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程朱理學和王陽明心學,哪一種學術思想更適合當今社會?為什麼?

朱八戒CC


王陽明的心學是方法論,程朱理學更像世界觀。世界觀很難改變,人民更需要方法論。


和劇本


程朱理學和王陽明心學,哪一種學術思想更適合當今社會?我認為,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在當今社會更具現實意義。

程朱理學奉行天道,其最先進的理念是“民貴君輕”,在當今已經沒有多少現實意義

程朱理學,其實是一個群體理論,他不是由歷史上哪一個人提出的,而是經歷了不同的時代,由一個理論家群體形成的理論體系。

程朱理學,也有人叫做“程朱道學”,是宋明時期理學的主要派別,也是理學派別裡最有影響力的一個派別。之所以叫做程朱理學,是因為其主要創始人有兩大代表,一是北宋時期的二程兄弟,即程顥、程頤;二是南宋時期的朱熹。

程頤、程顥兄弟倆都是周敦頤的學生。同敦頤大家都比較熟悉,就是寫《愛蓮說》的那位,其實他才是程朱理學的奠基人。二程兄弟在周敦頤處學習期間,受其思想影響很大,學業結束後,二兄弟共創了“洛學”,為後期他們創建理學奠定了基礎。

二程兄弟的學說以“窮理”為主,認為“天下之物皆能窮,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萬物之理”,主張“涵養須用敬,進學在致知”的修養方法,目的在於“去人慾,存天理”,認為“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宣揚“氣稟”說。

二程兄弟的理論形成後,叫做"新儒學\

方圓居文化


程朱理學和王陽明心學,哪一種學術思想更適合當今的社會?可肯定回答:王陽明心學學術思想更適合當今社會發展,而程朱理學學術思想對當今社會發展非常有限,更談不上適合。

首先來簡述一下,王陽明心學與程朱理學分道揚鑣,是王陽明第一次悟道出,程朱理學學術是窮理而對立。

程朱理學是儒家思想,逐步發展而形成的。學術觀點“性即理”,意思是一草一木皆至理。王陽明通過七天觀察以究竹子的道理,並沒有發生變化而否定。“物理吾心”無法契合,並不成立。史稱“竹子格物”。由此,兩種學術思想“性即理”與“心即理”根本對立,而分道揚鑣。

再說,程朱理學也提出過進步思想,“存天理,滅人慾”來打破嚴重的社會階層劃分。由於“性即理”學術觀點並不是純天理。始終觸動不了統治階級利益而形成一句空話。所以,程朱理學學術思想,對當今改革開放,發展進步的社會沒有什麼意義。由此,兩種學術思想不能相提並論。

相比之論,王陽明心學學術思想最經典的三句論言,“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從這三句經典論言來理解,對當今社會推行三個方面政策相應適合,一,突出主體意識,發揮主觀能動性。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三,道德教育自我道德修養。從相應適合的三個方面論述一下:

一,“心即理”,與突出主體意識,發揮主觀能動性相應適合。

王陽明心學學術思想“心即理也”,心主宰萬物,而心意之所體現,必有其物(物即事)。就是高揚主體精神,突出人的主體意識,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否則,沒有主體意識參與,社會的各項活動無法進行。主張以充滿活力的心來發展自己,推動社會發展進步。正與我們當今社會,深化改革開放,走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鼓勵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政策支持自主擇業,自主創業。使得人們主觀意識不斷活躍增強,走自己勤勞致富的道路來獲取財富已成現實。為此,在這方面很相應適合。

二,“知行合一”,與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相應適合。

王陽明心學學術思想“知行合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這與當今社會信仰的哲學思想,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這一過程得出完美統一,達到真知,再落實到實踐中去。也就是理論一一實踐一一再理論一一再實踐。直至取得成功成為現實。也與“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有著相同的思想理念。最終形成不斷深化改革開放,走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國家富強,人民富裕。在這方面很相應合適。

三,“致良知”,與道德教育和自我道德修養相應適合。

王陽明心學學術思想“致良知”,從心外無理”論出發,把玄妙而不可及的天理拉回到人們的心裡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通過自我道德修養即可“致良知”,實現人格的完滿。主張只要將自己內心固有的良知體認明白,即可人人達到聖人氣象。當今社會科教領域推行“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教育方針政策,為國家培養德,智,體高素質人才,為促進社會發展進步,更好地為人民謀利益服務。提倡人人講道德,人人行道德,促進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這方面也很相應適合。

綜上相提並論,可由此說明,王陽明心學學術思想對當今社會很相應適合。相比之下,程朱理學術思想是封建迂腐沉寂,對社會發展進步非常有限,並不適合當今社會需要。

總之,王陽明心學思想對社會發展,思想開放,衝破封建迷信束縛。在封建社會有這種遠見的進步思想,確實是中華文化自信。值得當今社會借鑑併發揚光大。


劉夢輝1445414400581


朱程理學還好學一點,有多少實用型的還是跟人的悟性有關。學問畢竟是工具,工具就是為了讓人用的。但有些人學了以後被工具奴役了,自己也越學越迷茫。

陽明心學嗎,可能比較難學一點,好多人參悟一生還是物不明白,他已經有點跟禪師悟道一樣,真跟智商有關!

你看明悟的禪師,開口閉口從來不談一個佛字,但字字珠璣,均帶哲理。但是你看那些佛教會勸你為善學佛的那些人,絕大部分都沒有悟透的,那幫人總是告訴你佛如何如何好,什麼前生後世輪迴涅槃,要學佛,等等事,讓你煩不勝煩,單純的說教,也就是這個道理。

時間有的多,比較是屬於追求一生大道的。那我認為都可以學一點啊,藝多不壓身。但精力有限的,也不可能短時間悟透的,也不要為它所執謎!



參禪擺渡人


程朱理學和王陽明心學,哪一種學術思想更適合當今社會?為什麼?王陽明心學更適合當今社會。程朱理學適用於發展緩慢的社會,有足夠的時間慢慢從表象改變自心,亡羊補牢式的教育,羊(傳承)越來越少,牢(愚腐)越來越堅固。現代社會發展很快,科技發達帶來方便,同時也帶來更多新知識和訊息量,也是壓力,生命的時間是有限的,沒有強大獨立的內心人格建立,更容易迷失方向,連個普通人就做不好,雖然不缺吃穿住行用,內心空虛表面繁華,就是病。王陽明就是告訴想活明白的人擁有強大獨立內心的一些方法,活明白的人也不需要看王陽明心學,也不存在看不懂。有種理解很重要,前人傳承下來的都是智慧,寶貝,直接講智慧沒有幾個人能懂,所以講的都是方法、引導,能把方法理解透就很了不起了,只能說聰明,離智慧還差一步:行。前人把智慧講出來的時候已經晚了一步:傳,不是智慧本身。而授者,看前人的著作已經差好多步了,所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允許。人貴自知之明,有一處不明白就說明沒完全活明白,人生有缺陷就是圓滿的。不明白討厭的地方就是自身的缺陷,也是希望,需要努力😁😁😁!


一路遠景


舉個例子,明朝有個傢伙叫海瑞,沒錯,就是那個像瘋子一樣誰都敢罵的海瑞,因為奉行儒家的男尊女卑,成天不給他女兒飯吃,餓的他女兒如同小草一般,他的管家不忍心,就偷偷給了她一個餅,結果被海瑞發現,就把他女兒鎖進空屋子裡活活餓死,這就是儒家理學的“存天理滅人慾”,“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王陽明的心學提出尊重自然法則,崇尚清靜,但不是無為,雖然也提倡存天理,但不滅人慾。

如果一定從這二者選一個,誰更好其實大家都知道。


觀上靈雲


大師的境界,看不懂啥用沒有,看懂了其實是一非二。

以理正心,用理智戒不良習氣,止不利行為。有止有戒,當能靜心修心。

二者皆為修身煉心之道,

正如朱熹先生在大學裡註釋的那樣: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

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道家消失在中國歷史文化舞臺後,諸子百家爭鳴,各得一些道之皮毛,儒學將其與普通人的社會與生活結合起來,既入世又不遠離道,提出極為具體的方法和標準,讓普通人得以有機會近道。讓沒有專門教育機構的古代社會有了統一的運行和管理標準。

而朱熹是孔孟之後儒家集大成者,無論是學術還是弟子亦或者影響力,皆無出其右者。

陽明先生從小學習朱熹,因為沒有高人老師指點沒學懂,之後因為社會動亂而改學兵法,因為做不到到靜心修煉入定,而始終無法參破格物致知,取捷徑實用同時受陸九淵啟發提出自己一孔之見,實為儒學之矮化,其傳世之作《傳習錄》

取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故其為儒家弟子無疑。雖通過反對朱熹來博取了眾多不思精進求大道人的實用主義,這也是後世的悲哀。

簡單概括陽明先生斷章取義,朱熹的滅人慾思想,(人慾滅了剩下的就只剩下神之性,修行修心做減法),提出心即是理,這迎合了絕大多數凡夫俗子縱慾不修行人,裝點門面的理論依據。實在悲哉!


黃聖茗2019


程朱理學是客觀唯心主義!

程朱理學認為,天理是宇宙萬物的本原,理先物後。並進而認為,天理就是作為道德規範的三綱五常,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即仁、義、禮、智、信。並且強調“存天理,滅人慾”。

王陽明心學是主觀唯心主義。

王陽明認為,心外無物,認為天理即人慾,反對先知後行,主張知行合一。並且進而認為,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探究萬物的規律。

不論是程朱理學,還是王陽明心學,他們都把意識作為世界的本源,都是同唯物主義思想對立的唯心主義思想!

從根本上來說兩種思想都已經不適應當代社會實踐!


Chenshichun12


王陽明!

王陽明做為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爭議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其心學集儒、釋、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來中國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陽明心學智慧源源相傳,潤澤了一代又一代的名人。

王陽明創立陽明心學,參透世事人心,終成一代聖哲;曾國藩研習陽明心學,編練湘軍進攻太平天國,歷時十二年克盡全功,再造乾坤;稻盛和夫將陽明心學應用於現代企業管理,締造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成為日本“經營之聖”……

也就是說從古代到現代,王陽明心學都是可以通用的!作為後人,我們應該學習陽明心學的神奇智慧精髓,修煉內心強大的自己,開啟與生俱來的正能量


何足畏哉


愚以為:程朱理學是摻合了當時外來宗教的一些教義,把儒家思想轉折到狹隘保守封閉之處,是儒學的一處硬傷,比董仲舒摻入的“君權神授”危害大,存天理,滅人慾。直接逆轉孔子的“食色性也”對人的天性的理解。

王陽明的心學“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格物致知,有進步性,可惜影響不大,明、清基本上是宋儒理學的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