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往屆生更容易考研上岸,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hello~~大家晚上好呀~

昨天,我們一起討論了:如果初試成績不理想,要不要考慮二戰。

那麼今天,我們接著來看看,如果選擇二戰,你和應屆生來比,到底誰更容易上岸?往屆生和應屆生之間,都各自有哪些優勢,又有哪些不足呢?

往屆生更容易考研上岸,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往屆生的優勢

1、有複習經驗,輕車熟路

二戰相比應屆生來說最大的優勢在於已經有複習經驗,知道如何複習以及合理安排計劃,也知道上一次失敗問題出在哪裡,也更有目標。

二戰考生在複習過程中得心應手,他們更懂得哪些是重點,更瞭解考試題型,更熟悉考試流程,從而節約不少時間。

2、信息渠道多,少走很多彎路

應屆生面對考研很多都是懵懵懂懂的,不清楚整個流程,不知道該如何蒐集各方面信息。

而往屆生更清楚從哪裡可以蒐集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也有更多的“人脈資源”,可以針對性地進行復習,避免在不必要的地方花費過多的時間與精力。

這一點,應屆生可以跟往屆生一起組隊學習,或者向他們取經,也會獲取不少經驗。

3、日積月累,量變到質變

由於二戰考生有複習基礎,相比應屆生來說複習準備的時間長,知識的積累也遠比應屆生豐富,知識的各方面儲備也遠比應屆生廣泛,由量變引起質變,對考研知識的理解也更深,毫無疑問,二戰考生複習量更大,考上的概率也更大。

4、更強的精神力量

但凡決定二戰者,必定是意志堅強著,大多有著“忍辱負重”“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吃的苦,遠比一戰生要多的多。

相比於應屆生,二戰考生有著更好的精神力量,在複習過程中能夠更好的調整自己的心態。

往屆生的劣勢

1、複雜的環境

往屆生備考,很多都是在家裡或租房子複習,因為畢業離開了學校,也就脫離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這時候,不但沒有人陪你一起學習,反而看到曾經一起同窗的夥伴在外面世界工作生活,而自己卻悶在小屋裡刻苦磨書,會讓人感到格外寂寞。

再或者,如果你一邊工作一邊備考,那環境的干擾就會更大,心思也就不能完全集中在學習上。

因此必須全靠自制力支撐,稍有放鬆就容易被安逸的環境帶跑偏,或者被繁忙的工作、家庭瑣事而打擾耽誤複習,前期效率可能很低。

2、多方位的壓力

應屆生有試錯一次的機會,今年努力沒上,來年以往屆生的身份再戰,而往屆生往往已經沒有退路沒有試錯的機會了。

考不上的壓力,年齡的壓力,以及來自家庭的壓力接湧而至,只能咬緊牙關背水一戰。

應屆生的優勢

1、心態優勢

有句話叫“初生牛犢不怕虎”,應屆生相對於二戰生來講,由於是首戰,並且不用為住宿、學習環境等等因素而擔憂,壓力比較小。而且有人抱著大不了來年再戰的心態學習,往往心情放鬆一擊就中。

2、年齡優勢

年齡問題是很多考研人的一個“阻礙”因素,可能覺得讀研之後畢業年齡大而放棄考研。很多應屆生考上的年齡大約在21~23歲,往屆生二戰、三戰考上的年齡大約在24歲以上。

在年齡這個問題上,應屆生可能沒有那麼多顧慮和擔憂,而往屆生可能會因為年齡而考慮更多條條框框的問題。

3、思維優勢

相比於往屆生來說,應屆生的思維就會比較靈活,不會受到那些條條框框的干擾,他們可以隨時吸收最好的解題思路、答題模式,能夠靈活的創新,從這一點上更容易得到閱卷老師的“青睞”。

4、學習環境優勢

對於應屆生來說,他們可以選擇在本校的圖書館或自習室備考,有濃厚的學習氛圍。而且找研友、獲取考研資料等其他信息都比較方便,大家還可以相互鼓勵。

應屆生的劣勢

1,決心不夠強烈

應屆生雖然備考心態良好,但考研動機和決心往往不夠強烈。

他們覺得自己還年輕,今年考不上,還有明年,大不了就去工作。而有這種心理的人往往不能全身心投入。

或者部分應屆生單純只是是因為躲避就業壓力而去考研。這種人一般考研的狀態都是十分懶散的。

2,與實習的衝突

很多學校和專業,往往是在學生備考的衝刺階段,開始準備實習。而遇上抓得十分嚴格的實習單位時,應屆生的複習備考時間就會大大縮水。

複習備考時間太少,學習知識只能囫圇吞棗,根本做不到理解和記憶。

這樣的考生,到了考場上,自然就很難拼過那些複習時間充裕的考生。

往屆生更容易考研上岸,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考研就像一場馬拉松,在漫長的拉練過程中,許多選手因為各種原因都被淘汰。

但不論一戰還是二戰,應屆生還是往屆生,只要大家都能意識到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抱著“此戰成碩”的心態備考,併為之付出自己的努力,相信大家都能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