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油角、糖環、蛋散……博羅人就認這口“年味”

“油角彎彎,家財百萬;糖環碌碌,黃金滿屋”,油角、糖環、蛋散這些傳統美食是老博羅人過年時必備的,對於博羅人來說,不備點這些傳統年貨就像過了個假年,不管自己動手做或者買,都會去守護這份兒時的年味。那麼,這些傳統的美味究竟是怎麼做成的呢?請跟隨記者的鏡頭來到博羅福田蘭姨家一睹為快。

油角、糖環、蛋散……博羅人就認這口“年味”

油角、糖環、蛋散……博羅人就認這口“年味”

臘月已過半,眼下正是蘭姨一家最忙的時候。記者一大早來到蘭姨位於福田居委會福昌屋村的家中時,他們母子正張羅著包油角炸油角。

油角、糖環、蛋散……博羅人就認這口“年味”

小小的一個油角製作起來並不簡單,需要經過揉麵、擀皮、放餡、捏角、油炸多道工序,因此蘭姨和兒子是合作進行的。蘭姨的兒子阿豪負責做油角皮,只見他熟練地稱好豬油、麵粉、打好雞蛋,按照比例放進攪拌機,然後再取出來擀皮印成一張張圓形的油角皮。

油角、糖環、蛋散……博羅人就認這口“年味”

蘭姨拿到油角皮後則迅速地包起來,除了用一把小勺子舀餡外,其他全靠她的一雙巧手完成。蘭姨邊包邊向我們傳授她的秘訣,她說油料好不好吃關鍵看用料,用新鮮好的材料才能把油角做得好吃的,油角皮當天做就要當天包完當天炸,如果不炸好就會壞掉。在餡料比例上,芝麻少一點,糖跟花生則各佔一半,這樣會比較可口。包的時候必須要用力捏緊,這樣花型才漂亮,而且炸的時候不會露餡。

油角、糖環、蛋散……博羅人就認這口“年味”

油角、糖環、蛋散……博羅人就認這口“年味”

蘭姨說,她從小就看著家裡人做油料,後來更是把包油角發展成了職業,現在她包一個油角只需要2秒鐘,包得又快又靚。以前共事的妹子誇她包的油角好像複印一樣,個個都是一樣的。而且,以前3個同事一起做都沒有她一個人做得多。

油角、糖環、蛋散……博羅人就認這口“年味”

油角、糖環、蛋散……博羅人就認這口“年味”

蘭姨做的油角用料講究賣相好,當地的街坊們平時都喜歡買點來當零食,過年過節更是買來當年貨或者送禮用。她做出來的東西,用街坊們的話說就是“好好食”、“滿滿的兒時味道”。街坊鄧先生說,雖然現在過年可以選擇的美食很多,但是最心心念唸的還是油角這類傳統年貨,不吃總感覺少了點什麼。

油角、糖環、蛋散……博羅人就認這口“年味”

油角、糖環、蛋散……博羅人就認這口“年味”

除了油角之外,蘭姨還做糖環、蛋散這些傳統炸年貨,每道年關訂單就像雪片般飛來,蘭姨一家從早到晚都做不及來賣。雖然手工製作效率不及機器高,但是蘭姨卻堅持要用傳統的用料和做法來做,因為她說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她要讓街坊們吃到傳統的味道。

油角、糖環、蛋散……博羅人就認這口“年味”

油角、糖環、蛋散……博羅人就認這口“年味”

蘭姨說只要她有能力會一直做下去,做到做不動就讓媳婦做兒子做。她希望大家都喜歡這傳統的年貨,吃得家家興旺發達。蘭姨的兒子李家豪說,他會傳承媽媽的做法,堅持用真材實料和傳統做法,他覺得街坊們吃得開心是他最大的成就。

油角、糖環、蛋散……博羅人就認這口“年味”

油角、糖環、蛋散……博羅人就認這口“年味”

油角、糖環、蛋散……博羅人就認這口“年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