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高血压脑病来势汹汹,危及生命,可以预防,现在知道还不晚

高血压脑病为高血压病程中一种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情况,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该病起病急,进展快,如能够及时治疗其症状可完全消失,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则可导致不可逆脑损害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甚至可导致死亡。

高血压脑病来势汹汹,危及生命,可以预防,现在知道还不晚

大脑过度灌注

一、什么是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脑病为内科较为常见的急症,是指脑细小动脉发生持久而严重的痉挛或广泛微血管栓塞脑供血发生急性障碍,也可能脑内小动脉因血压极度升高而被迫扩张,从而使大脑过度灌注,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该病见于高血压患者由于动脉压突发急骤升高,导致脑小动脉痉挛或脑血管调节功能失控,产生严重脑水肿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脑病来势汹汹,危及生命,可以预防,现在知道还不晚

高血压的病因

二、高血压脑病的病因有哪些?

1、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占1%左右,高血压病史较长,有明显脑血管硬化者更易发生。既往血压正常而突然出现高血压的疾病,如急进型高血压和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也可发生。

2、继发性高血压:

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小球肾炎性高血压 肾动脉狭窄、嘈铬细胞瘤等血压中等程度增高,也有发生高血压脑病的可能。

3、某些药物或食物诱发高血压脑病:

少见情况下,高血压患者应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同时,又服用甲基多巴或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也会引起与高血压脑病相似的症状。进食富含胺类的食物,也可以诱发。

4、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后:

高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离可诱发高血压脑病,这是因为剥离术后,脑灌注突然增加,也可引起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脑病来势汹汹,危及生命,可以预防,现在知道还不晚

高血压脑病患者

三、高血压脑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发病年龄:

与病因有关,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者多见于儿童、过度劳累、紧张情绪波动诱,发以青少年及成年多见,子痫常见于孕妇, 恶性高血压最多见。

2、动脉压升高:

原来血压已高者,在起病前再度增高,舒张压达 120mHg以上,平均动脉压常在150-200mg之间。

3、颅内压增高:

由脑水肿引起。患者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视盘水肿、视网膜动脉痉挛并有火焰样出血和动脉痉挛以及绒毛状渗出物。

4、意识障碍:

可表现为嗜睡及昏迷,精神错乱也有发生。

5、癫痫发作:

为全身性局限性发作,有的出现癫痫持续状态。

6、阵发性呼吸困难:

由于呼吸中枢血管痉挛、局部缺血及酸中毒所引起。

7、其他脑功能障碍的症状:

如失语偏瘫等。

8、头痛:

常是高血压脑病的早期症状,多数为全头痛或额顶部疼痛明显咳嗷、活动用力时头痛明显,伴有恶心、呕吐。当血压下降后头痛可得以缓解

9、脑水肿症状:

大多数患者具有头痛、抽摘和意识障碍三大特征,称之为高血压脑病三联征

高血压脑病来势汹汹,危及生命,可以预防,现在知道还不晚

高血压性眼底

四、高血压脑病应进行哪些辅助检查?

1、眼底检查:

可见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性眼底、视网膜动脉病变等眼底改变,甚至视网膜有出血、渗出物和视盘水肿

2、脑脊液检查:

压力常显著增高(诊断已明确时禁行脑脊液检查),有少数红细胞或蛋白质轻度升高。

3、CT检查:

颅脑CT扫描可见因脑水肿所致的弥漫性的白质密度降低。

4、脑电图:

可见弥散慢波和(或)癜痫性放电。

五、高血压脑病如何诊断?

1、血压突然升高伴严重头痛、意识障碍,且往往有抽搐或其他短暂的神经系统局灶症状,其中血压突然增高、严重头痛与意识障碍是本症必不可少的症状。

2、经积极降压治疗后,症状可迅速好转或大部分缓解。

3、除外高血压性脑出血。

高血压脑病来势汹汹,危及生命,可以预防,现在知道还不晚

六、高血压脑病常与哪些疾病鉴别诊断?

1、颅内肿瘤:

可通过脑超声波脑血管造影或CT等检查加以确诊。

2、蛛网膜下隙出血:

与高血压脑病一样,也可有突发的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症状,部分患者也可有血压增高意识障碍通常较轻, 极少出现偏瘫,且脑脊液呈均匀血性等特点,可与原发性高血压鉴别。

3、颅内占位性病变:

虽有严重头痛,但为缓慢出现非突然发生,其他颅内压增高症状和局灶性神经体征也呈进行性加重,血压虽可升高但不及高血压脑病的显著增高。

高血压脑病来势汹汹,危及生命,可以预防,现在知道还不晚

七、高血压脑病降压应遵循哪些原则?

高血压脑病发作时应在数分钟至1小时内使舒张压迅速降至 110mHg(高血压患者)或80mmHg以下(血压正常者),恢复脑血管自动调节机制,但降压不要过快过低,以防发生脑血流灌注不足,诱发脑梗死。老年人个体差异大,血压易波动,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以免血压降得过快过低,引起心肌梗死等不良后果。

1、硝普钠:

可同时使小动脉、毛细血管及小静脉扩张,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左心室前后负荷均降低,适用于伴左心衰竭或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患者,5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静脉滴注,开始每分钟按体重05ug/kg。根据治疗反应以每分钟0.5ug/kg递增,逐渐调整剂量,常用剂量为每分钟按体重3/kg。极量为每分钟按体重10/kg。总量为按体重3.5mg/kg,每2-3分钟测1次血压,调整滴速及用量使血压维持在适宜水平,此药降压迅速稳定,无不良反应,但理化性质不稳定,配制后须在4小时内使用。

2、硝酸甘油:

10-20mg加于5%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根据血压调节滴速。降压作用迅速,监护较硝普钠简单,不良反应较少,有人主张用它代替硝普钠,尤适用于合并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和心功能不全者,但脑水肿及青光限患者禁用。

3、利血平:

可耗竭交感神经末梢儿茶酚胺贮存,扩张血管及降低血管周围阻力。1-2mg肌内注射,1.5-3小时起效,必要时每6-12小时可重复注射,适用于快速降压后维持用药。不良反应为鼻塞、口干心动过缓、嗜睡和帕金森病样表现。

4、卡托普利:

主要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系统)的特异性竞争型抑制剂,抑制RAA系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阻止血管紧张素I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抑制醛固酮分泌减少水钠潴留。12.5-25m口服,每日3次,60-90分钟显效。可见胃肠道反应失眠、口干及中性粒细胞减少,肾衰竭患者不宜使用。

5、硝苯地平:

降压后可用硝苯地平10-20吗g舌下含服或嚼碎咽下或直肠给药每日3次也可用气雾剂喷人口啊部每次0.5m,连用6次;本药为钙离子通道阻滞药20-30分钟起效15-2小时降压明显,1次用药后奏效达80%,可使平均动脉压下降25%。对高血压脑病合并冠心病病情不太严重患者最理想,是较安全、迅速的降压药,现多不建议使用速效制剂。

八、如何有效降低颅内压及减轻脑水肿?

可用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每6-8小时1次,心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可与呋塞米40mg静脉注射,10%人血清白蛋白20ml静脉滴注或地塞米松10-20m静脉滴注合用。

高血压脑病来势汹汹,危及生命,可以预防,现在知道还不晚

九、癫痫频繁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如何处理?

首选地西泮10-20mg缓慢静脉注射。若不能控制,可用地西洋40~50mg加于10%葡萄糖液500m中静脉滴注,应注意呼吸情况。也可用苯妥英钠常与地西泮合用作为维持用药或用于出现呼吸抑制者,首剂50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中,静脉滴注,每日300-500mg维持疗效。随后成人可用苯巴比妥02g肌内注射,与10%水合氯醛30ml灌肠,6小时交替使用;控制发作1-2日后改用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口服,维持2~3个月以防复发。

十、高血压脑病的并发症有哪些?

1、脑疝:

由于脑水肿加剧,其脑容积增加而压追正常脑组织易出现脑痴,可迅速死亡。

2、脑血栓或脑出血:

高血压脑病时可有患者因血小板减少导致致命大量脑出血,后果严重。

高血压脑病来势汹汹,危及生命,可以预防,现在知道还不晚

十一、高血压脑病如何预防?

1、严格控制血压在14090mg以下,年龄越小控制越严,最好每天监测血压变化,至少每周测一次血压。

2、坚持服用降压药物不可随意停药,应按医嘱增减降压药物。

3、24小时稳定控制血压,使血压波动较小,不可将血压降得过低。

4、控制血糖、血脂、血黏度。

5、减轻体重达到正常标准。

6、戒烟酒,坚持低盐、低脂饮食。

7、坚持有氧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骑车、练太极拳等。每天3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5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