

移動的品牌研發、產品運營沒有跟上時代節奏,掌握用戶的心理,在歷史競爭中,被微信毫不留情的斬壓。

微信是騰訊公司於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由張小龍所帶領的騰訊廣州研發中心產品團隊打造 [ 。微信支持跨通信運營商、跨操作系統平臺通過網絡快速發送免費(需消耗少量網絡流量)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同時,也可以使用通過共享流媒體內容的資料和基於位置的社交插件“搖一搖”、“漂流瓶”、“朋友圈”、”公眾平臺“、”語音記事本“等服務插件。

截止到2016年第二季度,微信已經覆蓋中國 94% 以上的智能手機,月活躍用戶達到 8.06億,用戶覆蓋 200 多個國家、超過 20 種語言。 此外,各品牌的微信公眾賬號總數已經超過 800 萬個,移動應用對接數量超過 85000 個,廣告收入增至36.79億人民幣 ,微信支付用戶則達到了 4 億左右。

微信提供公眾平臺、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戶可以通過“搖一搖”、“搜索號碼”、“附近的人”、掃二維碼方式添加好友和關注公眾平臺,同時微信將內容分享給好友以及將用戶看到的精彩內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只能說技不如人,競爭的社會,你不強大,只有被滅!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鎂客網


重提飛信,我周圍多數人都說,“啊?飛信?我都忘了它了”。


然後,思緒被這久遠的名稱喚醒,重回大學時期,那時年級、班級、社團發通知,一條飛信就能解決,格外方便。


飛信的興盛與它的時代背景緊密相連。飛信誕生的2007年,諾基亞剛過巔峰沒多久,仍舊稱霸手機市場。那時,非智能機還在主沉浮,短信還是人與人遠距離溝通的重要路徑。飛信的出現,附帶著免費短信、低資費語音、支撐多終端登陸操作等功能,尤其光免費短信這點,就足夠吸引被短信費困擾的用戶們。


中國移動看重飛信身為搶奪移動互聯網入口的“打手”角色,不過,那時並非移動進軍即時通訊市場最佳時期,論市場份額,騰訊QQ佔半壁江山,還有MSN等競品活躍在白領、辦公人群……但憑藉圍繞移動核心業務方面的創新,拆除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間的藩籬,外加中國移動原有渠道優勢,飛信火了。



以2009年Q2為例,雖說手機QQ活躍賬戶數市場份額仍居超6成的首位,飛信也是僅次騰訊的玩家。公開數據顯示,飛信鼎盛時期註冊用戶接近5億,活躍用戶數達9000萬。


與2007年飛信從生根到發芽、長葉、開花平行的世界裡,有改變在手機市場悄然發生。同年,喬布斯帶首代iPhone亮相,僅有屏幕和單個按鍵的搭配,開啟重新定義“手機”認知的模式。也是那年,谷歌與一眾合作伙伴推出改良Android系統,並公佈源代碼,次年第一部安卓手機面世。


由此,智能手機時代的閘門開啟,開放、活躍、五彩斑斕的新世界接踵而至。


智能手機所具備的最底層“利其器”的硬件基礎,使越來越多的人們拋棄功能機,轉投向多互動、操作體驗佳的智能手機大軍,追求“欲善其事”的功效。中國產業信息數據顯示,2008年後,非智能手機出貨量開始下滑,然後進入“迴光返照”期,出貨量又有一定程度上升,2011年達12.2億部巔峰,隨即轉瞬即下。


同時,智能手機行情蒸蒸日上,2015年全球出貨量已達到14.33億部,遠超非智能機。國內市場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81億部,佔同期總手機出貨量93.9%。


以智能手機為窗口,各即時通訊應用極盡功夫爭奪用戶的有限注意。最具代表性意義的是2011年微信推出。得益騰訊QQ龐大的用戶基數,賬號相通和良好操作體驗,微信增速迅猛。那時在讀大學的我,最明顯的親歷感受是,周圍許多小夥伴逐漸有QQ轉向微信的趨勢,且更青睞後者,主要是因其更簡單、方便。仔細想來,微信既承得騰訊娛樂基因,使通訊與娛樂趣味相結合,加強用戶黏性;又打通了騰訊QQ的虛擬交際圈與通訊錄的現實強關係交際圈,還輔以發送語音消息等創新性功能。


相照之下,飛信2G時代氣息濃重,難再給用戶更多打開它的緣由。飛信剛推出的那幾年,功能沒有新增過多少亮點。最遭詬病的是,飛信最初的設計限定在中國移動運營商圈裡運行。這意味著,如果想享受飛信的免費短信,就必須是移動運營商用戶,否則還是按常規短信收費。在當年短信滿天飛的情況下,飛信或許還有傲嬌的資本,可能還由此攬得儘管口中罵,身體卻很誠實奔向移動懷抱的用戶。


但隨著智能手機逐漸普及和以微信為代表的各即時通訊湧現,飛信曾享有過的自由被“剝奪”。飛信有的,微信有,飛信沒有的,微信也有。過去扮演重要通訊角色的短信,在以更便宜的流量資費“餵養”的通訊應用強攻下,江河日下。2012年,短信巔峰時期,手機用戶共發送9000億條短信,3年後,該數值已縮水至6992億條。


加之,隨著使用微信的用戶愈多,網絡效應帶來的優勢就愈明顯。飛信曾具備的群發通知重要技能,對微信來說,基本就能用建群或群發替代,且沒有所謂移動運營商用戶優先的限制,能把潛在使用者都聚攏在一起。


總的來說,2G時代“殘餘”的飛信,顯得廉頗老矣。雖說有中國移動運營商的好牌,卻沒能把用戶留住,還限制條件,這時當窗外五光十色,消費者可選範圍廣了,自然會用腳投票。


不過,中國移動“另一隻腳”還是有邁向3G時代的嘗試。


2011年1月,微信問世,9月中國移動就發佈了類似微信功能的產品,在飛信基礎上,增添語音消息等功能。可僅2年後,飛聊遭棄之,有知情人士向騰訊科技透露,是因飛聊發展狀況不佳,兩年間用戶300萬都沒到。飛聊就像傳統企業被互聯網公司倒逼的產物,前有勁敵微信和眾多來者,與微信相似的飛聊本就沒多少生存空間。


移動轉變策略,向友方運營商開放飛信,已是2012年了。那時,微信用戶數突破2億,截至2012年Q4,中國智能手機用戶數也才3.8億。騰訊再次佔了通訊市場的半壁江山。後來中國移動陸續沿著微信的路徑,把飛信愈發微信化,包括推出飛信公眾平臺,個人、企業都能有公眾號;總算配備眾多社交軟件早有的免費視頻通話,多方通話等功能。


可終究,飛信被推著走,步履還是踉蹌著的。輝煌時沒能追上騰訊QQ,衰落時,與QQ和微信的差距變得更大了。易觀千帆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1月9日15時30分,飛信活躍用戶不足百萬,已被微信和QQ分別9.63億、6.62億月活遠遠甩開。


36氪


死得其所

移動生出了兒子叫飛信,一看這兒子厲害了,竟敢把老子的短信,彩信,電話都搞成免費的白送大家用?這還得了?弄死他,不給他飯吃,讓他慢慢餓死吧。微信借來了移動的網絡,把移動的短信,彩信,打電話毫不客氣的全變成免費的送給大家玩,還增加了視頻打電話功能,你說大家不用免費的,難道還去用花錢的?移動就一傻子,弄死了自家的孩子,卻用自家的飯,養大了別家的孩子來和自己搶飯碗。



格局不同,移動是用飛信來賺流量費、包月費的,而馬化騰是用微信搶佔手機終端、繼續增強客戶粘度的,非常關鍵地把qq過度到了微信,現在大家看到了免費給大家用,佔領手機終端,且用戶粘度大,現在馬化騰通過微信搞什麼都行,想怎麼賺錢就怎麼賺錢,很簡單,比如通過微信搞支付繼而搞金融。這就是格局這就是眼光,這就是戰略,反過來在看看移動,鼠目寸光,就盯著眼前的骨頭,所以飛信完蛋就是必然,要不是壟斷它連通信早就完蛋了。



主要原因,老是上不了網,老塞網,是誰上飛信不發火才怪?問原因,回答你係統忙,系統更新,系統升級讓人氣死了,誰還上飛信?(今天我試過),國營企業幹活不幹活工資獎金照發,所以說,沒有人維修系統不壞才怪?,十年前上飛信系統還行,過後越來越差?還有:沒有空間(QQ空間,朋友圈),沒有隨近的人,沒有定位搜索的人?沒有支付?沒有話費理財?現在人民不是缺錢上網,問題是自己的系統要長期保證質量才是正道?什麼優惠都沒有用?俗話說得好:你不前進,便是後退(人不自強,自取滅亡),發展才是硬道理!


小蝦走四方


歸根究底,飛信就像當年的諾基亞一樣,以為自己有著強大的用戶數,從而缺乏創新,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以為少數用戶的離開不會傷筋動骨。殊不知最後這一跤卻沒能爬起來。

飛信可以說在2G時代是非常火的,幾乎很多人都用飛信發信息,發照片,而飛信也就只限於此了,其他的功能一直就沒有再更新,除此之外,飛信還有一大缺陷,就是隻能夠同網之間建議,而聯通電信則不能用飛信,而移動是依賴通信起家,捨不得為用戶開放免費的飛信通話分鐘數,這也註定了飛信最後的結局。



無論什麼時代,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總是在所難免,微信依賴QQ這龐大的用戶數量,藉機發展了起來,由於功能實在太強大,不進能夠實現全世界人與人之間免費高清音質,高清視頻通話,還能夠發語音,在線轉賬付款等等。已經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鑑於上述原因,飛信陣營的用戶都轉戰飛信,電話號碼可能會變,但是微信號卻不會因為電話號碼的變動而變動。雖然移動17年又投資幾千萬,想要救活飛信,但是小編覺得只是竹籃打水。

對此,你們覺得飛信會重新捲土重來嗎?你還會用飛信嗎?


TT百怪千奇


因為qq比飛信更早,用戶群體規模大很多。微信最早期的用戶都是QQ直接登錄,而且好友可以直接保留,換言之,微信就相當於一個增強版的移動QQ,不僅功能更全面,使用更便捷,而且不需要重複添加好友,不論網友還是手機通訊錄好友,都可以直接出現在微信裡。

而飛信雖然功能和微信相似,但是侷限性也很強,早期飛信只能使用移動手機號碼註冊,後來為了競爭,聯通和電信的號碼也可以註冊,但是如果你想繼續和Q友保持聯絡,那麼你手機端必須兩個軟件都開著,而且無法互通。

QQ在飛信之前,普及率就已經非常高,可以說人人都有,所以基於這樣用戶平臺的升級版一定是最容易被接受的,你想加誰都可以直接問號碼,有QQ也就可以加微信,這很方便。而飛信就像當年的可視電話一樣,你有不一定別人也有,必須雙方都有才能聊,更何況還有群聊問題,微信火爆初期,單位裡開群會議,沒微信的QQ現登錄都是一鍵式的,而且進去以後發現同事們加過Q和通訊錄的都已經在好友裡邊了,這種便捷飛信做不到,所以也不可能替代微信的作用。

當然還有很重要的就是時間節點,微信火爆的時候,正是安卓系統風靡全球之時,而飛信流行的時候,大家用的智能機很多還是JAVA系統,當時的諾基亞還是如今蘋果的地位,那個時期在手機端裝QQ都不是很普遍,更別說飛信。所以微信的火爆也是很對應時間節點的,安卓系統成就了微信,而微信也帶火了安卓手機的中國市場。


城市發展報告


前面很多答主也說了這兩款APP的誕生日期:飛信是2007年,09年就已經有了近5億用戶,活躍用戶也有9000w。微信則誕生於2011年。

當微信剛開始起步時候,飛信已經是一個龐然大物了,要說微信有qq支持,飛信還有手機號作為基礎,兩者相差懸殊,本應是毫無懸念的一場仗,但是結果如何總所周知。飛信已經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而騰訊藉助微信,一舉成為了市值排行世界第五的龐然大物。

說起緣由,既有騰訊的飛速發展,又有移動的不作為。

最開始騰訊沒有全力的發展微信,最早版本的微信登錄只有QQ號這一種模式,根本沒有手機號登錄這一回事。

但是緊接著張小龍就開始發力了,現實推出了語音,緊接著登錄了朋友圈、搖一搖等附加功能,極大地強化了微信的社交屬性。這樣就逐漸的與包括米聊在內的其他競品拉開了距離。

再說移動,依仗著自己龐大的用戶體量,不思進取。

第一個用戶體驗做的就非常差,用過的都知道,大概是怕挖自己牆角?

第二品牌宣傳不到位,很多人到最後都不清楚飛信究竟是一個什麼東西?是一個APP、還是一個手機號的附加功能?

第三不能跳出去看市場,還是把自己侷限在通信服務商範圍內,拒絕與其他運營商聯合,飛信是發不到聯通那裡的。

也許移動一開始就沒想做一個單獨的APP,只是想為移動用戶做一個福利吧?

奈何這一進一退,就導致瞭如今的局面。

不過也好,給了張小龍這樣的人機會,才能真正做出改變世界的APP,即今日之微信。


姑婆那些事兒


樓主這個問題,勾起了我小學時候的回憶,額,一不小心就暴露年齡了。。


很明顯,飛信比微信推出要早,而且不是早一兩天,是近4年!!不說在現在互聯網如此高度發達的今天,可能4天,4小時甚至4分鐘,一個新產品的出現的時間早晚造成的影響可能就直接決定了成敗(例如專利之爭,域名之爭,商標之爭等等)。就這個層面而言,移動推出的飛信可謂佔盡了時間上的優勢,可又為何會被後來的微信追上並遠遠地超過,最終飛信還消失在市場上了呢?

據本人觀點,原因有如下加點:

  1. 基於時代普遍思維限制,各大互聯網及通信行業大佬對於移動終端即時通訊不夠重視,在當時3G都剛剛起步的情況下,不僅是互聯網和通信大佬認為移動終端即時通訊前景不夠,就連很多普通用戶及消費群體都覺得這種即時通訊和短信沒有太大區別(因為本人小時候都沒手機,老爸的手機是諾基亞,功能機都少見,以前都不知道飛信幹啥的,後來知道還要專門下個軟件角兒還不如短信呢,哈哈)
  2. 其次,因為本身在移動通訊軟件已有QQ做得非常大,可謂根深蒂固。所以運營商對此,包括市場上也普遍認為,飛信與QQ無太大本質區別,基於此等觀念發展可想而知
  3. 微信出來之時,QQ用戶群體已及其龐大,成為全球註冊用戶數,同時在線數第一的即時通訊軟件(當然也因為中國人多,哈哈),所以推廣起來比起飛信更加容易,人們的思想觀念也有所改變(移動那幾年的宣傳推廣就像是給微信鋪路了,哈哈)
  4. 最後當然也因為時代的發展,到2011年微信推出時,3G網絡日趨完善,4G網絡時代正在到來,網絡條件的改善,也讓語音電話,語音視頻等更加簡單穩定,對於年輕人來講也是一大吸引,且微信本身就相當於簡化了的QQ,操作簡便,註冊簡單,安全新比之QQ更高(基本沒聽過誰微信被盜),所以對於中老年以及因各種原因不想使用QQ或者不會使用QQ者也是極大吸引

綜上所述,微信無論是出現的時間,以及針對的用戶群體和市場潛力(用戶基數),勝利是必然的事,當然微信本身也是在一直完善,非常好用的


螞蟻特戰隊


無意瞄到這個問題關了又打來頭條來回復下。這就體現了我們國企公司的僵硬制度,創新的萌芽往往給各種彙報,開會,各種僵硬給扼殺。剛推出時簡直是風頭無倆,不少公司像現在的微信群一樣要求加入飛信群。甚至上班可以用飛信不可以用QQ,因為QQ雜七雜八信息影響飛信確相對純粹。那可是10年前,微信還要好多年才出來。。可是但是隻能移動用戶免費使用,其他運營商發信息要錢……要錢……,這……。天然隔絕了一堆用戶,而且這堆用戶的關聯用戶同樣受影響。可以想到那些拍腦門的領導怎麼想的,靠這個多拉點其他運營商的用戶過來^O^^O^。然後不在線給轉為推送信息,一開始確實很好因為是私人聯繫,但當領導要求加入群以後,多了以後……簡直煩不神煩……。同時由於影響短信收費(這說明領導的短視),移動自己都不重視這產品,只知道延續之前的數據(多少手機用戶,各項業務收入,家寬用戶多少等等基礎數據),多年不更新不照顧用戶的體驗,最後連移動內部都不用了。當看到微信爆發後想變已經無力迴天了。這樣的企業註定只能做流量管道,確沒辦法從流量的數據挖掘價值。有錢賺但是沒前途,只能靠拉人頭


回首千尋1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微信火不是沒有原因的,微信沒火之前QQ也是一直很火的,是中國人主流網絡社交工具,飛信之所以能火起來,是因為微信背後支撐著QQ,可以用qq直接登陸,很便利民眾,微信是騰訊旗下的一款收編的產品,騰訊呢又是中國實實在在的民營企業,民營企業的網絡產品自然更親近於廣大民眾。




然而飛信呢,是中國移動旗下一款產品,是一款沒了話費就不可以用飛信你的產品,說到飛信的死心可以說是自取滅亡,應該死掉,因為格局太小,移動是以移動為主,不是以民眾為服務對象,不已騰訊社交為對手,只知己,不知彼,認為自己第二沒人敢做第一,靠著壟斷市場一家獨大的想法橫行霸道,想不死都難。在飛信還沒有死之前如果聯通用戶飛信或者電信用戶飛信給移動用戶飛信發送短信的話,發送方是要被收費的,飛信是的免費只取決於雙方都是移動飛信才可以免費,光憑這一點就很多飛信用戶很難接受的,所以說飛信死的不冤,不能怨誰,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知道該支持誰,該放棄誰。


A科學


我的觀點是引流,從QQ直接引流微信不用註冊只下載就能直接登錄方便,人們都喜歡方便,另一個是靠著QQ推廣幾乎就是把QQ用戶克隆過去的,很大因素靠得QQ,有了龐大用戶群再加上免費的語音成就了微信的現在,QQ本身就是一個聊天軟件,組團單聊的軟件,已經稱霸,微信要做的就是克隆過去用戶在最短的時間讓用戶玩的舒服不會被卸載,過去三個好友三個好友玩的挺好還有方便快捷的邀請QQ好友進了,所以靠著QQ龐大的用戶群成就了微信,微信做好免費和功能適用。飛信我也用過,當時卸載原因是聊天用QQ,有事打電話,無法跟QQ一樣有一群吹牛逼的朋友天天聊天所以卸載了,飛信輸在了QQ的霸主QQ群體克隆了,如果飛信能把一個人的社交群體都能加進去,還有一戰,飛信進去認識的都是陌生人,微信依靠克隆QQ進去的都是熟人,換作是你你會經常用哪個軟件,身為社交軟件要把一個人的朋友家人儘量都弄進來,讓他們方便畢竟經常聊的都是朋友家人而不是陌生人,飛信也從這方面努力過,成效不大,被QQ的先天優勢打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