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敘利亞總統阿薩德會成為第二個卡扎菲嗎?

盛世見證者


巴沙爾·阿薩德會不會成為薩達姆和卡扎菲第二,首先要看巴沙爾有沒有動到美國的根本利益。我們知道,美國的全球戰略是美元捆綁石油,然後依靠經濟、政治、軍事手段鉗制石油出產地國家,以確保這個全球戰略的安全穩定。



伊斯蘭極端組織

可以肯定的是,薩達姆和卡扎菲都動了美國的這個底線。卡扎菲尤其遭美國人恨的地方是什麼呢?當年卡扎菲能夠順利通過政變當上利比亞領導人,有著美國中情局的一份功勞。結果是卡扎菲屁股還沒坐熱就把美國的軍隊趕出了利比亞,美國在利比亞的能源利益也全部被卡扎菲全數拿回。並開始了數十年的高調反美時代。美國人對他的恨不是一兩天能說完的。後來迫於經濟制裁的壓力,才重新允許美國勢力重回利比亞。但是好景不長,他又偷偷聯合阿拉伯國家要弄什麼非洲金融體系,打算撇開美元,才被美國帶著北約給收拾了。可以說卡扎菲讓美國既恨又怕。

但是巴沙爾並沒有幹出什麼能動到美國根本利益的事情。當然,不一定非得動了美元才可以領美國的死的。巴沙爾雖沒有像卡扎菲那樣整天把反美掛在嘴邊,但是巴沙爾和美國乾兒子以色列一直劍拔弩張卻是事實。巴沙爾和以色列的死敵黎巴嫩還有伊朗關係密切,時刻影響以色列的安全。而以色列的安全會影響到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加上敘利亞地緣政治上的重要性,此時一個如此不聽美國人話的巴沙爾確實有成為卡扎菲第二的潛在危險。



內戰對平民生活的巨大破壞

但是巴沙爾頂住了美國那麼多年的壓力,其實已經說明了他手握保命符。第一就是俄羅斯。早在敘利亞內戰處在醞釀階段,巴沙爾就著手邀請俄羅斯軍隊進駐敘利亞。俄羅斯樂得佔便宜,於內戰爆發的第二年三月份便派出特種部隊進入敘利亞剿匪。這是一個強烈信號:俄羅斯在此。並以塔爾圖斯和赫梅米姆兩個軍事基地為誘餌把俄羅斯綁到了戰車上。美國要想除掉巴沙爾,就繞不過俄羅斯。這是一步好祺。

另外,巴沙爾和黎巴嫩、伊朗等以色列仇敵的關係保持長久的密切合作,也能讓美國投鼠忌器。明擺著,阿拉伯和猶太人在中東勢不兩立,如果美國真的弄死了巴沙爾,那麼巴沙爾的盟友們很可能會對以色列開打。以色列將成為美國的替罪羊。而美國目前敢不敢豁出去和那麼多阿拉伯國家開戰呢?敢的話美國軍隊又要陷在中東土地上。這和特朗普著重發展經濟的大方針是不符合的。因此,巴沙爾只需保持好和這些盟友之間的關係,就能讓美國忌憚三分。

最後,巴沙爾必須儘快結束內戰,平息國內矛盾。這才是最主要的。沒有穩定的敘利亞,就沒有安全的巴沙爾。鑑於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上不同意對敘利亞動武的態度,巴沙爾其實也可以邀請中國軍隊進駐敘利亞。或許中國也可以在中東分一杯羹也未可知呀。


獨釣寒江


巴沙爾的命運分為兩個階段:在俄羅斯軍事介入敘戰事前,巴沙爾成為另一個卡扎菲基本板上訂釘,在反對派和isis的聯合打擊下,敘政府面臨亡國的危險,甚至可以說是迴天乏力;然而當蘇25,蘇24,蘇34開進敘利亞後,局面開始發生逆轉,巴沙爾的命運也開啟了柳暗花明又一村模式。

俄羅斯雖說是為了自己的戰略利益去打仗,但面對複雜的敘利亞局勢,面對西方軍事威脅,面對越來越多的俄軍士兵犧牲,普京也真是夠哥們,毫不退縮,支持到底,並動用戰略轟炸機,航母,基洛夫重巡,蘇57,S400等鎮國利器,就差把核導彈搬到敘利亞了,試想卡扎菲能享受這樣的友邦待遇嗎?

伊朗軍隊,真主黨武裝,那都是戰場上的聖鬥士,也是不遺餘力支持巴沙爾,付出再大犧牲也在所不惜,巴沙爾幸福的不要不要的。有這些鐵桿盟友的支持,巴沙爾的命運註定不會另一個卡扎菲,因為最兇險的時期已經過去了。

美國和西方聯軍其實在敘利亞算是恪守婦道了,沒有出動軍事力量狂轟亂炸,沒有設立禁飛區。雖說也對敘軍發動過導彈攻擊,但那是威脅一下而已,增加一下存在感,實質性的毀滅性的軍事打擊不曾有過。沒有空中力量支持,反對派難有作為。

巴沙爾現在沒有生存危機了,但日子依然不好過,有美國這個攪屎棍存在,有土耳其混水摸魚,敘利亞後期局勢依然是存在變數。但只要普京支持,掌控全局問題不大。

在這場敘利亞危機中,巴沙爾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對兇險的危局,他用過人的謀略和堅定意志為敘利亞贏得了生存轉機,相當不易。雖然會丟失部分權益,但國家保住了。


添力


阿薩德是否會成為第二個卡扎菲,我認為取決於兩個因素:第一,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多久的總統。第二,俄羅斯總統普京是否真的保護阿薩德。


阿薩德確實與薩達姆、卡扎菲不同,沒有觸碰美國的美元、石油底線,美國不至於置阿薩德於死地。但是,這僅是通常的常識,也許不適用於特朗普。特朗普是一個不確定的人,哪天高興了,可以給你糖吃;哪天不高興,就可以打你,甚至往死裡打。美國兩次攻擊敘利亞,特朗普都給人出乎意料的感覺。對於這樣一個說話做事常常出乎別人意料的人,誰能保證哪一天特朗普對阿薩德看不順眼了,不會對阿薩德實施“精準打擊”?如果特朗普對阿薩德實施“精準打擊”,阿薩德就極有可能成為卡扎菲。所以,特朗普當總統時間的長短,是阿薩德能否成為卡扎菲的重要因素。


當然,即使特朗普對阿薩德實施“精準打擊”,也並不一定就會要了阿薩德的命,這取決於俄羅斯尤其是普京的態度。一者,普京支持敘利亞政府,是有自己的考慮的。客觀地說,普京支持的是敘利亞政府,而不是敘利亞現任總統阿薩德。如果美國“精準打擊”阿薩德,而俄羅斯又認為除了阿薩德,還有比阿薩德更好的敘利亞總統,那麼阿薩德就危險了。二者,普京不可能一直當總統,如果俄羅斯換了總統,會不會如此保護敘利亞、保護阿薩德,這也是一個問題。所以,阿薩德如果不希望成為卡扎菲,最後還得依靠自己,贏得敘利亞國民的支持,“征服”和“收復”反對派,實現敘利亞的真正和平。


毛開雲


阿薩得能不能成為下一個卡扎菲取決於俄羅斯對他的支持程度,就目前情況而言,俄羅斯似乎不打算退讓,也不打算拋棄阿薩得。

卡扎菲在國內實行專制制度,基本上整個國家都由他一個人說了算,長達42年的統治導致國內腐敗叢生,卡扎菲本人生活極度奢侈,他所直接控制的利比亞中央銀行還有140噸的黃金儲備,由此爆發了大規模的示威抗議,要求卡扎菲下臺。



與卡扎菲相比,阿薩得並沒有什麼不同,他所在的家族與卡扎菲一樣奢侈,阿薩得沒有統治敘利亞42年,但是本質是一樣的,他的總統位子是由父親傳給他的,是世襲制國家。

由於錯誤的經濟政策,軍費開支過高等原因,導致敘利亞人的生活水平急劇下降,經濟長期處於負增長,國內出現反政府武裝。


與利比亞不同的是,以美國為首的聯軍進攻利比亞時,利比亞幾乎沒有得到外界的實質性支援。而敘利亞得到了來自俄羅斯和伊朗的支持,俄羅斯一直與敘利亞政府保持良好關係。

有俄羅斯在,美國不會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阿薩得不會落得卡扎菲的結局,但是如果有一天俄羅斯撐不住了,或者不願意撐下去,敘利亞政府會立刻崩潰。


視野新觀


敘利亞總統阿薩德不可能成為第二個卡扎菲。

原因簡單說,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個,我認為是造成一切的根本原因,阿薩德本人接受了西方教育,屬於“開眼看世界”的人,與卡扎菲這種純軍頭完全不一樣。

卡扎菲在1969年以中尉身份造反成功,隨後就當了四十餘年的軍政府獨裁者,他的眼光時候非常閉塞的。這造成他迷信自己的武力,在國內飛揚跋扈,在國際上口無遮攔,出了很多洋相,最後把自己玩死了。

阿薩德雖然是老阿薩德的兒子,但最先定位接班的是他哥哥,他自己則在英國讀醫學,是一個很不錯的醫生。後來因為哥哥意外身亡才回來接位。因此,阿薩德不但接受西方系統教育,還在西方生活過很長時間,又曾擔任醫生這種需要心細果斷的職業,其綜合素質和眼光遠勝於卡扎菲。這造成他在下面這些方面都做出了比卡扎菲好得多的舉動。

第二個,阿薩德在國際外交上能站穩立場,獲得了俄國的大力支持。這與卡扎菲這種得罪五常的舉動完全不同。

卡扎菲就是個棒槌。他在冷戰時期傾向於蘇聯,冷戰結束後打算向美國表示親善,為此竟然不惜和中俄完全翻臉,包括允許臺灣省領導人陳水扁入境利比亞。轉過頭,又在聯合國大會大罵五常。這種傻逼舉動造成當北約要收拾他時,一個出來撐腰的大國都沒有。安理會在利比亞設禁飛區的決議,中俄都棄權了。而阿薩德的國際外交立場站的很穩,就是堅定地和俄羅斯、伊朗等站在一邊。於是在美國企圖操縱聯合國干涉敘利亞時,中俄輪流出來拍死決議。俄羅斯和伊朗更投入大量軍隊,對敘利亞戰局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第三個,阿薩德的名聲比卡扎菲好得多。

客觀來說,卡扎菲花在老百姓身上的錢比阿薩德要多得多,但錢花了,卻買不到好,因為他確實就是一個獨裁者,而且只代表利比亞不但五分之一的人口利益,所以美國稍微挑動下其他部族就能調動大批叛軍。阿薩德雖然也被西方攻擊為獨裁者,但他上臺後進行了一系列溫和改革,包括開放言論,赦免政治犯等,這樣有朝氣的手段,比卡扎菲這個老頑固可愛得多。而在面對叛軍風起的危險格局時,卡扎菲只知道瘋狂叫囂,吹噓一些自己都不信的狂言;阿薩德卻要坦誠得多。他對軍隊和百姓的發言,很實誠,說出現在的危險局面,說出我們必須做什麼,應該怎麼做,有哪些困難和希望。這種發言對於鼓舞軍心民心還是很有幫助的。所以在敘利亞政府軍裡面,大批遜尼派的士兵也在為阿薩德這個什葉派元首而戰(雖然士氣不如什葉派士兵)。

由此,阿薩德終於站穩了腳跟,熬過了最艱難的歲月。

他和卡扎菲兩個人的巨大差距,簡單說就是智商問題。


巴山夜雨涮鍋


一個男人,找什麼樣的老婆,決定著他下半生的悲喜;一個小國領導人,抱什麼樣的大腿,事關他的身家性命。卡扎菲抱上了薩科齊的大腿,以為下半輩子可以睡安穩覺了,沒想到,薩科齊收錢後不僅不辦事,還背後一刀,帶頭推翻他的政權,以至於他被國內的反對派武裝亂槍打死。而巴沙爾·阿薩德躲在普京這棵大樹底下,愜意地乘涼著,至今獲得好好的。

巴沙爾·阿薩德想要牢牢地掌控自己的性命,保衛總統大位,這幾個工作必須做好。


一、放大價值,讓俄羅斯無法拋棄他

從蘇聯時代開始,敘利亞就是俄羅斯的盟友兼勢力範圍,長期獲得援助,2015年9月,在敘利亞政府即將撐不住的時候,俄羅斯悍然出兵敘利亞,天天狂轟亂炸,把許多反對派武裝、恐怖組織炸得雞飛狗跳,死傷慘重,終於保住了巴沙爾政權,還幫他收復了一些地盤。巴沙爾也很懂事,爽快地跟俄羅斯簽署了新的軍事基地的協議。

因為,全世界的人都認為,巴沙爾還能活著,還坐在總統的大位上,全靠普京為他遮風擋雨。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因為普京保衛的只是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利益,而不是保衛巴沙爾。如果不好理解,說的更簡單明瞭一點,就是普京只打算幫敘利亞政府保住半壁江山,他的目的就實現了,至於誰來當敘利亞總統,只要符合俄羅斯的利益,他都支持,只要找到合適的替代者,或者划算的買賣,他隨時會把巴沙爾交易出去。

所以,巴沙爾若想或者普京長期的堅不可摧的保護,必須跟俄羅斯牢牢地捆綁著,讓普京深信:如果沒有他巴沙爾,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利益將不復存在。只有這樣,普京才會把他跟敘利亞看作一個整體,而不是現在的巴沙爾是巴沙爾,敘利亞是敘利亞,是兩個不同的個體。做到了這一點,普京就不會再把巴沙爾當作跟美歐交易的籌碼,隨時那他去做買賣。

二、強化與伊朗超越教派情誼的命運共同體

巴沙爾屬於伊斯蘭教什葉派中的阿拉維派,而伊朗也是什葉派,有著教派兄弟的情誼,加上地緣政治的關係,敘利亞與伊朗有著深厚的友誼,在兩國的老大哥俄羅斯的幫助下,初步在中東地區打造了什葉派之弧,改善了伊朗的安全形勢,擴大了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這也是伊朗早在2013年在巴沙爾政權搖搖欲墜之際,就派遣大部隊到敘利亞作戰,全力援助巴沙爾的原因。

根據以色列的指控,現如今,伊朗在敘利亞屯兵十萬,是保衛巴沙爾政權的支柱性力量,只是伊朗沒有俄羅斯那麼高調,也不貪功,外界一直護士伊朗在敘利亞發揮的重大作用。

巴沙爾必須更加重視與伊朗的關係建設,超越宗教情緒,與伊朗發展深度捆綁,發展敘利亞伊朗命運共同體的頭等艙同盟關係!如此,伊朗給予巴沙爾的安全保障,將比俄羅斯牢靠,更值得信賴!


三、武裝好黎巴嫩真主黨這一杆槍

黎巴嫩武裝自成立開始,一直得到敘利亞政府的大力支持,兩者早就發展出了革命情誼,堅不可摧。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後,真主黨武裝就到敘利亞幫助巴沙爾,與敘利亞政府軍並肩作戰,一直到現在,從未後退半步,對巴沙爾夠哥們!

然而,真主黨武裝畢竟是一支民間武裝,軍事裝備差,軍事訓練質量差,還沒升級為一支正規軍,戰鬥力還有限,在敘利亞戰場打了七八年,傷亡慘重。所以,已經緩過氣來的巴沙爾,要極度重視真主黨的建設與裝備,把真主黨武裝建設成一支裝備比較先進,有中遠程武器,戰鬥力強悍的正規軍,必將成為保衛巴沙爾政權的尖刀,時時刻刻威脅著以色列,以及美英駐紮在約旦的大型軍事基地,讓一心想弄死巴沙爾的西方國家投鼠忌器,不敢對巴沙爾下狠手,不僅能保住自己與家人的身家性命,還能護衛政權。

如果巴沙爾足夠聰明、大方,應該從現在起,把真主黨武裝的建設納入敘利亞政府軍建設的軌道,或者給予敘利亞政府軍同等的待遇、裝備。


四、不遺餘力地推進國內政治和解

巴沙爾現在只是敘利亞半壁江山的總統,另外近半的國土要麼被外國侵佔,要麼掌控在反對派武裝、恐怖組織手裡。巴沙爾沒有能力解放全部的敘利亞國土,普京也絕無幫助他打下全部國土的半點意思。武力解決這條路走不通,只能走政治談判這條路。為此,巴沙爾必須做好政治和解、談判的高姿態,不遺餘力地推進和解,佔據道德制高點,卡好政治節點,打好輿論戰,儘可能改變外部環境,減輕施政壓力,降低執政風險。

五、交好大國引進外資改善經濟與民主

打了七八年內戰,敘利亞滿目蒼痍,民生凋敝,巴沙爾已經穩住了陣腳,至少半壁江山實控在他手裡,他應該把重建敘利亞列入到他的實施日程上面。為此,他必須拿出更多的更純淨的誠意、善意,交好某些大國,獲得對方的大力支持,引進大量的外資,重建國家,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必然能提高他的民心與支持力度,穩固他的政權。


飛狼


同樣都是受國內外動盪局勢困擾的阿薩德和卡扎菲,他們的命都受到嚴重的威脅。貌似敘利亞總統阿薩德將來會跟卡扎菲的結局差不多死於非命。但阿薩德絕對不會甘心,不想走重複卡扎菲的命運。阿薩德又該如何正常“上班”?

首先,阿薩德和卡扎菲不一樣的是,阿薩德得到眾多國內民眾的支持,這也是阿薩德要一直走下去的動力!敘利亞問題的複雜程度比利比亞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民眾的呼聲阿薩德不得不重視。阿薩德是一個帥哥,演講的水平也不錯,國內有很多的阿薩德的迷粉。阿薩德經常用演講來造勢,不能辜負上帝的一番心意啊!長得這麼帥不去演講,上帝會發瘋的。演講時,巴沙爾多次強調,只有平息敘利亞的內亂,敘利亞才會新來新的改革!


2012年10月8日,美國白宮呼籲敘利亞總統阿薩德趕緊下臺,不要佔著位子了,這樣對國際大家庭不好。並警告阿薩德正在走向人生毀滅的道路上,不要在搞事情了。俄羅斯也表示敘利亞應該進行改革,如果做不到的話等著被迫下臺吧!阿薩德執迷不悟的話,阿薩德很有可能遭受卡扎菲一樣的命運。
不過現在的情況還好,阿薩德還是比較明智。團結敘利亞政府和軍隊高層,阿薩德在宗教勢力、中產階級和商界保持良好的合作和互動關係。還有,阿薩德自知敘利亞無力對付西方歐美國家,始終選擇抱緊俄羅斯的大腿。俄羅斯的出手挽救了岌岌可危的敘利亞政權。俄羅斯的出手令西方國家不敢亂來!


盛世見證者


敘利亞從1970年哈菲茲政變以後便由阿薩德家族統治,此後半個世紀,先是哈菲茲統治了30年,後來巴沙爾又繼承父位,再治理敘利亞。雖然其中也有多次選舉,但每一次都是高票當選,這也讓敘利亞在“阿拉伯之春”後,爆發了大規模的戰爭,局勢到了今天才差不多得以穩定下來,所以很多人都會問阿薩德會繼續走下去,直到成為卡扎菲嗎?

支持敘利亞阿薩德政府的從目前來看只有俄羅斯和伊朗兩個國家,這兩個國家都有個共同的敵人—美國。他們也正是因為看到了扶持阿薩德政府就是給美國的中東部署打入一顆釘子,更是讓自己在中東擁有一席之地。阿薩德政府會不會成為薩達姆,卡扎菲之流,俄羅斯和伊朗的態度至關重要。

就單單從目前來看,俄羅斯和伊朗是不會允許的。但凡獨裁者,內—民眾不滿,外—授人以柄,如今敘利亞局勢不穩,國內外不知道多少眼睛在盯著,倘一貿然獨裁,必定局勢震動。到時候不僅反對派捲土重來,連美國人都有了光明正大的理由,這種時候就連俄羅斯也不好說什麼,所以俄羅斯和伊朗是不會允許的。


阿薩德政府已經有了獨裁的基因和傾向。阿薩德的總統之外是從自己父親那裡繼承來的,老阿薩德在位30年,獨裁了30年,傳給兒子阿薩德,阿薩德家族統治敘利亞已經長達半個世紀,可以說是中東地區最為獨裁的國家了。

而敘利亞內戰的爆發正是因為不滿於阿薩德一家獨掌敘利亞政權。國家資源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經濟利益給了少部分人獨享,百姓生活得不到改善,失業率也是居高不下,這些種種就像當年伊拉克,利比亞的重現一般,所以敘利亞的政局再一如既往的走下去,叛亂是不會停止的。


我是頭條作者一樹梅花一放翁,每天帶你瞭解不一樣的歷史,希望大家給我點個贊,關注一下,路轉粉,不迷路,謝謝各位啦。


是阿維啊


敘利亞內戰轉眼間已經過去8年了,現在仍然看不到和平的曙光。隨著土耳其、法國、英國、美國等國家的不斷挑釁,複雜多變的敘利亞局勢就像是一個火藥桶。誰都知道危險,但還是不斷的往這個飽受摧殘的國家不停的搬運“炸藥”,難道這些國家不怕有一天“粉身碎骨”嗎?隨著以色列在戈蘭高地部署重兵,並關閉部分空域,趨於穩定的敘利亞局勢再添變數!

一直以來,西方國家與土耳其等國一直要求阿薩德下臺,在西方國家加大制裁俄羅斯的今天,阿薩德的總統寶座是否還那麼穩固?因為前不久,德國媒體援引德國外交人士的消息,西方國家正在與俄羅斯進行閉門會議,會議的內容包括:保證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基地的安全及在敘利亞的部分利益、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並在經濟上幫助俄羅斯、承認俄羅斯在全球事物中的地位。在聯想到最近俄羅斯“出工不出力”的情況,這則消息似乎並不是“空穴來風”!那麼阿薩德會下臺嗎?

從敘利亞國內來看,阿薩德掌握著敘利亞大部分地盤和最多數量的軍隊,但同樣在西方國家及阿拉伯國家支持下的反對派實力相對也不弱。在沒有俄羅斯的支援的情況下,加上很多要員投降及叛逃,當時的阿薩德政權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所以說,阿薩德現在掌控的一切並不能保證自己政權的安全,沒有大國的支持,傾覆就在一瞬間。

從敘利亞的盟友來看,現在給敘利亞最多支持的國家是俄羅斯、伊朗、真主黨。俄羅斯最近受到西方國家的猛烈制裁,國內經濟已經到了崩盤的地步。為此,俄羅斯已經在逐步縮減在敘利亞的軍事規模,但將在烏克蘭東部執行任務的多支精銳僱傭軍派往敘利亞,這可能是俄羅斯最後的努力!

伊朗在敘利亞軍隊節節勝利的今天,也加大對敘利亞的援助。但國內的反戰情緒及以色列的不斷逼近,這也讓伊朗花費相當多的時間來安撫民眾及預防以色列的突襲。而今天以色列在戈蘭高地的動作以及持續不斷對伊朗在敘利亞基地的偷襲,都對伊朗軍隊構成嚴重威脅。據說近段時間的一次以色列偷襲,直接造成數十名伊朗軍官死亡,200多枚導彈及兩架運輸機被摧毀,損失慘重。真主黨既要面對黎巴嫩國內的情況,還要預防以色列的打擊,支援情況有限。

因此,從國內來說阿薩德仍然是敘利亞國內支持率最高的總統,掌控著最大的地盤及數量最多的軍隊。對盟友來說,在複雜的敘利亞局勢面前,阿薩德仍然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另外,臨陣換將乃是兵家大忌,現在越來越複雜的敘利亞局勢並不適合臨陣換將,所以阿薩德是安全的。


昨思今明未武


還是那句話,不會!

中國一句俗語:“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在這句話上,阿薩德和卡扎菲可以說是兩個極端,阿薩德在平時就是誠心燒香唸佛的主,在2011年阿拉伯之春在敘利亞燒起來後,阿薩德迅速倒向俄羅斯,倒向普京的懷抱,這恐怕是阿薩德走的最妙的一招棋了。


而卡扎菲則是四處樹敵,根本不懂得燒香拜佛的道理,他不但與西方歐美國家交惡,即使世界格局中影響廣泛的另外幾極――中國、俄羅斯,卡扎菲也不感冒,可以說他是個極其自負的人,但在關鍵時刻,仍然執迷不悟。

不像阿薩德一樣倒向可以信賴的俄羅斯,而是試圖與兩面三刀的歐美,尤其是法國與美國修復關係,為此頻頻獻殷勤,互訪,甚至拿錢給薩科齊做政治本金!

但是,西方國家在曖昧回應的同時,暗地裡卻是整軍備武,第一個進攻利比亞的是法國,用勁最大打的最專心的是美國,這就是卡扎菲試圖保命的一招。

與阿薩德相比,簡直就是遇人不淑了。


但是阿薩德倒向俄羅斯成功,也與俄羅斯面臨的內外局勢有關,敘利亞是俄羅斯在中東的戰略支撐點之一,他有海軍基地在哪裡,如果缺少這樣一箇中東走廊,俄羅斯在中東甚至是世界格局中的影響力就會降低。

同時,俄羅斯受歐美國家經濟制裁,也需要參與到敘利亞的戰爭中,尋求國內和平穩定的動力,而不是讓大家把關注點都聚焦在美國製裁俄羅斯這件事情上。

一般情況下,外敵會使得一個社會的向心力極劇膨脹,內亂則會打破這種向心力。

因此阿薩德倒向俄羅斯正當其時,雙方一拍即合,所以說阿薩德不會成為第二個卡扎菲,俄羅斯想保的人,歐美西方國家還真沒太多辦法,下三濫的手段,首先阿薩德俄羅斯肯定有防備,再就是俄羅斯是有能力進行對等暗殺任務的。

歐美國家的領導人包括特朗普可不想拿腦袋考驗俄羅斯人的底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