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上善若水”有多少人能明白它的真正意思?

全村最靚的仔



我在研究自己的企业管理专业之余,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读书,在我所读过的数以万计的书卷中,《道德经》是我最尊崇的经典,没有之一。很多人都把上善若水的善解释为善良,在我看来,这真是大错特错。


把上善若水的善解释成善良,上善就是最高的善,那么上善若水的含义就变成了:最高明、最高尚、最上等的善要像水一样,水滋润、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而且处众人之所恶。也就是水总是争着抢着做好事、助人为乐,从来不跟别人争。别人不愿意做的脏活累活,水都愿意抢着做。别人不愿意吃的亏,水都抢着吃。所以水的行为最接近于道:故几于道。得道的人即为圣人,所以具有水一样品质的人就可以成为圣人。


那如果真是这样,当圣人也太容易了,只要唯唯诺诺、老实巴交,天天做好事,不做坏事,那就可以成为圣人了。


要理解上善若水,就要知道这四个字中“善”字真正的含义和“水”真正的天性。


其实,水利万物的“利”理解为恩惠、帮助也是错的,好像水的天性就是愿意帮助万物一样。那么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还会有洪水、海啸呢?为什么水会经常淹死人呢?水那么至善至德,为什么还要大禹治水呢?既然水那么愿意帮助人,那为什么经常好多地方干旱、好多地方缺水,水却没有去帮助呢?


可见,我们对上善若水的“善”和水利万物而不争的“利”的理解和解释存在偏差甚至错误,或者说我们误解了水。


那么,上善若水的“善”和水利万物的“利”到底应该怎么解释,更为合理?


我的理解(当然不一定正确),上善若水的“善”其实是“善于”、“智慧”和“道”的意思,上善若水的意思是,最高明、最至高无上的“智慧”(聪明)要像水一样。


要像水怎样呢?后面的水利万物而不争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


我们要怎么像水一样?我们要像水那样利万物而不争。这里的利不是利益、恩惠和帮助,而是通利、变通、灵活的含义。


最高明的智慧(特别是最高明的生存与生命智慧),要像水一样,能够通利万物,不与万物争执和碰撞,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遇到什么物质,水都能够做到随机应变,从容应对而保全自己活下来,并且不失自己的本色。


为了活下来,水可以变成气态的蒸汽(雾)、液态的水和固态的冰(雪),也可以变成干净的水、污浊的水、有毒的水、甜蜜的水、苦涩的水,水可以跟高山在一起,也可以跟深海在一起,甚至可以跟臭水沟在一起。水自己没有颜色,没有形状,但是水可以变成五颜六色,跟黑色在一起变成黑色、跟红色在一起变成红色,水可以跟杯子在一起变成杯子,跟碗在一起变成碗,跟缸在一起变成缸,跟河在一起变成河,跟湖在一起变成湖……不管跟谁在一起,水从来不抱怨、从来不争执、从来不记恨,这才叫着处众人之所恶。


正因为,水有这种品性,所以水的为人处世的方式,最接近于道,无为而无不为,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因此,水既不利他,也不害他,水只是按照自己的天性做自己而已(中庸: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天下万物的生命跟水一点关系都没有,干嘛要去利干嘛要去害,干嘛要去干涉、左右、控制、背负、掌握、决定别人的命运呢?水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做好自己,做最好的自己,而且不影响、不干预别人做最好的别人,这就是上善若水。


如果我们人世间,每个人都像水一样,那该多么美好啊?每个人都可以活出自己的天性,都可以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做最好的自己不影响不干预别人做最好的别人。


我的生命像花儿,不影响你的生命像鱼儿。我做最好的厨师,不影响你做最好的警察、老师、农民和政客等等。我要创业,我就跟创业合一,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我都不抱怨、不后悔。我要做政治家、思想家我就做最好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我要经商我就做最好的经商,同样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我都不后悔、不抱怨。我是男人,我就要做一个真正自强不息的男人,我要是女人,我就做一个真正厚德载物的女人。这难道不是每个生命本应该活出的状态吗?


我们的生命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做到处众人之所恶,我们就可以做到跟乞丐在一起我们其乐无穷,跟皇帝在一起我们淡定自如。我们的生命遇到魔我们就可以变成魔,遇到佛我们就可以变成佛,遇到小人我们成为小人,遇到君子我们成为君子,但不管怎么变,都不改变我是我的本质,我还是我,我就是我。


因此,读懂了水,就读懂了生命,就读懂了我们自己。



跟曾庆学学合伙制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道德经》里的“上善若水”该怎么理解?

晨曦小荷可能有理解偏差,这里就不避讳自己的浅陋来试着解答一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点不同的见解或者启迪。万望海涵。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这就提出了上善的核心:利万物而不争。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专门利人,淡泊名利。这是人生境界。是一种最高境界,达到水之本性,利它而不争名利。上善对应着中善和下善。中善伐谋、下善伐力。无论你伐谋还是伐力都已经是动了心思,而非本性,而没有达到无为而为的境界。水无孔不入,水不怕低陋,水不怕刚强,水润物无声。

若水,回归本性,虽然可能淹溺动物,但更多的是养育万物。不因小恶而忘大善不为,也不因小善而忘大恶为之。为与不为,在于“道”心,道心一视同仁。恰如水,千万滴水滴不分彼此。若己若人。

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点击右上角红字“关注”我,谢谢!


晨曦小荷


,“上”是施行的意思,“善”是善心,“若“是如同的意思,“水”指水清无杂质,“水”能供万物享用全无私心,

“上善若水”的意思是:施行善心待人的人,他的心如同水一样纯清,毫无私心杂念地乐意为他人着想,并乐意帮助他人。


广东东莞市虎门麦树河


很多人认为“上善若水”是这样读的:上善、若水。其实不然,正确的读法是:上、善若水。“上善若水”这一词出自于《道德经》。原文如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幼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


全句的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停留在众人讨厌的低洼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正因为犹如水一样与世无争,所以才不会招惹怨恨。


“上善若水”一词中的“善”,指的是做什么事情要符合公道,品性接近于德,而非简单的善良的意思。老子曾经说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是没有情感的,视万物如草扎的狗,任期自我发展,自我生灭。道的行事方式与善良、爱心、助人为乐这些词是根本不沾边的。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天地和圣人都靠不住,人唯一能靠得住的只有自己。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就是道。依道而行,所做之事才“符合道”。


大家尊崇道义和珍视德行修养还在于他们不去干涉万物生长而是顺其自然的缘故。所以道生万物,德养育万物,陪伴万物从出生到发育、到挺拔到衰老、到休养到死立。在这个过程中,道生出万物却不据为己有了,成就万物却不操纵把持,处于高位却不任意主宰。这也只有水做到了。

水除了符合“道”和“德”,水之善还有其他几个方面特征,老子的原文是:

“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幼善时。”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居住之处是否良好,在于地。居住在地上,能稳得住腿脚,才是安稳;居住在空中容易动荡;居住在高峰,则有倾倒之危。一颗心,是否善良,在于是否渊博。


有些人的心,是狭隘的,因为他的心不是往四周扩散变得开阔,而是往中间收拢,越挤越小。相交之善,在于是否讲诚信。有些人是不讲诚信的,他们言行不一,表里不一,让人难以相信。中正之善,在于治。人们取水平线为准,以之为正,用来盖房子,做家具,用来观照自身。正是因为它的均平、中正的特性才让人有准则可依。水总是会选择恰当的时机来发动,时候不到,积蓄不满,它就不会动作。它的行动,追随地势;它的盈虚,顺应天时。这就是水之善。

怎样才能做到“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的意思是让我们做人要像水一样。“上”的意思指的是最好的、最高的。做人要做到“上善若水”,第一点我们要做的就是摆正自己的位置。第二点就是要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水净化万物,也吞吐泥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说的就是我们要做一个心胸宽广之人。不因周围环境而抱怨,自生自灭,而是自己奋力挣扎,不因环境使自己受困,这也是心胸宽广。


第三点就是要与人为善。有一句话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就是这么个理儿。第四点就是要讲诚信。中国人认为“信是万事之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诚实守信,这是做人的根本,做人如果没有诚信,别人不会信任他,就会失去很多东西。


第五点就是人要有适应变化的能力。水可以在大海里波涛汹涌,也可以在小溪中缓缓徐行,更可以在水杯的方寸之地中静若处子。所以人应该像水一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无论处在何种境地,都能安然处之,不慌不乱。


最后一点就是要学会把握好时机。“冬凝春水,涸溢不失节,善时也”。这句话是《道德经》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水在冬天凝固,在春天结冰,涸溢不失时节,能够很好地把握时机。人应该向水学习,做任何事情都要审视夺度,把握好时机,顺势而为。


以上就是我对“上善若水”一词的理解。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妙摘


中华传统文化里佛儒道三教文化里对“水”都极为推崇,儒家孔子说水有其性德,故有智者乐水。

子曰:“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似德”,即为水利万物而不争的性德;

“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即是随物赋形,谦卑的性德;

“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它即是生生不息,威武不屈的性德;

“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它是勇而无惧的性德。



《道德经》更是指明了“上善若水”的精神,也阐述了水有“七善”的智慧性德

一曰:“居善地”,象水一样的找到合适自己的定位 二曰:“心善渊”,心象水一样的平静,心静如水,无欲则静,静则明朗。 三曰:“与善仁” 水揭示了我们要心存善念 四曰:“言善信”,借水比喻人处于世的立身之本是诚信 五曰:“正善治”,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学会掌控局势 六曰:“事善能”,善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处事 七曰“动善时”善于把握时机 道家老子借水比喻,揭示了为人处世的七种智慧


佛教更是讲了水的八种殊胜的功德

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饿、长养诸根。

水柔润光泽,甘甜净美,安详和气,解饥渴,能令眼、耳、鼻、舌、身、意等诸根的清净,用之不伤体,沐浴清香。


净而无念


上善若水,讲的是一种做人的境界,让心在修道时,能达到一种无为,无欲,忘我的高贵品德,如何能达到这种高贵的品德呢?


老子用水做了比喻,因为水不求回报,默默无闻的为任何物种服务,不问贵贱,不问善恶,谁都可以用水,喜欢我拿去,不喜欢扔了,水从不记仇抱怨,水只有付出,不求回报,水无欲无求,无处不再的等待服务,老子看到了水的大德,用水悟道人生。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没有水生命不复存在,老子把水定为上德,希望我们从中悟德,与天地共鸣,达到天人合一,悟道修德,无愧一生。

有人说,水不善,水也有发怒的时候,其实大江,大浪,不是水的本意,而是风在后面捣蛋,无风不起浪,所以不能怪水,人在江湖打拼,遇到大浪,一定要弄清,是谁在背后刮大风。

老子发现了水的魂,悟道明善的境界,把德定为上德和下德,让人从中学道,逐步走向修德的步伐,从无德走向有德,再从下德修道守德,才能打开上德之门,看到上善若水的境界。

纯属个人感悟,谢友赏阅。祝友健康快乐,平安幸福。


刘成继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

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55460514055


“上善若水”最好寓意是说,水的善良毫无贪图地奉养万物——这种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值得人们去赞赏和借鉴。


(1)做人要有像水一样,具有无私奉献的高尚的品德和情操。老子《道德经》所说的水有“七善”,其概括起来说,就是一个善良的品德和情操。它容纳百川、善养万物,不求回报,是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道德标准。人的品德要像水一样,修养为道、磨炼成仁、厚德载物,奉献与人。

(2)人要有像水一样的秉性。冷时雪花翩翩飞舞,暖时细雨滴滴浇杨柳,静时一池清水漾鱼舟,动时狂风暴雨振山河。随时随势智慧地改变自己,随和自然,奉献己力。


总之,“上善乐水”寓意就是,其水的性格和品德,值得人们去学习和借鉴。修养磨炼,不为得失而烦恼,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方风子19091072


上善若水,即水利万物而不争。水有滋润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于万物发生矛盾。

上善若人,人的品格应当像水一样,做事行云流水,静止于水,人的最高境界像水一样,能屈能伸。

上善若水,是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象流水一般。改变自己去适应社会,能用包容的态度去理解人,宽容人,却又不强求别人做什么,不强求别人理解自己。喜怒哀乐不困于心,大起大落波澜不惊。

上善若水,即心胸善于保持沉静,待人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无怨无悔。

上善若水,是一种大度,海纳百川,淡泊明志,谦和若水,天下最大的善性莫若水也。


春风化雨168609502


上善若水

千变万化非悟空,

柔美无隙属夲能。

博大可见汪洋海,

滴水可穿顽石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