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土木堡之变时,如果汉王朱高煦还在的话会不会发生?

别酒流年


虽然土木堡发生有其必然性,因为北方的蒙古部落始终对南方的中原王朝虎视眈眈,一旦有可趁之机,他们都会杀到南方来抢掠物资。因此在大明朝初年,从朱元璋开始,后面的几代皇帝都坚持不断的出兵北伐,打击蒙古部落。

因此即使当时的皇帝不是明英宗朱祁镇,而是其他的皇帝或者是汉王朱高煦还在的话,蒙古的部落强大起来都会南下进攻中原王朝。当时的瓦剌部落就是因为强大起来,所以认为自己有了可以和明朝一争高低的实力,因此大举率军南下。而偏巧当时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镇是一个少年天子,过于年轻气盛,最后冒险御驾亲征,结果导致满盘皆输。

明英宗朱祁镇主要是因为过于年少,之前并没有什么人对他进行悉心教导,而他的父亲明宣宗朱瞻基死的太早,此时只有38岁,而当时朱祁镇只有9岁。所以,这种情况下,朱祁镇缺乏必要的军事经验,因此在御驾亲征的时候被瓦剌部队包围导致全军覆没。如果是汉王朱高煦在的话,如果朱高煦掌握不了大权,事实上也很难有多大起多大作用。因为自从朱瞻基开始,都对他的皇叔们防范的非常的严,即使朱高煦还在,他也很难作为统帅率军出征,因为皇帝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统兵。

事实上土木堡之变这种事情要防范起来也非常的容易,只是朱祁镇不要冒险御驾亲征就行了,自己呆在京城里,随便派哪一支军队去,即使打败仗损失也不会太大。而且以北京城的高大和坚固,瓦剌军队根本就奈何不了。所以土木堡这种事情发生,完全是因为皇帝朱祁镇过于年轻气盛导致。虽然之前几任皇帝都有御驾亲征的经历,但是他们都经历过战争,非常懂军事,而朱祁镇完全是一个外行,也敢学着先人去胡闹。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汉王朱高煦骁勇善战,颇有成祖朱棣之风,朱棣当初甚至想过废长立幼让朱高煦继承皇位,可见朱棣本人也是比较欣赏朱高煦的。那么有人不禁会问,如果朱高煦活到明英宗时期,那么土木堡之变还会发生吗?

即便朱高煦在世也阻止不了土木堡之变上演

第一,朱高煦生于1380年,土木堡之变发生于1449年,也就是说即便朱高煦能活到土木堡之变时也已经是70岁的老人了。在古代人生七十古来稀,朱高煦活到70岁还能带兵上阵的概率已经很小了。所以单从年纪这点因素来看,朱高煦能随军出征的可能性就几乎是零了。



第二,从辈份上看朱高煦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叔公,当初朱祁镇的爷爷朱高炽和朱高煦为争夺皇位已经有矛盾了。也就是说朱高煦并不服朱高炽这一脉的人得到皇位,所以理论上朱高煦是不会为朱祁镇的江山立功的。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朱祁镇出征时兵强马壮,他也不会特意启用一位七十高龄的老人带兵上阵。此外,鉴于朱高煦特殊的身份,朱祁镇心里也并不想让朱高煦有立功的机会。


可见无论从年龄因素还是身份因素,明英宗朱祁镇出征时都不会带上朱高煦的,所以即便朱高煦活到土木堡之变时,他也会连阻止变故发生的机会都没有。退一步说,即便朱祁镇让朱高煦随同出征,他也未必有能力阻止变故上演。


历史守望者


土木堡之变的时候,如果汉王朱高煦还活着,那会应该已经70岁。作为一个曾经的藩王,离开军队至少超过20多年了。


朱瞻基当初为何要杀朱高煦,很大的一个因素,不是为了自己。就是因为朱高煦夺嫡之心不死,而且在军中极有威望,和极高的军事素养。自己在可以制约得了他,自己不在,自己的后代无法制约他。

所以即便朱高煦服软被留着,也必然是武功全废,不能对其后人产生威胁,朱瞻基才能放心。


而土木堡之变,最大的问题,并非并不能战。而是军队的统帅是一个毫不知兵的朱祁镇。而朱祁镇还是皇帝,无论他的安全还是他的命令,都是整个军队最为掣肘的问题。

他下达的错误命令,无论多不符合战场规则,军队必须执行。俗话说“主将无能,累死三军”。这其实是一场在拥有20万大军的优势条件下,极为被动的战争。


当时随朱祁镇出征的,有60多个朝中勋贵及大臣。如英国公张辅、 成国公朱勇、 泰宁侯陈瀛、驸马都尉井源、平乡伯陈怀、 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 修武伯沈荣,等等。这些大都是“靖难勋贵”之后,也是在军中掌握实权的顶尖人物。

所以即便朱高煦也受到朱祁镇的重用,让他参加这场战争的场外指导。但是同样他的话也不可能被朱祁镇采纳。因为朱祁镇只听王振的,或者说在与文官内阁对抗的过程中,朱祁镇其实是一意孤行的,勋贵集团同样不属于朱祁镇的真实依靠对象,只不过是器而已。所以土木堡之变的悲剧也就很必然了。

而根据朱高煦的心性,可能会出现另一个结果,那就是他会比其他人更盼望“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发生后,他才有理由说,你们看朱祁镇这一脉得位不正吧?打压我们会打仗的,结果自己差点把大明葬送了吧!


然后宣布自己奉太宗(朱棣)遗命,正本清源,顺天即位。那时候整个大明乱成一锅粥,正缺主心骨呢,朱高煦主动站出,的确会得到部分拥护,但是也必然遭受更大的反对。因为不清算朱祁镇他的名义不正,而清算朱祁镇,必然又引发更多人的危机。

不过真的如此,后面也没有朱祁钰、于谦的事了,更不可能出现“夺门之变”朱祁镇再做回皇帝的事,但大明内部出现了更大的乱局和分裂。


炒米视角


土木堡之变表面上看是明英宗及王振的无能指挥,英宗从未亲临战阵,王振又是个无能宦官处处干扰指挥才致使明军战败,但历史是有他的必然性的,土木堡之变不仅仅这么简单。

第一个原因是明军战斗方式的模式化,复杂的战阵,在中原地区丘陵,山地,诸多城池之中可以从容的铺展,降低损失,面对骑兵可以产生极好的效果,但是蒙古高原的地形特点就是平,一马平川,没有有利地型作为依托,骑兵一冲,都得垮,所以必须依赖于火铳大炮,朱棣时代设置的三大营神机营投入最大,保护的最好,三千营和五军营都是可以随意挥霍,对火器的过度依赖,必然导致后勤的供应更加复杂,长此以往,战斗方式成为了套路,过度的依赖补给,无人敢于搏命。

第二个原因是皇帝死的太早,英宗很小就继成大统,虽然有着汉武帝般的宏图大志,但是没有武帝天才的战略构想,又想着继承祖辈传统,外加朝臣丧失血性,才促成了这次荒唐的出兵。

第三个原因是朱棣的原因,就是他太喜欢御驾亲征了,中国的政体之下,皇帝是神的象征,国家支柱,皇帝的任何一举一动能会影响军心,皇帝作为最高统帅位于开阔大平原,是绝对没有拼命的想法,主帅不敢搏命,还有谁敢,这就是为什么历代皇帝即便强如李世民都不亲征突厥的原因,朱棣亲征两次就够了后续几次大多无用,反而使明军战法变得机械,单一,丧失了冒险的决心。这个头开的并不好,搞的子孙也想效仿。当然这只是一个影响极小的因素。

当然最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英宗及王振的无能,这两人都是想要干大事的人,但是志大才疏。




freemaneee


明朝的土木堡之战,确实不该发生,令人十分惋惜,因为土木堡之变,不是因为明军战斗力不行,而是明军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指挥官。由于朱祁镇和王振的乱指挥才导致全军覆没。



如果朱高煦活着,单凭朱高煦的军事能力,是不会发生的,但也不一定,因为还要看朱高煦怎么个活法。



如果是被圈禁那也是然并卵,这跟死了没两样,你一个曾经和自己爷爷父亲争夺过皇位的人,朱祁镇会让他再次统帅大军吗?不会,朱高煦只能被圈禁而且还会被看的更严。



如果朱高煦是王爷,那也不会对土木堡之变有任何影响,因为朱高煦就算不造反,朱瞻基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废了朱高煦的军权,朱祁镇更不敢赋予兵权,没兵权朱高煦凭一己之力连战场都上不了。



如果朱高煦是皇帝,那结果就不一样了,前面我说过朱高煦虽然政治低能,人品也不咋的,但军事上还是有两下子的,如果也先敢在朱高煦在位的时候进攻明朝,那就是找死。也先进攻明朝的时候,只是刚刚收复蒙古诸部,再加上他是“挟天子令诸侯”内部并不稳,他能打败明军全因朱祁镇无能,如果换成军事素养较好的朱高煦,那战争结果就是另说了。



不过以朱高煦的政治能力,也先进攻明朝的时候,明朝有没有土木堡爆发前的国力就另说了,毕竟战争除了比军事还要比政治和经济。


沧海一粟7528


我认为基本不会出现。

首先,我们来大致简要的过一遍土木堡之变,尽量用简短的语言说明这个事件的情况。

土木堡之变

明朝兴起后,留在中原的蒙古人大部分退回大漠,北元分裂成东、西蒙古(明朝称东蒙古为鞑靼,西蒙古为瓦剌),彼此互争雄长,内斗不休。即便如此,终明一朝,也无法根除来自蒙古的巨大威胁,蒙古骑兵始终对明朝北方边境进行袭扰和掠夺,双方冲突不断。史书记载:

“终明之世,边防甚重。边境之祸,遂与明终始云。”

指的就是明朝政府长达200多年对北边蒙古的防御。

一直来来回回打了很多年,朱棣和朱瞻基都曾经亲征过,永乐初年,明成祖朱棣分别遣使与鞑靼、瓦剌(又名卫拉特)“谕之通好”。瓦剌首领马哈木为借助明朝力量对付鞑靼,就向明朝称臣,明成祖亦分别封之为王。经长期征战,鞑靼势力不断削弱,瓦剌逐渐强大。

到了朱瞻基的儿子朱祁镇的时代,也先成了北面实际的最高统帅。每年都派使者来,进贡马匹,然后再换一些他们生产不了的东西包括钱财回去。每当换得不开心,就开战。所以,每年都能比上一年多换一些东西。

到了朱瞻基的儿子朱祁镇的时代,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马,诈称3000人,向明朝中央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按实际人数给赏,并减去马价五分之四,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制造衅端。遂于这年七月,统率各部,分四路大举向内地骚扰。

主要就是也先没给王振好处,王振才从中挑明了事实。一拍不合,当然要开战了。

朱祁镇又是个出生在太平时期的皇子,从小饱受溺爱,父亲死的早,教养也不够。脑子糊涂,轻信宦官王振。王振一忽悠,他就决定要亲征了。他的父亲(朱瞻基)和他的太爷爷(朱棣)亲征还说的过去,毕竟都是一代明君。他亲征完全就是个笑话,感觉跟公费旅游一样。

1449年7月16日,英宗命其弟郕王朱祁钰留守北京,然后和王振带领约25万大军(号称50万)从北京出发。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内阁学士曹鼐、张益等文武百官护驾从征。

所有的军政事务,都是有王振来决定。所以在军事指挥中频繁出现让后人笑掉大牙的事情。比如,打败之后回撤,竟然兜了个圈子跑到了王振的老家蔚州。这是高端玩家的衣锦还乡-把皇帝带回去给自己长脸。回家就回家,害怕军队踩坏了庄稼,不断的调整路线,让大家都很疲惫。

所以,兜兜转转到宣府的时候,瓦剌兵追了过来,明军3万骑兵全部报销了。当明军逃到土木堡的时候,就把明英宗朱祁镇给“请”了回去。

根本原因

历史学家分析了很多的原因,比如蒙古各部族内部的原因,比如明帝国前期对蒙古各部族态度而导致瓦剌做大等原因,也有明帝国内部的原因等等。

要我看,最根本的原因,就在英宗朱祁镇的身上。由于他任由宦官王振胡作非为,才导致自己被俘。丢人丢大了。但凡换上他太爷爷,或者他的父亲,都不会至此。哪怕打败了,也不会是因为乱七八糟的指挥而失败。毕竟中原政权在跟北方游牧民族千年的战争中有输有赢。

输的这么惨的,也之后宋朝徽钦二宗的靖康之耻可以和他一较高下了。

汉王可否

前面说了,但凡换个人,都会比朱祁镇强。如果是汉王朱高煦。当然也是如此。虽然汉王朱高煦在争夺皇位时输给了朱高炽和朱瞻基,但是就这样也比朱祁镇强太多。

在军事才能上,朱高煦从小就跟着朱棣打仗,先是从北京往南京去的靖难之役,再后来是五次北伐。身经百战。不会糊涂到变换行军路线,折腾大家。


贝壳兔兔


我是闲翻古书笑谈历史,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土木堡之变,如果汉王朱高煦在,一样发生。论军事才能,当时随军出征的有名将英国公张辅啊,这是从靖难之时就在战场厮杀的名将,曾经平定安南,是朱棣时代主要的军事将领。多次跟随朱棣出征。

土木堡之变并不单纯是军事指挥上失误的问题,其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牵扯着朝廷各方势力的博弈,而这种博弈首先体现在军队的战斗力上。

这时候的京营已经不是朱棣时代的京营了,首先,随着明仁宗朱高炽登基之后,开始崇文抑武,军事贵族们没有仗打,势力大减,逐渐在朝廷上被文官集团所压制,失去了话语权,已经起不到平衡朝局的作用了。

所以在朱瞻基时代,为朝局平衡组织太监读书,建立内廷,以对抗日益庞大的文官集团,这才有了王振的崛起。

而失去了昔日荣耀的军功贵族们迅速的堕落了下去,将兴趣放在了享乐赚钱上,吃空饷,役使士兵为自己干私活,贪污倒卖军械等等。

士兵员额既不足,训练也荒废,战斗力早就不是5次横扫漠北的时代了。

在军队内部,也是凭借关系升官,高层多是将门子弟,马都骑不好,大批有才干的中下级军官却失去了上升通道。

这些军事将领们既无心也无能去对抗宦官集团的瞎指挥,只能跟着朱祁镇和王振这两个中二病患者,打哪儿指哪儿,死生有命。

诚然,朱祁镇和王振的瞎指挥是土木堡之变的直接原因,但是在其后暴露出来的明军京营的软弱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个问题首先不是说换个名将就能解决的了的,其次是何况朱高煦是位王爷,根本不可能将几十万重兵交给他,所以有他没他根本不重要。

第三是大明风华严重误导观众,是大家相信朱高煦是非常善战的名将,其实他就是在靖难时代是不错的猛将,后来基本上没有再打过仗了,也没跟这朱棣去几次扫荡蒙古高原。

所谓“土木堡之变”其实是一次朝廷内部权力斗争所引发的悲剧,不发生在土木堡,也难免会发生在金木堡,银木堡。

王振和朱祁镇,就是俩点了火捻不跑,站旁边等着爆竹响,结果把自己崩了的了。

但是爆竹和火把都在,他俩不点,早晚有人点。


闲翻古书笑谈历史


汉王朱高煦,是因为谋反的罪名被他的侄子朱瞻基给干掉的。自从朱高煦死后,就没有人再敢觊觎皇帝的宝座,虽说朱瞻基是迫不得已才杀掉的朱高煦,但是他的这一举动,确实也给大明王朝的皇位稳固奠定了基础,也是他自己做出的最英明的事情。尽管是朱高煦自己作死,但不可否的是,他的军事领带才能确实是相当厉害的。如果说他没有死的话,那么,大明王朝是不是还会发生土木堡之变呢?

虽然说历史不存在假设,但是我们不妨在一些合理条件内进行一些推测,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如果汉王朱高煦不死,那么都会出现哪几种可能?是否土木保之变就不会发生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土木堡之变的发生,是因为当时的皇帝朱祁镇自己的指挥经验不足,指挥失当所造成的并不是能说明明朝的军队缺乏战斗力。而汉王朱高煦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军事将领,他在朱棣靖难之变中就立下过很多战功,可以说是一位具备非常丰富作战经验的将领,如果他能够领兵出征,那么土木堡之变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其实就是万一皇帝不让朱高煦出征怎么办?因为汉王朱高煦一心就是想要造反,他认为自己的哥哥朱高炽根本不足以能够做上皇帝,皇帝的位置只能是留给自己的。可以说,他是一个天生长有反骨的人。对于这样的人,哪一个皇帝都是不敢用的,只要稍微有点想法的人都不会将兵权交给他,万一他一旦手里有兵,如果造反怎么办?因此,如果皇帝不将兵权交到朱高煦手中,那土木堡之变该出现还是会出现。

不得不说,历史真的很难经得起推敲,即便是朱高煦在世,朱祁镇也不一定敢用自己这位作战经验非常丰富的叔叔。同时也不得不承认,朱祁镇也确实太年轻,由于朱瞻基死的太早,他当时的年纪也太小,根本没有任何的作战经验,一到了战场上,这位御驾亲征的皇帝就没了什么主意,再加上他身边也没有,能堪一用的军事人才,注定了他人生中会遭遇这样一场重大的挫折。


小芊芊爱历史


一个字,会。

土木堡之变发生在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亲自率兵征讨瓦剌,结果是朱祁镇战败被俘。假如朱高煦还在,朱祁镇依旧不能免除被俘的命运。为什么呢?因为朱高煦和朱祁镇一家有仇。

朱祁镇是朱瞻基的长子,也是朱高煦哥哥朱高炽的孙子。朱高煦和朱高炽以及朱瞻基都有仇,他还曾刺杀过朱瞻基,就连朱高炽的死可能都与他有关。所以如果朱高煦还活着的话,肯定巴不得朱祁镇早日驾崩。可惜的是,朱高煦早在公元1426年时就被朱瞻基囚禁而死。

当然,假如朱高煦和朱祁镇一家没有仇,并且他在1449年土木堡之变时还健康的活着的话,那么土木堡之变的结局会有可能改变。注意,这里说的是有可能,前提是朱高煦身体倍棒,如果朱高煦已经苟延残喘,那铁定是没可能的。

朱高煦生于1380年,1449年时他已经将近70岁了。在所有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如果朱祁镇北伐瓦剌带着朱高煦,那么朱高煦在这里一定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朱高煦虽然在治理国家方面不怎么擅长,但是他带兵打仗却是一等一的好手。想当初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朱高煦便屡立战功,而且还多次救朱棣于水火之中,对于朱棣来说,没有朱高煦可能就没有他登上皇位的那一天。

所以说,如果朱高煦还在的话,并且身体极好的情况下,可能土木之变就不会发生。


理科男读历史


土木堡之变,可以说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几十万精锐将士战死沙场,过半朝廷命官死于非命。明英宗本人更是被敌军俘获,可以这么说,整个明朝大半的底蕴都消耗在了这场战争中。

那么,明明占据着巨大优势的明军,为何会被区区瓦剌打败?如果随行的队伍中有汉王朱高煦,土木堡之变还会不会发生?

土木堡之变失败的原因

一般来说,大家都习惯于将土木堡之变的失败原因归结于两点:第一点是明英宗太过年轻,不懂打仗;第二点是宦官王振蒙蔽圣上,独断专行。

不过,这里的疑点其实挺大。王振作为明英宗身边最亲近的人不假,但是他绝对做不到一手遮天。在明英宗随行的一众大臣中,能征善将的武臣绝对不在少数,比如说英国公张辅。

除非明英宗在王振的操纵下,几乎都见不到这些大臣,听不到大臣们的劝谏,否则说是王振主导了这一切,那是不可能的。

因此,关于明军这一系列的战略失误,大概率就是明英宗坚持执行的。这也就能解释在明英宗复位以后,还要替王振以香木为雕像,祭葬招魂。因为王振是替他背了黑锅。

朱高煦为人

再来讲讲朱高煦的为人。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次子,并在靖难之役中多次替朱棣击退敌军,并反败为胜。

也正是因为如此,朱高煦十分自负,并恃功骄纵,多行不法之事。他的这些行为是的朱棣厌恶,转而立了更加仁厚的朱高炽为太子,而封了朱高煦为汉王。

至此以后,朱高煦便一直怀恨在心,并一直伺机叛乱。之后,朱棣病逝,朱高炽即位,是为明仁宗。明仁宗知道朱高煦的反心,但依旧想要用自己的仁德感化他,不仅赐给朱高煦宝物数以万计,还将他的长子封为世子,其余儿子均封为郡王。

随后,明仁宗去世,明宣宗即位。明宣宗依旧施行父亲的遗志,对朱高煦大加恩赏,但是朱高煦丝毫没有感恩,反而认为是皇帝的懦弱,决定起兵造反。

结果就是朱高煦失败被擒,最后为明宣宗所杀。

从朱高煦的种种行为来看,都能体现出此人的性格特点:有勇无谋,不懂得隐忍。在古代,造反之事屡有发生,或被逼无奈,或暗中隐忍,以便一击制胜。从来没有人造反会像朱高煦这样赤裸裸,并且毫无准备的。

朱高煦的造反之心,很明显被明仁宗和明宣宗所发现,结果朱高煦居然觉得是对方软弱无能,反而更加的肆无忌惮。这样的才智,如果真能造反成功,那也是一桩趣事。

朱高煦在的话能够阻止土木堡之变吗?

很明显,不能。上面已经分析过朱高煦的性格特点,那就是赤裸裸的,不加掩饰的,尽管他打仗貌似有点厉害。

在明英宗的出征路上,并不缺乏智勇双全之人,但是他们都没有打消明英宗的念头。而朱高煦这种愣头青就算在随行队伍之中,大概率也是激怒年少气盛的明英宗,使得局面更加严峻。

因此,朱高煦并不能阻止土木堡之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