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德州鐵路大事記(1908—2017)


德州鐵路大事記(1908—2017)

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津浦鐵路德州段開始修建。

1910年 德州站建成。

1913年2月,德州站改稱德縣站

1928年(民國17年) 2月 德州鐵路工人響應津浦鐵路工人“索薪”運動,迫使當局宣佈發薪八成。

1932年(民國21年)12月 德州鐵路工人響應濟南鐵路機車廠工人總罷工,鐵路運輸中斷。

1938年(民國27年) 8月 八路軍一二九師津浦支隊破襲德州以北津浦鐵路。

1940年(民國29年) 7月 日軍強徵民工修築石德鐵路。

1945年(民國34年)10月22日 八路軍渤海軍區特務一團包圍黃河涯火車站,迫使日軍一二六九部隊第一、第二小隊50餘人全部繳械投降。10月25日 八路軍渤海軍區第一軍分區一部佔領許官屯、桑園火車站。

1959年11月2日 德州市開始實施鐵路改貌工程。德州站二代站房啟用。

1963年 德州火車站廣場擴建竣工。

1976年京滬鐵路複線建成通車。

1979年鐵道部投資建成東風路鐵路地道橋。

1980年石德鐵路複線建成通車。

1985年 建成由石德鐵路八王莊至津浦鐵路長莊站的聯絡線,石德與津浦鐵路德州以北的直達車流可不經德州站。

1989年德州火車站廣場擴建竣工,面積由0.7公頃增至3.3公頃。

1996年,德州-晏城間全部更換為Ⅱ型軌枕。1997年起,正線既有軌枕逐步更換Ⅲ型軌枕。1999年起,分段鋪設跨區間、全區間無縫線路。2005年底,德州境內車站全部更換成雙機鉤鎖道岔。

1997年7月,德州首開始發首都北京4402次列車。

2007年4月,德州站首開動車組列車。

2008年4月,京滬高鐵開始興建。

2011年6月30日,德州東站開始投運,德州進入高鐵時代。

2014年9月,三代德州站站房開始興建。

2016年5月,德州東站始發北京南G8946次高鐵開行。

2017年11月10日,改造後的德州站三代站房開始投用。

德州鐵路大事記(1908—2017)


資料:德州火車站介紹

德州站客、貨、運混合站:位於德州市區西北部,津浦鐵路與石德鐵路在此相接。1910年建成,始稱德州站,1913年2月改稱德縣站,1948年2月縣改市時,複稱德州站。由於歷遭戰爭破壞,至建國時,原站舍已不存在。建國後,站內先後修建旅客站臺3座,到發線5股;1983年在站臺的南北兩端增建了連接3個站臺的兩個地下道,1984年又在3座站臺上增建了風雨棚。至1985年底,新建的候車室、行李房等站舍總面積已達3990平方米,站外廣場4342平方米。在車站南部設有編組場1個,其中上行19股道,下行11股道,編組場南邊的上行到達場有5股道,合計有效總延長為32.853公里,另有專用線16條。全站實現了大站電氣集中,道岔201組由人工搬動道岔改為電氣操縱;在車站東西兩側還設有新老貨場各1個,8股道、計長4.111公里;有龍門吊1臺、叉車等裝卸機械12臺。1985年建成由石德鐵路八王莊至津浦鐵路長莊站的聯絡線,石德與津浦鐵路德州以北的直達車流可不經德州站,減輕了德州站的壓力。1985年全年裝車數由1949年的3203輛升為6751輛;年貨物發送噸數由1949年的3.2萬噸升為24.8萬噸;發送旅客由1954年48萬人升為195萬人。2005年5月為獨立一等站。1985年,德州站既有運轉場為二級三場,設備老化,運輸效率低。1991年,上行土駝峰改造為自動化駝峰,調速系統設備為減速器和減速頂。1997年,德州站再次進行技術改造,下行系統新建半自動小能力駝峰,調速設備為可控頂式,調車場線路由4條增至6條;新建下行直通場,設5條線路;上行調車場改造正線3處曲線,到達場3條到發線和調車場7NFDA110道編髮線延長至1050米。該工程共徵地21.85畝,完成路基土方16.08萬立方米,新建及接長涵洞14座,鋪軌15.58公里,鋪道岔70組,敷設通信電纜34.66條公里、信號電纜130條公里,電氣集中聯鎖道岔155組,新建電力高低壓架空線路及電纜10.3公里、燈塔9座、半自動駝峰1座、生產房屋2233平方米。車站下行系統改編能力由17.7列增加至22.6列,車站通過能力由281列增加至314.9列。1989年8月貨場改擴建,1991年9月竣工,共拆撥貨3、4道750米,鋪軌1.3公里,改移道岔2組,拆除既有房屋及4站臺,新建站臺雨棚及站臺硬麵,新建貨場消防設施、給水管路,移設電力線路及通信、信號設施等配套工程。工程建成後,零擔到發、中轉作業能力年增加22萬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