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秦制?楚制?淺析項羽的失敗與楚制文化的關係

項羽的失敗在千百年來的歷史中一直被後人所津津樂道,後人一直在探究清楚項羽到底為何會失敗。畢竟項羽武力超群,戰功顯著,若要論真正推翻秦朝的人,其實應該是項羽,後來成為漢高祖的劉邦曾經也不過是項羽的部下。

那麼,項羽到底為何會失敗呢?

關於這一問題的說法當然是眾說紛紜,有的人說是因為項羽的關鍵決策出現了問題,比如說在鴻門宴上應該決絕地殺掉劉邦;有的人說是項羽的性格存在問題,比如說他在許多關鍵問題上過於猶豫不決,他殘暴的性格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這些當然都是導致項羽失敗的因素,但實際上,所有的這些因素都可以歸結到一個最為重要的因素,那便是項羽的出身。

秦制?楚制?淺析項羽的失敗與楚制文化的關係

項羽烏江自刎之際(影視劇形象)

項羽出身於楚國的貴族,因此楚國貴族的習氣以及楚國的制度對於項羽本人的影響是巨大的。這種影響不僅在項羽自身的性格上有著鮮明的體現,而且還極大地左右了項羽治下的政治以及選人用人制度,對於楚漢之爭的結果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因此,本文希望分析楚制以及楚國文化對於項羽本人所產生的影響,以及這些影響最終如何導致了項羽的失敗。

楚國制度的特點

在秦末之時,各路起義軍紛紛起而反秦,而其中最大的兩股勢力,當然就是劉邦和項羽。對於劉邦和項羽來說,領兵作戰是一回事,如何管理自己佔領的地區以及治下的軍隊則是更加重要的一件事,若是管理不當,則後方不穩,前線的作戰也必然受到巨大的影響。而當時擺在劉邦和項羽面前可供選擇的制度,實際上大概只有兩種,一種是秦制,一種便是楚制。所謂秦制,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那便是運用法律管理國家,加強中央集權,而楚制則有著與秦制完全不同的特點。

秦制?楚制?淺析項羽的失敗與楚制文化的關係

秦制竹簡

  • 楚制的第一大特點,便是貴族色彩濃厚

在秦朝統治下,貴族的勢力並不怎麼大,大量的官員出身於平民階層,靠著自己的軍功或者是政治上的才能而加官進爵。而在楚國的統治下則完全不同,貴族在楚國政治中佔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楚國的高級官職往往是由貴族來擔任的,而非貴族或是其它國家的人則往往難以在朝政中擁有話語權。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可考的令尹一共有46個人,其中42個人是楚國人,其中又有39個人是楚國的王族。所謂令尹,實際上就相當於後世的宰相,可以看作是朝廷中最為重要的官職,而這一官職則是常常由楚國的王族所把握的,由此便可看出貴族在楚國政治中的地位。

秦制?楚制?淺析項羽的失敗與楚制文化的關係

春秋戰國疆域圖

  • 楚制的第二大特點,便是注重才能,注重實際成效,崇拜強者

一個人若是想在楚國統治下加官進爵,那麼必須在戰爭中擁有實際的、拿得出手的功績,僅憑嘴皮子的空談是不可能成功的,這就使得春秋戰國時期大量遊走於各國的說客在楚國毫無施展的空間。楚國對於成功者往往是大加讚賞,對於失敗者則是異常苛刻,一旦在戰場上失敗,等待士兵和將領的便只會是嚴厲的處罰。《七國考》中就記載了當時楚國對於逃跑將領的處罰:

“楚發兵相戰而將遁者誅。若不及誅而死,乃為桐棺三寸,加斧鑕其上,以殉於國。”

由此可見,在楚國的政治文化下,失敗者是不值得同情的。

秦制?楚制?淺析項羽的失敗與楚制文化的關係

《七國考》史料

  • 楚制的第三大特點,便是將禮制放在一個十分重要的地位

大家都知道,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一直將法制看得十分重要,秦律雖然嚴苛,但確實十分周詳,一切事務都依照法律條文辦理。而楚國則有著完全不同的文化,楚國文化並不看重法律,而是看重禮制,特別是楚國的貴族,將守禮看得比什麼都要重要。正因為如此,楚國的將領常常在戰場上因為道德的要求而不再追求敵人,甚至主動撤退。《春秋左傳注》中就有記載楚國將領守禮的行為:

“陳成公卒,楚人將伐陳,聞喪而止”、“楚師聞吳亂而還”。

項羽既然身為楚國貴族,當然受到楚國制度和文化的極大影響,因此在他起兵反秦之後,他自然也就遵循楚國制度繼進行治理,以上所說的種種楚國制度的特點,也就對項羽後來的人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秦制?楚制?淺析項羽的失敗與楚制文化的關係

楚國的象徵旗幟

楚制對項羽產生的影響

項羽的個人威望是在戰爭之中憑藉著軍功建立起來的,由於楚國文化中對於建功立業以及對於成功者的尊崇,項羽本人對於建功立業也有著非同於常人的渴望,這使得他在戰場上異常勇猛。在章邯圍趙時,由於秦軍力量十分強大,各地的軍隊都不敢向前救援。根據《史記》的記載,當時陳餘

“自度年少,不敵秦,不敢前”,張敖“北收代兵,得萬餘人,來,皆壁餘旁,未敢擊秦”。

就在這個反秦隊伍士氣低落的時候,項羽敢於以破釜沉舟的信念,帶領軍隊率先與秦軍作戰,最終大破秦軍。這一戰之後,項羽本人的威望和地位便完全地被建立了起來,而他之所以如此,便是由於楚國文化中對於建功立業的強烈渴望對他產生的影響。

秦制?楚制?淺析項羽的失敗與楚制文化的關係

西楚霸王項羽雕像

項羽個人威望的建立進一步強化了他對於自身軍事能力的自信,認為僅憑著武力便可以輕鬆取得天下。項羽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是因為在他看來,自己已經是天底下一等一的軍事將領,作為一個軍事上的成功者,他堅信自己可以最終憑藉軍事上的不斷勝利,最終取得天下,這實際上也反映了楚國文化中的強者崇拜文化對於項羽的影響。

在這種影響下,項羽變得過於重視武力,他對於其武力的盲目自信使得他驕傲輕敵,不能及時地排除隱患,劉邦曾多次向項羽示弱,比如說在鴻門宴上向項羽謝罪,進兵漢中之後表示自己無意向東進軍等,實際上都是抓住了項羽驕傲輕敵的性格特點,而項羽果然也放了劉邦一馬。除此之外,由於項羽對於武力的自信,因此他傾向於用武力解決任何事情,而缺乏其它可行的手段。

秦制?楚制?淺析項羽的失敗與楚制文化的關係

鴻門宴項莊舞劍場景

在面對危機時,項羽的做法只是開闢不同的戰場,在不同的戰線之間來回奔波,最終,不斷的戰爭並沒有解決他的問題,反而是耗盡了他的元氣,但是隻到兵敗垓下之時,項羽仍然對於自己的武力以及武力的作用抱有執著的信仰:

“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其次,楚國貴族文化中對於尊禮的極度重視也使得項羽在許多事情上顯得優柔寡斷,而在另一些事情上又顯得殘暴嗜殺。受到楚國文化的影響,項羽做事十分講究名正言順,而所謂名準言順的標準,便是要遵循信義。

秦制?楚制?淺析項羽的失敗與楚制文化的關係

劉邦影視劇形象

項羽之所以一次次地放走劉邦,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他不願意做沒有信義的事情,他為了信義可以放走最大的競爭對手,而劉邦也聰明地抓住了項羽的這個弱點,屢次利用信義為武器來說服項羽。《史記》中記載的劉邦對項伯說的話便很好地佐證了這一點:

“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

而項羽聽聞劉邦這樣的說辭,認為劉邦確實立下了功勞,如果此時擊殺有功之人,則是大不義,因此便放走了劉邦。但是,項羽雖然在面對劉邦時一再講求信義,但是在面對不服從他的人時,他則會毫不留情地予以殺害。

秦制?楚制?淺析項羽的失敗與楚制文化的關係

楚漢之爭

項羽之所以會這麼做,是因為在他看來,此時反秦是順應大勢,是順應了天下人的心願,因此所有人都應該跟隨在他的身後,舉起反秦的大旗,這才是符合天意、符合禮義的事情。而那些不願跟隨他的人,無疑就是不合禮的了,在項羽看來,不守禮的人是可以殺掉的。因此,項羽曾多次在戰爭之中屠城,《史記》中記載的就有如下這幾次:

“襄城堅守不下。已拔,皆坑之。”“項梁使沛公及項羽別攻城陽,屠之。”“(項羽)北燒夷齊城郭室屋,皆坑田榮降卒,系虜其老弱婦女。徇齊至北海,多所殘滅。”

這樣多次殘暴的行為,雖然符合項羽心目中的禮,但卻不符合天下人心中的禮,因此,隨著戰爭的進行,項羽也逐漸失掉了民心。

秦制?楚制?淺析項羽的失敗與楚制文化的關係

禮儀方針

楚制對於項羽的最後一個影響,便是在用人上面。項羽用人,與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一樣,主要任用楚地的人才,楚地以外的人才很難得到重用。除此之外,由於楚國文化崇尚功勳,而當時功勳的最直接體現便是戰功,因此,當時在項羽身邊擔當重任的大多是曾經立下過戰功的武將,而缺乏其它類型的人才。

這樣一來,就使得項羽手下的人才組成非常單一,許多人才原本歷經千辛萬苦都要來投靠項羽,但是來到之後卻發現並沒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因而很快也就離開了項羽,投奔了劉邦,比如陳平、韓信等人便都曾經是項羽的部下,最後卻都離開了項羽,這其中的原因,用《史記》中記載的陳平的這句話能夠得到最好的概括:

“項王不信人,其所任愛,非諸項即妻之昆弟”。

也就是說,項羽偏愛的人才,不是項家的便是其妻家的,根本沒有外人發揮的餘地。而相比之下,劉邦帳下的人才則是多種多樣,不僅有打仗的人才,還有謀略之才、遊說之才、統籌之才。

這樣一來,人才自然紛紛投靠劉邦,項羽手底下的可用之才自然也是越來越少,而這其中的許多人,比如說陳平、韓信,便是日後幫助劉邦扭轉局勢,最終一舉成功的關鍵人才。

秦制?楚制?淺析項羽的失敗與楚制文化的關係

項羽逃亡之際

結語

項羽的失敗,一直以來令人感到十分可惜,但實際上,項羽的失敗有其不可避免的必然性。此前有許多人將項羽的失敗歸結到項羽個人的性格上,

而實際上,項羽的性格和行事方式歸根結底是受到了楚國制度和楚國文化的影響,作為一個楚國的貴族,項羽的行事實際上處處體現著楚國制度和楚國文化的影響。

楚國的制度和文化沒能讓楚國在春秋戰國的爭霸之中成為最後的贏家,在秦末的戰爭中自然也很難成功。雖然項羽的確是一個不世出的將才,但奪取政權和建立政權並不知是戰爭和武力的征服,而需要涉及到方方面面。項羽在作戰上也許強於劉邦,但是在其它方面卻差劉邦不少,如此一來,最後的勝利歸屬於誰,實際上也是非常清晰的了。

參考資料:《史記》、《春秋左傳注》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