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怎樣培養四歲多男孩專注力和自控力?

雲公子池羽


對於4歲多的小孩子,我們很難做到像大孩子那樣一堂課認真完整聽講下去,這也是普通存在的現象,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是活潑好動時期,比如:上課不專心、走神拖拉、,愛做小動作、惹事生非等。大家都知道兒童有一個共同心理現象,年齡越小注意力就越不集中,想到哪就做到哪,普遍認為這是因為兒童大腦的控制能力還不強的原因。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5-7歲的兒童有意注意可集中15分鐘左右,7-10歲注意力可集中20分鐘左右,10-12歲可集中25分鐘左右,12歲以上可集中半個小時左右。

造成兒童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

1、兒童天生注意力分散,對其他事物敏感度高,任何一點其他事情都會影響他的注意力。

2、家長平時的教育方式不當,提供了太多刺激,以致於不斷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時間長了就養成了習慣。

3、跟學習環境有關。比如幼兒園老師的講課方式、身邊小朋友的影響等等。

一般來說,兒童注意力不集中的習慣是長期形成的,家長可以通過有意識的訓練和培養來逐步改善。比如要提高注意力,必須首先培養孩子對事物的觀察能力,觀察力越強,注意力越高。而培養兒童的觀察力,就要先培養孩子觀察的興趣,家長應幫助孩子尋找使之好奇的事物進行觀察訓練,引導其細心觀察,並掌握觀察方法。如:從簡單到複雜,由易到難,在觀察過程中,向孩子提出問題,引導他思考,使他逐步認識到事物的本質,如:觀察圖形裡隱藏的東西;找出兩幅畫的相同點、不同點等等。

對於自控能力的培養亦是如此,孩子良好的習慣和性格都是在7歲之前養成的,家長可以多思考、多嘗試,抓緊教育孩子的黃金時期。


福星互動


孩子專注力的培養,是靠家長平時的關注和訓練。首先要強調一點:孩子在專心玩耍某一樣東西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嘮嘮叨叨去打擾他,因為孩子集中注意力專心玩耍時,他的大腦直觀畫面定格在他玩的某樣東西上,孩子很想對東西有清晰的辨別和印記時,家長無意間打斷,霎時讓孩子的大腦記憶波消失,就如同我們想要打印的東西,突然停電後沒有保存在電腦上是一個道理。

有時孩子專注看圖畫書,或連貫聽家長講故事時,最好家長也能連貫的把故事講完,或讓孩子把手裡翻看的圖畫書看完,不然孩子僅有那麼一點點短暫的專注力,就會被無知的家長破壞掉了,長此以往,孩子的專注力就不夠,孩子坐不住,愛發脾氣、愛動、浮躁。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可用以下方法訓練:1、每天抽五分鐘,讓孩子拿綠豆(黃豆、黑豆、紅豆、花生都行)從一個碗數出來,放到另一個碗裡,數200個不出錯就給予獎勵!孩子適應後逐漸加到400個,500個……

2、每天拿一首短詩(唐詩中五言絕句或七言絕句都可),讓孩子站在一個相對安全的凳子上朗讀,一個字都不能錯,一個標點符號都不能錯。單獨讓孩子站在凳子上,他的專注力能一下集中起來對付某一件要做的事情。

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孩子的專注力會大大提升,並形成記憶軌跡,以後上學你會很省心的。注意:孩子每次訓練的時間不要過長,5-10分鐘即可,慢慢再加長到15-30分鐘。家長可試試,會有收穫的。



挑戰打卡


首先啊,我們先說什麼是自控力?自己控制自己按計劃做事的能力,這叫執行力。我們提到自控力的時候,往往是指面對誘惑時對自己的控制力,誘惑這個東西嘛,是不能哪來考驗人性的。。。

有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叫斯金納箱實驗,研究的是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

實驗是這樣的:箱內放進一隻白鼠,並設一個按鍵,箱子的構造儘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動物在箱內可自由活動,當它按按鍵時,就會有一團食物掉進箱子下方的盤中,動物就能吃到食物,箱外有一裝置記錄動物的動作。操作性行為(按按鍵)是獲得強化刺激(食物)的手段;實驗的目的不是揭示大腦皮層活動的規律,而是為了表明刺激與反應的關係,從而有效地控制有機體的行為。

總結一下就是:操作 ⇒ 強化(按按鍵 ⇒ 給食物)。

人的天性都是喜歡找樂子的。培養自控力,就是要找到這個自我強化機制,而不是強迫自己面對不喜歡的東西。做事情——快樂——重複做事情。

我們需要的不是非得去控制自己,而是在每一件事情裡得到樂趣。同樣,堅持做喜歡的事情,控制力也會提高。


糖糖的格物致知


我家寶寶本身專注力還可以。不過我還是給他買了一些書來培養專注力。買書按孩的喜好買,他就學的時間長一點,一點一點累積,他的專注力應該有提升。推薦幾套書吧。《邏輯狗》,《德國專注力養成大畫冊》。我寶寶喜歡數學,我還買了一套《走進奇妙的數學世界》,他都能坐那裡學半小時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